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峰值的坏消息和好消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36:45
石油峰值的坏消息和好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7-30 15:57:09

 

 

  林伯强专栏
  
  国际油价并没有如之前的预测下降,上周试探了78美元/桶的历史高点。近日有所回落,7月2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收于73.5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收于74.9美元。强劲的消费需求是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石油峰值理论”(PeakOil Theory)是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M.K.Hubbert)提出的。他首先于1949年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提出了矿物资源的“钟型曲线”问题;而后,于1956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对美国的石油生产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美国本土的石油生产将在1966年至1971年达到高峰期,然后将持续递减。
  美国本土48州的石油生产于1970年达到高峰,然后持续递减,与哈伯特模型的预测相吻合。石油峰值的研究在油价还十分低迷的时候得出了廉价石油时代必将终结的结论,近来的高油价验证了此结论。“石油峰值”理论学家们最近出版了很多书籍阐述他们的理论,预计最近几年内石油行业就将开采完全球石油储备的一半;经过这个石油峰值后,原油产量将下跌。由于需求将持续增长,价格会随着资源逐步稀缺而稳步上涨。
  主要的反对意见认为,“石油峰值”理论对市场走势的理解失之偏颇。虽然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但没人知道这个限度是多少。目前的探明可采原油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增加;而且随着油价上涨,应用最新技术开采原油将变得经济可行。然而,石油峰值理论对储量、产量及各石油作业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是确定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基石,也是科学制定国家石油政策问题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说明了不可再生资源将逐步稀缺,如果不对能源需求加于控制,稀缺将推动能源价格上涨,这是节能的一个基本动力。
  有关石油峰值的好消息是,2007年6月13日英国石油(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称,尽管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去年小幅下降,但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全球已探明储量依然足够使用40年。这是根据各类正式公布的数据对全球石油储量做出的评估,它再次将全球油气资源耗尽的预期日期向后推迟。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已探明储量足够开采的年限一直维持在40年(按照当时的开采速度)。石油资源耗尽的预期时间也从本世纪20年代又推迟到40年代末。
  有关石油的乐观预测大多源于大石油公司。但他们都无法说明,如果不存在稀缺性,为什么现在原油价格能远远超过开采成本(据Jayanta Sen的估计,2004年每桶原油平均成本为14美元)。事实上,石油公司并不希望高油价出现。虽然高油价可能有一些短期的好处,但它带来的中长期开采困难将超过短期好处。因为高油价会使获得石油开采权更难,与开采相关的成本更高。在高油价的驱使下,有些国家正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借口(如环境保护)想把已经给出去的开采权收回。与其它产业不同,目前石油行业被国有垄断的趋势日益加强,政府更多地干预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因此,高油价的好处最终都将归产油国政府,而不是石油公司。过高的油价会使消费者寻找替代,也会使一些价格上不可行的替代成为可能,例如“煤变油”。因此,对石油公司的乐观预测需要打折扣。
  有关石油峰值不太好的消息来自英国石油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戴维斯(Peter Davies)。虽然不同意“石油峰值”论,但他将石油危机指向了另一个方向,即不存在绝对的资源限制。或许因为气候变化政策或其它某种因素,当石油峰值来临时,它既可能是石油生产峰值,也可能是石油消费峰值。石油消费峰值主要是指对全球暖化的危险的担忧。有朝一日,人类可能会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暖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不得不减少石油消费,即使此时石油生产峰值尚未到来。
  有关石油峰值的坏消息是,对于全球而言,要想开采剩余的石油,存在很多困难。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已探明储量在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三国占了近50%。不断增长的全球石油需求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除了保证中东石油业主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外,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控制市场,从而加剧石油稀缺预期。全球石油勘探开采成本增加速度很快,但中东仍然有大量的低成本石油,只是石油业主不会廉价供应而已。人们都认为高油价会使中东国家增加产量,但事实上开采石油的总体能力并没有提高的迹象。中东国家没有必要提高开采能力,现在的高油价可以保证足够收入。
  一旦非中东国家的石油产量下降,政治因素可能会成为石油稀缺预期的主要原因。然而,这对中东地区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当中东国家处于工业命脉的石油源的中心时,面对饥渴的工业大国,还能过得安稳吗?除非技术进步能带来足量的石油替代,否则中东地区可能是将来国际局势动荡的中心。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