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该懂点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0:07:15
对心理现象的一些常见误解
在心理学诞生之前,在心理学普及之前,社会大众早就面对心理现象有过各种了解。它们被总结在民间生活经验中。这些常识有的和心理研究成果相吻合,也有许多完全冲突,甚至影响公众对心理规律,对心理学的理解。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误解。
一,世界上存在着一些奇招妙术,可以帮我猜出别人在想什么。
没有!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只有一个办法:请他告诉你!如果对方不愿意,或者不愿意对你讲实话,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帮助你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如果说有什么法宝的话,那个法宝叫作“信任”。
然而心理学家明白这一点,普通大众却未必。我们会发现,一些大腕咨询师面对一个来访者,倾听上几次,十几次咨询都不敢断定自己真得掌握了对方心理问题的要点,但普通人却可以打上一个照面就说:那小子我早看清他本质了。专家和外行的区别就在于此。
二,只要耐心说服教育,就可以改变一个人。
不可能!
人的行为都是在正负强化,也就是奖励和惩罚中改变的。如果你通过大量说服教育后,对方真的有所改变,那十有八九是他把你当唐僧了——你的说教本身就是最强烈的恶性刺激。
人的行为都是被这类事情改变的:小时候调皮被父亲抽耳光,在学校违反纪律被罚站,工作不认真被开除,谈恋爱被对方甩,作生意被人家骗……大道理不是一点用没有,但它只起到自我说服的作用:一个人的行为先改变了,然后他给自己找一个改变的理由,这个理由会把已经形成的变化巩固住。这个规律叫“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现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书……
所以,如果某个人的某种行为你很想改变,但又不具备奖励惩罚的可能(比如想改变你父母,你老板),你最好放弃这个努力,乖乖忍受吧。
三,通过这次谈话,我了解到你……
通过谈话只能了解到一个人谈话的能力,其它什么也了解不到。每种心理特质都有它表现的场面,你看不到某人在那个场合下的表现,你就根本不知道他心里是否埋着那种东西,是多是少,是强是弱。比如一个人说他很勇敢,你可以点头说,哦,不错啊。然后你等着看他面对歹徒抢劫会有什么反应……
四,我很自卑,怎么改变?
根本不用改变。人自卑是对自己真实地位的认识。如果一个人社会地位低,技能又不足以应付眼前的麻烦,他为什么要不自卑呢?如果一个什么也不会,什么业绩也没有的人却不自卑,那岂不是件可怕的事?
五,告诉我怎么才能永远不痛苦?
没办法也没意义。痛苦是一盏警灯,提醒你现在的生活出了问题。如果银行的警报响了,你是去查找原因,还是把它关掉了事?
那么,可不可以让我的生活永远不出问题,进而不会痛苦?也没办法,记住那句话吧:树欲静而风不止。社会是由多少亿人组成的,不会因为要与你协调而凝固住哪怕一秒钟。
六,这社会对我很不公平!
不公正有两种。一种是制度上的,公开的。比如A省高考分数比C省高,或者乙肝患者失去许多工作机会。这种不公正是要反对的。
还有一种是行动中的不公平。公平要以事实为基础,而查清事实要花费大量成本。A杀了B,这件事的过程可能只有几分钟,警察要把它查清楚就得花多少人力、物力。所以生活中许多不大重要的事件根本不会被非当事人知道。比如昨天你回家晚了,是否在和情人约会?你爱人要想知道,得花多少调查经费,请多少专业人员?于是他(她)只能凭经验去给你行为异常作解释,并且极有可能冤枉你。
所以,当两个学生吵起架来找老师解决,或者两个员工发生矛盾找领导说理,老师和领导又能作什么呢?取指纹?验体液?找监控录像?找旁证?开N次庭?根本不可能,他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快速判断一下谁是谁非。这意味着即使你有理,你也有一半的可能被委曲。
但这个规律是公平的,在另外一些事上你可能是占了便宜。只不过当人们因为不公正占便宜的时候,他会认为理所应当。
七,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幸福的事,只有痛苦的回忆。
后半句对,前半句错。你过去有许多成功。你顺利的时候比你不顺的时候多得多。但人倾向于记得那些未完成的事情,记住挫折。而一件事顺利完成,你当时美一美就过去了,不会在心里留什么印象。
八,上周五他明明看到我了,怎么说没有?
现在拿起笔,把你上周五做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个人都记下来。
不可能有什么人完成这一工作。我们记住的都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适应机能:如果我们记住每天遇到的每件事(多达几十件),每个人(可能有几百),你的脑袋就爆炸了。
九,天生我才必有用!
最有名的胡扯。我们都是老爹老妈一时快感中生下来的,哪里是天生的。他们生你的时候根本没向社会申请,社会凭什么就给你安排一个位置?他们连自己十年,二十年以后该怎么样都不知道,又哪里会知道子女长大了该如何?
事实上,几乎每个孩子都幻想父母是在深思熟虑后才生下自己的。这个幻想有时候会牢固到可笑的程度。请早早抛弃它,记住,你的出生完全是个偶然事件。这社会到底需要不需要你,你不知道,社会也不知道。你得努力让社会需要你,否则极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垃圾。
十,我和他(她)生活了这么多年,还不了解他(她)
一个人想了解另外一个人,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从许多不同场合下去观察对方。人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人前人后,想哭就哭,想拉尿就拉尿。而每个成年人都已经树立了明确的场合意识。所以你即使天天看到一个人(比如电视上的赵忠祥),你只不过是在一个固定的场合下看到他,不知道他在其它场合下的行为。
最需要注意的是,你自己就是一个微型的特定场合。当一个人要见你时,他会想:我马上要见张三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地位?他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我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即使他不明确地考虑过,潜意识里也会想过。所以你看到的往往只是别人为你特别做出来的一些行为模式。
涂鸦与心理
随手画很多圆圈,表示忧郁和孤独;画非常简单的小人儿表示逃避某种责任———
信手涂鸦是在泄露直接的内心想法
波恩心理学研究所的德国专家们用了一年时间来观察人们在打电话和开会时的多余举动,结果看出:有三分之二打电话和一半开会的人都有在小纸片上信手涂鸦———画一些小图形的习惯。心理学家还对一些“画家”进行了测试,发现他们在纸上胡乱涂画的东西还果真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和习惯。
俄罗斯人类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心理学博士列纳塔•贝尔科娃对此发表评论说,那些抽象画确实很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一些潜意识的表征。当一个人在用铅笔不假思索地在纸上乱涂乱画时,这些潜意识便不由自主地宣泄出来。不过,研究类似现象的心理学家已经学会破解它们的潜在意思。列纳塔•贝尔科娃断言,研究自己画的“画”,实为自我认识之路,只不过不是通过言辞,而是通过形象。一个满腹心事的人,很可能外表上没有丝毫表露,但是那些下意识画出来的“画”会将他对周围人以及自己所隐瞒的心思暴露无遗。
8种涂鸦类型反映八种心态
心理学家们现已弄清,人们涂鸦的题材并不是太多,常见的也就8种类型,而且每种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螺旋线”、“圆圈”、“波纹线”表示忧郁和孤独。画这些图形的人对别的问题并不太关心,或者甚至觉得这些问题对自己是种干扰。他们如果不得不干些别的事,就得尽量早些结束,因为此时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自家身上。他们还有可能是在经历一场小小的危机。如果发现自己已在开始画螺旋线,那就可得注意了,不能让自己发火。如果是画很多圆圈,这是表示忧郁和孤独。
“花”、“太阳”,表示个性都比较脆弱,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爱画这种图形的人个性都比较脆弱,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他们的内心里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快活,而且多半还恰恰相反。他们多在想望友谊与爱情,于是脑子里想的便不由自主地表现在纸上,那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忘了我啊!”碰到这种情况,就得快去看自己的好友,或最起码得争取在最近一段时间到人们中间去待一阵子。别人都不当一回事的那些生活琐事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痛心、烦躁和不安的理由。
“格子”很可能是自己陷入了一种有些不体面和尴尬的境地。“画家”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有些不体面和尴尬的境地。每一条下笔很重的粗线表示他们将采取进攻策略。如果最后画一条线将画圈上,这表示问题起码是从表面上已经解决。他们经常是倾向于把委屈和忿恨咽下,可这却潜伏着更大的危险:心中聚集越来越多的失望,就会更觉得自己倒霉。这种人往往缺乏自信心。
锐角和匀整的椭圆形无休止地交织在一起说明很无聊。锐角和匀整的椭圆形无休止地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图案说明“画家”很无聊,听电话听腻了,或对开会没有一点儿兴趣,也有可能是对整个生活方式已经兴味索然。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比如说做出一个古怪行为,这种事他过去也只有想过可没有做过,这样才能终结那种百无聊赖的单调生活。
“十字”表示很苦恼,或是自责,或是受到对方的责难。女人常用来做点缀物,男人却赋予它某种严谨的意义。不过男女都用来表达一种多半是在打电话过程中所产生的过失感。“画家”觉得很苦恼,或是自责,或是受到对方的责难。很有必要在心里掂量一下原因,当然不一定马上办这件事,不过时间一长会长时间地感到痛苦。
非常简单的小人儿表示无助或逃避某种责任。画这种“画”是表示无助或逃避某种责任。人们一般都是在需要坚决说“不”,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画这种小人儿。所以,这种小人儿应该看作是一种警告,在告诫自己:“可不能认输啊!该拒绝还得拒绝,否则你会为自己的软弱而后悔一辈子!”
“国际象棋棋盘”表示陷入很不愉快或很为难的境地。很显然,画这种“画”的人已陷入很不愉快或很为难的境地,向往能有一条光明而可靠的大道带他走出这种困境。在这种时候可别什么事都闷着不说。如果这种“画”经常出现,那“画家”大多是脑子有点儿那个。
“方形”、“三角形”和别的几何图形表示有明确的目的和信念。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受骗上当。他们都有明确的目的和信念,几乎任何时候都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很少在自己的敌人、竞争对手和上级首长面前发憷。所画的几何图形越有棱角,他们就更越是对人颐指气使,但外表上并不总是看得出来。不过这种霸气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不让他们稍有放松。建议这些人看问题别太复杂,不要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太较真,得想法克制一下自己的野心。
儿童涂鸦画反映孩子情绪
没耳朵的卡通小人、黑色的太阳、画满横线的蟑螂、形象凶恶的妈妈……各式各样的奇怪图案跃然纸上。8月份,在2006上海书展上一场解读“儿童涂鸦画心理”活动的咨询现场,不少孩子跃跃欲试,也让家长发现了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笔下人物没耳朵内心抗拒情绪多
周女士带着7岁女儿圆圆(化名)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女儿在家不愿和我多说话,即使我对她说话,一遍两遍她都没反应。她就喜欢自己在书桌上画画,我们又看不懂。”周女士无奈地说。在现场,圆圆画了一个背向太阳的卡通人物,线条、颜色都正常,但她画的所有人物都是没耳朵的。周女士还特地随身携带了圆圆日常涂鸦作品,果然上面的人物都是没耳朵的。
“所有的人物都没耳朵,说明她心理上有些抗拒家长命令式的话语。而人物又是侧面像,一定程度上还表明孩子不够自信。”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分部主任安秋霖一眼便看出问题所在。
太阳涂成黑色内心有压抑情绪
两小时的咨询现场,将近200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一位6岁小男孩画了一个黑色太阳。另一位小男孩的涂鸦只有单调的黑色和红色两种,图纸上的所有物体都是黑色的,惟独画中央的一只玩具是红色的。对此,安秋霖主任表示:一般太阳都是红色的,而这个孩子却画成黑色的,说明他心理上有一定的压抑情绪。此外,画中下笔都比较粗,而且还有来回反复涂抹的痕迹。也许男孩喜欢看枪战片,这其实反映了孩子有一定暴力、好斗倾向。同样,黑色画面中的惟一红色玩具,也有类似心理情绪。
随手涂鸦更能表达心理情绪
“涂鸦和画画的性质是有区别的!”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分部副主任庞美云解释道:“游戏性的涂鸦是儿童自己的创意,表现的是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而凡是以成人意志为主导的简笔画、卡通画和临摹画等,都不能流露出儿童内心世界的秘密。”此外,她还补充道:“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发达,相对来说,随手涂鸦能更准确地展示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涂鸦看孩子内心世界》一书责任编辑、上海画报出版社编辑戴欣倍表示:“对于孩子的信手涂鸦,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上前阻止。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随手乱画就大声呵斥。其实,这是错误的,不仅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还失去了透视儿童心理的机会。”
据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同下属谈话时爱画一些交叉的直线,这说明他是个性格直爽,固执,容易招惹周围的人忿狠,还常爱不仅跟别人、还跟自己发生冲突的人。
普希金爱在稿纸页边画些人像,这最能说明他是个好与人交往,容易相处,易于共事和活泼好动的人,这跟普希金同时代人所谈到他的性格特点完全吻合。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通常爱在一小片纸上画一些尖头帆船。据一些专家称,这反映了这位美国前总统是个精力充沛、有着自强不息性格和很强性欲求的人,实际上肯尼迪确实是这样
心理养生四要素
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心理平衡的七种方法
1.倾诉
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灾免病。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诉,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2.旅游
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他应到大自然中去。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阴离子是人和动物生存必要的物质。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所得到的氧气就愈充足,新陈代谢机能便盛,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增强,有利于促进机体的健康。愈健康,心理就愈容易平静。
3.读书
读感兴趣书,读使人轻松愉快的书,读时漫不经心,随便翻翻。但抓住一本好书,则会爱不释手,那么,尘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会抛到脑后。
4.听音乐
音乐是人类足美好的语言。听好歌,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记烦恼。放声唱歌也是一种气度,一中潇洒,一种解脱,一种对长寿的呼唤。
5.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从事你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渐得到平衡。“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伊丽莎白就是通过画画治好了忧郁症。
6.做好事
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做好事,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从自己做起,与人为善,这样才会有朋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施一份关心给人。仁慈是最好的品质,你不可能去爱每一个人,但你尽可能和每个人友好相处。
7.忘却
忘却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办法。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乐观豁达起来。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对于荣辱、富贵、贫穷、诽谤、嫉妒、酸楚等社会附加物,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脱了,心理就平衡了。忘却有害无益的人和事吧,保持心理的平衡。
人生短暂,万事具应想得开,随时随地保持心理平衡,相信自己,守平常心,处变不惊,笑口常开,潇洒走一回,自会快快乐乐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