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血案折射菲律宾警察腐败无能等三大弊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9:35
2010年08月27日04:02新京报我要评论(5)
字号:T|T
■ 观察
23日,发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香港旅游团被菲前警官劫持事件震惊世界。自24日起,菲律宾媒体和分析家便开始对这起严重影响该国国家形象的恶性事件展开反思。
病症1
警察腐败导致“无能”
“有这么多人质死亡,怎么可能感到满意?”8月24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面对媒体记者时,如此对马尼拉劫持事件表态。他说,在处理这起事件时,特警训练不足、设备匮乏,在营救手法上也有缺陷,“我们需要改善。”
但总统的表态并没能平息舆论的批评。《马尼拉时报》说,菲警察部队长期以来就受到腐败、无能等指责,并频频爆出虐待、谋杀等丑闻,而此次在香港旅游团被劫持事件中的表现,成为了警察部队的又一“污点”。
专栏作家拉蒙·图尔佛呼吁,菲律宾政府和警方应当就警方内部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刻反思。
图尔佛所指的问题,是菲律宾警察内部的腐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警察队伍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的低效和失败率高。
人权观察人士杰西卡·伊凡斯认为,菲律宾警界中存在一种“免罪文化”,警察们认为自己可以违法却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这助长了警界的不正之风。警察敲诈勒索、恶意栽赃等情况屡见不鲜,此次劫持香港旅游团的门多萨就是由于涉嫌敲诈而遭解职。
菲律宾人权律师哈里·罗克认为,菲律宾警察部门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它更多地被视为警察的生计来源,而不是维护法律和秩序的机构。
罗克说,最严重的问题是警方内部的腐败。许多警察都是通过贿赂才得以进入警界工作,当上警察之后,这些人又为了能担任重要的职务而再度行贿,以谋取利益。这种做法常常会让一些无能的警察得到提升,从而导致了警察部队整体效率低下。
《菲律宾星报》呼吁,应当立即对警察部队进行“彻底整风”。该报质疑,“7个月前就被革职的一名警察(劫匪门多萨)是怎么弄到武器和弹药的?”
“从这件事情来看,许多菲律宾革职警察卷入劫车、绑架、抢银行的案件就一点都不奇怪了,甚至还有一些警察在革职后当上了黑帮的头目。”报道说。
病症2
法制薄弱催生暴力文化
分析人士也认为,此次马尼拉劫持事件并非偶发,其背后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
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本尼托·里姆认为,这起事件的背后,反映了菲律宾政治文化中难以根除的痼疾———“枪支、暴力和金钱”。
菲政治专栏作家安娜·帕明图安这样描述菲律宾的枪支文化:“我们有着难以改变的枪支文化。许多菲律宾人枪不离身。对他们来说,枪就意味着权力;另一些人则认为,枪是唯一能在这个国家保护他们不受各种不法行为侵害的东西。在一些地方,枪是生存必备品,法制的薄弱导致了人们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迅速解决矛盾,且可以逍遥法外。而那些自认受到不公和迫害的人也用这种方式来寻求‘正义’,或者向武装组织寻求迅速的‘正义’。”
帕明图安所言的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也促使门多萨在被解职后,走上通过暴力表达不满的道路,用“错误纠正错误。”
帕明图安也指出,在菲律宾,绑架几乎变成了一种“产业”,因此,许多大家族、企业家或政治人物都拥有自己的武装保镖,“这是执法不力的另一种表现。”许多菲律宾人都认为有必要在家中准备武器以防范入室盗窃。
据菲媒体的一项统计,菲律宾国内至少存在着80万支有执照的枪支和50万支非法枪支。而78%的谋杀案件都是用小型枪支实施的。在菲律宾的许多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都竖有标牌,要求人们在进入之前把携带的枪支存放在门口。
病症3
贫富分化加剧社会不稳
菲律宾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该国绑架、劫持等事件频发的重要背景。
菲律宾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经济体之一。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该国的经济增长并未转化为民众的福利和就业机会,9000万人口中有1/3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而菲律宾最富有的前20人掌握的财富相当于5200多万普通菲律宾人年收入的总和。
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等地,多年的经济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分离运动。数十年来的冲突导致超过12万人丧生。绑架人质也是这些极端组织的惯用手法之一。
风险咨询企业太平洋战略和评估公司商业信息部主任皮特·特洛伊罗估计,仅2009年,就有至少33名外国人在菲律宾被绑架,另有至少106名菲律宾人被绑架。其中,华人、韩国人和美国人被认为能够支付较高的赎金,因此也是绑匪主要针对的目标。
而在此次劫持事件以后,外界对菲律宾的安全状况产生了更大质疑。菲律宾奎松城的一位医生祖里尔·谭说:“我们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现在人们又会怎么想?”
本报记者 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