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5:26
2010年09月02日 17:32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
中国海外投资引人注目,但也危机重重。倘若处置不当,不仅投资回报会成问题,还可能损害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第1页 风险种种第2页 交友宜慎
【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益平)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直线上升,2009年投资总额达到48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六,而且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预计,到2013年,海外投资总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累计额则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目前,中国海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大致为1:2,到2015年前后可能会升至1:1。中国企业在海外频繁的并购动作引发了“中国正在购买世界”的惊呼。
 
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可能与最近中国经济实力上升有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影响力也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制造”在全球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市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在钢铁、氧化铝、镍、煤炭和水泥等大宗商品的全球消费量中,中国已经占到四分之一甚至一半。另外,一些企业在国内市场经过30多年的练兵之后,既积累了实力,也有扩张的冲动。由此看来,中国企业开始投资世界各地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很多领域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比较优势却要做投资,也许说明中国企业决策有前瞻性,通过投资引进技术。但是,我们能够这样做的前提是资本有富余。央行2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只不过是通过政策扭曲积累起来的。
最近,各国财政状况显著恶化,提高了全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这对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是极大的挑战,而我们又不可能真的瓜分外汇储备。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企业海外投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降低中国的海外资产对美国国债市场的过度依赖,也有助于改变目前中国海外资产(主要是债券)与海外负债(主要是股权)不匹配的现象。
风险种种
既然是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投资,风险自然也比较大,而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了解十分有限,而这对做出海外投资决策至关重要。过去30多年,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打交道,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当然海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也已不少。日本海外投资高速增长时,日本企业也因为对国际经济环境不够了解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部分在技术上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业以外,其他领域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算是交了学费。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一个困难是不了解当地的政治社会生态,辨不清行动的路径。美国一位政府官员曾经十分惋惜地告诉我这样一个案例:国内一家著名国企到美国投资,因为是敏感领域,所以需要政府部门认可。这家企业便从洛杉矶请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商业律师帮助其与美国政府及国会沟通。那位官员说,这可能就是那家中国企业所犯的最大的错误。那位优秀的律师不熟悉华盛顿的政治生态,既不明白关键人物是谁,也不清楚该如何游说。因此,这个申请最终被否决了。代理选择不当,有时候企业还要花许多冤枉钱。
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中,中央企业占到63%(数量上央企大概占20%),国有企业的比例可能更高一些。国有企业规模比较大,现金流比较充裕,获得外汇额度也比较容易,因此,它们主导海外投资。在一些官员和企业家看来,改革以后的国企的行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直接听命于政府。但是,外国政府和公众显然不这么看,在一些敏感的行业资源领域更是如此。许多国企在全球危机期间全力以赴地帮助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也加深了海外对国企承担部分政府功能的印象。
长期来看,政府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促进广大的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也能提高外汇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少的原因可能与其自身的规模和实力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相联系的可能是投资信息的传递和投资经验的积累。改革开放初期到大陆来投资的基本上都是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小企业,很多是华侨。好在最近几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已经相对活跃,比较著名的案例有东软收购芬兰赛斯卡,苏宁收购日本劳克斯,顺德日新收购智利铁矿,吉利收购沃尔沃等等。
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的海外投资目的地除去那些避税港(例如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外,大量集中在那些法治不完善、腐败严重的地区。这可能是因为法治完善的国家对中国投资的限制相对比较多,但是,许多中国企业家确实在一些政治独裁、社会腐败的国家“如鱼得水”,将在国内贿赂地方政府官员的做法原封不动地带到国外,有些甚至公开声言可以搞定部长、总统。这些做法其实非常危险,一旦国际上将中国海外投资等同于腐败传播机制,以后中国企业的海外处境便会变得更加艰难。
不了解当地市场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一家国企收购了澳洲的一个煤矿,在当地宣传自己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公司。殊不知煤炭业因为破坏生态,在当地声誉并不好,更不要说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公司了。正因为对当地市场缺乏了解,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遇到了一连串的困难,比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关于地权的官司、在秘鲁有关劳工与环境的争端、安哥拉部分国民对于中国工人的反感,等等,这些案例在当地都已经造成极大的影响。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本文导航
第1页 风险种种
第2页交友宜慎
相关新闻:
韩国上半年海外投资同比增加37%2010年08月04日
黄益平:房价调控已近尾声2010年07月08日
复星首次海外投资受欧洲市场热捧2010年06月18日
意见与反馈




豆瓣人人网鲜果网QQ空间搜狐微博百度搜藏谷歌书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4)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财新网友 来自陕西省
2010年09月03日 17时45分
注意风险,小心步日本后尘。【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企业的高速发展,很多企业向外扩张。可是到了90年代出日本在海外的企业基本灭亡【除了在华企业】。尤其在美国的投资,没有一个成功的。从房地产到汽车业】可谓是,损失惨重,全军覆没。
回复支持(2)反对(0)
关闭财新网友 您好,欢迎发表评论

财新网友 来自河南省
2010年09月03日 14时27分
很多民营企业在中东非洲如鱼得水,主要是因为把国内腐败行为搬到当地去了,但这是难以为继的。不过想比较而言,问题更大的可能是那些国企的投资,都是大手笔,敏感领域,投的还不是自己的钱。这个既容易引起当地居民企业的反弹,还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反正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我支持作者的观点,海外投资看起来是件好事,但得看是如何做,不然二十年以后一看只是买了一个教训。
回复支持(1)反对(0)
关闭财新网友 您好,欢迎发表评论

财新网友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0年09月03日 12时59分
谁会为此负责????
回复支持(0)反对(0)
关闭财新网友 您好,欢迎发表评论

财新网友 来自辽宁省
2010年09月03日 07时47分
提的好,但是不会有人去办,哎!
回复支持(4)反对(0)
关闭财新网友 您好,欢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4条评论
财新网友您好,欢迎发表评论:(注册或登录后发表评论,将会获得更多关注)
隐身发表

图片新闻
财新每周图片(2010.8.28-9.3)
巴基斯坦拉合尔连环爆炸百余人伤亡
云南保山山体滑坡已致8人遇难40人失踪
编辑推荐
官方首次回应金浩案隐瞒信息达半年之久内斗关键期国美突击新店扩张
时事 | “史上最牛开发商”终审改判死缓
专栏 | 黄益平: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陷阱
意见领袖 | “进京抓作家”理由何在?
热点文章
48小时
一周
“史上最牛开发商”终审改判死缓
【陕西渭南警方进京抓作家事件】《火花》杂志社长:对渭南警方介入的八点疑问
“香艳日记”主角韩峰被控曾索贿15万元用于删帖
中国上千亿美元海外投资为何易掉进大陷阱?
发改委:下半年完成4万亿投资计划
传奇见证:中国死刑变迁
湖北惊现老人自杀屋“养老难”冲击中国
致命航班
云南保山山体滑坡已致8人遇难40人失踪
你懂不懂风水?
湖北惊现老人自杀屋“养老难”冲击中国
致命航班
传奇见证:中国死刑变迁
京珠高速发生30车连环追尾
“史上最牛开发商”终审改判死缓
财新每周图片(2010.8.21-8.27)
一口气买四块百达翡丽中国人靠奢侈品纾解财富焦虑
现行的错误政策将引发更严重危机
河南航空高管就伊春空难鞠躬致歉
6个月女婴“来月经”事件卫生部介入今日会诊
热评文章
313
史上最牛开发商终审改判死缓
208
传奇见证:中国死刑变迁
124
四位记者因空难采访被扣 十多家媒体伊春集体维权
116
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
98
【陕西渭南警方进京抓作家事件】《火花》杂志社长:对渭南警方介入的八点疑问
88
应以市场化手段调控房地产
76
你懂不懂风水?
61
温家宝深圳讲话为何受关注
55
展江:进京抓作家理由何在?
40
伊春空难追踪:不愉快的最后一面
最新文章
21:11陕西力推600万农民变居民
20:06加拿大省长反对中化集团收购Potash
19:20标普将平安产险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19:19国美电器致函股东寻求支持
19:17澳门600余社会房屋租户收入超标
17:58CPI权重住房项目将提高 食品将下调
17:56京藏高速再现大堵车 塞车最长达120公里
17:50安监总局:领导未下井将罚煤矿15万元
热点博文
胡舒立:转下期【财新观察】温家宝深圳讲话为何受关注
Barrons:好的投资人
任志强:别听小潘瞎忽悠
张化桥:我的新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宫靖:小记者维权
名博推荐曹仁超
陈志武
郭凯
李银河
方柏林
梁文道
马磊
郑军
刘瑜
张晓舟
绿茶
王珲
胡舒立
王烁
赵何娟
罗洁琪
Barrons
崔卫平
巴曙松
郭玉闪
庄秋水
任志强
张五常
茅于轼
汪丁丁
谢国忠
范以锦
十年砍柴
李开复
管清友
黄益平
时寒冰
石磊
苏小和
汤敏
周其仁
赵晓
陈晋
张弦
视频

【哈佛学记】(二)经济学有什么用?
《哈佛经济学笔记》作者、财新传媒特约记者陈晋谈经济学理论如何联系实际
“非法经营”还是“非法抓人”?
王小鲁:“灰色收入”加剧分配不公
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