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5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9:20
编后语
此太和玄功乃本门丹道筑基秘法,从未全盘公开外传,修习者需按次序行待;循序渐近,不可躐等而进,这样,则无任何流弊,行持时,必须需反复看书,领会明白方可行持,其中一些法诀通过一定时间之修习方可明白,故不能望文生义,功修深者,悟性高者或以前有基础之行者可依实际情形自二步或三步开始修炼。以后之一、二、三、四、五、六转酎情按照每一修炼者之功修层次而分发之,修习前,必须反复翻看书本,尤其是说理和后面悟道心言部分,修习中遇到难题,可随时来信询问。
第五编 筑基概说及补充部分
第一章:筑基总说
鸿濛内丹筑基法理在前一部分已详述,但还有未尽之处,故需在此略为补充一部分。
所谓筑基者,乃是坚固肉身以及平和心理。故此主旨是增补亏损,达炁满不思食,精满不思淫,神满不思睡之效果。但并非说不食,不睡,读友诸君切勿误会,筑基之法,分为数种。第一,从性功入手,以清静之法入门;第二,性命同修,随机运用;第三,从命功炼炁之术入手;第四,以服药为主,修炼为辅;第五,从男女阴阳双修入手,且辅以服药与器械。下面分别作详细介绍。
第一节:性功入手法
从性功入手者,多以“清静自然,致虚守中”之口诀为修炼之入门,不必注重炁机之运化,并辅之戒律以规范言行,高尚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务必使自己性格归于平和仁慈,行为端正庄严,此法适用于绝大多灵敏人,如果真能明白口诀真意,则无任何出偏与弊端之可能,但自己无法完全把持住,基本上贪天之功,与命功上乃不炼自炼,全顺天行,不假人力。故此要达到理想之效果极难极慢。因为已放之心难以收扰,已欲之身难以控制,非决裂大丈夫难迅速见功。此法最适于童体未破,心性纯朴之青少年。因青少年先天炁足,且身心未遭污染,只要能下决心修炼,仅仅只要保持心理上的清静自然,完全以静为功,不要走许多弯路,直接用“钻”字一诀,“钻”入恍惚沓冥之中,自然真阳产,真心现矣,不必用许多有为之法,损却许多功夫,自可命名神合于炁,炁归入神,常使心神保持在先天境界即可矣,真诀云:“守静致虚,守其入而防其出”丹经又云:“神返身中炁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婴”“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结”。
第二节:性命双修法
性命双修,乃筑基上乘大法。此法修性修命并无偏重,乃随机运用也,因人因时而异,所谓补不足而损有余。一个时期以修性为主,一个时期又以炼命为重,终归性命同修,实无主次偏重,此法一般以“神炁合一,清虚守中”为口诀,此派最重要的就是“玄关一窍”。
第三节:先命后性法
偏重命功入手而兼炼性,先已静为基,后主以接命之术。此法一般适应于中老年人,其入门之诀很多,如:守窍,导引,行炁,内家拳法,桩功……等。根据每一个人之不同情况而传授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一般以守窍入门。但行者需注意,此窍者乃活窍,非死死之窍。故守窍时,乃是似有若无,似守非守,顺炁息之自然,而守之,守者,非守也,乃是安和放也,放心于其“中”也。如能明白安放之自然妙旨,则得守窍之真旨矣,此处最重要之窍乃炁穴也。中老年人一般守下丹田,或者守涌泉,命门,夹脊,阴跷之窍,但切不可死守一窍,死守则非弄出毛病不可,待以一窍纯熟后,则需运神周身,如守下丹田久了,必有昏沉之感,则可内视上丹田而昏沉自去,又如下丹田守之太过而发热,跳动,则应顺息之自然,而守阴跷穴或夹脊。总之一个顺之自然,不可一个窍还没守出个好处,又运神另处,切记,运神之法乃是顺体内某种炁机之自然或外呼吸之自然而守于它处。守窍还有一个重要口诀,即是“先存后忘”。即“放安”到后来,则忘掉此窍,此忘非是神散于体外,乃是凝神于体内也,所谓凝神于虚也。
炼命者,即炼炁也。守窍之同时结合炼炁。需培补者则待炁息自外降入体内后,略存一存再呼出。但又切不可勉强,具体炼炁之法的其余部分已在第二篇和三篇中说明,在此则不再另述。
下面略为补充有关人身之关窍的法理部分。学习接命之术,学者先必明白人身绝大部分关窍及络脉和五脏之作用。(关于此,诸君同好不可不读《黄庭经》与《黄帝内经》贰书)练炁第一关窍乃橐籥管,第二关窍乃丹田(此处有上、中、下三丹田)。第三关窍,乃背后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在此重点要阐明的是,夹脊有二处,其一乃腰部正对前之脐轮的脊柱骨空穴内;其二乃背部正对膻中穴的脊柱骨空穴内。清静之神注入脊柱骨这两处空穴内,在下者可添油接命,可保精不漏,因为此处与阳关相通,且前通入二内肾与脐轮,在上者可洗心沐浴,可清心炼炁,正水火既济之处;如收心太紧而心火烦躁,则可放心于此,而入于虚无,则火燥心烦之症立除,此窍亦有回阳化欲止漏之神效。第四关窍乃阴跷及八脉秘旨。人道运行十二经络。仙道运行八脉,而阴跷一脉更乃八脉之枢,阴跷才动,八脉皆动。另外,各种修炼关窍皆从运炼八脉中而显其功效。故可由八脉探得我身造此之源,而接我之命。《悟真篇》所云:“玄牝一穴”“虚危穴”即由八脉之造化而来,此“玄牝一窍”也是八脉和所有炼炁之总持门,乃先天和后天共同运化之窍,或曰:“九窍浑同为一,是为玄牝”,究其实,只不过为一神一炁而已,是为先天接命之术。
再说一说五脏秘旨,后天延命之术,以保肾安心为法理,脾属土、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后天调养之法在先调和脾胃,使脾胃健康,能纳取后天水谷精微之炁,再调理好肺金。后天之运化在于土生金,金再生水。心安,则脾胃调和而土旺,土旺自然生金。少思虑,戒绝大的情绪波动以养脾土。少言语以养肺金。只有土金相互调和,后天之本坚固,则肾水自旺。再加以静心炼炁之术,则坎阳自升而调养五脏,而心液亦自然下降流布五脏肌肉化为津液润泽周身,此津与炁互生互化洗涤吾身之阴浊,润泽吾身之结构组织,正乃玉液炼已初步。
但先天之道的生机造化则不然,完全以先天金水相生为主,此水者,乃先天胎息也,在先天造化之时刻,则脾土不动,肺金停运,心肾之炁交融,而产生先天真铅(金)。进入先天之机,则呼吸俱断,食饮俱断,睡眼亦无。
各种内家拳法及有为导引之术皆已包涵于此法作用之内,诸君同仁于此处又必须注意,在丹道修炼中须用内家拳法和导引之术,以期待所炼阳炁作用周身,使津与炁互生互化,洗涤吾身阴浊。
第四节:服药为主修炼为辅
以服药为主,修炼为辅,此乃外丹及部分中药之服食运用,现时此种修炼法已基本绝迹。除中药服食(丹饵补药)之外,其外丹(此处单指地元炉火所炼神丹)服食法已不适应于现今社会,即使中药的丹饵服食亦配制甚难,耗资巨大。中药服食不外乎补不足和损有余,此需辨证施药,关键在于调和五脏之炁,其始在于祛除疾病,进而改变吾原有之气质使自我之性格归于中和,故此中药丹饵服食亦可应用于各种筑基修炼法中。
第五节:男女双修神仙栽接
男女双修之术,此法乃在第三法的基础上而行之,故需明白第三法的所有关窍和理法秘旨。男女阴阳双修之术分为数家。其一,房中卫生术,此种实非丹道修炼。其二,神仙伴侣,夫妻俱仙的法子,引乃最上一乘人元丹法。条件是男的必需已紧锁阳关,能返精补脑,修成不漏之身,女的需斩断赤龙,即是不来月经,女子不怀胎也,否则终不可施行,其三,三家之术,此法即《参同契》、《悟真篇》所介绍的法子,三家之术不一定夫妻双修,修炼之外界条件极严,如需要二三道侣,及必要之器械和许多丹饵中药,道侣之中定有一个女子等等,所谓法,财、侣、地也。而且自身修炼之条件也必须达橐籥开通,且具备一定层次的静定工夫,此法条件太苛刻,不利于施行,现今基本无人具足以上诸般条件。此法较为代表性的乃是明朝孙汝忠所传的《金丹真传》一法。值得注意的是:《金丹真传》虽渊源于《参同契》、《悟真篇》但又有所不同,《金丹真传》偏于阴阳栽接,条件较多苛刻得多。《悟真》与《参同》则含有“火里栽莲终不坏”的炼性之道,而且大定真空,自引大千人元,乃此法之上乘,并不局限于《金丹真传》之狭隘范围。读者于此,不可不辨。
在此还须注意的是,所谓阴阳双修之术的阴阳运炼乃是修炼者自身内之阴阳。《悟真篇》之“玄牝”窍乃自身内之阴阳运炼之窍。故阴阳非在身外,在某种大的全局说来,外部乃是起到无意的调和与依凭依靠之作用,所谓外部资助乃是不求而自得,遂感而通。修炼者切不可有“须求”外部之心。功修当中,只专一自身之阴阳二炁的修炼即可,唯在于双方必定要同心同德,生死与共,且对方必需心性纯朴很有慧根。双修之男女双方必需无一丝一毫之淫欲之念。所谓“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男不宽衣,女不解带”。诀云:“有情无欲,同心同德,同功异法”。再而:“无情似爱,同心似离,同法同功。”如修炼之时,如有男女之相,求助采取之意,则必入魔道。
总之筑基之法虽有数种,究其实不过一性一命,一神一炁,不过因人,因时而取法不同也。要活学活用,不可执守陈法不放,除第一种法外,其余数种都需具备一定之静定工夫后方可施行。
第六编 鸿濛内丹工程次第四步法程概
第一章:四步法程概说
第一节:四步法程
一般丹道之修炼,可分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步。其实,唐代以前之丹道法理本不分段落和层次,从始至终都是一法贯之。及至唐代后,特别是元明清之际,根据实际情形和说法方便,而将丹道之修炼划分四个阶段和层次。虽分为四,实则一也。有了层次之划分,能使修炼者,有所把持和依凭,不致躐等而进。实际上,根据丹修的真实功修层次和境界与效验(如:对肉体的改变情况,精神的变化深度,天人合一的深浅程度)也可分为四个层次,从此一点,故有四步法程之说。
四步法程的划分是有其深刻内涵与理由的。“为说法”方便起见固然为其中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丹修的真正“内景”之层次对于每一个修炼者大致相同,不同之内在运化和外在表现则代表了不同之层次。丹修必有高低层次之不同,故按功修层次而言,必可分为四个时期和四个层次,进行真正的丹道修炼绝大多数行者的功修都将按照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次第逐渐提升,不管是从性功入手,还是从命功入手,皆是如此。
而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开始做功直至收功的这一连续不断的行持过程中(一般为二至三个时辰),也定可划为四个时期和段落。即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就是从始至终都是一法贯之的涵义,一时有一时的炼精化炁,一刻有一刻的四步工程,一天有一天的四步工程,一年有一年的四步工程,直至十年,几十年,都是一法贯之。
所以,一,从总的方面说来,即从行者开始修炼丹道直至完全成功的这一极长时间内,可划分四个功修层次,故有四步工程之说。二,从每一次真正的做功而言,更可分为四个时刻,丹经云:“冬至不在子,身中自有一阳生。”又如:“一刻即一年,一时即一天。”“无卦、无爻、无斤两。”“慎终若始”等等都是说的此意。
第二节:炼精化炁概言
从对肉身的改变而言,在炼精化炁这一步工程的总的大体修持中,可使行者的阳关紧锁,男子修成不漏精之身,返老还童,白发转黑,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眠。从理法上而言,炼精化炁为有为命功,偏重于精化炁,炁炼精,而在每一次的修持中,亦含有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否则,即不为丹道真正之炼精化炁(或处于初级筑基层次)。炼炁化神在于使炁合神而归神,(此也有深浅之层次)丹经谓之“温养”。又进一步使此绵绵之神归于虚无的不神之神的寂照,此又谓之炼神还虚,丹经称,止火或文火(炼神返虚也有深浅之层次)。最后完全入于混沌虚无的不知不觉不照中(真意之运用也无),所谓寂无所寂与道合真,神炁完全合一。如此静极而动,动极而静,阴阳反复交合,形成炼精化炁之小周天循环。
为何单单将此一修炼时期称为炼精化炁呢?一、前面已经说过从对肉身之改变而言可称为炼精化炁。二,从内在运化而言,炁之升降开合运化在总的周天循环的时间中,所占比例为多,也即有为武火之法诸多。动的感受多,静的感受相对少一些,静定的深度不及后面高层次。故炼精化炁称之为有为命功。此阶段则重于炼命而兼炼性。功修一次与另一次功修常有间断。甚或在一次的行持中也有中断。
丹道之炼精化炁之精者,乃无形之精,而非后天有形之精,通过修炼使精化为阳炁,滋润周身及补充脑部之真阳不足,后通过周天火候之运行任督二脉及八脉,使得自家神炁初步达到合一,神炁反复配合采炼,而入于下丹田。日久自可结成内丹,成就长生不老的乾坤之躯,此一阶段主要是小周天之修炼而兼行大周天。修炼者修炼的主要为自家自身之神炁,身内阴阳之交和也。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外界之资助,而是外界资助为辅助。到炼精化炁功夫完成,则胎息初成也。
第三节:炼炁化神概言
再说一说炼炁化神,相对于炼精化炁而言,炼炁化神乃无为命功,自身之炁机与天地连通,此时之者非后天呼吸之炁,实乃胎息元炁及至天地太虚元炁。在每一次的功修中“炁化神”之功修时间所占比例大大增加,元神长觉长明(以前炼精化炁若静定工夫不深者,恐仍有昏睡,散乱之时)全无昏睡,功修基本不再间断。丹经云:“丹光不离”,即是指此。当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这四个功修段落也不断周而复始地在行者体内运化。此时主要行大周天火候,就人身而言,大周天运行规律在中黄正道,就总的天人感应而言,我与天地精神相互往来谓之大周天。其中“文火”运炼之时间比以前大大延长,乃有“无为火候”之称。丹经云:“但安神息任天然”。在大周天中,精自化炁,炁自化神,神自返虚,有的称此为“中黄直透”,乃仙家顿法。有慧根的童体无漏之人可免去炼精化炁这一关,而直修此炼炁化神之仙家顿法,而顿超直入。
炼炁化神乃无为命功,真胎息已成,后天生理之运化大大变慢,先天呼吸占主导地位,后天呼吸为辅。修炼者静定工夫更深,时间更长。而大静必有大动,动机之感觉也随之变得更精微更深了。到极高功境时,完全乃无为火候,不采而采,无为采药,直至八脉俱停,外呼吸和外脉博完全停止。自然而然,以神主炁,以神炼炁,至完全没有炁之升降开合氤氲之精微运化,则炁尽化为元神,结仙胎于中下二田,阳神成也,接后乃炼神还虚之出神的功夫。
为何说炼炁化神乃无为命功呢?因为,此时修炼者自身之阳炁已与天地之阳相连相通,不劳取舍,其炁自采归炉,完全无须人力,只顺天行可也,顺天地阳炁之生发而自然充溢吾之阳炁,故说,此段乃无为命功。为何又称炼炁化神呢?因为所谓炼炁化神者,乃神炼炁也,在天人成一炁,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时,若吾元神真意不主宰期间,那么,天人虽成一炁,但收功后尤恐吾无所得也,吾之炁,归吾之炁,天之炁归天之炁,两不相干,更可虑者,吾之炁有可能随太虚之炁而去。故此要有吾之元神长觉长明,主宰其间,故需元神老成,性功精纯,炼精化炁完成方可行引步功修。故曰:炼炁化神。
第四节:炼神返虚概言
炼神返虚,为性功,乃跳出肉身的修炼功夫,也即对阳神进行修炼的功夫,对肉身言,丹经曰:“真空炼形”。此乃实为形神同炼,炼形即炼神,炼神即炼形也。此时,自性元神迁居于泥丸宫,“以泥丸为床,以天地为室,以太虚为屋。”息脉俱停,后天之生理运化基本停止,全部转为先天造化。行者长时间地返于至静,当然,也还是有运化之机,但运化之机所占比例虽极少,但是运化之机可比以前功修深广得多,精微得多,运化已经深达构成身体之精细微尘以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深处。丹经云:“真空炼形,焚身炼质”也。
针对肉身而言,其中亦有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这一个周天循环,但此时“精已非前文所指之精,此精乃先天一炁也。此时元神更非先前之神,乃神精一体之阳神也。此时之炁,乃天地人至精呼吸之真息往来也。神即炁,炁即神,精即神也。神即形,形即神矣。但此一段修炼偶尔还有真意之运用,所谓:“调神出壳以目为机也。”最后,终至形神浑化,肉身尽化为微尘炁体。
但另有一法,专行调神之功,不待形全部化为炁,而阳神冲举,抛弃部分肉身。此也可与宇宙同泰,万动长存。按照古代丹道学说而言,行天元丹法之炼神返虚将肉身尽化为炁,约需要的时间为600年-1000年之久方可尽全功。如果结合地元神丹之外丹服食,则一纪(十二年)功成。故此,炼神还虚相对于炼虚合道而言可称之为有为性功。因为仍有作为,此作为即是“调神之功”。
第五节:炼虚合道概言
最后之炼虚合道功夫,实际上也可称为炼神返虚,此时,静无所静,寂无所寂,照无所照。以前之修炼都离不开真意(丹经喻真意为“土”),到此,真意之运用方完全停止,故称寂无所寂,照无所照,湛然常寂,同归一炁一神也。故此段工夫乃完完全全的无为性功,身心完全溶入于无限宇宙的大道运化之中。动亦是静,静亦是动,最后,过去,现在,未来连为一体,无时间,无空间,丹经谓“我之元神劫劫相连”也。佛经云:“无限过去无限未来,归于一瞬。”阳神化为千百万亿无量数而遍布于太虚。虚空粉碎,神之光芒无处不到,涵括太虚,“时空灭时,这个不灭”、“宇宙坏时,这个不坏”。虚空已不能成为我之无形障碍。故曰:虚空粉碎。“宇宙生时,我则开化度人。”此时自性元神以虚无为床,以天地宇宙为室,以古往今来,以劫应劫为屋。修成矿劫不坏之元神矣。
第六节:综述小结
综合上述,炼精化炁,以炁为主,以息运神而成丹。炼炁化神,主静立极,长觉长明,以神为主,以神炼炁,而炁尽化神,结成圣胎。炼神返虚,主要为炼神之功,以神合虚,以虚化神。乃不炼之炼也。炼虚合道及返虚之功,此虚者乃古往今来,劫劫相连之虚也,乃道之本体也,到此乃完完全全的无法无修。其实,真达先天混沌层次,炼炁即是炼神,炼神即是炼精,炼精即是炼炁,实无可分。
整个修炼过程是天人合一之程度不同而划分不同层次,人体内一切精炁神之精微运化都是一神一炁之妙用,丹经云:“得其一,而万事毕。”果能把丹道所有义谛和法理贯通为一,则以上之言尽为废话也。得其意而忘其言,得其一而忘其意。与天合一程度越深,则修炼之层次亦越离高,“随修随忘,一动即觉,一觉即无,不著于相,不著于空。”此实为修行之深层真口诀也。真修行士岂不味于斯言乎!
第二章:两重天地四个阴阳与先天一炁
二重天地者,先天地和后天地也。四个阴阳者,后天阴阳,先天真阴真阳。先天一炁者,就是其生命能之本源力而言,称之为一炁,此炁不可察,不可思议,就灵觉而言,谓之真神、真心,亦不可察,不可思议;就其实质性而言,则称之为真空妙有,亦不可察,不可思议。三种涵义同归于一,无形无相,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在。进行真正的炼丹修炼,行者首先必定要弄明白此个两重天地与四个阴阳以及先天一炁之关系和异同。否则,无法下手,不知何为真机,何为真动,何为真静,何为真景。甚至认假为真,产生幻丹,不能达至大乘至境,终离道甚远矣。
第一节:后天地浅述
后天地有三个含义。一,总的说来,在功修中,行者觉受到的各种有象有形内景运化,皆属后天;二,在功修中,行者只能觉知到神之动,神之明,而执于此种内景上,而更无炁之精微运化。此时,说明行者还处于后天地上修持。丹经云:“孤阴不生也。”最终落入顽空。当今崇尚禅宗之徒容易流于此弊。仙家称此等之士,“只知离宫修定,不会水府求玄。”此种修法非特别具备上根上智之大德之土不能实行之。三,在功修中,行者只能感受到炁之有相运化,而执依于此种内景上,而无元神之澄彻清明。这也说明行者处于后天地上修持。
或者,神不清不明,炁不定不精,而此时专务于杳冥中灭神灭想。但是以前神炁并未经过充分煅炼,就想一步登天,入于杳冥中求取所谓“真铅”,最终将落入顽空,最终还是处于后天地上修炼。
后天地与后天阴阳相对应。后天阴阳者,一指口鼻呼吸的一出一入,一来一去。入者为阳,出者为阴;升者为阳,降者为阴。二指体内某种能觉知到的升降开合炁机,升者为阳,降者为阴。三指念想思虑之神。四指平和安静之人心,以上四者又互为阴阳。
后天凡阴凡阳的最大特点是其运化具有明显的归所和出处,即行者自心静知该种炁机归入何处,何时。凡属后天心神(亦包括安和平静之心与杂乱之心)能觉受到的皆称之为后天阴阳。后天阴阳有头在尾,有来有去。如所谓肾中阳升之时的觉受,心内灵液之下降,刚入胎息的呼吸升降开合,体内的各种热感和痛感等等皆属后天阴阳之变化。修丹之士,千万不可执于此,此只不过为入门之必要依凭和权宜也,但离开此,也是无法下手修炼的。
第二节:先天地浅释
先天地:一,指功修之中,神炁完全合一后,身心归入虚无混沌的无知无觉,但又绝非枯木顽石之静态;二,指在虚无中忽生一动一觉,神炁皆动,且神在炁先,其动至精微而无形无象,此种之动需元神才能感知到。此时,神炁一体,神在即炁在,炁行即神行,功修到此,说明行者已入于先天地上修炼。
先天地与先天阴阳相对应,先天阴阳乃自然而然,完全不假后天人为,忽然而来,忽然而去,无所寻处。行者要寻找它,则它消失无踪。如著意(后天心神)迎接它,则又消失无踪,如果先天真阳生起时,一念转浊,则其阳迅速变为后天。《道德经》曰:“迎而不见其首,退而不见其尾”。无来无去,无头无尾,真阴者,乃先天元神,真阳者,乃先天祖炁,其实,先天元神也就是先天祖炁,异其名而同其实也,若有二者之分别,则不名先天,而叫做后天。
丹经上先天阴阳一般是指真胎息的那种运化状态。所谓:神在炁中,炁抱神外,蓬蓬勃勃之清明生机充满一身内外。但此为至精至微无形无象之生机。而且此时,修炼者口鼻呼吸俱无,此种元神感知的氲氤无形无象之“状”,即可称之为先天阴阳,此时似觉非觉,切不能起常态之明觉心,此种氤氲之机乃真阴真阳之余炁也。
总之,虚无觉生乃为先天真阴,虚无炁生乃为先天真阳,先天真阳真阴自不内不外“处”生起,于不内不外“处”消失无踪而无所寻处。或有谓坎肾阳生谓之真阳,离内心神之阳生谓真阴,此说实离道远矣,勉强可称之为后天中之先天,后天之真阴真阳,但绝不是先天真阴真阳,行者此处需辩明白,方不坠入方所与边见及对待。此先天真阴真阳方为炼丹之真种子。得此“一点”并不断保养煅炼之,则可还丹矣。
第三节:先天一炁
但是,行者不要认为先天真阴真阳为先天一炁,如果错认之,则又入魔,离道远也。此个先天阴阳乃吾人身之先天祖炁(或谓元神)也。非先天的大道之元炁“体质”也。先天一炁者,乃指天地宇宙未生之时,混沌未开阴阳未判,生天地人物的最原始之炁也,先天一炁不是一种“状态”,一种“内景”,一种“运化”。而是主宰这所有内景,所有状态,所有运化的无形无相,无处不在的“玄德”,谓之“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自含于真阴真阳交合的那一时刻,表现为行者心身俱入于混沌无极之时,此时,方可谓有先天一炁来归也。或者在此种真阴真阳的交合运化状态中,好似有一点“清明广大,安闲恬静”主宰其中。也说明先天元炁,天地真阳归入我身矣。故先天真阴真阳交合则自然先天一炁来,正如施肩吾真人云:天人连一炁,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此中不参杂任何思议与模拟,乃是自然来归,故先天胎息一成,自然天地之元炁不吸自入,不取自得,如磁吸铁,遂感而真忘而后不期而“遇”,自然而来,以此真阳阴之交合不断抽添摄取先天元炁,补我历年来被天地所夺之元炁也。
第四节:综述小结
总之,丹道之阴阳层次可分为:一,后天地层次,后天凡阴凡阳,后天真阳真阴(真铅、真汞)二,先天地层次,先天真阴真阳(先天祖,元神)再就是阴阳无分之先天一炁也。若将先天一炁称之为真阳,那么,吾之先天真阴真阳(先天祖炁)则可称之为真阴。但是,以上分别乃说法而言,切不可强为分别,他们之间无明显界限,实皆为先天一炁之不同妙用也。故丹经云:“静时亦在,动时亦在;浊时亦有,清时亦有。”
先天一炁,凡眼不能见之,即使元神道眼亦不可见也。“随修随忘,一动即觉,一觉即无,不可思议,不可执守”。丹经云:“用念即非,道不属心知意为也。”总之要一切放下,无区别,无分辩之心,方可得现先天真阴真阳,方可得先天一炁来归。即使所谓得者,实无所得,切不可生喜。故曰:“用念即非”见道易,守道难矣。
第七编 炼精化炁修炼秘旨
第一章 炼精化炁第一转
第一节:修炼正法--心息相依
筑基功成,则需进行此步之功修,此乃炼精化炁之初步,心者,平和安静这后天神识;息者,一往一来,一升一降,一开一合,之精微运化也。此一步之目的乃是,不使通体内外无形之精炁(勉强可称为无形之原始生命能量,此乃吾人身之元精)化为后天阴气和后天津精。进一步可使此无形之精化为先天阳炁(此处指吾人身先天阳炁),再而神炁混合入归虚无,产生真阳之炁(丹道中结丹,还丹之元精,乃吾之先天祖)我顺之自然行法采此真阳之药归入丹田。
心法口诀:“调息凝神,凝神调息。神安注腹,初炁伏田。旋而为一,自生造化,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心法具体解析如下:
第一句口诀在于保我通体内外无形之元精,不使化为后天。故能时时做到心神的平静悠闲无执,炁息能深长细柔无滞。如此,则可以时时是化精,保精。一度不泄,即一次添油矣。
第二句进一步顺之自然微微用意之具体方法和真机。神者,我清静之神也,注者,神之妙用意也,而意之所发为耳光和眼光。观之于无,听之于无,不执形色音气,腹为下腹内腔,一般指下丹田,经过凝神调息之修炼后,我神悠闲地安放入腹中,下腹化为一片虚空境界,此时切不可起明察之心,自然我之身内初步之生炁运化归于命蒂。外呼吸若有若无,神入炁中,蛰藏于炁之深井中,其形身遂归虚无,久之,升降开合之精微形相运化连成一体而无形无象无开合升降矣。自然入于混沌,故曰“初炁伏田”。
神炁初步合一,“旋而为一”入于虚无。我中忽然神炁皆动,真阳之药自生矣,故曰:“自生造化。”接后,行“凝神调息,调息凝神”而采药。凝神者,进火也,调息者,采药也,凝神者,此时之神乃初步之元神。元神返照于阴跷一穴乃为凝神。调息者,乃是自然而调,自然而息,微意观照而已。顺之自然升降开合,我神安放入阴跷,再向阴跷摄入丹田。总之,必忘形忘身,方得其大旨,以上所述为后天工法,属于炼精化炁之初步。
后天神气有分别,故进火是进火,采药是采药,不可混为一谈,但虽是后天工法,实含有自然无为妙旨。下手之时有一个“有为”,中间全为“顺之自然,顺水推舟”也。此属“心法”范畴,筑基完成后,方可以行持,如此才可明了心法之妙处,才能悟到心法中不容言传之内涵,千万不可躐等而进,否则,一定落入后天意识为之的下乘功夫,与真正的此步工夫相关甚远也。
至于火即药,药即火,“但安神息任天然”之无为火候和不采而采,药自采,自归炉等法乃是后来之事,已入先天层次也,后面将论述到此。
此节工夫使行者达到“心息相融”之境地,进而后天神初步结合,产生后天真阴真阳。其中“内景”因人而异,但论及层次实质则为一样。
此步反复行之不久,自然从后天初步返入先天,初识内胎息之妙处,但非真胎息,此时,后天真阴阳进一步运化全身毛窍肌肉和内脏。
第二节:炼精化炁之切要
心息相依,神安注腹与凝神入炁穴
以层次而论,心息相依乃后天层次,但又切不可执于形象之后天升降开合之运化。心息相依之目的乃是心与呼吸相互依靠之意,不使呼吸和心散乱。神安注腹乃心息相依之深入层次,凝神入炁穴已入于先天境界,何谓炁穴,炁包神包,神在炁中,根深蒂固,二者氤氲。
丹经有云:“以汞炼铅,以铅制汞。”以汞炼铅者,是以元神觉照,凝照后天元炁或后天气。如果随物而逐,则一瞬又落入后天,非元神之凝照矣。此中之微妙极难掌握。其要诀在于,元神未老成时,切不可用神,时时以虚无默默混沌为乡。以自然之呼吸包裹于外为屋。不可放纵,待其老成,方可行武火凝照以及运炁之诀。总之一个口诀:“行神炁合一入于虚无混沌。”
以汞炼铅另一个最紧要之处又在于:主宰之元神需惺惺不寐,长觉长明,不能稍许昏沉。故元神初显时,更应保持纯洁一心,不生它变,保持最初之元神“状态”。心胸全要坦坦荡荡,无有一物,放下一切。此时,切不可随后天之呼吸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但又不可完全忘掉一切,归入顽空,诀云:“绵绵若存。”果认得此四字真旨,则炼汞之道全得矣。
凝照久之,铅炁自生,上升入脑,顺之自然,自停泥丸片刻,煅炼我泥丸阴质,消融神中阴浊。如此,元神就更不易飞扬。其性老成。行之久久,真铅自生,来归伏我之阴汞,一得永得。“以汞炼铅”乃以火蒸水之术,乃炼炁之道。“以铅制汞”乃以阳伏阴之法,乃炼神之途。如从炁之点化运炼而言,谓之:添汞,如从神之“观照提取”而言,则曰:“抽铅”。
元神之返照微意运用,即乃“真意”。一般情况下,切不可用神用意太重,重则落入后天,不得真意之旨。需性功澄彻,方可全明“真意”。凝照一处即凝神。凝神者,非是凝于有形,乃是凝于有中之“虚无”,但又绝非后天神识之所谓“照”,后天神识不可能“照”,一照则是为执为识。故此读者诸友更须注意,后天识神不称之为照,而称之为识。
凝神入炁穴者,乃是寂照不动之元神凝入先天胎息之内(元炁),不是用意调后天呼吸,人之先天胎息之根最初成象于脐内空处,故凝神入此化归虚无,乃称作凝神入炁穴。
后天神不可凝,后天气不可聚。以不定之神合不定之气,则神更加不定。日修月炼,促死而已,现今所谓内丹修炼速成之术,即犯此病。无主张的神合无主张的气,反而更易导致散乱与昏沉,反而欲念纷纷,燥火更甚,今日有起气功家死死守住下丹田,弄得下田一团火热。反美其名曰:结丹,殊不知,后天一团心神燥火反促修炼者下元漏失,促其速死也。故此至少要达到筑基太和功法中的“元神初显,炁通橐籥”,才可以行“凝神入炁穴”“神炁合一”之法,如果没有达此境地,千万不可太执着于后天肺呼吸之气。顺其自然,我心唯虚而不可“用意”,口诀曰:“心随炁转”。
丹道乃凝神之道而已,与禅宗不同。禅宗只重见“性”,丹道则更进一步,不但要见“性体”更须“凝神,住性”。故无师传,切不可行凝神之道,因本已性明,如又加上一个“凝”“住”之有为法,则其性一动,如果无特别真诀,则为头上安头,反落后天,因此,丹道乃夺天地造化之道,穷究天人之际的学问,重创性命之方法,不遇真师,实难强精。
如何使用“凝照”之真意,在何时应用,应用之“轻重”在何处用之?即所谓火候也。此真意之应用虽有节次法度,但总不过一天然妙旨,合其自然,天然符契,则无不如意,不合其符契,则处处有危险。明白于此,余下所有行功全是无为,无念,清静自然。丹经中所谓的“着意”“求”“寻”“入”“勿忘勿助”“神光”等,皆是指“真意”也。故看丹经切不可望文生义,佛家或称“真意”为“慧觉”,实乃不思而议之谓也。
不照而照乃为真照,无心而凝是为真凝,此又何谓也,譬如明镜,若无灰尘,自然可以照见万物,若有灰尘,则不可照见万物。若心有“照”之意,譬明镜有尘,心若无照无意,则似明镜无尘。使后天神识化归虚无,自然先天显现,而神自凝矣,用后天神识和理性是不可能虚拟和暗想出来的。唯得一抽象言词而已。丹经云:“丹属心知意为者,皆非矣。”陈泥丸真人在《丹基归一论》中云:凝神入炁穴,以神合炁等岂是容易明哉!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今有所谓丹道学者将凝神入炁穴标为“意守丹田”此乃误已误人,以盲引盲啊!
第三节:精炁之辨
炼精化炁使元精化为阳炁。
一、阳炁通过任督二脉及八脉或小周天火候调和及采炼,入于下丹田。日久,结成内丹。二、阳炁薰蒸改造五脏六腑及筋骨皮肉。三、使修炼者初知神炁之妙,明白何谓神,何谓炁,进而会用神,但进行炼精化炁之先,则不可不首先大略明了何谓“精”否则,将错过时机,入宝山空手而回或认假为真。
炼精化炁之“精”非后天之精,乃先天之无形无相的吾人之原始总能力也。念动,情动化为后天形质之精(如:汗、津、尿、生殖交感精等)。无念,观照则化为轻清之阳炁,此无形之精分为三种层次。
一、性精:神动之性阳生也,此精属内,属心神之范围,又谓离中真阴也;二、命精:命阳生也,属彼属炁之范畴,肾中真阳,坎内阳炁也;三、元精:真阴真阳交合而后产生的生机妙用,丹经谓为“一点”“一黍”,吾人一个完完全全的太极本体也。神在是,炁亦在是,其初萌动之叫元精,初腾时为先天真阳之炁,其中之灵觉谓之为元神真意,又有些丹经称此为“真铅”。神在炁先,神既炁,炁即神,实不可分,故曰:先天。
那么,先天无形元精之生发为阳炁,以何为证候呢?有什么效验呢?依实际情形,大略有四种验证,此数种验证之效验乃对不同之功夫深浅层次而言。
一者,神动之验,行者初次体验到“神”之灵。如:忽有灵觉,心内省悟,一念不生,心中有一点清明气象,且此清明气象完全由内心而自起,不假外触,心神变得比以前安闲适意。其二:炁动为效,觉丹田有温暖之炁旋转,似有非有,非寒非燥,如同小蛇似有灵性,活活泼泼,或一身上下,贯流为一,似融非融,似交非交,苏绵美快,氤氲炁机充满一身内外。其三:口中时时生出甘美津液。其四:见性之时也,最后之景渐无,只化为一“景”(极难用语言描述)。即是在极杳冥中,混沌又混沌后,自不内不外之虚无中,忽现出“浩大清明,包容天地人万物”之一完完全全的太极本体,此时初见性体,禅宗谓之见性,我们丹道仙家谓之真正“元精”发生。丹道炼精化炁之正功即是将此“元精”入于水府(胎息),不使一毫一丝化为后天,胎息自然运炼,精自化炁。
第四节:日常精生和静坐精生运炼心法
此法诀随时应用于日常空闲之刻,心法口诀曰:“和身落坐,暝目暝念,耳观运化,心息相依”此为应用于日常之际,随方便放下心头,回光返照。
开始则以耳观照整体形身表皮之开合运化,渐次宏观参照内外整体之升降开合运化之炁机。凝神合身,身心相融,形神相守,自然渐入胎息,完全地无执无失,安闲自在,最后入天虚无混沌鸿濛。
如觉精生,则我唯静以待之,顺呼吸之自然,凝神入于腹田,不可生念,口中时时生出甘美津液(此乃肾水上涌也)。则顺之自然引颈吞入腹中,后接行凝神调息心法。丹书谓此为玉液炼已,玉液炼形,又谓返精补脑,总之,精生之时,不可生念,唯静以应之,顺之自然。诀云:冥目冥念,耳观运化,入归腹田,浑化虚无。
第二章 炼精化炁第二转
心法:“五官浑同,凝神合炁,氤氲流旋,鸿濛化精,命胎归田。”心法解析如下:
下手兴工,耐住性子,调和身心,调息凝神,凝神调息,遂使五官之觉受浑同为一,唯留“神”之妙用。我之“神”不执于全身任何一处一点。整体关照,一体同照,自然而然和于全身氤氲阴阳炁机。全身炁机交感生化不息,河车初动,肾水涌流,自然渐入鸿濛混沌,精自化炁,炁自归神,及至入于腹田。河车真动,真胎息初成,外呼吸渐断,本命之胎自归入下腹。
此节修炼的目的是使行者体悟到“神”。进而知“神”,用“神”。下面分几个章节详细介绍此节功修内景,及火候细微等其它问题。
第一节:内景真机与微细火候总述
(一)入手做功,耐住性子,调合身心。“一点”生起,身心俱入虚无,此时行者不可惊恐,需顺之自然,勿忘勿助,自然又于无知无觉中又一动,直觉一片清明空朗之气象充满一身内外,心内自性微生乐意,一念也不能生起,此即为性阳生也。性精露象也。元神觉知中,全似从内而生,非从外来。此时,我更需顺之自然,无念无欲保和此一清明气象。但切不可著它,留念它,逐又忘掉归入恍惚杳冥之中,此为正功初步之景,但因人而异或在其它景象,待到调养久久,精自化炁阴阳流转于一身内外,之后皆自然行正功心法。
不久又自然入于虚无,从无知无觉中,忽的一“动”(实机动)(乃动与静之间也)现出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吾人之一个完完全全的太极本体。本体一动生出一“觉”。我在此,当完全以此灵“觉”主宰一切,顺之自然行持正功心法,心神完全返归身中,自然一点炁机至会阴升起,顿时全身内外炁欲冲天,浑身融融泄泄,无可言喻。此时,唯顺其自然,观照于呼吸,顺之升降自然,而我中自有主宰,不随有形有象之炁机运转,待其炁之运化达到饱和之时,顺之自然,或行河车,或归入丹田封固,心意最后放下来入于丹田。照于此,神归入炁。
此中一点微细动机自虚窍中生起及至全氤氲布满,丹经称此为命阳生,觉受中,好似从外而来。
经过日夜之调养和钻查冥,则口鼻呼吸变得越来越微,而真阳充足,满于下田,自然一点炁机上冲,如上不能,则转入尾闾,运行任督二脉,经过河车运转的调和,身内阳炁渐趋入平和,不久八脉自然开通,炼采日久,内丹自可“生成”于下田。
第二节:微细火候
应用总诀:“顺之自然,无执无失,功无间断,随修随忘,随觉随修。”切不可执于内景之气象,对一切内景和身体之运化,皆以平淡之心对待,以“虚静”二字应之。
①神动火候。所谓神动,即为性阳生,性阳之生,内景不一,因人而异,但总含有一股清明浩大之气象,其中一刻行者总可自然达至一念不生之境地,此乃真阳之精的作用初显也。对于修道炼丹之人,达此一境界很容易,但如何保持,则较难一点。此时,火候之掌握,关键在于顺其自然,继续保持我一心一念不生,凝神入虚,归入混沌的不知不觉中,性阳生时,最好不生出辩别之明觉心,则得其火候真旨矣。另有一法,此乃不得已而为之。神之初动,其自然作用有二,一种觉醒于身中;一种觉醒于身外。觉醒于身中则可行“凝神调息”之法工,顺最初之状态,清静之神合于呼吸之息,顺之气息之自然而不执,归入丹田合于虚无混沌,如果觉醒于身外,后天念头已生起,则也可急行以上调息之法,心自如如不动,却不可再生出一念去制止那已生“念头”。不去管它,顺呼吸之自然,使归虚无,一切奇怪功景皆不必去管。
②炁动火候,在平常之时或静坐之中,忽觉身下腹或海底之虚无窍内有炁上冲,此乃炁动也,此时我也是顺其自然,“勿忘勿助”,一念不生,后天身形却不可动,只保持住“炁动”之时“身心状态”,即使躺着,也不可坐起,我心身唯静而已。
但是,由于一些行者炼性不够精纯,在炁机大动之时,各种人欲之情性(如恐惧、喜悦、明察辩识心、生理本能、下意识、潜意识)在炁机之激发之下必将显露和隐动,有甚者,神意飞扬,入于魔境,大事坏矣,不得已有一法子应用,其法如下:炁大动之时,我必奋提精神,以双目神光窥定大动之处,一意不散,但又不可用意太重,重又落入后天,乃是一“照”字诀,而我之元神真主人自坐镇夹脊中宫之虚无窍内(正对膻中之背椎骨空穴)主宰全局,但非是执守夹脊,乃是自然而然的心神,安放于此处之意,则绝不是有意的去执守此窍,如此,随之即可放松心神,入归虚无。
第三节:泥丸温养
泥丸温养火候,神炁皆动,时至神知,神者,我之元神也,知者,真阳生起之时,自然神炁一体,运行周天,自然升入大脑泥丸,随后,我之心意停顿安放于泥丸宫内,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内想不出,外想不入,关闭五宫,混同为一,形身虚无,元神回光返于泥丸性宫,不久自然泥丸阴精化为甘露,下入口中,入于绛宫,我心顿变清凉,心性愈加清明。此乃一阴生起,活午时之妙用,三阴却是绛宫沐浴温养,此景实难用语言描述。
第四节:消阴秘诀
有在刚入于神炁合一的边缘时行者开始昏沉,觉身内微有重浊阴炁和不通,神亦虽之昏沉,不能一意清纯了照,此时,行者可双目内视上丹田泥丸(非真的是看视,乃警觉于内也,以目为机警觉于泥丸)。不久神自清静,昏沉自除,此乃以双目之阳销烛泥丸之阴,又有一法,行者或者睁双目几次摄入天光(睁眼之时,不可分辩是何东西,不见形象,唯见天光,迅速睁眼,即刻闭下),昏沉自可消失,又接次入定行功,行以上之法,不可用意太重,意重则落入后天,贵在自然行之,乃自自然然,此景一到,迫你非如此用功不可也,行者修炼,未至此层,多望文生义,以为是有意识为之。
第五节:日常用功
日常微细火候,日常之际或刚睡醒之时,无原因的心内忽的一“悟”,只觉前程往事世情恍然如梦,而我之本真随之显其作用,一念不生,内外空明,此亦为元精之露象。但切不可误会,此清明气象即为元精,不然,离道远矣,当于此时,顺之自然,凝神调息,不使一丝泄露,返观入身内丹田虚无玄窍,入归混沌,或者忽感心地清凉,恬淡甘美津液,顺之自然,送入下腹,凝神调息,神气合一,收归虚无,总之,采药始下手则有微意,过后皆是顺之自然,丹道大患为用念,丹道之炼精化炁贵于神返身中而炁自回再化炁,总诀云:“凝神为一,精而化炁,炁运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