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死得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5:25
九九归医
杂谈
去护国寺小吃店的时候发现,张国荣在那儿吃饭的照片还挂着。张穿着圆领T恤,桌上摆着“驴打滚”、“艾窝窝”。接待过他的服务员说,张像个中学生,没明星架子。那照片也印证着服务员的话,看不到丝毫银幕上的光彩,也没有让人心疼并且沉迷的忧郁。
身为明星,那种平易不是好兆头;对张国荣来说,不忧郁就失去了他的生存方式。看这张照片时我就想过:张最后的决绝莫非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快要被拖进俗世里?
和香港高楼下那滩殷红的血迹相比,看着年过半百的张国荣混在人群中吃小吃,或者给福建广东出的旅游鞋做广告,后者可能是更残酷的事。
现在好了,置他于死地的忧郁让我们重新审视张国荣曾经拥有的风光,一个仰望天堂的艺人至少不能判以肤浅了。
张国荣死得其所。
他的死成了“劳模”刘德华们永远不可能逾越的界碑,也制造了让我们绝望、自卑的距离:不是因为阴阳两隔,分属生死,而是因为美在彼而我在此。
有个幸福指数调查:人的月工资在4千元时会感到幸福,超过1万元幸福感却不升反降。之所以如此,是物质的丰富给了人们“作”(zuō)的本钱。和温饱带来的满足相比,这种不幸福、忧郁也不能算是坏消息,至少是人们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开始。如果说简易的快乐像傻大黑粗的壮小伙儿,忧郁就是玉树公子,比如张国荣,忧郁中的高贵常人不能攀比。
忧郁之于情感,虚之于生命,都是从低级进化到了高级。
从中医里分析生物观是件难事,因为中医不是生物科学。但中医独创了“虚证”的概念,比如脾虚,肾虚;阳虚,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小野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观,他认为中医说的“虚”或者说衰老,是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独有的特质,人类恰恰是以这种“怠工”的方式节省着生命的能量,绝对比其他物种的生存有“心计”。
陈为此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许多一年生、二年生的植物以及开花植物中的单稔植物,比如竹子,龙舌兰,一生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直至开花结果之后,才急剧、迅速地衰老死亡。青蛙在死前还在产卵,或者说它们是在产卵后很快死去。脊椎动物中的冷血动物的生殖能力几乎不受年龄影响,多数龟的繁殖能力一直可以保持到生命的最后。啮齿类动物比如兔,一生都保持骨骼生长的能力……植物、动物的青春和它们的寿命是重合的,生命会在丰沛的顶峰戛然而止,它们都没有“虚证”,也绝对没有苟延残喘之意。
人类却不同,人长到10岁时神经细胞已经增殖到了最高点;和心脏衰老直接相关的心肌纤维脂褐质,从20岁开始就逐年增加;国外有将40岁列为衰老的起点……即便如此,人类仍旧可以在青春逝去之后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地活上很多年,要不然也不会有“破罐熬好罐”,“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俗话了。
人类通过“虚”的方式延长着寿命,使自己活得很经济,这就是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的高级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虚”的纠正,对衰老的对抗是因为人类还没有领略到自身的生物智慧,也没有意识到这种进化的结果是药物不可能彻底改变,而且应该庆幸的命运。
张国荣死于4月1日,正是“愚人节”,从那年开始的这一天,所有没心没肺的快乐都有了顾虑、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