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特区努力寻求“天花板困境”破解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01:58
中国最早特区努力寻求“天花板困境”破解之道
2010年09月01日 10:30:5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资料图片:上图:开发前的深圳蛇口老街(1979年5月23日摄)。下图:高楼林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2008年10月10日摄)。197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以创办经济特区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步伐。新华社发
…………………………………………………………………………………………
新华网深圳9月1日电(记者 彭勇)站在深圳市中心区的高楼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条蜿蜒的深圳河,南岸的香港山清水秀,一派农村风光;而北岸的深圳,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房子,密密麻麻,没有空隙。
这一景象贴切地映照出深圳的现实: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深圳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经济奇迹;另一方面,粗放的发展方式几乎消耗了所有的土地资源。
这与香港形成了鲜明对比,香港土地面积只有深圳的一半,2009年深圳GDP是8200亿元,而香港GDP是14000亿元。
据统计,30年间深圳年均GDP增长率达到25.8%,但土地资源紧缺、人口超过1400万、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可以说,随着各种问题的凸显,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率先遭遇到发展的“天花板困境”。
想要用消耗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成果,深圳唯有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加工制造业的比重,发展更多的高新科技产业。最近,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宣布,将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扩大生产规模,而将深圳的厂区转型为研发中心,此举就暗合了深圳的这种转变趋势。
在过去30年里,深圳的一大成就是培育了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他们的高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特区的壮大。据统计,华为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491亿元,是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电信设备商,成为深圳一张耀眼的名片。
搜索更多深圳 特区 的新闻
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
吴南生:下一个30年特区应为中国民主政治探路
新华调查:深圳“拆”关 特区加速推进一体化
珠海三十而“新”:特区扩容催生新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