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与直指人心的的管理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40:08
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与直指人心的的管理学
目录
1、什么是管理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作为一个职业——职场就是修道场
4、有效管理者的处事原则
5、管理者的任务
6、管理者的8大工具与禅修
一、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角度的认知。对于管理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管理方式、管理技巧的各个方面。本文无意于对概念进行剖析和定义,仅从不同认知方面略加展开。
宋新宇博士认为,管理是一个无所不在的职业,是一个需要责任心的职业管理就是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管理就是通过一群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学习管理的能力和技巧,从而管理好我们的事业和生活。
吴甘霖先生认为,什么是管理?通俗地说,就是管好人,理好事。管理即“禅”,禅与管理零距离。在管理过程中,若能学习和运用禅宗的智慧,则能使管理境界得以提升。管理好心灵才能管理好一切,从境界来说,可略分如下:三流管理者学管理知识、二流管理者学管理技巧、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
为管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下面罗列一些国际、国内学者对管理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观点来了解一下有关管理概念的范畴。
1、 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2、80年代以来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教科书的作者罗宾斯认为:我们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3、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对全球影响最大的孔茨版《管理学》认为,“管理涉及在经营组织中创造和保证内部环境,在这个内部环境中,以群体形式组织在一起的个人能有效地工作去达到群体的目标。”
4、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5、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6.管理就是通过其它人来完成工作。
7、照管并约束。
8.管理是指一定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即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9.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10、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1、“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不太愿意使用管理者一词,更愿意使用领导者一词。
从以上对管理的描述,我们至少可以得知,管理是一门关于运用适当方式、组织适当人员来达成既定目标的方法。是与人、与目标相关的组织行为学科。
管理者的角色
作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我们在工作中都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在担任着公司相应层面的管理者的角色。对管理者角色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宋新宇博士在《有效管理者的8大工具》的讲座中,这样定义管理者的角色,即:关键业务执行者,或部门建设者,或工作教练兼培训导师,或沟通桥梁,或公司发展推动者,等等。
其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中,管理者的角色的侧重是有所不同的。概括的说,管理者从事的管理工作包括达成任务、提高能力、加强团队凝聚精神,即管理=任务管理+能力管理+部门气氛管理。
吴甘霖先生在《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一书中提出,管理者的角色就是负责管好人,理好事。且管人往往是管事的前提,管人最关键的点在管好心灵。甚至可以说管好人的心灵,才能管好一切!把握了禅宗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就把握了管理人的钥匙。
管理者应该明了禅宗管理学四大价值:在工作中享受人生,在逆境中开发心灵,在团队中超越自我,在人性中认识佛性。
二者对管理者的角色都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但都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从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来体会,管理者的角色也是随着不同性质的工作和工作的不同阶段会有所改变,有所侧重。从行为上讲,管理者要做到管好人,理好事。但做到的前提,是管好人的心灵。管好心灵虽然看似玄虚,实则朴实,犹如“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吴甘霖先生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以看到,诸如联想等大企业的成长道路中,都蕴含着禅宗管理学的智慧与道理。
管理作为一个职业——职场就是修道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的地方就有管理。
所以,宋新宇博士认为,管理就是一个职业。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甚至在你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管理。因此,学习管理的方法、利用有效管理的八大工具,对于我们提升管理工作,甚至提高生活质量,都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吴甘霖先生认为,“工作场就是修行的道场”,在从事各种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是修炼身心的提高过程。吴先生与明海方丈进行了多次交流后,发现:明海方丈总结的禅宗四大价值,是禅宗管理的核心。四大价值实际就是四大魅力,即:
在工作中享受人生;
在逆境中开发心灵;
在团队中超越自我;
在人性中认识佛性。
泥瓦匠的砌墙的例子在宋新宇博士的讲座中也有所讲,吴甘霖先生也将人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一种是苦差事、一种是养家糊口的饭碗,最后一种是人生的一种伟大的享受。第三种状态,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在工作中享受人生。一样的工作,不一样的感受,只要有禅心,即使再苦的工作,也能享受到人生最大的乐趣,这也就是《瑜伽师地论》中的“办事禅”。
在逆境中开发心灵,在棉花堆里是磨不出好刀的。联想集团也是历经磨砺才有今天的成就。顺境逆境都是增上缘,只要肯用心用力,承担当下,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达到佳境。
禅宗自古重视团队建设,我们常说的“单位”一词即源于禅宗。一个人的修行,要先从自我的觉醒开始,再到关照别人。即在团队中超越自我。
在人性中认识佛性,对于管理者来说,员工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认识员工的优势并引导和发挥员工积极的一面。
有效管理者的处事原则
宋新宇博士在培训中,对有效管理者的处事原则进行了概括和讲解,提出7项处事原则,即:
1、结果导向——在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唯有结果
2、服从整体——管理者应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并让下属了解整体。管理者应着眼于如何利用职位,知识,能力和经验为整体效力
3、集中精力——有效的管理者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4、利用强处——利用员工现有的优点,而不是克服缺点。不要找毛病,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建立信任——信任比任何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管理风格都重要,如果缺乏信任,就不可能有激励。
6、正面思维——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而不是危险上
7、充分授权——只有信任,才有授权。把所有能让下属去做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做:你总有更重要的事情可做。职位越高,越需要授权。
吴甘霖先生在《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一书中,对管理者的处事原则也多有诸多精彩论述,可以归纳如下:
1、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卑微化的人。哪怕自己从事的行业很不起眼,也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哪怕你管理的人员千差万别,有高有低,也要一视同仁,哪怕再普通再平凡的员工,你也有责任激起他的职业崇高感、自信心。“行亦禅,坐亦禅”。
2、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食饭,就必须劳动;
3、把所有挫折和困难都变为提升自己的良机,烦恼一转就是菩提。
4、“和”是一流团队的脊梁。倡导佛家的“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是相处的和乐;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是语言的亲切;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开展;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是思想的统一;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是经济的均衡。关键是三点:第一,作为管理者,要尽量寻找多的机会接近员工,让员工觉得领导“和善可亲”。第二, 管理层的和睦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第三,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对员工“忠诚”观念的培养。
5、人人都有佛性,就看你能否开发。人性和佛性是对立统一的,立足本心,照顾慈念,此时人性就是佛性。即:其一,最高明的管理方法就是能够发掘出员工的自觉性,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其二,善于引导员工的管理者,首先看到的是员工好的一面,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佛性。第三,有时,对于犯错误的员工,放他一马,要比高压的惩罚措施更有效。
管理者的任务
宋新宇博士认为,管理者有5个任务,即:
1、制订目标
2、组织实施
3、果断决策
4、有效监控
5、培育人材
吴甘霖先生对管理者的任务,没有过于具体的描述,但也从各个方面加以论述和总结。归纳起来如下:
1、管理者要掌握最佳的管理方法,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保持企业工作氛围的单纯,使员工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工作上,这样单纯的环境,最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第二, 让管理简单而有效。不要搞太多的花样,用最明白、最有效的方法来做管理工作。
第三, 让员工的工作清晰起来,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这样既有利于他们工作的进行,也有利于对其进行管理。
2、自己把自己照亮,当你人生灰暗的时候,你要做自己的灯;当你软弱的时候,不要想着去靠别人,而是要把自己作为一个肩膀,自己靠自己。
3、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让更多的人关注“当下”,也就是此地、此事、此人。
管理者的8大工具与禅修
宋新宇博士概括了有效管理者的8大工具,这8大工具是每一个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而如何运用好这些工具,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反复修炼。学习方法容易,贯彻落实很难,需要有“禅修”的心境和正确的心态。宋新宇博士的讲座提出了这八个工具,并对其进行了讲解和分析,但从执行的主观层面上来讲,禅修是最终能很好运用这些工具的基础。工具是死的,重要的是活学活用,来达到我们的管理目标。其中,目标管理、高效会议、报告系统、岗位设置、预算体系几项工具都容易理解。下面仅从运用工具的角度,试以禅宗管理学的方式,对分析与舍弃,业绩评估及个人工作方法几个工具,加以浅析。
1、ABC 分析与系统的舍弃:管理者首先要学会“我们不应当做什么”。
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是做好管理的关键。但知难行易,事无巨细,纷至沓来,要想集中精力又谈何容易。且看禅门撞钟的故事:奕堂法师听到晨钟清晰洪亮,令人神清气爽,得知是新入寺的小沙弥,遂问之为何。小沙弥说:不过是用心敲钟,敬钟为佛。奕堂法师训诫曰:“终生处万事,勿忘今朝心”。小沙弥后终成德高望重的禅师,即日本永平寺住持森田悟由禅师。
集中精力,以礼佛心敲钟,以请佛说法的心去听钟声,自然钟声清越。当以以这种心态,集中精神,做好管理。另一个例子是万科,万科从创业初的电器、服装、手表、饮料、印刷、首饰……,涉猎各行各业,但均无大成。到集中精力专注于住宅地产,走专业化道路后,终成地产大鳄。
2、业绩评估:目的是找出员工优点和缺点,擅长和不善于的领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没有统一的评估模式。
评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出员工的优点,发挥员工的优势。吴甘霖先生提出,育才如育花。看似繁茂,生长错乱的花,要去其枝蔓,如人之收敛气焰,去其恶习;有些花要连根拔起,移到另一盆中,如人远离不良,接触良师益友;个别枯枝要特别浇灌,因其还孕育无限生机,如对落后员工照顾得法,终能有所成就;松动泥土,因有种子待发芽,如助贫苦向上之人,使其有机会茁壮成长。这也是圆头禅师育花的心法,也是我们管理员工要掌握的心法。
吴甘霖先生在书中说:“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没有不合格的员工”,犹如“众生都是佛”,这是我们管理工作的重要启示。
3、个人工作方式(don't work harder, work smarter)
宋新宇博士认为,每个管理者的工作方法都是不同的,无所谓优劣,适合的就是好方法。并对时间管理、事件管理、记忆系统、检查清单等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找到自己的个人工作方式。这是从实务方面对工作方式的解析。
其实,学习禅宗的管理,运用禅宗的智慧,开发心灵,启迪员工,也不失为提高个人高效管理工作方式的一种方式。禅宗的管理,是从精神层面对工作方式的一种助力和提升。开悟,有“渐悟”与“顿悟”之分,而禅宗以顿悟为主,禅师根据不同弟子的资质,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启迪,其中,有关“顿悟”有许多禅宗公案传为佳话。因此,找到合适的方式,因时因势,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我们可以看看马祖道一开悟的故事。
马祖十二岁出家,后拜怀让为师。一日,怀让看马祖呆坐参禅,就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马祖说:“我想成佛。”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作什么呀?”怀让说:“我磨砖作镜子啊。”马祖:“磨砖怎么能作镜子呢?”怀让:“磨砖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马祖:“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马祖无法回答。怀让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马祖听了怀让的启示教诲,就好象饮了醍醐一样清醒。从此,马祖才真正悟了道,得到了心传。
怀让启迪用砖磨镜马祖,寥寥数语,胜过长篇大论,而使得马祖顿悟。这里,适宜的方法才是关键。即:Don't work harder, work smarter。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掌握好有效管理者的8大工具,同时,管理好自己的心灵,提升团队绩效,激发员工最大光明面,激发员工最大潜能,让个别优秀变为人人优秀,找到“本心”,共同提升。
宋新宇博士和吴甘霖先生关于管理方面的“论道”,还有诸多内容,需反复体味。且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通过运用,方能不断提升管理,提高绩效。
参考文献
1、《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吴甘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德鲁克著 华夏出版社
3、《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光盘 宋新宇著
《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著名理念
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3页
美国,罗宾斯:管理学  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7
美国,普蒂、韦里奇、孔茨,管理学精要——亚洲篇,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27
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p2
美国,费里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p8
美R.M.霍德盖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p6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1987年版第410页
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p4
徐国华、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5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