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肠一寸愁千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51:18
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赏析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写出多情词人的离情别苦,是一首伤离之作。此词构思新颖奇巧,古今传诵,当属词林佳制。易安这首点绛唇与晏词有相同的内容,那就是“伤离”,还有个别颇似的词句。但也有不同之处,易安词兼有“伤春”的内容,此词构思亦很有别致,熔“伤春”与“伤离”于一炉。《续草堂诗余》评此词说“情词并胜,神韵悠然”非过誉也。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开端直抒胸臆,猛倾愁肠,正命意本旨所在,总领全词。“闺”,过去妇女的内室。其前着一“深”字,写出闺阃的幽邃、凄清。又以“寂寞”一词冠领,将冷清的气氛、无聊的意绪笼罩全篇,写出女主人闺房独守的孤寂。“一寸”,或言其小,或言其少。此词中"一寸"极言其小。李商隐,《无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其中的"一寸”极言其少。“千”是虚数,极言其多。“缕”,一般指丝线,这里指思绪,。“柔肠”,指软弱的心肠。此二句是说,女主人神龟索居身只影孤,落寞无聊,一寸柔弱的心肠就有无限的愁绪。“柔肠一寸愁千缕”运化韦庄《应长天》“别来岁半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句,其意境是相同的。易安为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需要,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只改三字。韦庄词“离”与“别来岁半音书绝”意义重复,易安改为“柔”字,表现出女主人的多情善感,感情脆弱,禁受不住离别造成的打击,极为切当,传神。“缕”字较“结”字更为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愁思的千头万绪,心情的缭乱不堪。尽管易安于前句写出女主人深闺索居的苦况,但何以如此,是蕴藉含蓄的,这较温词的一览无余更有韵味。又李冠《蝶恋花》“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晏殊《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从这些诗句的类似之处忽然和不同之处,可见文学艺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这些诗句的高下看,虽然各有千秋,然易安两句以含蓄隽永略胜诸家一筹。头韵的“愁”字似乎是个疑团 ,设了个悬念。何以如此,开了下韵。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古今中外的人们,几乎没有不热爱春天不赞美春天的。春天阳光灿烂,惠风和畅,它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春天冰消雪融 ,万物复苏,这是力量的象征;春天 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将意味硕果累累,他是幸福希望的象征。因此  ,人们对春天的逝去,几乎无不感到痛惜。所以在一些古代诗词中,诗人们抒发了他们对春天珍惜、热爱 、追寻的思想感情。周邦彦《六丑》“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词人通过对春光的挽留,表现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春天的逝去,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必然,怎么挽留得住?诗人也是懂得的,杨炎正《蝶恋花》“万点飞花愁丝雨,峭杀轻寒,不会留春住”于是多情的诗人便抒发了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欧阳修《玉楼春》中叹道”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好心的词人天真的想,春天去了 ,如果有人知道它的去处,把它召唤回来该多好。黄庭坚《清平乐》中写道“春归何处、寂寞无行处。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又怎么能够办到。于是词人 又想入非非,既然春天也留不住,唤也不回,拗他不过,那只有让人们主动去追寻他好了。于是王观《卜算子》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表现词人对春天的痴情幻想,孜孜的追求,执着的热爱。难道我们只是单纯地理解诗人们追求的仅仅是季节之春?不,是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诗人们追求的是蒸蒸向上、生机勃勃、幸福美好的事物。易安的“惜春春去”,是托物言情,叹惋“酒意诗情谁与共?与“锦瑟年华”的流逝,在怜惜美好事物的消失。
“几点催花雨”,女主人公对催花速开迅落的雨怀有无限的幽怨。叹“花”花之衰败就是惜春。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辛弃疾的“惜春长怕花开早,况落红无数”,皆其例。实际上此韵为倒装,通过艺术形象来说明“愁”的原因。原因不啻其一,尚有其二,开了下片,血脉贯通。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在古典诗词中,,“倚阑”这是个常用形象,常用形象往往有特定含义。比如在诗词中出现女主人懒画眉、迟梳洗的形象时,此诗词往往是写他的怨愁。如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娥眉,浓妆梳洗迟”易安《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皆如此。又如在诗词中出现“红豆”的形象时,此诗词大多是些相思内容的,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和凝《生查子》“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皆其例。“倚阑”这个人物形象,一般用以表现主人公的伤离怀远等悒郁怊怅的情怀,李璟《浣溪沙》“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易安《念奴娇》“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均其例。“遍”说明倚阑的次数之多,怀想之情殊切,并非一日之事。“无情绪”,心怀抑郁惆怅,南宋陈梅庄《述怀》有“黄鹂知我无情绪,飞过花梢禁不声”句。此两句意思是说,一个时期以来,倚遍了栏杆的每一个地方,凝眸远眺,望眼欲穿,双撑盼睫仍得不到半点安慰。情怀怅怅,心绪落寞。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承前。“人何处?”用反诘句,引人注意,达到正面肯定的意思:心爱的人儿是难以寻觅的。“连天芳草”,繁盛清香的绿草连着天际。《花草粹编》等作“衰草”,不可从。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等作“芳草”,可从。在古代诗词中,往往写伤离怀远的常常提到“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除草  更行更远还生”,牛希济《生查子》“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范仲淹《苏遮幕》“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万俟咏《忆秦娥.·别情》“千里草,萋萋尽出遥山小”  ,李重元《忆王孙》“凄凄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皆其例。为什么把盼亲人归来与“芳草”联系起来呢?皆祖《楚辞·招隐士》“王孙游戏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由此演化而成。意思是 ,公子哥儿们远游啊 ,尚未归来,春草生长啊,多么茂盛。“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以极多次数凝望,回应“遍”字。韦庄《木兰花令》“独上小楼春又暮,愁望玉关芳草路”,其中的“望断”就是这个意思。心上的人儿在什么地方呢?芳香的野草生的如此繁茂,一直延伸到天际,天连草,草连天。我急切盼望你的归来,阑干倚遍,不住地翘首凝神企望你那归来的道路,望极天涯不见你的芳踪,盼得我好苦啊!诚如《续草堂诗余》所云“草满长途,情人不归,空搅寸肠耳” 语意甚怆,悠悠不尽。
上片:写女主人深闺浓愁,哀怜春光逝去。
下片: 写女主人凝望及情侣未归的惆怅。
此词构思别致。旖旎的春天归去了,意味着不可多得的青春年华的流逝。明媚的春光宝贵的年华不能与爱人同度,韶光不再,痛惜低徊,情侣违规,悒郁怊怅。熔伤春、伤离于一炉。因惜春倍伤离。因伤离 更惜春。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上片,头韵总领,,‘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何以如此?惜春。伤离所致,故次韵承写惜春。下片写伤离,意脉井井,思路赫然。
运化前人诗句,为神妙之境,熨帖无迹。“柔肠一寸愁千缕”由“一寸离肠千万结”“一片芳心千万绪”’一寸还成千万缕”脱化而来。
“倚遍阑干”,是古诗词的常用形象,这与欧阳修的《玉楼春》“阑干倚遍使人愁‘,张耒《秋蕊香》”朱栏倚遍黄昏后”意境相同。
“连天芳草’由”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等诗句换骨,可见文学艺术之通变。
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几点催花雨”,似乎是景语,但“催”字蕴含有对花的怜惜之情。“连天芳草”,似写景,又蕴蓄王孙不归之意。“倚遍阑干”,似情语,又露出“阑干”这一景物来。情景交炼,互藏其宅。
易安写惜春、伤离念远之词何以这样拨动人的心弦?字字酿造于心肝流出于肺腑,是至洁至纯的真情剖白。傅庚先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说“读情真之作,如食橄榄,初尚疑其苦涩,回味始觉如饴,而其方馨永留齿颊间;非然者如嚼甘蔗,初似崖蜜输甜,忽以残渣在口,既无余味,吐之为爽矣”  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