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推动社会进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3:05
“坏消息”推动社会进步
2010年08月30日

潘 真
最近在网上读到几篇海外人士(包括久居海外的老上海人)的文章,批评上海,特别指出上海媒体上根本见不到对世博会的批评。作者言之凿凿地道来,似乎长期关注着上海媒体。
显然,作者并未长期关注上海媒体,至少世博会试运行以来没有跟踪关注。
对于世博会,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时事评论,上海媒体上的批评都不能说没有。即使在试运行阶段,报道、评论尚未进入正轨之时,几家有责任感的媒体已及时指出了好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因此很快引起重视、得到整改。
4月下旬,市政协港澳委员屠海鸣在香港读到当地报纸对世博会的负面报道,为上海着急,就把那些报纸带了回来,托市政协主席冯国勤转交给市委书记俞正声。俞正声坦言,4月20日开始试运行,他就坐在指挥中心,大屏幕可以看到十几个画面,所以对报纸所说的现场情况一清二楚。世博安然度过100天之际,他接受上海媒体联合采访时,用“狼狈不堪”来形容第一天试运行。当记者追问“您竟然用了狼狈不堪……”,他又重复一遍“确实是狼狈不堪”。作为上海的最高领导,他表明态度:不回避、不炒作,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本着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问题才一个一个地迎刃而解,保证世博会的平稳进行,同时促使中国人整体素质的提升。
前些日子,美国尼尔森公司发布用户习惯报告,称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因此说,中国人患上了“坏消息综合征”——坏消息才是新闻,无负面不新闻。
有评论员分析,每个国家的人都对坏消息更感兴趣,“坏消息综合征”源于人自私自利的劣根性,还源于政治家、专家、媒体对利益的追逐。
上述两者,我都不敢苟同。什么是新闻?狗咬人是新闻吗?不是。人咬狗,才是新闻。与其称“坏消息综合征”,不如说是对新闻知情权的追求。
狗咬人,好比绝大多数的常态,像教授安心教书育人、公务员办事不推诿不拖拉、共产党员吃苦在先享乐在后、领导敢于担当团队有执行力……明明都是尽本分,就不必浪费资源大肆宣传了吧。而人咬狗呢,好比少数的非常态,像记者因做调查新闻揭黑遭追捕、婴儿吃奶粉早熟而卫生部“专家”一口咬定跟奶粉无关、舟曲将在泥石流多发地重建、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警戒线……大多是坏消息,媒体深入报道了,才有可能逆转。
说回世博。要是我们的媒体整天只报道这里没出事、那里很太平,评论又胡乱唱赞歌,对缺点、问题一概作鸵鸟状,身在其中、独立思考的受众难道会相信?更何况,与那些实话实说的海外媒体一比较,虚伪的文章只能被鄙视、被唾弃。
忽然想起,本报总编辑有一句名言,大意是,不怕读者没读过你的报纸,就怕读过你办得不像样时候的报纸——失去的读者,要再回来就难了!
这使我反省:为什么有些人会认定我们的媒体上没有正常的批评呢?不正是因为他们从前接触过,发现那里很少真的新闻、很多空话套话大话假话嘛!
在上海世博满百日的采访中,俞正声还说:“……更重要的是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有很多美好的,也有不美好的,不美好的让大家看见,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美好的、不美好的,只要是新闻,就都应该被报道、被评论。长此以往,我们的媒体在外人眼中就正常了、可信了。
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往往是“坏消息”推动了它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