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低俗”的国民心态是怎么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9:21:49
“爱低俗”的国民心态是怎么来的?
2010年09月03日 15:37:57  来源: 人民论坛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原题:主流被边缘化背后的国民心态
民众之所以又爱这些低俗的东西,主要是源于对正统说教的不满、对官员腐败的不满、对社会不公的反感,以及长期以来对官方宣传的不信任而引发的逆反心理。
主流被边缘化和道德教育的失误有关
道德教育的失误突出地表现为过分强调崇高道德,忽视道德层次性。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利他主义的原则,过分强调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等属于崇高范围的道德规范,并不是说这些道德规范不应当提倡,而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对道德底线的强调和遵守。这就使我们的道德教育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道德教育更注重层次性,更切合国民道德素养的实际水平,这应当说是一种很好的变化。但是,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些人因此也就把道德仅仅看作是那些底线的原则,忘记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理想性特征。也就是说,忘记了道德原则还应当适当地高于人们现有的道德水准。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人人都有“利己”的倾向,于是,有些人就把“利己主义”作为我们应当提倡的道德原则。这样也就削减了道德本身的理想性特征,损毁了道德引导民众向上的精神与作用。
道德目标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作为不同的理想引领人类不断进步。我们不能因为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理想性而把它说成是空想,我们强调道德的层次性并不是要否定道德的理想性。如果我们的道德原则只能去适应我们现有的道德素养,那么,道德也就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而且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低于现有的道德水准了。
对正统说教的不满造就逆反心理
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对真善美的东西加以抵毁,主流逐渐被边缘,各种庸俗、低俗现象泛滥的原因。凡是传统认为美的东西都拿来嘲弄一番,凡是传统认为丑的东西都加以吹捧,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斥之以鼻,采取抵制的态度,这种心态发展到极端时,就是对一切采取非理性的态度。
搜索更多道德 价值观 的新闻
文化部部长蔡武解读文化系统体制改革新走向
文化产业怎样才能成为支柱产业?
如何在人民实践和开放交流中推进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