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刺杀:轰动天下的15桩政要遇刺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2:10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 18:23  新浪读书
文章摘自《历史迷雾:终极刺杀》
作者:李涛 编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简介:每个国家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政策和方针,而这些政策与方针的出处便是国家元首。如果一个人(或集团)对这些政策和方针不满,欲图使之终结,那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制定这些政策和方……[连载内容]
在世界政要刺杀史上,曾有许多疑案让人真假难断,而肯尼迪、帕尔梅、拉吉夫·甘地、贝·布托等人之死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尽管已事过多年,但究竟谁是谋杀他们的真凶,却依然云里雾里,至今没有定论。比方,有关肯尼迪遇刺的真相至少有36种版本,而瑞典警方对刺杀帕尔梅的疑凶捉了放,放了又想捉,类似的故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以下就是本书全部的15桩大案中的最耐人寻味的5桩。
刺杀一:
被害人: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国 别:美国
身 份:美国第35任总统
刺 客:至今没有定论,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政府机构,黑手党以及一些极端武装组织,甚至时任副总统的约翰逊都难脱干系,皆是被怀疑的对象。
案情回放: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30分,肯尼迪正在达拉斯为自己的连任造势,跟达拉斯选民们亲密接触。突然一声枪响,肯尼迪中弹。接着又是四声枪响,其中一枪打中了旁边的康纳利州长,其余三发子弹悉数落在了总统肯尼迪的身上。
案终陈词:他在西伯林的讲话,改变了世界对美国人的看法;他在国会山的演说,改变了美国人看世界的方法。但一切都随着一声枪响结束了。究竟是谋杀了肯尼迪?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内幕至少有36种不同的版本,但没有一种说法被证明属实。这场惊天谋杀案的真相至今仍然迷雾重重、扑朔迷离。
刺杀二:
被害人:斯文·奥洛夫·约阿基姆·帕尔梅
国 别:瑞典
身 份:瑞典首相
刺 客:伊朗库尔德工人党成员克里斯特·彼得森,但仍有待确定
案情回放:1986年2月28日夜,瑞典首相帕尔梅与夫人看完电影后,在散步回家的路上遇刺,帕尔梅身中两枪,因失血过多身亡。
案终陈词:瑞典历来被誉为“和平之国”,已有近200年风平浪静,不闻骚动。长久的伊甸园般生活使大多瑞典领袖们都养成了轻车简从、不带警卫的习惯,帕尔梅亦不例外。因而,针对帕尔梅的刺杀易如反掌,毫无技术含量,也正是如此,对案件的侦破也便无迹可寻,有如大海捞针了。克里斯特·彼得森虽然15年后不打自招,但真凶究竟是谁,至今仍然是谜。
刺杀三:
被害人:拉吉夫·拉特纳·甘地
国 别:印度
身 份:印度前总理,印度国大党主席
刺 客:印度警方称系泰米尔猛虎组织所为,人体炸弹由达努充当。但猛虎组织拒不承认
案情回放:1991年5月21日,拉吉夫·甘地在参加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附近举行的###时,被一名献花的妇女用炸弹炸死。
案终陈词:拉吉夫·甘地,从一个不想从政却迫于无奈步入政坛的飞行员,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英俊政客,是他自出生在甘地与尼赫鲁家族就要面对的现实。为了母亲和家族,他放弃了理想,却终难逃脱和母亲一样被暗杀的命运。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英迪拉和拉吉夫母子二人先后死于非命,在印度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罕见而令人震撼的一页。
刺杀四:
被害人:贝娜尔奇·布托
国 别:巴基斯坦
身 份:巴基斯坦前总理
刺 客:基地组织成员
案情回放:2007年10月18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在结束了长达8年的流亡生活后回到祖国,准备参加2008年年初举行的大选,不料却在2007年12月27日的一次竞选###上遭遇刺杀,贝·布托身中两枪,于当晚死亡。
案终陈词:贝·布托一生中有许多名言被世人铭记——“我把信仰交给真主,把命运交给人民。”“你可以囚禁一个人,但你囚禁不了思想;你可以流放一个人,但你流放不了思想;你也可以杀死一个人,但你杀死不了思想。”“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生于巴基斯坦,我的生命折射了她的动荡、悲情和胜利。”这些语言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正是贝·布托生命的实践:把青春奉献给政治,把生命托付给巴基斯坦。
刺杀五:
被害人:安瓦尔·萨达特
国 别:埃及
身 份:埃及第三任总统
刺 客:极端原教旨主义分子,以哈立德为中心
案情回放:1981年10月6日,在埃及纪念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上,3名参加阅兵的士兵手持武器向检阅台疯狂扫射,混乱中萨达特中弹身亡。
案终陈词:对于萨达特来说,10月无疑是特殊的,因为他一生中数次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10月——1970年的10月,他成功当选为第三任埃及总统,开始了功过参半的政治生涯;1973年的10月,他领导埃及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击破了以色列不败的神话,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明星;1981年的10月,他被极端宗教主义分子的一枚手榴弹和34颗子弹夺去了生命。
在大部分政要刺杀中,行刺者并不想掩饰自己的身份与目的,他们本就为杀戮而来,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也不必闪烁其词。这样的刺杀往往惊险、刺激、血腥、周密,而且总是一击即中,杀手在行事中泰然自若,令人瞠目。对于这类故事,人们不必费心去猜测事件的人物角色,阅读起来也便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