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新 视 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27:26
上传:李益民
http://www.ccjy.cn/sites/dep/jy/doc/show.jsp?indexID=639
本辑主要介绍一些教育新理念,希望对大家的教育教学有所启发与帮助。
★让学生“触摸知识”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挣来钱,我就把遗产留给你。”儿子是一个懒汉,从来不干活,于是向母亲要点钱,骗父亲说是自己挣的。老人说:“这钱不是你挣的。”说着随手就把它丢进了火炉。儿子笑了笑走开了。第二次还是这样。到第三次,儿子只好真的去干活,他给人家扛木头,吃了许多苦头,挣来一点钱。可是老人又把铜钱丢到火里去了。这下儿子真急了,硬是从火里把铜钱抢了出来。老人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其实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成年人小时候学的东西,为什么许多“还给老师了”,倒是偷偷看看的课外书印象更深?重要原因之一是,功课深沉是老师满怀爱心放在我们手里的,课外书才是我们自己抓来的。所以我们的多数老师,更像上面故事里的母亲,而不像父亲。这是我们教育女性化的表现之一。不少成年人谈到自己已经忘记了所学知识的时候,都说是“还给老师”了,细品此话,颇让人感悟。学知识却原来是“借知识”。如果不是借,何须还?可见在许多学生眼里,大批知识从来就不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是这些财富的主人,而只是临时的管家。有人说:“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当你把老师教的东西都忘光以后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因此,所谓“触摸知识”,就是自己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上面的故事里,儿子前两次去向父亲交钱时,虽然钱就在他手里,他“掌握”着钱,但他并没有“触摸”到钱。只有第三次,他才算是“触摸”到了钱,而且真正“掌握”了它。头两次,他是钱的奴隶,第三次,他才成了钱的主人。看来,没有“触摸”做前提,“掌握”是靠不住的。
“触摸”的着眼点是过程,“掌握”的着眼点是结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育必然是“目中无人”的教育,“触摸”的着眼点是学生的感觉,而“掌握”的着眼点是教师的判断。所以重“掌握”不重“触摸”的教学,很难避免教学“一言堂”的现象。“触摸”者是主体,“触摸”是主动的行为。“掌握”者却很可能不是主体,他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触摸”是尝试性,非一次完成的,允许失败的;“掌握”却深沉是定格的,有标准答案的,一次过关的,不许失败的。“触摸”必然是个性化的,“触摸”的感觉是个人味儿,“掌握”不去重视个人特点,它重视的是你抓住没抓住,抓住了多少。
“触摸知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因为“触摸”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能力;“掌握”则显然比“触摸”更功利、更短视、更枯燥、更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张艺谋先生执导的景片《一个都不能少》,片中师生为了筹集车标钱而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是很精彩的“触摸知识”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而不是学生答题老师当“裁判”;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考试得分;答案在讨论的结尾而不是事先有“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整个讨论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允许失误,允许有不同意志,大家都是平等的探索者,没有什么权威。于是整个的讨论过程就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生生存”。于是,几乎所有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与原来让他们死抄课文的情况迥然不同。这就是情境教学的威力。当然,这个小老师并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一节高明的课,是生活本身的逻辑指引了她,但我觉得导演是有意识的,片中印象特别深的还有搬砖劳动后师生共同喝饮料的镜头,结尾每个孩子写字的镜头,说明导演对教育教学的感悟相当有深度。
现在教学方法的失败之处恰恰是远离学生原始的学习冲动,甚至压抑这种冲动。每个学生本来都是天才的学习者,却硬是被我们成人用主观设计的规范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把孩子教傻了,难道我们还不该有所反省吗?回归自然并不是倒退,而是在高层次上的复归。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永远是教师的课题,而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就必然使教学尽可能地情境化、生活化,因为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冲动。
当然,并不否定“掌握知识”的必要性,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触摸”,只是不要再犯那位母亲的错误就行了。
★要在乎学生的“在乎”
一个同学对老师判他作文“偏题”有不同意见,在评讲课上主动站出来为自己申辩。老师以时间紧为由让他坐下去,说待下课后再作讨论。可是下课了,老师就匆匆离开教室,此事被搁置一边,再也没提。该生非常失望和懊恼,从此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姑且不论该同学的作文偏题了没有,写得怎样。单说他对老师评语的“在乎”,我就觉得,应该大大肯定和赞许一番才是。可是,老师却漠然置之,这是多么大的失策啊!
为师的心理各各有别,但有一点差不多是人所共有的,那就是希望学生都能往好里学,能学好。可是事与愿违,我们看到也有许多学生对学好、学坏根本“无所谓”,这种态度也许正是他们在品学上缺乏好表现的最直接的结果。可以说,一个真正对学习很“在乎”的学生,他是能学好的,至少具备了学好的必备条件——一定的意志、精神、兴趣、毅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些“非智力性因素。”
“没在意”和忽视了学生的“在乎”,或许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粗心,可是,还有一些教师对此采取了否定、批评甚至嗤之以鼻的态度,这就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了。
对于学生的“在乎”,我们应该“报桃以李”,还以一种更为“在乎”的态度。
首先,要做“有心人”,关注一下学生是不是“在乎”,“在乎”些什么。我们常说“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既如此,学生“在乎”的不正是教师应该致力研究的所在吗?其次,教师不应坐等学生“在乎”态度的表露和显现,他还要努力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使“满不在乎”的学生能“在乎”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是一种首先的和政治的情感,培养这种情感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事实上,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评价等的“在乎”常常就是“热烈的学习愿望”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和反映。再次,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在乎”作适当的引导。实路证明,也有许多学生的“在乎”心态存有偏颇与狭隘的局限和趋向。如过于“在乎”考试分数等。教师要尽量热谙学生心理学,做他们心理的“按摩师”;要循循善诱,和他们讲明利弊,剖清得失,从而纠偏导正。
★别让孩子活得太累
俗话说“3岁看老”,从小儿定80。我看也未必,现在的孩子是迫不得已,明明只有"3岁",却要摆出一副"80"的老成样,似乎这样才能博得亲友一声赞叹:嗯,这孩子真懂事!其实,对这种孩子,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活得太累了。此话还得从我一次家访说起。
敲开学生小文的家门,不巧她父母正好出门了不在家,此时,小文就如同大人一般招呼我入座,沏上茶,甚至还和我说上几句客套话。这使陪同我一道去的老师连声称赞:哎呀,这孩子将来有出息!不知为何,我听了心里不是个滋味:天真烂漫可是孩子的本性呀,这孩子似乎已经偏离了他们的年龄段,过早"成人化"了。
又到学生小炎家,这对父母正发愁呢,说是孩子最近表现欠佳,常常背着他们玩耍,问我是不是小炎心理有问题?这回我可认真起来,怎么才放假一个月,一贯表现优秀的小炎会产生心理问题?等到小炎来了我和他谈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原以为他可能会有些古怪或不对劲儿的地方,然而,什么也没有呀,这个11岁的男孩儿居然一口气同我说了28个问题。他思路清晰,用词准确、生动,只是语气颇有小大人的味道,比如他说他喜欢小猫,"小猫有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你越躲它,它就越觉得你是个坏人……"话语中"潜在的"、"一劳永逸"等形容词用得十分地道,相当精彩。我实在看不出小炎有什么不正常的,可为什么他父母竟然认为孩子心理有问题呢?难道就因为小炎所说的"我最近就想玩。"?
要真说有问题,我倒觉得其父母是不是有点问题?想想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过于成人化?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是学习的机器,除了学习,他们还要运动,还要娱乐,还要大自然、小猫、动画剧……缺了这些,孩子也许真的会有问题。
细细一想,班级中的学生类似以上情况的还真不少。十一二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年龄,不让活动不让玩,除了学习就是学怎么巧做人。要么每天早上做作业,中午吃饭,下午补习,晚上练琴,第二天亦如此;要么小小年纪就要做到"见风使舵",及时替我搬椅子、擦黑板,还时不时送上几句"花言巧语"奉承一下老师,或是班级中有威信的小伙伴。如此"过分成熟"的表现,虽然使他们能经常生活在成人们的赞扬声中,但是实际上,孩子们心灵深处却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为了求得好评,他们需要时时克制自己的冲动,提防疏漏,这不,孩子在暑假中"只不过想玩玩",父母便说其心理不正常。想发泄一下,放松一下,还怕家长知道,真是活得很辛苦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赶快打开沉重的枷锁,还孩子们天真的本性吧!不要对其所谓的"乖巧"一味夸奖,更不能苛求他们,因为这样就意味着怂恿其继续伪装下去。让他们认识"好孩子"真正的含义??如果悲伤,那就大哭一场;如果气愤,那就狠狠地踢几脚皮球!
这才是孩子们的天真本性呀!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就跟F4飞一般窜红一样,不知不觉中,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已经成了某种话题。
教育到底为什么?是为了像《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主角那样进入一间名校?还是像《我平庸我快乐》中的父亲所标榜的那样,宁要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要一个忧郁的天才?在注重智商的精英教育观与天才培养类书籍盛行多年以后,《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一批反"天才"教育的书籍和反精英教育观的出现让我们对教育的目的的思考更加多元化。
两年前,四川省一位中学生因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而一夜成名。记录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时风靡大江南北,其父母的育子之道成了无数中国父母手中反复研习的宝典",目前已连印30多次,卖出超过120万册。此后,类似的"北大女孩"、"耶鲁男孩"以及《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教育书籍大受家长欢迎。
但是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在2000年9月首次登入非文学排行榜以来,总共有16本素质教育类图书84次冲入每月排行榜的前30名,从今年初开始,这批图书销售却出现了整体下滑趋势。相反,如《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一批反"天才"教育的书,开始受到青睐。首印2万册的《我平庸我快乐》推出两个多月后,即告售罄。
这两类书籍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观:代表精英价值观的注重智商教育模式和代表反精英价值观的注重情商教育模式。它们的畅销,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关心;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对则表现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反思。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反思还停留在表象的阶段,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对于前者,有必要追问的是,是否所有的人都应该而且能够成为高智商的天才?什么是天才?对于后者,我们要质疑的是,是否天才就意味着忧郁而平凡意味着快乐?是否能力的增长必然带来人格的缺陷?总之,需要反思的无非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素质。
所谓哈佛女孩之流的神童,其实有其原型的,那就是在西方久负盛名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中的主人翁。卡尔·威特在其父的教育下,八九岁时已能熟练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6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中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再获法学博士学位。老威特为此写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成为教育学的经典。早在1925年,陶行知在给陈鹤琴著的《家庭教育》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就提到这本书。国人真正认识这本书要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早期的天才和教育》对其做了详细介绍。《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作者正是按照老威特的方法教育她的女儿的。
人们对这些所谓天才的逸事津津乐道并勤于仿效背后隐藏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庸俗心态。小威特14岁获得学位确有其事,但人的终身成就和学位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事实上,卡尔·威特除了《但丁的误解》一书,在学术上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而莱布尼茨不过是一个中学教员,在哲学和数学上的成就却是前者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刘亦婷尽管进入哈佛学习,但其日后成就现在却难断言,看过冯诺格特的《囚鸟》的人对此应深有体会。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所谓天才的智商确然超乎常人,但人是社会中的人,需要学会如何和他者相处,情商缺失的人是很难有什么真正成就的。
以《我平庸我快乐》为代表的"反天才"派却从一个极端陷入了另一个极端。该书作者周洪宣称:"我的教育方针: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望子成龙的父母,是一心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儿女的痛苦之上。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作文要学鲁迅,做人要学阿Q。"强调快乐教育本身无可厚非,但倘若仅仅是为了快乐而忘了教育,则毋宁说是一种悲哀。它要的快乐是不思进取的快乐,是麻木不仁的快乐,是无知者无畏的快乐,是精神胜利的快乐;总之,为了快乐而放弃了进取和知识带来的满足,是异化的快乐。而教育,在追求异化快乐的过程中被忘乎所以。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了几个模式,然后硬要往千差万别的人们身上套。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教育既不能名缰利锁,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无具体的标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的方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要紧的是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自己。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在。
★请学生给老师写评语
又到了学期末,按照惯例,我拿出学生手册,开始给学生写评语,写着写着,突然之间,萌发了一个念头,作为老师,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这天晨会正好空闲,我用亲切、自然的语气对学生说:“老师特别想和大家成为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朋友有优点应该铭记在心,朋友的不足应及时指出。所以今天我请大家以朋友的身份给我写个评语吧!”为了活跃气氛,我特别强调:请大家替我保密,把你们的评语亲自交给我!
第二天,孩子们陆陆续续把写好的评语交给了我,一看个个都写得还挺认真呢!我一口气读完,不禁百感交集。
孩子们给我写的优点使我信心倍增:您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善解人意、温柔可爱、声音甜美、心地善良……有的评价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学习委员陶进说:“我最喜欢您慈祥的目光,充满鼓励的话语,使我学习的劲头更大了。”转学生项方敏写道:“我去年转来时,一开始您上课我总是不听,可过了十几天,就被您生动、有趣、轻松的课堂吸引,听得津津有味……”更令人惊讶的是“小调皮蛋”徐明竟写了“您的辛勤教诲令我十分感动,我想说声谢谢您。”
孩子们给我指出的不足让我脸热心跳:“语文教师不仅应该语文知识渊博,还应该有其他方面的知识,希望您以后成为知识更渊博的人,成为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希望您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多给我们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
孩子们给我提出的希望真挚感人:“我希望老师能更多和我们沟通交流”,“严是爱,松是害,这句话请您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了呀!”还有一条有趣的希望:“我发现您有时体形偏胖,希望早锻炼时要认真。”
孩子们提出的建议让我看到智慧的火花在点点闪现:“我想我们的班会还可以用更新颖的方法来开展”、“班上每个星期能组织一些知识竞赛活动,让我们愉快地学习吗”、“老师,希望你能让我们的课外知识更丰富,每个星期能不能有一两节课阅读和交流一下课外书”……
真意外,小小的一点尝试,牵出了这么多热情的赞扬、真心的希望、感人的话语、智慧的火花。短短的几句评语,让孩子们尝试着客观、辩证、发展地评价别人,也使教师更多理解了学生,了解了自己。“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应该用尊重、信任、理解来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今后我仍会坚持让学生给我写评语,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进步,做学生的朋友的感觉,真的很好!(摘自《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3日第4版)
★在反思中“学会教学”
曾有这样一个比喻,说“老师就像用以识别地图的图例。”老师必须解释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标志,使学生不断地追求、探索和获得。从表面上看,这是对老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表白,细究起来,却包涵着另外一番深层的含义:老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才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才能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中的每一个标志,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如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是关乎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关涉我国教育能否实现“素质教育”转向的现实问题。针对此,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评审了一批关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并结册出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书,就是一本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发展自我的教材。
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教师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去努力达成。教师必须认清这一观点,具备一种自发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而不是在社会要求下的被动发展。按照该书中的观点,就是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可以成为反思型的教师,从而形成优秀的教师品质。反思型教师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
其中,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好老师。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该书还就教师反思活动,举出了具体的叙事研究个案,加强了该书的可操作性,让教师有可资借鉴的范例。这也是该书的一个明显特点。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教师在每日教学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反思日记记载;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并描述教学情境、交换意见;最重要的也是最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步是,教师要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
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不断的充电过程中,完善师德人格,提高专业素养,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做一幅标准的“地图图例”。
★教育需要心灵的选择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心灵的选择》,由头是出题者讲的一个故事: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7月19日,四川省高考阅卷工作接近尾声,高考作文的评卷教师们经过一番争议,最终通过三次改判,将一篇名为《潘金莲的选择》判为佳作。据阅卷教师透露,这篇文章最初在评卷老师那里只得了20多分(满分60分),其原因在于考生将潘金莲在武大郎和西门庆之间选择的落脚点定在西门庆上,这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但是,又考虑到这篇文章文笔流畅、行文优美、引经据典,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最后又将此文提出来与整个阅卷室的数十位评卷教师讨论,结果争议很大,从20多分改成了40多分,继而请示评卷指导委员会,最终被认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给出了相当高的分数。
这位考生无疑是幸运的,他的那篇文章凝聚了阅卷老师们纵横交错的心灵电波,最终,阅卷者通过"心灵的选择",被肯定为一篇笔触丰满、见识别致的佳作。在为这位考生庆幸的同时,我忽然想到,在这背后,又会有多少这类文章被视为异端、被判为低分呢?我相信,像这样能够经历三次改判的幸运的"异类"文章是微乎其微的。我能想到,在那些被误判的文章背后,留给考生们的是无尽的血和泪、悲和愁的痛苦。
这些年,高考作文评分的失误已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心中永远的痛,产生失误最大的原因就是阅卷的随意性造成的。产生这些随意性的失误主要在于阅卷老师的责任心较差,也与阅卷老师在改卷时的心绪有关。其实,每个阅卷老师都应该有一把对考生负责的"尺",去丈量自己的灵魂,这样,在评判考生作文时,才能以清醒、认真、细致、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来做出自己"心灵的选择"。另外,现在的作文阅卷方式下,阅卷老师时间紧,任务重,我的一位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同事就说,每篇作文留给阅卷老师的时间只有两分钟左右,尽管这两年作文评分方式有所改进,但细则较多,操作很难,阅卷老师仍然有点疲于奔命之感,出现错判误判是很难避免的。出现作文误判也与阅卷老师的业务素质大有关系。阅卷教师的个人业务水平、文化品位等都会决定和影响着对考生作文的评判。要知道,作文判分的公正与否不仅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影响着高考评分的可信度,它也给现行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实,现行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也是产生作文错判误判的重要祸根。比如,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是采用僵化的套路训练模式,迫使考生走入预先设定好的轨道,写那些人云亦云的八股文。同时,作文的命题者已为考生界定了写作内容、价值取向,并以此束缚着考生的思维。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人。陈寅恪曾提出知识者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我们的教育和考试模式都在扼杀学生们的自由探索精神。上文评判《潘金莲的选择》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慨和忠告:"考生言他人所不敢言,在高考时冒的风险是相当大的,他们希望以后的考生在选择如何作文时还是三思而行。"面对这样的感慨和忠告,我深感悲哀,我知道,他们的意思是让考生们在写作时要符合一种意志规范,不要刻意创新。
显然,这些都是违背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的,最终也只能培养出更多惟命是从的庸才。一个没有想像力的人是没有创造前途的人,一个没有想像力的民族是没有创造前途的民族。我们现在应该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求异发散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为民族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才,使我们的民族赋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一切还需要整个教育界做出"心灵的选择"。
★师生关系如何相处
去年12月20日,北京某中学17岁的高二学生刘海涛因和班主任发生口角,离校出走发生不幸;去年14岁的初二女生因教师公开指责其早恋,而将该教师告上了法庭,日前法庭判处该教师向学生赔礼道歉。
在不同时期,师生关系有共通的地方,如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任教的教师对于不同时代师生关系的看法不尽相同。
20世纪60年代
学生出身很敏感
(舒鸿锦  景山学校特级老师,1957年执教)
1966年“文革”前后,讲阶级路线,很多干部子弟由于父母在外,影响学习,思想负担很重,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常事。记得有一个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每到周末他都来找我,因为一个人在家寂寞。他文笔很好,但心理很脆弱,我经常与他聊天,评讲他的作文。那个年代,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很多孩子的内心冲突很强烈,怕出身不好受歧视,有压力,会影响到学习,老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做思想工作。
20世纪70年代
学生人格尊严最重要
“文革”后,师生矛盾主要集中在学生争取人格平等上。“文革”前后,师道尊严的概念依旧很严重,“文革”后国家颁布教育法,学生争取平等的人格,而老师依然认为自己最权威。“文革”前后有两例极端的事情。一次是“文革”中,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学习很好,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但任课老师认为这个学生有作弊嫌疑,结果孩子跳河自杀了。“那时作弊是很大的错误,被老师怀疑,是巨大的人格侮辱,所以学生很想不开,走上绝路”。另一次是“文革”后,有一个孩子因为忍受不了老师无以复加的批评,选择了自杀。“两个例子都发生在身边,多少年来都感到很心痛,学生自杀的阴影抹不掉,很难过”。
20世纪80年代
学生有点反叛讲个性
八中初中部某语文老师
有个男孩上课传纸条、说话,数学老师找到他说:“我对你这种行为很看不起。”家长会上这个孩子的家长提出,老师的一句话让孩子失去了前进
的动力。我解释,我只是看不起这种行为,没有说看不起孩子,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其他的家长也说,老师首先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孩子,任何家长都会在生气时说这种话。
后来全班学生开民主会,讨论这种情况老师该不该管。同学都认为老师是对的,认为老师该管。
20世纪90年代
学生沟通理解也看方法
一位高一学生为了帮助同学们取出锁在教室中的物品,用身份证撬开了门。老师批评了他,因为担心这种行为在新的校区一旦被效仿,许多门都有可能被打开。这个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语很不服气,他认为这是为大家服务,又不是为了个人。
一位数学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批评,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这个学生,他在信中写道:“在人的一生中,永远有挫折,用数学的观点来看,曲线永远比直线美,你要学会对待这些问题。”这个学生看到这封信后,感觉有教师在关心着我的感受,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闫雪峰(小学教师,1999年参加工作)
我们班有个孩子上音乐课时因为站得太久,与老师发生冲突。我假装不知道,她后来找我承认错误,说着说着就哭了。这就是平时与他们平等交流
沟通的结果。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多数是独生子女,与老师观念的冲突尖锐化,都值得我们注意。“目的正确,方式欠妥”,这种现象应当努力避免。
陈光孝(某初中教师)去年,一名初中女学生犯了错误遭到其他任课老师的批评,随后班主任也在班里训她,让她到教室后面罚站,她不服班主任老师的批评,与老师发生口角,最后抄起凳子把老师的脑袋砸了一个口子。老师要求孩子的家长赔偿医药费,家长拒绝,最后学校和老师把家长告上了法院。
师生矛盾出现的原因:
师生关系的矛盾在“文革”之后是因为整个社会没有尊师重教的气氛和学生不学习造成的,当时老师根本没法驾驭课堂。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逐步
走上正轨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师生矛盾主要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引起,比如体罚等。但当时家长对老师比较能理解,有家长就说:“您该打打,该骂骂。”有时气急了,我也真用笤帚疙瘩打过孩子,他们也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脆弱。现在学生的心理不一样了,我觉得老师要改变观念,原来教育以老师为主,现在要以学生为主,说得通俗一点要有服务意识。
(邵如玉 北京二中老师)
时代的烙印很明显。过去,师道尊严是传统教育的观念,老师认为自己和学生在人格和权利上都是不一样的,自己掌握着很多特权,高于学生。但到了今天,尤其是我国入世,教育也要入世,提出教育是一种服务,传统教育理念被动摇得很厉害。继续教育不应该只是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应该是关于人生价值、道德伦理、生命意义等内容的教育,依法治学,要求教育者也应该再受一次教育,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格,避免极端的事件发生在校园。
那时把教师作为一种天职来看待,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事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记得当初报考师范学校就是因为看了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很受感动,热泪盈眶,于是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
■教师批评忌语
你怎么这么“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脑袋里进水了吧?一点记性也没有!
某某就像个老鼠屎,走哪儿哪儿臭。
你想什么呢?榆木脑袋!
你缺根弦呀,你缺心少肺呀,长脑子干什么的,回家查查,看是不是弱智。
不学就回家,玩儿个够吧。
瞧你这样你爹妈也好不到哪儿去。
看你写的什么字,像鸡扒拉似的。
大家都别理他,孤立他
■老师治学生最损的招
改错忘了,罚抄作业,先罚20遍,后来罚抄的也忘了,最后累加到200多遍。
当堂罚站、全校检查
■教师最忌讳的事
当面给教师下不来台
到校领导处投诉老师
动不动离家离校出走
被家长诉讼上法庭
最怕学生瞧不起
当着学生面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