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视、经络与道之释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3:22
摘要:通过太极意念静功的养生实践,结合中华中医、道学文化中有关经络描述的经典,旨在还原、剖解、阐述其在现代医学语境下,人体经络循环系统对人类健康和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以人体新发现的奥秘,为量子医学乃至未来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物质研究的对象、思维与方法;同时阐述中医自然疗法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经络 神经 血管 淋巴结 波 光子
作者:程伟平
何为内视,古代经典都有著述。《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也”。《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那么,究竟如何内视?其理何在?对此,笔者就中国古代之经络说作一剖解,以求能观其全貌。
眼之所见,通过不同的光线作用与颜色的辨别,再将这些视觉(图像),形象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即为所见。换言之,有光和色,眼就能见。那么,既然古人所言“闭目而卧”又如何“内视”呢?其条件是“眩目”矣。其实这里的“闭目”也不是我们平时的两眼一合,而是眼球向上向内或向下向内稍转后的闭目,这是修气修脉中的事实。我们平时有开“天目”之说,也并不是把“玄关”(松果体)视同有眼睛的功用或窃以为打通了“玄关”穴位而可向外界能看能见的,其实还是眼睛在看,只因光与色汇聚在松果体附近而已的缘故,通过眼球的内旋与光色的折射而“内见”。对此发现:松果体有形同人体“黑洞”的功能,具有吸聚、放射能量与光波信息的功能。那么,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简而言之,是人体中通过气血的摩擦生热,与人体生物电、磁、波以及人体内易燃物--磷、脂肪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有生物电、磁、波,有易燃物的催化,有燃物的存在,为光的生发提供了可能。光照于内、于眼,自然就能“内视”了。“眩目内视”:“眩目”即指突然强力耀眼的光,抑或也有速成光的通道,借此能依稀可见体内。强力之光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整体畅通经络之气后,抑或以打通督脉、“冲气以为和”为条件后,使所谓经络之“阳气”汇聚于头顶“百会”,这时内气下聚,至纯至热之故,所以“五色了了分明”。这五色,由里而外依此呈现为:黑、白、黄、绿、红五层,光色合而为一整体,如同彩虹。这里的五色与《内经》所述不同的是“青”与“绿”的不同。
内视所至,能数次依稀见到血管(大动、静脉和四肢动、静脉等)、淋巴管与神经的线路分布以及人体中的各种色光,这些色光可能是上述五色波组能量转化、衍化而来的,具体呈有单色光,混合色光和重组排列的光色波组等。这五色近同于《黄帝内经》中的五色,是五种生命能量的基本色,经络物质“气化”质变后的光色。这五色与内视所见五脏部位之色:“心为红色,肾为暗黑,肺为灰白”是有所区别的。据析,经络之气汇聚生热或生寒,溢出而为汗,因此,经络之气与汗的成份或化学元素是相似的,仅为气体与液体的内外之分。由此可见,汗在中医临床上的重要作用了,清代名医陈修园的四诊中“一问寒热二问汗”,无疑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另外,静修内视也能偶见腹内金黄之光气,这是经络之气中所含氯化钠受热受光而光生黄色的缘故,这种黄色,在化学上称之为“钠线”,至于眼睛借助上述特殊光色有多少穿透力,还有待研究。
历代经典对经络的有关描述很多,只因描述对象或参照的不同而所言有异,乃至给今人留有扑朔迷离,不知所云之感。《奇经八脉考》:“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这里指的“隧道”我们常理解经络为隧道,这应该是对大动、静脉内外变幻之气的内景描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无环无端”。这里的"无环无端"、"上下相会",应该是对淋巴管的内景描述,它象稀疏的丝瓜茎整体状,如环无端,上下相连,“茎”(淋巴管)与“茎”(淋巴管)交汇的结点就是淋巴结(穴位),这些近似圆形的结点,内视能见大约有300多个:左右各半,几乎都左右对称,直径在0.5厘米左右,但也有大约十几个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淋巴结(穴位)在大动脉附近与腋窝等部位。当然这些淋巴结(穴位)数目仅是内视所能见到的数目而已,并非实际之数。
经络的实质主要是指气化的经络之气,它如变幻循环的地球大气一样循环于周身,这里主要是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外围、组织液间气的通道与循环系统,“经脉”是经络之气运行的主干道,由此分流直至皮部的是“络脉”及其支脉的通道。《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说明了经脉与“气”的关系;《内经》中“百病皆生于气”,“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说明了经络之气与阴阳表里的关系;《黄帝内经》中云:“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奇经八脉考》“此气之大经隧也”,说明了经络与气的通道的关系;李时珍:“人身有经脉络脉,直行者曰经,旁支者曰络”。说明了“经脉”就直立的人而言主要是上下走向,“络脉”主要是左右走向。上述无疑也形象地描述了经络之气运行的几个重要特征,对经络之气的结构、通道、走向、阴阳表里等作了较全面的描述。
经络之气主要是靠静修者自己身体的感觉来认识的,即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外围气化畅通时变化的感觉来理解把握的。在静修中会发现,首先出现激活、跳动的点就是穴位点,然后由此穴位传递到另一个穴位点,这两点一线形成的通路,就是经络之气的气路,这时静修者就能感觉有一条“气”路(线)在运动,或感觉一股热气由起点向终点延伸。这里穴位点为何跳动,或许是淋巴结与神经粘连时,被经络之气的运动波所牵动或振动的原因.一般静修者起初在功力不足的时候,只感觉到有如蚂蚁一样在蠕动,比较缓慢;到日后功力倍增后,即有调控“经络之气”的能力或具有促其能量转化的能力时,就会出现点(穴位)对点(穴位)的传递反应,然后一股热气沿此游动,有时甚至没有什么反应也可感到一股热气沿线散发或作点对点的神经痛点(动点)传递,有时肢体(如脚、躯体)也会情不自禁的一个抖动或跳动,这是经络之气和神经传递中电位差或振动波相作用,或经络之气和神经传递在淋巴结等障碍物处受阻所引起的。这些都是经络现象。经络实际是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外围经络之气通达的径路,也是经络之气能量转变的通道,在感觉理解上好象只有神经、血管等在运动,其实都与经络之气的运动变化是密不可分的。据此,我们对中医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的原理作分析,就不难理解了。经络之气的循环要与血液循环、神经传递的走向,同向同步,亦步亦趋,血液循环才能和谐畅通,神经传递才能清晰快捷,疏通穴位(淋巴结,神经、血管外围等的闭塞点,这里主要指主干神经的分支交叉点和起始点及中间敏感点等)是疏通经络之气沿途的障碍物,使气血、神经等系统整体沟通,有序推动血液循环,舒展、伸展神经系统,并使人体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得以有序交换,如此生理、心理才会健康。推拿,刮痧,拔罐的要点在于激活、疏通淋巴结等,重点是通过推动力或温差或气压、液压乃至生物电压等,使经络之气产生压力差。进而使经络之气与血液循环、神经传递上下、左右、表里、彼此更好地相沟通或相“补泻”。针灸所及原理还涉及到调节电阻,调节振波等,针灸的手法也在于激活、疏通经络通道中的障碍物(淋巴结等),起到通气“补泻”,调节经络之气虚实盈亏的作用。综上这些中医自然疗法,疏通经络的目的是通过经络之气的循环运行来增大神经与血管等外围的空间抑或也能增大血管内部的空间,同时也使被压迫或扭曲的神经与血管等得以舒展,畅通与还原,从而也能使人的肌体包括四肢百骸等得以舒展与还原,人体得以调整,进而带动各项循环系统功能的良性互动,并使之优化,自然修复细胞,最终达到和谐健康的目的。
据此,我们再对中医经典中一些“玄而又玄”的概念作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道理。如:“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这都是相对于大系统中“气与血”的主要来源(阳)与去向(阴)而言的,其中“背为阳,腹为阴”是相对大动脉与静脉内外气血运行主渠道的方向而言的,又因神经与血管一般都同向伴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明了气与血流动的同向性与相互推动的关系。由于大静脉近背后,大动脉近腹前,动、静脉血液流向的主渠道是大动脉向下输出,大静脉向上回流,所以“背为阳,腹为阴”也符合人体整体气血循环的合理走向,它同理于小周天的循环走向,这也说明气功修气修脉的合理性。
如此考证可知,经络之说,自古就与神经、血管、淋巴管等混在一起,合为一谈,实在难辨真伪,揭示其本质实为当务之急。由于经络之气是个恒变的循环系统,它在不同能量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物质性状。据观察,经络之气还有固体状的,有形似纳米性质的固体气,即人体局部之“气”在调“气”压力的作用下可游离于人体肌肤,升腾而出。当然,生命奇观很多,唯有打通督脉或同时打通太冲脉起,才能有缘发现。打通督脉、太冲脉的证侯,就是《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言:“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打通督脉、太冲脉,从腰间下冲开气脉,引精气或液(主要是神经、血管中分泌液)循脊上行头部就可畅通颈动脉,并可内见各种可见光:一般以静态居多,其中可有一动态的红外光(生物光量团),呈左旋、椭圆形往返运行,起始运行缓慢并呈加速游移。据析,这可能源于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或血液中激发的。
上述内景,在老子《道德经》中有着别有画意的两段文字:“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里的“道之为物”,应该是指这一动态椭圆形的红外光,于中国道家则称之为“上丹田”的丹光。由于缓慢加速,左旋游移,所以也有“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的晕感。“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就是说这“道”--生命的本性灵光,变大了,就过去了,走远了,消逝了;消逝了又回来了。这里的“反”作返回的“返”解释。由此可见,“道之为物”时,就是指如此运动的红外光;“道”之运行规律,就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之本源,“可以为天下母”--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是红外光的辐射源。在此,“道”也是经络之气能量高级阶段的物质本体、现象与运动规律的原本涵义。穷究中华象形文字,从《说文解字》中也可观其端倪:道的繁体字由首和辵构成,辵读 chuò ,乍行乍止也。意思是忽走忽停;步履踌躇。因此,头中走着的红外光就是“道”字的象形。
如是之“道”,还不为生命之究竟,探索“至道”才是量子医学乃至未来科学研究的新亮点,生命如此神奇,经络如此多娇,引千年英雄竟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