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圣境与山水画的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1:54
哈尔滨  宋世杰
画家置身于山川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壮观,会有一种创作的冲动。怎样达到作品中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作品的构图至关重要。构图又被称为“章法”、“布局”、“置陈布势”或“经营位置”。
构图的理念与易学及以易学为祖元的“儒”、“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其中尤以“天人合一”观及“阴阳学说”对其影响最大。
“天人合一”思想,论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融洽的关系,人的出生与成长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科学家精确测定出人体器官和组织中有60多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相近似,它表明人在进化过程受到自然的制约,从而达到动态的平衡,也表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
古代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天是指无所不包的自然,是宇宙天地的总和。人则是宇宙天地中的一部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天圆地方”的概念,认为天是动的,是圆的;地是不动的,是方的。
以图形来表示,天就是“河图”;地就是“洛书”:如果将它引伸到绘画构图上,古人认为天似穹庐为圆,为动,为势,为作品的主题倾向,为作者的心理反映;地为四野为方,为静,为形,为作品的题材位置,也为观者的形象感受。
河图洛书所表现的天地是变化的又是均衡的,有变化又不失均衡;在均衡中求变化,河图天数55,洛书地数45,其天地合数为100,均衡最完美的构图式样就是米字格和九宫格。绘画构图美的产生,不是人为的杜撰,它是人们长期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实践,对自然美的认识、感悟和体验。
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将绘画中所表现的山石树木,赋予人的情感,模拟人的形象;将所表现人的形象,模拟山川形势。
《绘事发微》说:“山之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盖山之体势似人,人有行走坐卧之形,山有偏正、欹斜之势”。山水还应如人之间环抱有情:“使主山来龙起伏有环抱,客山朝揖应相随”。《学画心法》里也说:“一幅画中主山与群山如祖孙父子然,主山即祖山也,要庄重顾盼而有情,群山要恭谨顺承而不背。石笋陂陀如众孙,要欢跃罗列而有致。”对人面部的描绘在《写真秘诀》里说:“要立五岳:额为南岳,鼻为中岳,两颧为东西岳,地阁为北岳。”
古人学画强调“意在笔先”,《芥舟学画》说:“主山如人主端坐庙堂,余山如三公九卿,鹄立拱向。其下幅树石屋宇,则如百官承流宣化”。《绘事发微》:“主山一幅中纲领也,务要崔嵬雄浑,如大君之尊也。群峰拱揖而朝”。古人这些拟人的绘事说法,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就是古人对中国画精髓的感悟。
阴阳思想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源于阴阳的存在,《黄帝素问》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阴阳的由来也是人们对宇宙认识的深化,《易·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们认识到阴阳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山水画构图中的宾主、呼应、顾盼、开合、虚实、藏露、疏密、繁简等等都是阴阳的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阴阳是生万物,万物的生灭更迭,则由变化而来。《南宗抉秘》说:“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又说:“画之变生于破……破中之变……变中之破,学者解此则触手生春”、《颐园论画》:“种种见景生情,千变万化,如此皆画才也”,万事万物的变化皆由五行的生克而来,譬如四季轮转,秋收冬藏。
阴阳五行包罗万事万物,《黄帝素问》:“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在天为热,在地为火;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在天为湿,在地为土;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骨,肺主鼻。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颐园论画》:“庖牺八卦书画祖,阴阳重叠综二五。万类咸从一六生,金木水火全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