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1:02
——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来信
我收到一个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来信,她在信中叙述了她的学习经历,大致情况是:在父母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和她自己兴趣至上的学习态度支配下,似乎很不用 功,也没有上任何课外班,但喜欢读书和探究新知,课内成绩长期不佳,但最后奇迹般地在应试方面也后来居上,并且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征得她的同意,我把这封信和我的回信发表在我的博客上。我不必再多说什么,大家自己看信,我特别推荐广大中小学生的家长看,你们会明白,你们是可以抗争今 天的教育体制,为你们的孩子争得快乐的权利和真正的素质教育的。
为了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在开头先摘录信中的若干句子——看闲书,读简本英文小说,看动漫,画画,有时写点东西,看看《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高二时迷上了相对论,高三快结束时开始看哲学……确实学到了很多东 西。闲书让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屹立不倒”总是第一,英文小说无意中也给了我的英语一个同语文一样不可动摇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失去对事物感兴趣的能力。是的,我一直认为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我身边有很觉得我们所学的一切都很没劲的同学,他们居然没有任何兴趣爱 好——如果玩电脑游戏、上网、追星、八卦不算的话。
我发觉,可能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学得那么痛苦,就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被残忍地剥夺了“喜欢”的能力!
我父亲证明了个人是可以反抗体制的,至少可以不屈从于体制,并且让我们这些未步入社会的人不至于成为社会所谓利益的傀儡。
您曾经说过,素质高的孩子,即使是在应试体制下也不会差。我十分同意。应试考查的是素质中的冰山一角,拥有整座冰山的孩子当然不会害怕有人来试探他的边 沿!
王卉媛的来信
周国平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学生,刚刚参加完高考。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给您写一封信。这封信是有关教育的。我想对您说,您对“拯救孩子”“拯救教育”的呼喊并不孤独,也绝 不无力,您的努力并不会白费,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仅是意识到当今教育体制的畸形,而且还会奋起反抗——“能拯救一个是一个”!
我是在二模前两天看到您的书的。也许您会惊讶为什么那个时候还会“看闲书”——可是,正是您这“闲书”让我信心更充足、心态更平稳。那本书是《善良•丰富 •高贵》,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您也许不知道,您的书为一个十多年来努力反抗教育体制却又时时处于彷徨犹豫中的父亲增添了信心。他并不懂教育和哲学,所以 他没有办法像您那样坚定,也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和思想根基作为支撑——他只是凭直觉和人生经验觉得,这教育体制太不合理了,我们必须加以反抗。
我的父母一直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来“教育”我——其实,他们都不清楚那算不算教育,他们说他们的教育就是“不管”。爸爸忍住来自其他孩子家长的强大压 力没有给我报任何奥数、英语班,而根据我的兴趣为我选择了美术班。当我总是在“玩”而不学习时,他没有训斥也没有唠叨,而是让我去做我想做的事。几经波 折,没有任何奥数和英语学习史的我总算凭美术特长躲开了一所风气极差的初中,进入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我初一时成绩不好,只排在年级二百名左右,可是初二 忽然对英语(其实是英语小说)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三又觉得化学有趣,一下就变成了班里第一,签约留了本校高中……到了高中,又是一段默默无闻,名 次屡次在20名左右徘徊,但期间出板报、帮忙策划班会、参加各种活动过得十分快乐——然后,鬼使神差,在一个假期的“抢跑”后,一上高三就考了个年级第 一,然后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我居然能考上北大……最近爸爸如释重负,不停地说“咱们胜利了”——他是说,我们对抗教育体制胜利了,至少是已经胜利了一 半。(因为毕竟进了北大也不能说明这个人就一定有出息,胜利与否要看一生的轨迹才能下定论。不过至少我一直活得很开心很开心!)
其实到现在,我都觉得像在做梦。像我这种不知道何谓“刻苦”的人竟然也能上北大?只一年真正用心的努力,这对那些孜孜十余年的孩子们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我 一直在玩啊!不过,在我将我的疑惑对我最好的朋友说了之后,她告诉我,也许我认为是“玩”的事在多数人看来都是“学”。我想了想——看闲书,读简本英文小 说,看动漫,画画,有时写点东西,看看《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高二时迷上了相对论,高三快结束时开始看哲学(还是受您影响,真是感谢您!让我发现了一 个新天地)……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闲书让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屹立不倒”总是第一,英文小说无意中也给了我的英语一个同语文一样不可动摇的地位,正是吃着 这两科的老底我才能在高三一年猛攻理综和数学。看动漫让我有了日语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或许悲观,但毕竟是世界观啊),也促进了我画技的提 高。画画……嗯,很快乐(这也许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而且让我交到了很多朋友,还帮我融入了集体。至于相对论和哲学,则纯粹是“学到了东西”,没什 么实际好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这更好。
您现在可以想象,当我读到您对教育的看法时,我有多么如释重负了!那种“不经努力却得到了别人本该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的负罪感减轻了许多。我一 直以来其实是在用另一种让我十分快乐的方式在“学习”,不知不觉地学习。原来我高三那年的所谓“努力”,也只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开始庆幸,我除高三之 外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不,实行着自我的“素质教育”,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失去对事物感兴趣的能力(是的,我一直认为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我身 边有很觉得我们所学的一切都很没劲的同学,他们居然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如果玩电脑游戏、上网、追星、八卦不算的话)。我一直对学校的态度是:我喜欢这个 学科,但我不喜欢这门课,也不喜欢做题,更不喜欢毫无意义的作业。如果没有同学,我绝不想去上学。所以,别人问我是否喜欢英语,我总是说喜欢英语,但我不 喜欢英语课。(这是大实话,到现在我还是语法白痴,我做题从来只凭语感。我在好好听语法课之前已经知道这些意思用英语该怎么表达了,那我为什么还要问为什 么要这么表达呢?背那么多语法名词有什么意义?我们学汉语的时候学语法了吗?这岂非舍本逐末!单词也是,都是在看英语文本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个词,慢慢就 领会了意思的,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字母背???总之,我无论单词还是所谓语法都没背过,英语语法课对我简直是个折磨,像听天书一样;看到同学念单词拼字母我 也觉得莫名其妙。可我又时常心生惭愧,因为我没经过任何痛苦的背诵便让英语达到了一个让同学羡慕的水平——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同样,我物理习题课或概 念课听得云里雾里觉得枯燥得很,可是看到课本上有关“时间是相对的”却兴致盎然,让爸爸借了几本科普读物看了几个通宵,搞得上课不停打瞌睡。那段时期,我 最喜欢的科目是物理,可成绩最差的也是物理。我对科目的兴趣与分数无关。
凡是我喜欢的事情,我都能做得很出色很投入,凡是我厌恶的东西,虽然不得不应付,但肯定不会太好,而且会很费力。然后我发觉,可能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学得那 么痛苦,就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被残忍地剥夺了“喜欢”的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本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您说的,只要好好保护就可以了,可现在,一切都在残忍 地扼杀着那些生命的珍宝!在看到您的文章以前,我和爸爸经常议论现在的教育体制,那时我还没想那么深,我们一致认为,现今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都变成傻子 呆子,只会做题的机器,目标就是分,分,分!我向来不欣赏死学习的人,可又不得不承认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又说不上来。 现在我认为那种不对劲就是,那种精神好是好,可惜被生拉硬拽着用错了地方。要是能够“好好保护”“孩子的天性”,那么学习就会很活了,创造力也会喷涌而 出。
我忽然感觉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并不是他们想变成“死学习”的人,是教育,本应使他们成才的教育逼着他们“学习死”的啊……看完您的《宝贝,宝贝》,在感叹 着啾啾有这样一个用心的父亲的幸运之余,也在感叹着我自己的幸运。我简直开始崇拜我父亲了。他的“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很好地保护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 力,而且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和我相处,让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和一个近乎完美的童年(相对来说太完美了,在别的小朋友撅着小嘴上着奥数时,我和我表妹正在楼下疯 跑)。谢谢您一直看到现在,我实在是写得刹不住车,其实我已经删掉一大段了……
接下来我想说说我父亲,他和您一样,也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而且我相信像他这样的父亲(或母亲)一定还有,而且他们也曾经像我父亲一样陷入过长期的 心理斗争和彷徨不定的困惑。您的文章,多少会令这些用心良苦的父母们增强自信,而且会令更多明智的父母下定决心“拯救孩子”。我父亲证明了个人是可以反抗 体制的,至少可以不屈从于体制,并且让我们这些未步入社会的人不至于成为社会所谓利益的傀儡。(这让我想起了郑渊洁,不过我爸爸说他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不让 我上学,另外他觉得与学校里同龄人接触还是很有必要的。)倘若反抗的人再多些,能掀起一场教育革命也尚未可知!
我父亲少年时十分努力,不停地做题、练习,又恰好赶上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大概是第二年吧),考上了北大数学系。可是后来工作当中,爸爸却发现曾经那些重 复的训练只能磨灭创造力,使人变得机械——他最近对我说,他是不想让我也“变成那样”,他想让我“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于是,爸爸所谓对我的 “矫枉过正”便开始了。自我小时候起,爸爸便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从不管束我,一切尽可能顺我的天性,让我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不过他买了很多书给 我,要知道那时候四五本书的价格就差不多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可他从不吝惜钱。我是在妈妈念故事的声音中长大的。在这期间,由于妈妈念书时我同时也跟着在 看那本书上的字,慢慢便认识了很多。(所以后来当我读到您可爱的啾啾认字的过程时,不禁感叹那惊人的相似性,果然潜移默化才是正确的方法。)上小学一年级 时,班主任老师对我刮目相看,甚至找上家门质问我爸妈我的作文是不是他们帮我写的——那时的我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在同龄人中还是很出色的,爸爸妈妈其实 也很惊讶,因为他们“从没刻意教过”我。
周国平的回信 卉媛:
我要告诉你,你的信给我带来的也是欣喜。感谢你详细地叙述了你顺应自己的天性抵制应试教育并获大胜的经历,我读得津津有味。你有一个好父亲,你说他只是凭 直觉和人生经验,我觉得这是最可贵的,有好的直觉的人何其少,能够尊重自己的人生经验的人何其少,这正是今天的悲哀。否则,体制再浑蛋,教育的状况也不会 落到这么糟的地步,尤其是这样浑蛋的体制不可能这么顺利有效地推行。你虽然尚缺人生经验,但你的直觉也非常好,所以能够排除干扰,我行我素。 你不必感到愧疚和不安。不公平是体制造成的。在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灾难中——今天的教育正是这样的一场灾难——有大量遇难者,只有少数幸存者,这是 没有办法的。难道所有人都遇难才公平吗?当然不,为了战胜灾难,为了灾后重建,幸存者越多越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机会成为幸存者,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三篇作文也看了,不错,但能看出是作文,所以往往不免用推理代替真情实感。你的信完全是真情实感。你有文学才华,现在不必写作文了吧,不妨自由自在地写点 东西。 我会把你的信给啾啾看,她会受到鼓励,坚定对我的教育理念的信心。如果你同意,我还想把信贴在我的博客上,给这个坏世界树一个好榜样。我相信,无论家长, 还是中学生,对当今教育弊端有所认识但怕失去什么而不敢抵制的不在少数,你的经历对他们会有说服力,在抵制这一边加上一个砝码。 我会关注你在北大的继续成长。北大现在也沾染了这个时代的许多毛病,你仍要独立思考。
周国平 201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