中国环境网-生态文明引领城市转型-最有价值的环境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6:30
生态文明引领城市转型 ——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观点摘登 日期:2010-08-23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复制链接  

#TRS_AUTOADD_1282524711078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82524711078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82524711078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82524711078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82524711078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编者按
  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8月18~2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论坛由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和承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承德市环境保护局共同承办。论坛的主题是:“城市生态文明:复兴与转型”。专家们就如何修复环境受创城市、如何加快城市转型、如何建造生态城市美好未来作了精彩发言。本报今日摘登部分专家代表的观点,以飨读者。


自然文化遗产应与生态有效融合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主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Ian Douglas


  自然和文化遗产是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它们对我们和后代都具有重要的审美、历史、科学、社会意义。生态城市是人类居住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丰富的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城市内的所有自然生命都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植被覆盖区精巧的设计和管理会增加城市的吸引力,有利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协同,能够提高文化效益、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改善居民身体健康。


  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涉及到很多机构,他们的个体目标往往并不一致。有的最关心的是收入的最大化,有的最关心的是建筑和艺术品保护,还有的最关心的是野生生物保护。然而,只要是有这种遗产整合存在于城市植被覆盖区的整体网络,就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潜在的野生生物栖息地。因此,文化和自然遗产共同合作,能够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城市发展。为了达成这些目标,需要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一些特定的机构还应该为此调整相关的计划。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河北省承德市委副书记、承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古江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承德力争到2020年,把承德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经济发达、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


  第一,注重城市功能定位,积极探寻转型发展之路。明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连接京津冀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第二,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寻绿色发展之路。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理念为指导,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三,注重城乡一体化,积极探寻统筹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第四,注重生态素养提升,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生态理念融入到全市人民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第五,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寻全面发展之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幸福指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


为景观注入生命活力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俞孔坚


  上海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


  后滩公园在自然江滩及内河湿地的自然基底上,在田的肌理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遗存和记忆;在狭窄的空间里,布置了一个狭长的幽谷空间,在巧妙地解决了防洪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具有自然净化功能的湿地系统,让自然做功,利用自然的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来治愈工业时代留下的污染;内河湿地启承开合、委婉流动,其间设计了一系列亲水栈桥、平台和穿梭于田埂之间与“容器”之中,形成一个具有弹性容量的步道网络、一个可以得到丰富体验的空间。


  后滩公园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它生动地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生态城市建设应追求循环和谐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教授 达良俊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日益趋于完善:由乌托邦式的田园都市理论上升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传统的城市生态系统发展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应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和途径,通过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管理运营3个层面上,应用能够充分演绎生态理念的技术体系建设而成的一类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经历了从卫生健康、绿化美化、治污防灾到数字智能、节约低碳等多个阶段,在国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城市的建设应步入追求“循环和谐”的新阶段。针对我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宏观层面上普遍存在不足的现状,建议通过应用模拟自然、接近自然的技术体系,重建“近自然型”城市水生、陆生生态系统,为形成循环和谐型生态城市打下生命基础。


构筑全生态庭院住宅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 严力蛟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住宅及其周边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全生态庭院住宅是以生态、绿色、健康的理念和相应的技术体系为支撑,通过注入生态元素建造而成的庭院式住宅。景观与生态的有机结合,要求全生态庭院住宅的所有设施、环境,既要有生态的功能,同时又有景观的功能,使两者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全生态庭院式住宅的技术集成系统包括:立体绿化、通风系统、中水系统、沼气系统、风能利用、地热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绿色建材、光线处理、庭园内所有设施的生态体现图等。


  建造全生态庭院式住宅必须满足3个条件:地处南方;在农村;地形为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有绿色植物、各种花卉以及果实,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样。


遵循自然的审美原则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研究所所长 戎安


  生态文明的艺术审美包括了自然艺术、万物众生、乡土文化、幸福快乐的生态之美。回眸人类发展的生态足迹,可以看到,人类的发展曾经是依附自然,为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来创造环境的,当时人们所遵循的是尊重自然的审美原则。


  曾几何时,人类改变了其发展的路径,开始依赖对化石资源的开发和对自然之源的掠取,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目标,机械审美成为了创造环境的美学追求。不同的路径给我们的生态环境留下了完全不同的生态足迹。2010上海世博会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在世博可以看到很多带有先进理念的展馆,这些展馆在传递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依托创意+和谐与福祉+生态审美的适宜性发展逻辑。最后我们要说,我们要生态人居、要生态美。希望以后的城市发展,正像这个口号一样:不是城市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而是更好的城市才能够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生态城市建设应用指标衡量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如松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生态基础设施(文明支撑体系)、生态人居环境(文明彰显体系)、生态代谢网络(文明运作体系)和生态能力建设(文明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的建设。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维持这些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及生态活力,强化水、土、气、生、矿五大生态要素的支撑能力。可以选择生态用水占用率、生态服务用地率、生态能源利用率和生态安全保障率进行测度。


  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标准应该是:紧凑的空间格局、凸显城市主动脉、宽松的红绿边缘、健全的肾肺生态、混合功能就近上班、便民生态公交、合理生态建筑比例、彰显生态标识、生态游憩廊道、民风淳朴邻里交融。


  城市生态代谢网络可以用城市生态足迹、城市生态服务、生态物流循环等指标来衡量其生态经济效率和环境影响。


  城市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可以选择生态认知指数、生态统筹能力、经济发展活力、社会参与能力等指标来衡量。


创造自己特色城市化道路
美国夏威夷环境传媒公司总裁 David Greenberg


  中国在现在以及未来都要创造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停止抄袭西方曾经成功但目前却面临着绝境与困境的做法。


  大部分美国城市都是为汽车、企业法人和贪婪的开发商而设计,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城堡”,导致城市蔓生。这种类型的城市正威胁着地球未来的发展。


  盒状的玻璃摩天大厦很可能过时了。目前呼吁低碳的声音四起。大型的单体建筑的概念不再合适。现代的建筑必须设计成一个全新的综合系统,遵循可持续性的4个简单的要素:交通运输、能源、水和废弃物。


  仅仅依靠国外专家是不行的,他们大部分只是熟知过去做法的专家。中国必须寻找并创造出自己的复兴与改革。这种新型的城市模型包括新的完全综合的、自给自足的建筑模式,人们能够集生活、工作、玩乐、学习于同一建筑之中。西方国家至多也只是刚刚开始利用并创造绿色建筑材料,而这只是杯水车薪,也为时已晚。


创建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
NGO国际合作组织中国协会国际顾问 Patrick Schroeder


  可持续型消费和生产(SCP)是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一种集成方式。SCP专注于可提高环境、社会以及经济福利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完整的价值链。


  SCP主要集中在造成2/3环境影响的3个领域,即出行、住房和食物。从SCP的角度来看,今天的现代城市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出行方面,要建立可持续的交通基础设施,同时尽可能减少私人交通的吸引力。居住方面,技术措施包括建设低耗能或是零耗能建筑,同时,要提高家用电器、照明等的能源利用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服务。食物方面,生态城市需要提供空间用来进行食物的本地生产。


  SCP方式也意识到寻求可持续城市的解决方案需要整合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民间团体参与,这是可持续城市环境创造的一项重要资产。民间团体的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消费者意识,同时会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慢行交通是基本的出行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万军


  以步行、自行车、“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为代表的慢行交通是基于环保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一座城市的快速交通系统再发达,也不能解决末端交通问题,“最后一公里”必然要通过慢行交通解决。慢行交通所表现出来的出行成本低、绿色环保、占用资源少等一系列优点,都充分地说明了它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慢行交通是人类最基本、最贴近自然的出行方式。一座城市完整的交通体系中必定既有快速交通的存在,又有慢行交通系统的存在,二者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这种“一快一慢,快慢结合”的格局是城市交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城市可采用“快速公交系统+公共免费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出行方式衔接模式、“常规公交+乘客私人自行车搭载”的交通工具改造模式,以及“专用自行车道+专用步行道+常规公交系统”的慢行体系规划模式等一系列基于慢行交通体系建设的城市交通发展新模式。


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旅游业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 韩也良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是:以生态资源要素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根据以上概念,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项目产品等,既要个性化、专业化,又要多样化、多元化。生态旅游应该实现产业化、普及化,摆脱只能走高品位、高端旅游的路子。生态学理念体现在从资源选择、配置,到形象的建立,产品、市场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管理者、开发者、参与者、旅游全员的生态化。景区与游区、地区与社区,都要统筹兼顾、整体协调,不断更新发展,多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生态优化。


  为此,生态旅游是多层面、全方位生态化的旅游大系统,是以大生态的理念开发大生态旅游,也是成长于中国本土上的中国特色生态旅游。


生态决定并制约城市经济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朱团钦


  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决定并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量,更规定经济发展的质及未来趋向。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资源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厚实、持久的作用力。


  毫无疑问,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必然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或资产。与生态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相比较,生态环境对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更为鲜明、厚实,对城市文化发展具有持久的作用力。


  生态城市正在成为国际城市化的新方向。在目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现实基础上,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提升城市水准的重要性,具有理论、政策和实践价值。


重塑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态
美国精明增长联盟领导协会主席 Parris N.Glendening


  正确的城市形态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与繁荣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学者、居民以及政府官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982~2002年近20年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两倍速率的人均土地增长,以及3倍的人均驾驶里程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社区的建设方式,这种方式使美国大多数人没有汽车就无法生存。


  为保证城市的安全和成功,同时遏制气候变化,投资于那些步行或交通可达的区域是最好的策略之一。它能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从局部和整体上更接近自然。重塑城市发展模式对减少全球范围内的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研究,最多可减少全球1/3的能源消耗。然而,重塑城市工作缓慢并且相当不易。


  可持续城市需要市场需求的推动,但同时也需要来自4个方面的力量:支持私营企业适应新的措施;采用新的土地利用法律;新的基础设施支出政策;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指导。


发展应致力于达成环境平衡
新远景项目主管 CarlJ.Belliston


  “新远景”致力于达成全球的环境平衡。在市区的发展规划、设计、融资以及建设的全过程中,“新远景”结合了可持续性与可量测性的要求,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前提下,为市民提供一种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远景”在城市规划中所秉持的“生活—工作—培养”的方法,把农业、工业、商业以及民用整合到一个单独的便于步行的小型社区,希望把居民的生态足迹减少到0.1英亩/人。密集的温室和园圃的作物生产,雇佣当地以及附近的劳动力,能够为居民提供新鲜的健康饮食。采用先进的地热交换、地热能源、太阳能以及风电技术进行发电,并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重工业区步行即可达到,而且原材料在本地进行精炼加工。


  “新远景”的概念建立在与进化生物学与基础经济学相一致的7项重大原则的基础之上,即可持续性、可量测性、低的生态足迹、高品质生活、适应性、完全整合的城市发展以及可盈利的生态系统。

积极促进两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王祥荣


  现在所说的绿色城市、健康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低碳城市等,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若干运作模式。其基本点都是可持续发展,即强调城市长期持续性发展能力,拥有确保环境、生态的安全和稳定的资源基础,保证代际平等和代内公平等,最大程度地避免社会、经济大起大落的波动。


  资源节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约束条件,环境友好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良好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发展中抓好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环节,促进环境友好。


  同时,需要积极完善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以及相关评价、规划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尤其是构建由资源与环境友好关键因子组成的预警系统,才能更好地对人类的行为活动如大型工程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及时做出预警,避免资源与环境灾难的发生。


统筹兼顾水环境的利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颜京松


  生态城市是有效运用具有生态特征、既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手段和文化模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良性运转的城市。水环境的保育与利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水环境保育的原则是:贯彻整体性和协调性,自生(含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和自我繁殖)和良性循环。目的主要是统筹兼顾水环境的生态服务、社会、经济多种功能,包括调节水文、保障和维护区内水环境的自生性、供养生物及生物质的生产、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激活作用、活化生境、调节小气候、防减热岛效应、吸尘、减噪、缓冲干扰、美化景观和环境等。


  水环境保育的主要途径是应用生态工程系统整合与协调城市区域内水及水体,充分展现与保育水及水体的综合功能性,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美化、经济化、系统化的目标。


调整结构向绿色产业转型

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院长 蒋菊生


  由于海南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国际旅游岛建设应彻底改变海南经济结构,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应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重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产业转型需要注意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以及服务业的内部结构问题。引导从“低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的低碳经济转型,从生产“实物产品”向生产“软件服务”转型,从市县主导的“零散布局”向全省统筹的“区域布局”转型,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绿色产业体系”转型。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还需建立包括生态意识形态体系、生态调控体系、生态规范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标准管理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在内的生态化发展支撑体系,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创建城市生活的生态文化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建筑师、城市规划师 UllaHoyer


  城市规划者和政治家要为全体市民建设、组织并且保证健康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生活中既要有综合休闲娱乐与减压的因素,即“城市生活的生态文化”,也要有额外的休闲娱乐和经历,即“城市生活的生态旅游”。


  创建“城市生活的生态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生态旅游”环境,需要在以下方面采取行动:在地区性方面,确认并识别出地区间的历史、气候与文化差异;在设计方面,为了增强个性设计,以及与本地的风格保持一致,要识别出建筑和绿地的多样性;在技术方面,通过有效的通风、太阳能以及以健康为目的的设计,合理优化自然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在社会方面,为了改变对环境不重视的局面,培养共同的责任感,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加强主人翁责任感的培训。


  发言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