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 筹码分布指标运用技巧图解28 ---上善若水股票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05:54:34
当然骗线不一定是为了出货,主力的进货也采用骗术,1997年的公用科技(当时叫佛山兴华)进货时,散户就被骗得晕头转向。

图17—4:公用科技(0685)1997年10月16日
大家看图17—4,这只股票显示了一个宽幅震荡的形态。每次自低位上涨了20%后,股价就又回落到底部,很自然的形成一种感觉:每一次反弹都是最佳的卖出机会,如果能够在高位抛出,低位再补回,在这几上几下之间至少有3个20%的盈利。现在该股又回到了震荡箱体的上沿,各位是不是准备在这个地方卖一回,等待其回落做一把不错的差价呢?多想几分钟,别急着做结论,然后再看图17—5。

图17—5:一去不回头的公用科技
如果哪位在图17—4时,把当时的佛山兴华卖掉,到了图17—5就只好打自己耳光了。这是本人亲眼见到过的场景:一个小伙子在散户大厅一左一右打了自己两个耳光,整个营业部的人都在看他。这只股票是1997年年末最黑的一匹黑马,庄家的进货手段更黑,这个进货骗局整整运做了3个月,庄家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就把鱼都捞走了。本人曾把这张图给一位机构的业内人士看,他说这叫把散户装到麻袋里,轮三圈再跺三脚,然后解开麻袋口,对里面的散户说:出来吧,皇军不杀人,还给粮食。散户没有不缴械的。
像新华制药、佛山兴华的骗线,玩的还仅仅是小儿科的把戏,有些骗线要复杂得多,周期理论、波浪理论以及良好的基本面,在配以不错的技术图形与成交量的组合,这盘菜就炒成了。识别骗线重要的方法在于辨别主力的成本状况,假如图17—1的K线形态如果不是出现在高位,主力已经有一倍的浮动盈利的时候,那么它一点也不可怕。
请大家记住一个原理:高位的漂亮图形一般都是陷阱,低位的恶劣图形则可能是机会。再记住一个原理:股市没有简单规律。大多数的合理想象都是不合理的,多数人的感觉是最靠不住的,股市的成功只能属于少数人。
四、侥幸逃过鬼门关
鬼门关里走一回,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新华制药之后的操作本人还是颇为顺利的。不过卖出的时候依然是老毛病,混得好的时候每笔可以挣10%,更胆小的时候5%便溜之大吉。没办法,受得了贫穷,享不了富贵。
2000年瞎忙活了12个月,入市资金9万,盈利9万出头,连本带利,买辆车略有富余。本人的合伙人孙诚先生有一句名言:把挣的钱花了,这钱就永远是自己的了。那一年老孙的炒股成绩是盈利120%。我们俩去了一回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买回了两辆捷达,当作礼物送给了各自的妻子。
我老婆为她那辆爱车起了个温馨的名字,叫“绿贝尔”。
18.烟台万华:遗憾的艺术
有人把一句名言篡改成了这个样子:如果你爱他,就让他炒股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炒股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本人则认为股票可以归为鸦片一类,都是毒品,都能上瘾,一旦沾上了,想戒掉比登天还难。这不,离开股市不久,俺老陈又回来了。
一、 艺术多半遗憾
2001年的第一次操作是康赛集团(600745),小有盈利后,转入烟台万华(600309),这是一只次新股,本人的朋友中10人中就有1个曾经买过它,这倒一点都不奇怪,这么多年大家相互切磋,捉庄的本身旗鼓相当,对股票的感觉也是英雄所见略同。遗憾的是庄是捉到了,放却不是时机。
各位读者也忍受了本书几十万字的折磨,尤其本人在庄家与筹码上喋喋不休,相信大家已经可以看得懂图18—1的烟台万华(600309)。

图18—1:烟台万华(600309)2001/03/06
该股上市第一天,走出了一根换手率66%的阳线。喜欢做新股的朋友一定喜欢这个数字,其实讲不出太多的理由。经验表明新股上市换手太高不好,太低也不好,65%左右比较理想。在图18—1上,可以找到筹码密集区的无量穿越,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以及满盘获利无抛压(90比3)。我们一大群人在各不相同的位置买进了这只股票,其技术依据大体相同。
读者或许会问,你们那么多人跟烟台万华的庄,人家庄家受得了吗?有那么多股票让你们买吗?事情并非如此。事实上这些烟台万华的爱好者,几乎没有将这只股票的空间做足的。每个人都只是在这只股票的上涨过程中,赚了很小的一段。本人也仅在该股上获得了10%的收益,虽然这只股票是2001年上半年几乎绝无仅有的黑马,却没人将它骑到头。
烟台万华之后,再找到这样的好股票极为困难。到了2001年6月,大盘呈现出岌岌可危的态势,大多数个股表现出的技术信息是主力出货,甚至在2001年7月13日申奥投票之前,居然连奥运概念股也出现了筹码的高位密集。屋漏偏逢连阴雨:管理层大举查处市场违规行为,各路主力趁势休兵罢战,大盘一泻千里。
于是烟台万华成了本人2001年操作的最大遗憾。虽然在2000年本人的操作习惯一直是获利10%,但并没因此减少盈利,因为当时的市场存在着大量的低位高控盘庄股,扔掉这只,再买下一只,机会多多,乐此不疲。2000年8月还做了一个胜利大逃亡,没有理由刻意批判自己炒股中的弱点。

图18—2:烟台万华(600309)2001/05/28
但是2001年则不同。2001年贫瘠的资金面,使得股市的机会非常珍贵,逮到了烟台万华已属非常幸运,轻易将其放走后,幸运之神就再也没有眷顾众生。没有在烟台万华上拿到50%的收益,成了这一年最大的遗憾。
但既然有人将炒股称为艺术,那就不得不为遗憾留下余地,因为艺术总是遗憾的。2001年7月初的逃亡,只能说是避免了重大危机,却不能再称为胜利凯旋。
二、 遗憾也是艺术
换一个角度看,遗憾的艺术也总归是艺术,2001年的实盘操作也有其成功和值得称道的一面。
由于这一年大盘没有给出理想的技术形态,使得我们在个股操作上非常保守,时而空仓,时而躲进避风港。这种保守的操作风格,使我们在2001年的股灾中保存了实力。所谓避风港,是一些可以确认主力极高控盘的庄股,并且主力也没有获利。因为从中长线的角度看,这些避风港类的个股即使被套也无须斩仓割肉,只要来年大盘转暖,都有获利出局的机会。实际的状况大致如此,在大盘迅猛下跌的背景下,避风港类的个股显示出了很好的抗跌性。
事实证明,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是持有资金。虽然避风港里不翻船,但是避风港里也没有鱼捕。既然不是收获的季节,为什么不上岸休息呢?本人在避风港里放了几条小船,摇来晃去的,一会儿获利了,可获利太少不值得卖;一会儿又被套了,套的又不狠,不值得割,看这些股票都是一种折磨,干脆扔到那儿不管了。
2001年7月之后的股市,空仓持币是最佳选择。熊市初期的大盘风险极大,即便是庄股,也很难有所作为。但2001年对本人的研究来说却极其宝贵,因为前几年在牛市背景下进行研究,炒股获利的理论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2001年的熊市补齐了这个缺口,使我们对于股市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值2001年10月下旬,场内秋风萧瑟,寒潮袭人,但是我们却在持续下跌的大盘背后,看到了有股票居然在低位悄悄的逆市飘红。看来,在欢乐中死亡的行情,又将在绝望中诞生——庄家们已经向市场派出了小股的先遣部队。虽然主力资金的大部队距离市场依然遥远,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股市生死轮回、循环往复的必然。
一场艺术的较量和较量的艺术又要开始了。
但愿此番少些遗憾。
后记
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与股市无关的故事。
那是1998年的5月1日,我和王之杰、孙诚自北京乘机去山东烟台度假。早上出发时天气还算不错,不想行至途中飞机却因天气原因改降青岛。改降青岛也无所谓,反正是出去旅游,到哪都是休息。没想到一、两个小时之后,候机室几乎连站的地方都不好找了,人心开始浮动,大家纷纷质询我们的航班何时可以起飞,可不管问谁结果都是无可奉告。也是,天气可能是只有神仙才知道的问题。我们有点沉不住气,打电话给青岛市气象局,他们说今天午后有中到大雨。在机场用了午餐之后,天空中忽然炸响了一声雷,瓢泼大雨哗地就下来了。在北京很少能看到这么大的雨,还有好大的风。
于是我们开始了走与留的争论。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我们买了一只股票,现价12元,目标位20元,结果涨到17元的时候它不涨了,而且回落到横盘整理。本来我们估计后市依然向好,但这一声雷让它向下破位。此地的气象预报就是咱们的股评家,他说基本面目前没有好转的现象,投资者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入中长线死等,要么换一只股票。
这时我们打听了一下,“换只股票”还是比较容易的:机场外面有大量的出租车,花500元就能把你从青岛送到烟台。下雨路不太好走,估计4、5个小时也就到了。我们三个在股市闯荡多年,对这种破位行情本能的反映就是换股。我们立刻打点行李,叫了一辆出租车,关上车门,出租车的价格涨到了六百元,六百就六百,在这种时候谁还有心去讲价,走呗!
半小时以后,我们已经把青岛远远抛在了身后。可雨却越来越小,从暴雨转到了中雨,又变成了小雨,最后成了多云。也算我多事儿,还惦记着那次航班,便打电话问青岛机场,电话那端的小姑娘用甜甜的声音告诉我们,你们所问的那班飞机已经起飞了。而从青岛飞到烟台只需要15分钟……
我们错了。可也怪不得自己,刚才那雨的阵势确实挺吓人的,也不能怪天气预报,人家天气预报要多准有多准。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忽略了这只股票中长线的必然走势。我们买了票,航空公司无论如何也有义务把我们送到目的地,我们当时所考虑的仅仅是早一会儿还是晚一会儿到,没呈想算来算去把自己给算进去了。
这不是股市的故事,可看来看去怎么都象股市。因为它触及了事物本质和规律。虽然天气的阴晴有说不清的一面,但是天总是要晴的;股市固然也有很多变数,但也不可能有永远的熊市和永远的牛市。这就是股市的必然性,又可以称为股市的硬道理。这些硬道理就是股市的本质。
说到股市的本质,让我想起了《南方日报》的一则报道。该文称“2000年中国股市所有的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现金回报不足100亿元,而同期的交易成本是900亿元,”投资者丢了900亿换回了100个亿,对于我们股市15000亿的流通市值来说,这个结果说明股市目前没有多少投资价值。那么少数股市赢家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回报并非来自上市公司,只是这些聪明的投资者拿了别的投资者口袋里的钱。而前者,就是我们几乎在书中通篇谈论的市场主力。
我们知道,决定股价涨跌的根本因素有两个:一是供求关系;二是主力的需求。从供求关系讲,中国股市是个资金推动的市场,有钱就有价,在资金大举入场的背景下,六十倍的市赢率依然可以再创新高;反之,就算真正的绩优股也会一泻千里。从主力的需求上看个股,这些平平的股票如果没有主力的参与,也不可能有数倍的涨幅。主力的行为越来越引起所有投资者的关注。市场上关于庄家的书籍,先有青木所著的《战胜庄家》,后来有杨新宇的《股市博弈论》,花荣所著的《猎庄狐狸》,都对股市的庄家行为进行了极为详实的理论探讨,在投资者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效应。而我们这本也算是用来“捉庄”的书,与其他同类书籍所不同的是手段单纯简洁:我们只使用了技术分析。
在我们看来,技术分析不是用来做股票的,即不能用它看买入卖出信号并据此操作,技术分析只能用来看庄。而捕到了主力在盘面上留下的痕迹,就抓住了某只股票最有可能的运动方向。为此,本人和杨新宇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合作,同期的合作者还有王之杰、孙诚、孙鸣、张春林等数十位炒股高手,我们的任务是对传统的技术分析进行一次改革,使之更有利于看庄的根本目的。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最终都在“指南针”软件上发布,又被同行广为传抄,其中“筹码分布”是“指南针”所有发明中影响最广的一个,而且国内几乎所有的分析软件中都加上了筹码分布。
再说点题外话,发明筹码分布的起因其实是个伤心的故事。当时市面上的一套股票分析软件2000元以上,而我和杨新宇实在舍不得用2000元来买软件。好在我们都会编计算机程序,就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编了一个给自己用的看K线的小软件,那时每天的数据是我们两个人从每晚电视台的录像中一笔一笔输进去的,好在那时的股票不多,杨博士念,我来打。这个工作只能在晚上干,白天我们还要上班。我们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同一个课题组,研究的课题是大脑的学习记忆及“神经网络”。有一天我们灵机一动,觉得它可以用来评价股票的活跃程度,这就是后来的CYF指标(市场能量),并且不知天高地厚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指标:其中C是本人(Chen Hao),Y是杨新宇(Yang Xinyu),而F是浮筹率的意思。CYF的诞生,导致了CYC(成本均线)的诞生,并最终找到了可以估计出一只股票的投资者在各个不同价位持仓状况的算法,这就是“筹码分布”(CYQ)。
“筹码分布”使对主力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庄家入场、出场和仓位估计,这些股市中的大难题由此迎刃而解。1997年3月,王之杰、孙诚组建了“指南针”公司,本人和杨新宇后来也加盟“指南针”公司,我们认为应该推出一种全新的投资分析软件,这套软件于1997年11月正式发布,而当时我们几个谁也没有预料到,四年以后,这个产品成了分析软件中的第一品牌。
本人原本并不打算写一本关于股票的书,写书实在太累,我更愿意把要介绍的技术内容做成电视节目或是VCD光盘。但“筹码分布”这个指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说关注这个指标的投资者已经有数十万人。作为这个指标的发明人之一,本人很希望投资者对这个指标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尤其不希望“筹码分布”的未来沦落为KD金叉、死叉这样的简单教条的结局,看来书是不能不写了。都是“筹码分布”惹的祸。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余义林小姐为文字做了充分的修改和润色,童馨萱、王颖承担了资料查询、整理等诸多工作,本人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同时吸收了指南针公司各位同仁的观点和经验,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只是本人对“筹码分布”的一些粗浅的理解,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它成为引玉之砖,以期大家对它的用法共同深入的研究和发掘,与在股市中遨游的各位朋友共飨。
最后本人要声明一句:本书有效期两年。两年以后,请把它仍进垃圾桶。
头飞雪整理 20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