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私人阅读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7:53
【本书简介】
阅读在这30年中首先是以改变生活的面目出现,当财富和新的梦想向着每个普通人招手的时候,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寻找向新生活靠拢的最佳路径。高考制度的确立更是为功利阅读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学位论文、职称评定等等事关房子与票子的世俗考量,又无不改写着“读书无用”的老话,读书大到使国家振兴,小到使生活富足,这些可爱的目的性,恰恰是阅读改变生活的最初动力。那些生于荒僻乡野的读书人,那些在底层挣扎的穷苦书生,正是在书本的召唤和知识的阳光照耀下走向城市,走向耀眼的人生。其实,讲读书改变人生,还有一层意思在于,通过读书,通过密密麻麻的语词的世界,国人的视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宽了。讲世界是平的,讲世界变小了,大约就源于知识与信息以书刊的形式在全球的空前的流通。通过阅读想象或体验那些遥远的世界,使平凡人生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丰富性。30年问中国人知道的一切也许超过了以往的世世代代。尤其是好奇心驱动下的阅读,使“知”与对“知”的谈论,获得休闲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愉悦与欣快。功利阅读极大地改变了人生,而休闲阅读又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目录】------------------------------------------------------------------------------------
第一部分
陈思和:我的私人阅读史
我不一定能够举出30本。如果我们把"读书"这种行为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一般由两个系统构成,一种是社会阅读,书籍在社会层面上流通,不管哪种职业的人都可以去阅读,这类书对于社会舆论的导向,社会风气的鼓励,甚至社会思潮的推动,都会产生影响。
1.我的私人阅读史
2.两个奠基者:李泽厚和钱锺书
3.当时巴金的声音代表良知
4.第二次"西风东渐"唤醒人性
5.我几乎不读20世纪90年代后的流行书
第二部分
沈昌文:"要始终在夹缝里奋斗"
沈昌文,中国出版界一个奇特的存在。1931年出生,在出版界工作40多年,1986年到1996年主持三联书店和《读书》杂志,后发起创办《万象》,退休后仍活跃于出版界。著有《阁楼人语》、《最后的晚餐》、《书商的旧梦》。回顾一生,他说自己一生性格软弱,做过首饰店学徒、肄业生、校对员、秘书和编?,最后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1."要始终在夹缝里奋斗"
2.一亿两千万字的"蓝皮书"计划
3."《情爱论》删了至少5万字"
4.要前进,不要后退
5."卖蔡和捡金"
6.离开三联,却没离开出版界
第三部分
李辉:书的价值不在是否畅销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7年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以文学传记、随笔写作为主要方向,1997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沈从文与丁玲》、《萧乾传》、《黄苗子与郁风》、《在历史现场》、《和老人聊天》、《百年巴金--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肖像》、《一纸苍凉--杜高档案》、《黄永玉--走在这个世界上》、《封面中国》等,其中《封面中国》是《深圳商报》举办的"2007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20本入围书目之一。
1.书的价值不在是否畅销
2.《随想录》属于常销书
3.阅读对思考方式的影响
4.学术"娱乐化"败坏阅读取向
第四部分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
上大学之前,我们能读到的所有书,都是当时挑选出来的。像托尔斯泰的,莱蒙托夫的,《斯巴达克思》已算出格了,甚至连《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文革"期间都属于修正主义,不让读了。这些本来是五六十年代那个"格儿"所能容忍的作品。实际上,我们上大学前读的所有书,都没有超过五六十年代划定的框框。所有正宗的"资本主义"读物(即马克思列宁没有夸奖过的),中国古典的儒释道学说,基本都没读过。这就是我们文科的知识背景。
1.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
2.上大学意味着,可以放开读书了
3.寻找"什么是对的"
4.感觉最好的是制度经济学
5.为了寻找启发而读的书
第五部分
王鲁湘:阅读趋向个人化
如果要说出30年来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几本书,猛地一想还真不好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在理论方面的书中,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对我们这一代人是有影响的,这本书提供了对古代文明进行重新审视的新角度和新眼光,当时只要是好读书的人,几乎都看过。
1.阅读趋向个人化
2.挑出《美学》40多处翻译问题
3.在马克思主义中寻找人道主义
4.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和寻根思潮
5.从集体阅读到个人阅读
第六部分
李景端:为中国读者"打开一扇窗"
近年来,我的读书兴趣有了新变化,喜欢读新思潮、新科学、新见解、新观点的书。像《长尾理论》、《蓝海战略》、《积极心理学》等,都是近年爱读的书。
1.为中国读者"打开一扇窗"
2.《尼罗河上的惨案》引发风波
3.我的角色,就是"二传手"
4.读书促进思想解放
5.《尤利西斯》实现一字不删
第七部分
孟宪实:思潮逐次过思想沉下来
其实我真正开始有觉悟地读书,那是到了上大学的时候。我是1979年上大学的,当时一方面读了老师列出的专业书目,另一方面也受到一些思潮的影响,读了不少不是本专业的书,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些"反思"的书。在"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社会上很多"文革"习惯还保留着。现在看那个时候,就像那时看"文革","今之视古,如后之视今"。
1.思潮逐次过思想沉下来
2.《斯大林时代》让人触目惊心
3.美学和心理学重新流行起来
4.李泽厚的中国思想史"三论"…
5.陈寅恪和顾准的思想启蒙意义
第八部分
梁文道:在香港读内地的书
后来回头看,这些书的出版也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一个趋势,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讲,改革开放也让他们有机会重新阅读1949年前的书。虽然我在香港,但我和许多内地的同代人在这方面应该是同步的。
1.在香港读内地的书
2.那时内地的翻译还没与国际同步
3.那时我看王小波,也看王朔
4.图书市场"光谱"变得开阔
5.流行书籍的翻译最烂
6.书评与读者需求尚有距离
第九部分
江晓原:我的30年私人阅读史片段
从11岁起,阅读就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阅读是每个搞学问的人必须去做的一项功课,占去了我们一生中大量的时间,从只事耕耘到无心插柳,慢慢地,自然会沉淀下一些东西,回顾起来,总是让人感慨系之。
1.我的30年私人阅读史片段
2.阅读:一种心灵旅行
3.高山:科学和哲学经典
4.宝藏:历史和文学
5.幻想:从电影到小说
6.桥梁:科学和人文
第十部分
吴晓波: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未来
非常惊讶,我能够在几分钟内很快地写下30本书的名字,好像不需要记忆和搜索,它们已是身体的一部分了。
1.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
2.那本《三国演义》好像已等了我很…
3.对我影响至深的三作家:沈从文、…
4.35岁以后,你的书单上不会出现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