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2:46
7分
目录1 形态特征2 生理特征3 化学成份4 炮制方法5 药理作用6 常用配方展开全部
1 形态特征2 生理特征3 化学成份4 炮制方法5 药理作用6 常用配方7 栽培要点8 田间管理9 栽后管理10 虫害防治11 临床应用12 性状鉴别13 文化底蕴14 参考文献收起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又名龙胆(《本经》),陵游(《本经》),草龙胆(《本草图经》),苦龙胆草、地胆草(《滇南本草》),胆草(《药品化义》),山龙胆(《浙江中药手册》),四叶胆(《广西中兽医药植》),水龙胆(《江苏植药志》)。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阴部湿痒、湿热黄疸、疮疖痈肿,口苦和惊风等症,为保肝利胆之良药。
龙胆草
龙胆草-形态特征
   
1.龙胆
又名:粗糙龙胆。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可达25厘米,淡棕黄色。茎直
龙胆草
立,粗壮,通常不分枝,粗糙,节间常较叶为短。叶对生,无柄,基部叶2~3对,甚小,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3~8厘米,宽0.4~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连合抱于节上,叶缘及叶脉粗糙,主脉3条基出。花无梗,数朵成束,簇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苞片披针形;花萼绿色,钟形,膜质,长约2.5厘米,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花冠深蓝色至蓝色,钟形,长约5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先端锐尖,裂片间有5褶状三角形副冠片,全缘或偶有2齿;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的下方;子房长圆形,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有短柄,成熟时2瓣裂。种子细小,线形而扁,褐色,四周有翅。
花期9~10月。果期10月。生于山坡草丛、灌木丛中及林缘。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2.三花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短,簇生数条细长的根。茎直立,不分枝,光滑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厘米,宽0.5~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稍反卷,光滑无毛,主脉1条,明显。花无梗,1~3朵,罕5朵,成束着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萼长2~2.5厘米,先端5裂,裂片长短不等,长5~15毫米;花冠深蓝色,钟形,长约3.5~4.5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先端钝或近钝状;副冠5片,甚短小。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灌木丛中、林间空地或草甸子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龙胆草-生理特征
   
龙胆草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气候,耐寒,地下部可忍受-25℃以下低温。忌强光,在干旱季节,叶片出现灼伤现象。
龙胆草-化学成份
   
1.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龙胆草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
龙胆草
量可高达7.33%,而龙胆苦甙含量可达6.34%。
生物碱:龙胆碱即秦艽碱甲,龙胆黄碱。
2.条叶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达4.3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4.15%。
3.三花龙胆
根含裂环烯酸萜类成分: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为3.9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3.66%。还含三花龙胆甙。
4.滇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服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5.10%,龙胆苦甙含量5.01%。地上部分含龙胆碱,秦艽碱乙,秦艽碱丙,β-谷甾醇。龙胆草-炮制方法
   
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龙胆草-药理作用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
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
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龙胆草
《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龙胆草-常用配方
   
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
龙胆草
(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岩本草》)
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验方》)
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龙胆草-栽培要点
   
选地与整地
选地
土质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少壤土,森林腐殖土,棕壤土为
龙胆草
宜,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湿润,土壤PH值为5.5-6.5。土壤中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mg/kg。地势以平地或缓湿润的地块。周边环境远离交通干道200m以外,周围不得有污染源。整地
育苗地必须精耕细作,通常深翻20cm每1000m2在整地前先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然后耕翻耙碎,整平,做成宽1.2-1.5,高20cm的平畦,畦长适中,畦间距50cm。如果没施农家肥的土壤结合作畦,每1000m2施入磷酸二铵30-40kg,在做畦时于土壤混拌均匀。移栽地块要深翻20cm,清除杂物,施入足量有机肥,耙细,整平,最后做成宽100-130cm的畦待移栽。
龙胆草-田间管理
   
育苗
1.种子育苗
龙胆种子很小,每个果实内含2000-4000粒种子,通常每株结1-8个果实,因此一株龙胆种子可繁殖2000-40000
龙胆草
株,生产上为加速繁殖,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进行生产。种植龙胆可分为秋播和春播,秋播在10月下旬至上冻前播完,春播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进行,当地温在8-10℃之间时就可播种。播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撒播法
为使播种均匀一致,要有专人按一定的面积把种子称好,即育苗田按每平方米用种2g(干种子),真播田播种1.5g/m2。用草木灰,细沙或细土充分混拌均匀,选择有经验的人撒播种子再加少许滑石粉调成白色,在床面容易辩认,先撒播三分之二的种子,再用三分之一种子找零。播好后用平板锹或光滑木板将种子拍到土里,随后畦面用覆盖物(松针或稻草)覆盖,播出一定面积紧跟着浇水。
筛播法
首先用木板将畦面刮平,把处理好的种子稍加晾晒,以散落为宜,成团的种子用手挖轻搓开,用适宜的细筛,育苗田播种量为2g/m2(干种子),播种时用于扶筛,用手轻轻打筛壁,拍一下换一个地方,筛播法种子不拌基质,使种子均匀撒落在畦面上然后用木板稍加镇压,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与土壤结合。其它操作规程同于撒播。
稻草或松针覆盖育苗
这种覆盖式育苗是龙胆育苗较好的一种方法,它的好处是成本低,作业方便,透光透气性好。其具体方法是做好育苗畦后,按计算出的播种量将种子渗入一定比例细沙或草木灰一起撒播在畦面上,用木板把畦面镇压,再用稻草或松针把畦面覆盖,厚度为0.5-1.0cm为宜,然后把畦面浇透水即可。
2.扦插育苗
常规扦插于6月间取二年生以上的龙胆枝条,每三节为一插穗,于下端节下处切断,并摘除该节的叶片,立即浸入复合激素溶液GA BA NAA各1ppm等量混合液中,浸入下端2-3cm,经48h后,取出扦插在灭菌畦土制备的扦插畦上,2-3cm深,插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土温18-28℃,约三周可生根。试验表明:激素处理扦插繁殖以东北龙胆为最好,粗糙龙胆次之。东北龙胆经复合激素溶液浸泡48h的生根率达80%,7月28日定植于田间,其根的越冬率可达100%。
3.育苗期管理
保湿
龙胆种子微小,要求高湿条件。因此保湿是育苗的一个重要环节。
整个苗期保湿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播种后到出苗之前,这一阶段属高湿阶段;此时畦面的湿度要保持在70%左右;
第二阶段从出齐苗到长到四片叶时属中湿阶段,该阶段畦面湿度应保持在50-60%为宜;
第三阶段从6片真叶开始至秋后,畦面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
在育苗整个生长期内,畦面应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不准出现干土层。浇水次数应根据土质及地块的保水能力和气候条件而定。浇水最佳时间为早上5-8点,晚上4点至7点。应严格遵守浇水时间,否则会出现损伤叶片,导致病害发生,影响幼苗正常生长。
去掉覆盖物
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去掉部分覆盖物,约留一半左右,到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去掉部分覆盖物,约留一半左右,
龙胆草
到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再去掉全部松针或稻草。
除草、追肥
苗畦除草不应受遍数的限制,本着早除,除小的原则,见草即除,以免拔草时伤苗。为了使龙胆幼苗发育良好,苗期进行叶面追肥,第1次在第对真叶展开时用磷酸二氢钾700-800倍液面喷雾,每千平方米用肥80-90g第2次在4-6片真叶时,用磷酸二氢钾600倍液,叶面喷施,以叶面着液均匀,不滴液为宜。越冬管理
当年育的龙胆苗一般不宜当年移栽,待第二年春开始移栽。因此必须做好越冬管理工作,临上冻之前,用树叶,或稻草等作覆盖物,盖好苗畦,并做好苗区四周的防护工作。待春季无冻害时,揭去覆盖物,清理好畦面。
移栽
1.种苗起收
一年生起苗必须在第2年春天,越冬芽萌发前至四片真叶之间进行移栽;二年生苗起苗移栽,可在当年越冬前秋栽或于翌年越冬芽萌发前春栽均可。
起苗方法
挖苗,用铁锹从菌畦的一端开始,从苗畦两侧向里起挖,深度以不伤根为宜。挖出的小苗平放于地面,避免阳光晒根和损伤越冬芽。将苗起出,抖净泥土,分大、中、小三类分别栽植,必须随起随栽。
种苗贮藏
种苗起出后因故不能及时栽植时,必须进行假植。把苗按一定量捆成小把,一层土一层苗的埋在荫凉处,然后用稻草等盖上,防止水分蒸发。土壤干旱时适当喷一点水,保持湿度。严禁将小苗放在畦面上等地方暴晒。
2.移栽
移栽时间
二年生苗秋栽时间在地上部枯萎后至封冻前都可进行,具体时间秋季9月20日至10月20日。一年生或二年生苗春栽时间是4月20日至5月20日,越冬芽未萌发至4片真叶之前。此时根部特征是新根未伸出之前,这段时间移栽成活率高。移栽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龙胆正常生长。如果在冬眠芽未萌发之前移栽,复土深度及行距难以控制。移栽过晚,会导致缓苗十万,根系不发达,抗病力弱,易发病,提前黄叶倒秧,影响开花结实。
移栽密度
移栽的密度要区分一年生苗与二年生苗。一般一年生苗要求每亩(666.7平方米)投苗60000-80000株。即1.2m 宽的畦面,每延长米有150-200株。二年生苗要求每亩(666.7平方米)投苗量为25000-30000株。即1.2m的畦面,每延长米栽60-70株。其株行距因种苗大小而确定。苗较大时,株距加密,行距加宽,以免窝根,影响正常生长。密度要求的一般规律为宜密不宜稀。
原因之一是,高密度适合于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群体竞争能增产的特点。
二是高密度能够保持地面湿度,减少水份蒸发,以创造龙胆生长所需要的荫凉湿注润条件。
三是高密度可控制杂草,减少拔草松土用工。四是高密度可控制叶斑病传播,减轻病害发生。但密度不能超过规定的投苗量。
移栽方法
首先沿畦面横向开沟,深度因苗大小而定,然后将苗摆入沟内,可稍加倾斜以便苗位置稳定,根系舒展较好。用开第二行的土沟,同时覆上第一行的土,周而覆始,依次类推。覆土后稍加镇压,保持移栽后的畦面平整,覆土一般深度为芽茎以上2cm左右,与苗在苗田时的土层厚度相同。栽后水即烧透水,覆上1-2cm稻草保湿。
移栽注意事项:
龙胆草
1.株行距整齐;
2.覆土深度及松紧度适宜,不露根茎和萌芽;
3.不埋叶子,不窝根伤根,不损坏地上茎叶;
4.尽量做到随起随栽,种苗不能长时间裸露或风吹日晒,必须用草覆盖;
5.栽后及时浇水要求均匀浇透之后覆盖物保湿,出苗后撤去覆盖物。
间作玉米
当年移栽的龙胆幼苗具有耐湿润、荫凉,喜散射光的特点。为了适应这一特性,可在移栽完成或移栽前,在畦的两边埯种玉米,为龙胆遮荫。龙胆草-栽后管理
   
龙胆移栽后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除草
除草不要受遍数限制,本着除早除小,见草即除的原则。切不要待杂草长起来形成草荒时再拔草,这样既费工又伤苗。
龙胆草
松土
松土的目的是防止畦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气性,减少水份蒸发,并除掉萌芽中的杂草。松土应把移栽第一年放在点,第二年只在出土时松一遍土即可。在移栽缓苗后,应及时用手或铁钉耙子被除因浇水造成的畦面板结层。注意移栽苗是斜栽的,松土时不要过深,以免伤苗或将苗带出。一般移栽后龙胆田结合除草要松土2-3次即可。
追肥
移栽缓苗后,为促使其尽快展顺,进行叶面追肥,可在展叶以后到现蕾期间和开花到结果期间进行两次叶面追肥,使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宝,丰产素等叶面肥,浓度见说明书,进行叶面喷施。3-4年生龙胆可在生育期间进行适量根系追肥,一般每平方米施饼肥100-150g,磷酸二氢铵50g,农家肥3kg。其方法是按行的空间开沟,深2-3cm,将上述肥料施入沟内,并将土覆平即可。
疏花与摘蕾
为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促进根系物质积累,加速根茎生长,非采种田在现蕾后应将花蕾全部摘除。龙胆草-虫害防治
   
斑枯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3—12毫米,褐色,中央稍淡,二面均可生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1.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田间枯枝落叶收集烧毁;
2.发病前或发病初喷50%退菌特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每7—10天喷1次。
龙胆草-临床应用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对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日服3次,每次10~15毫升;昏迷或呕吐不能进食者,给2:1龙胆草注射液每天3~4次,每次2~4毫升肌注,至热退3天后停药。
中、重型者均同时辅以西药常规治疗。
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结果均痊愈。
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在2天内控制),神志转清醒者10例。
只有1例重型有后遗症。
龙胆草-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龙胆
根茎多横生,长0.5-3cm,直径3-8mm,
有多个茎痕,下面有4-3余条根,常多于20条,根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灰白色或棕黄色,上部横纹较明
龙胆草
显,下部有纵皱纹及细根痕。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黄棕色,木部呈黄白色点状,环列,中央髓部明显。气微,味极苦。
条叶龙胆
根茎多直生,块状或长块状,长0.5-1.5cm,直径4-7mm,下面丛生2-16条根,常少于10条。根长约15cm,直径2-4m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上部细密横纹明显,并有少数突起的支根痕。
三花龙胆
根茎多直生,长1-5.5cm,直径0.7-1.5cm,下面有4-30余条根,常多于15条,根直径1-6mm;表面黄白色。全体横纹均较明显。
滇龙胆
根茎结节状,有1-10余个残茎,下面有4-30余条根,根细长纺锤形,略弯曲,直径1-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横切面中央有白色木。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1.龙胆
外皮层细胞1列,细胞切向延长,壁稍厚,微木栓化;有的细胞中有横隔分成2-4个子细胞;皮层为3-5列细胞,排列疏松,有裂隙;内皮层细胞1列,细胞切向延长呈条状,有的细胞可见纵隔分成多个小细胞。韧皮部宽厚,外侧有不规则裂隙;筛较明显。形成层于木质部导管束外方处较明显。木质部射线宽狭不一,导管束8-9个,有的呈两叉状分歧。髓部为薄壁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微小草酸钙针晶或方晶,长2.5-5μm。
2.条叶龙胆
龙胆草
根的形成层通常成环,薄壁细胞中草酸钙结晶长2.5-10μm。3.三花龙胆
根的薄壁细胞多皱缩呈颓废状,韧皮部内侧薄壁细胞中含有众多草酸钙结晶,长3-15μm。
4.滇龙胆
根的外皮层及皮层薄壁细胞通常已脱落。内皮层细胞纵隔分成多个小细胞,韧皮部宽厚,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发达,密布于根的中央,无髓。薄壁细胞中不含草酸钙结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2g,加甲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4ml,分成2份,一份作薄层色谱用,另一份加稀酸稀释后,滴加碘化铋钾试液,有橘红色沉淀产生。(检查生物碱)
2.薄层色谱
取上述甲醇提取液,另取龙胆苦甙甲醇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在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水(30:10:1)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样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龙胆草-文化底蕴
   
1.《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
龙胆草
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3.《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7.《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辑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8.《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龙胆草-参考文献
   
《医学启源》:
《纲目》:楼氏医家系世传,博学全善辑
《本草经疏》:明.缪希雍撰,又名《神农本草经疏》
《本草正》:《本草纲目》编述
《药品化义》:清.李延昰补订
《本草新编》:清.陈士铎著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称《衷中参西录》。30卷。近代张锡纯苦。初刊于1918至1934年间
《本草正义》:张山雷编著 公元1920年
《本经》:即《神农本草经》
《别录》:西汉.刘向撰
《药性论》:磐如玉书坊
《日华子本草》:宋.掌禹锡考
《本草图经》:宋.苏顷等编撰
《履巉岩本草》: 宋.王介绘撰于嘉定庚辰(公元1220年)
《滇南本草》:兰茂著 2004年
《医学入门》:明.李梴编撰。刊于1575年
《药品化义》:清.李延昰补订
《浙江中药手册》:浙江省卫生厅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是赵学敏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