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5:04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今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④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来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双城记”,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⑤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又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
l.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用意是_        。(2分)
2.第③段“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_     (2分)
3.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
C.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D.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
4.阅读第④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3分)
5.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左右)(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灯笼红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②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③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④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问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⑤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⑥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⑦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6.家乡的女人把丈夫叫“汉子”,曾祖母却这样叫“我”,这是因为    _。(1分)
7.阅读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2分)
8.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来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2分)
9.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3分)
12.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5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3.(1)_       ,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          。(苏洵《六国论》)
(3)_              _,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4)__         ,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5)何时倚虚幌,__            。(杜甫《月夜》)
(6)潭中鱼可百许头,_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        __。(《中庸》)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       _(篇名)。(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 2l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①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予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日:“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22.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
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
24.“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_     。(1分)
25.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__                  (2)
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
二、70分
27.作文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高考答案
1.答案:2分。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集了城市的魅力(1分),彰显了城市的特色(1分)。
细解:问的是“用意是”,是在问“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的目的。根据第②段相关句子的句间关系,我们知道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旨在举例说明“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等于是原文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之前有一个“如”字。回答问题应该尽量用概括性的语言,所以答案是: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集了城市的魅力,彰显了城市的特色。——最好不要照抄原文。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章思路、结构及写作特点。
2.答案:2分。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1分)新地标(建筑或景观)(1分)。
细解: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题目中的“意思是_     ”,实际上问的是该词语在文中所概括的事实,即包含的内容。明白了这一点后就好办了,它所概括的内容是“很多城市的新地标,……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归纳概括后,就是: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3.答案:3分。B。
细解:考查能否正确“把握文章内容”。题干明确是: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考查考生能否对原文相关信息的准确把握,我们只要学会“比、对”就可以。夸大其词不对,以偏概全不对,张冠李戴不对,时空的长度、宽度不一致也不对。总之,范围与分寸非常重要。原文说:所谓历史文脉,……,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而B项却是: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就属于在时间长度上不同。
4答案:2分。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答对一点得2分。细解:这道题目是考查把握思路的能力。因为只要能敏锐地注意到文中“不仅如此”一词,马上就可以筛选出两个要点:(1)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2)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概括起来就是: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重申我的观点:把握文章思路是做一切阅读试题的基础。
5答案:5分。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 (2分,必须出现三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答出两点得1分),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1分,必出现两点:地区馆、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1分),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1分)细解:考查的能力点是“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明白筛选的对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特别要注意“文化底色”一词,它不仅包括“中国元素”,还包括“哲学思想、理想憧憬”等内容。但是可能会有学生因为对这个词理解不到位而概括不全面。——这提示我们,语文的备考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有深度的阅读。然后是筛选范围:全文。最后是整合:概述。还有字数限制:80字左右。这道题目较之之前年份的“写内容摘要”等要容易一些。
6答案:1分。曾祖母热切盼望“我”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必须答出“热切盼望”或者意思相近的说法)。
细解:曾祖母却这样叫“我”是为什么呢?后文有: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丈夫”,男子汉大丈夫也。后文还有:“长啊,长啊!”等内容,可见是:热切盼望“我”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汉子。
7答案:2分。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显示了她的满足感。(答对一点得一分)。
细解:如果说上一道题目是分析曾祖母的语言,这里就是分析它的心理,因为是两处,所以要求: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因为选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人类散文,考查这些知识点实属正常。第一处,年迈的曾祖母做出如此夸张的动作,其心理应该是什么呢?我想该是:一门心思地想把东西掏出来,完全忘记自己是个老年人了。是忘我的,急切的,充满了对曾孙的爱的。答案说是“热切心理”当然是对的,只是恐怕太概括了一些。第二处,肯定是一种满足、欣慰的心理。
8答案:2分。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细解:考查的能力点是“能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题干很长,实际上是要求研究比喻的作用。结合喻体“梦”和本体“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的特点就可以得出:(1)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2)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2)美好的。一般情况下得出两点是容易的。
9答案:3分。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1分)。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她生命的存在(1分)。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是有精神层面上滋养(1分)。
细解: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这是一个形象的句子,“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是什么意思?我理解,应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感觉到曾祖母还活着”,一层是“能感觉到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还在”。而这种影响“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在“里”,指哺育自己的身体,在“外”,指对精神成长的影响。所以答案似乎应该调整一下——我能真切地感受她生命的存在。至今还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这影响有身体层面上的关心,更是有精神(心灵)层面上的滋养。
10答案:6分。CE。
细解:说是“分析”,其实应该是“鉴赏、分析”,因为涉及到对内容的理解,对形象、情感、主旨、手法、构思等的辨别与评价。A的问题出在“少年时代”,文中所记的是“我”童年时期的事情(“我四岁那年”)。B项的问题是“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实际上只在结尾点到,并未“描写细致入微”。D,没有讴歌“故乡的美丽”。F问题在“点面结合”。全文并没有对“农村老人群体”做面上的描写。曾祖母应该说是农村老人群体的代表,是他们中的典型。
11答案:3分。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细解:本道题目“文章主要内容”几个字学生容易误解。一些学生会理解成“语言文字”,所以在回答语言风格是“本色、平实”等之后,会从文中举一些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从给的答案来看,命题老师要求回答的是“语言风格与中心事件、中心人物的适切度”,这里的“文章主要内容”指的是“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也就是说,考生理解的是“要求赏析语言风格的特点”,命题老师要求的是“评价这种风格的作用”。如果不产生误解,回答正确应该还是容易做到的。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考纲上虽一直存在,但过去都是在选择题里考查,只需辨别就可以了。单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对上海卷来说还是第一次。况且,还是评价,不是一般的归纳、概括,所以需要好好研究。
有人可能会对语言的本色、平实提出疑问,还会认为与选择题A项“富有诗意”的正确表述矛盾。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语言风格主要指的是谴词造句,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具有乡土气息的词语、口语、方言等,所以应该是本色的,平实的。而所谓“富有诗意”指的是文章的意境,正如诗歌本身可以通过平实、本色的语言营造诗意一样,散文应该也可以做到。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12答案:5分。“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1分),“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1分)。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1分),也具有内在的关联(1分),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1分)。
细解:一个字是“评”,一个字是“析”。从顺序上看,应该是先“析”——析两个比喻的内涵,后“评”——评价比喻使用的效果。“灯笼红”的内涵容易理解一些;“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这个比喻,要注意“一块田地”前的定语“收完了庄稼”,这是做出自己一生贡献之后的“一块田地”。这是“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理解正确之后才是评价: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也具有内在的关联,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本题貌似考查语言,实则考查构思,考查表达技巧。
需要强调的是,本大题的题干上“辨析”、“简析”、“分析”、“赏析”、“评析”等“析”字家族的词语出现的尤其多,其它大题也有出现。其次是“概”字家族。从题干的表述上就可以看出,本套试卷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非常强调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语本身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应从研究答案入手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以便得出正确的答题思路。
13答案:6分。(1)横柯上蔽疏条交映。(2)如弃草芥。(3)草木有本心。(4)其人虽已没。(5)双照泪痕干。(6)皆若空游无所依。(7)知耻近乎勇。
细解:高考第三大题古诗文名句默写在2006年改为七句(八空)5分,今年又有了新的微调:题量不变,总分值增加1分,达到6分,要求考生在八空中任意填写六空。这体现了命题者要求学生进一步增强古诗文名句名篇积累,继而提高文学素养的意图。前两句出自三套教材共有篇目。第一句选自南朝吴均的骈体文《与朱元思书》,第二句选自北宋苏洵的《六国论》,该文继去年作为名句默写的篇目后,今年再度出现,第三句为唐人张九龄《感遇》中的诗句,来自“二期课改”新教材,第四句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咏荆轲》,为H版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第五句选自S版教材杜甫的《月夜》。课外名句分别选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中庸》,前者是这位唐代文学家寄情山水的游记,后者出自儒家经典,与往年常考《论语》中的名句一脉相承。
今年高考默写所选作品从先秦到唐宋跨越不同时代,所考名句包含写景、抒情和说理等不同方面,考题也兼顾了考生使用S版、H版和二期课改新教材(实验本)三套不同教材的实际情况。随着二期课改的发展和深入,从明年起上海的考生将统一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用本),名句考查的范围也将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
14答案:1分。《游褒禅山记》。
细解:在连续两年诗歌鉴赏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了解之后,今年高考语文的14题要求学生填写王安石被选入教材的文言名篇,这其实是一种逆向考查学生学习和背诵古诗文名句的方式,从这一点而言,名句的默写又增加了一分。
15答案:3分。B
细解:要求选出“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从内容、主旨、手法、构思等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鉴赏能力。答案为B项,诗的颔联运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情感——倾泻而出的眼泪以致江水上涨化为春潮,足见哀思之深。A项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景关系的把握。“客思似杨柳”,这种心情下,何来“美”的景色?C项考查对尾联的理解。诗人仕途不顺,流露出“事渔樵以终老”的归隐之志。D项对本诗的情感线索、内容主旨概括不确。诗人表达的情感还有: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自然也没有以“客思”贯穿全篇。
16答案: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乡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细解:16题考诗歌“炼字”的妙处,这也是常考的题型,增加难度的地方在于要鉴赏两个字,这样还要考虑两个字的关系——对比。题干中的“联系全诗”一句也很重要,它暗示我们在思考两个字的表达效果时要考虑其对全诗所抒情感所起的作用。答题的模型是:所炼词语的含义+两者的关系+表达的情感+对全诗情感表达的作用。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答案:“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乡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表现技巧等。
17答案:4分。(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细解:第一个语段选自唐代李翱的《杨烈妇传》,稍有删改,《新唐书•列女•杨烈妇传》。
“固”出现于“君子固穷”(《<论语>七则》),“相与”出现于“飞鸟相与还”(《饮酒》)等。都颇为常见、常用。“济”(成功)、“乘”(防守,登)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来推测。实际上,熟悉古文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两个字及其所考查的用法实属常见。“济”的“渡河”义大多同学都应该知道,这里不过是引申一下;而“乘”的“登”义原本就是其本义,“乘城”(登城、守城)也是古代史传文中常见的词语。它提醒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对一些重要的词语(如史传文中常用的词语)其课本出现过的义项之外的解释也要关注。
18答案:2分。B
细解:问的是用法,即词性。B为动词,其余为介词。选项有两项出自课本(《项脊轩志》、《琵琶行》)。
19答案:6分。(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细解:虚词考查较多,如:焉(兼词“于此”)、虽、然。占了3分。隐含对古今异义词语“虽然”的辨析。“也”在这里表示判断,这道题目既是对“也”的考查,也是对判断句式的考查,占1分。此外还考查了两个实词“职、去”(各占1分)。
本题及之前两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20答案:2分。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细解: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杨氏的陈词:“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这番话的内容是两个,一是指出城池与当地胥吏、百姓的利害关系(“坟墓存焉”),一是指明胥吏、百姓应该怎么做(“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其思维方式是“换位思考”,其言语技巧是“设身处地”。所以答案是: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
21答案:2分。深明大义(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细解:在故事类短文的阅读中,如果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只要理出她做了几件事就可以了,因为作者通常会通过不同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本文也是如此。在“劝夫”与“劝百姓”的两段对话中分别表现了她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等性格特点。
以上两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2答案:2分。形象直观地(1分)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1分)。
细解:首先要明白其语句的特点:比喻、比较。然后,就可以分析出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直观地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答题的模式是:修辞效果+表达的情感。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本语段为明代谭元春的《〈秋寻草〉自序》。与上一大题的考查点不同的是本大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分析、综合能力。没有涉及到鉴赏、评价能力,所以较往年的试卷难度有所降低。
23答案:3分。C。
细解:根据文意,作者所悲的是“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即“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所以,这道题目不是简单的句子翻译,而是在翻译之上的理解。既需要理清句子——“悲”为“为……悲哀”之意,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动用法”,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例如:(1)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3)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同时,还需要结合语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悲哀所在。所以,需要从整体上读懂全文。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
24答案:1分。动。
细解:这道题目相当于考查“动”字的释义,“动”是“动不动”的意思,只有它才符合“古人常有的感慨”这一要求。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
25答案:3分。(1)与山相知之乐(2分),答“恍然之乐”得(1分)(2)家居之乐(1分)
细解:从本段“亦可乐也”入手,可知该段主要谈“可乐”之事。这是“亦”(“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还有什么呢?还有“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概括两层内容就是:(1)与山相知之乐(2)家居之乐。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分析段内层次及归纳层次大意。
26答案:4分。开头交待了“秋寻”的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1分)。“秋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
细解:回答“作用”类题目,需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来思考。具体到本题,就要思考:开头写“秋寻”目的是什么,结尾写“秋寻”目的又是什么;首尾都提到“秋寻”,目的又是什么,都表达了什么,在结构上的意义又是什么。所谓结构,它包括,呼应、过渡、铺垫、线索等。这里主要牵涉到呼应与线索。所以答案是:开头交待了“秋寻”的缘由,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秋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章思路、结构及写作特点
27试题分析、解读:思考“他们”,实际上从“我们”开始。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一词是可以包括对话中的“你”的,当然,也可以不包括。总之,是对话双方之外的其他人。写作本身就是一次对话,这样来看,只要明确了你文章的虚拟读者,“他们”是什么人也就清楚了——是“我们”之外的某群人。注意,题目中的“我们”是带引号的,因此,并不一定确指“高三学生”、高中学生或“90”后,当然也不一定是指考生所在的地域——上海人,所以随着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不同,文章的选材也会出现很大的区别。一个人的角色大体可以受种族、肤色、性别、年龄、籍贯、身份、学历、经历等的制约,每一制约因素又有许多分支,因此,一个人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归类的。于是“我们”就有了许多,随之“他们”也就有了许多。小而言之,“我们”是高中学生,“他们”就是失学的、在外打工的同龄人;大而言之,“我们”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就是“他们”。当然,许多同学在考场上是不可能像我这样分析的,一般都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的选择,这就跟目前的身份感有关系。比如,我们因为长期呆在校园,所以“学生”感比较强,所以较多的同学选择的“他们”将是自己的其他同龄人,比如“汶川”的受灾学生、地震孤儿,农民工子女等。有些考生可能会经常以别的身份观察社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发现,更宽阔的写作选择。比如长期跟踪观察城市乞讨现象的部分中学生,就可以写一写“城市乞丐”。
正是因为是无意识的选择,也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视野、所站的高度、气魄胸襟,以及思想境界,所以这个题目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水平区别开来的。当然,作文的得分并不完全取决于思想认识水平,还要看文笔、结构、书写等其它能力。但是选材的新鲜、独特给阅卷教师带来的冲击可以会比较大,他或她可能陶醉在你的独特视野里,从而不太计较你别的方面。相反,如果大家都去写地震孤儿,那么就要比谁的材料新鲜、谁的细节更准确、谁的思考更深刻,甚至不仅是同学之间比——因为老师关注得也多,你还要比他知道得多,比他想得更深,这样难度就上去了,想得到高分是不是就难了一些呢?
其次,提示语说: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所以,仅仅叙述你看到什么还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仅仅描述“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感受、感悟、思考、想法”。我没有办法去翻看学生的作文,但我可以想象,许多同学的作文可能都是浮泛的群体描述,动人心弦的感触、发人深省的拷问一定是少之又少的。我们同学也可以自己试一试,自己剔除自己作文中“看”的部分,看看还有多少“想”的成分?
我为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叫好!我知道,“他们”是一个富有深刻哲学和文化内涵的话题,说有多深就有多深;但同时又是多么通俗的话题,它就是一个第三人称的复数形式,要多简单有多简单。正是因为简单,我可能会为某些同学感到遗憾,为了省心,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大家都在谈论的群体,从而失去一个展示自己学养和情怀的机会。
高分作文一(67分,总分70分)
他   们
我知道他们一定在外面等着。他们不像母亲们那样焦急地聚集在一起,谈天谈地。他们一定就那么静静坐在角落旁,抽着根烟,不时看看这学校的大门。微微瞟一下眼,考虑着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切顺利。他们不说话,只抽着那危害了他们一辈子的烟,粗糙的指间有着烟熏的痕迹,脸上刻着令人生疼的岁月印迹。他们,是父亲。
我们都体会过,小时候最爱的还是他们。他们什么都会,会骑着那“吱呀”的老坦克,载着我们去天南海北;他们会抓蚂蚱和金鬼子,然后让我们骑坐在肩头,到处炫耀我们的成果;他们会在六一节的时候,带着我们往人群堆里挤,在已经闷热的天气里,排着长长的队伍过山车。我们从不担心会受伤,因为他们无比强大,好似棵树,生(深?)扎我们心里。即使我们只知道儿童节与母亲节,即使我们有悄悄话只跟母亲说,即使我们从未对他们说爱。他们依然无欲无求,用极少的语言去表达他们那温暖的爱。
我们如今是否知道他们的生日?知道他们的鞋码?知道他们最大的心愿?……也许我们只知道自己,知道他们会烧我们最爱吃的菜,知道他们会在我们的生日时送来最贴心的礼物,知道他们要我们好好读书……
他们的伟大与爱是默默的。他们会在母亲焦急打电话找晚回家的我们时,默默地在小区门口等我们,我们一定看到了。他们会在我们摔倒时,默默站在旁边说着:“自己起来。”我们一定看到了。他们让自己坚强而无私。在四川地震时,北川中学的操场上,躺(着)一具具孩子的尸首,他们则压抑着无比的悲痛,扶着几近崩溃的妻子,寻找着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群父亲,他们肩负重担,在灾难之地救死扶伤,他们听着自己孩子致来的问候,微仰着头,努力让自己的思念不表现出来,说着:“别太想我,我很好。”
他们,永远如此沉默,不让我们看到悲伤,不让我们看到眼泪。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给予我们,却从不说爱我们。
他们是父亲,伟大而隐忍。他们是父亲,这个世上最爱我们的男人。也许,我们出考场时,该给他们个拥抱,我想他们一定会尴尬一下,然后直至老去,也铭刻于心。
点评:该文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具有“真情实感”!一句话,它来自于平时对凡俗生活的敏感与细察。也许这样的细节——他们会在我们摔倒时,默默站在旁边说着:“自己起来。”——还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借到;但——在四川地震时,北川中学的操场上,躺(着)一具具孩子的尸首,他们则压抑着无比的悲痛,扶着几近崩溃的妻子,寻找着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细节就只有来自于小作者观察、体验的独特了,我们每天都在看新闻,有多少人从“父亲”角色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呢?文章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光是这一点,就说明这是一位对生活感悟丰富,情感细腻深刻的同学,理应得到高分。当然,文章的优点远不止这一点,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很有特点。从内容上看,用细节描写了想像中的情境,使文章具有了意境美,这应该是“有文采”的重要表现;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回收自如,体现了很高的组织、驾御文章结构的能力,作者确实是一位会写作的孩子。
如果平时就是一位“没心没肺”的同学,看来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得到高分,还是从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开始吧
高分作文二(67分,总分70分)
他   们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把半边的天空映得通红,如血色般笼着,这个城市即将步入它璀璨而丰富的夜生活。
一缕阳光打在钢筋上,在墙上透出班驳的影,另一缕阳光打在他们的肩头,藏青色的工作服,点滴如雪般的白点化在了上面,不知是油漆,还是水泥,亦或是辛劳一天的见证——已干的汗痕。
他们还不能休息,是的,不能。在这个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中,房地产商,建筑公司,承包商,包工头,一级又一级的人们,红了眼的榨取着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能休息的,甚至是生病,而当他们出了事故,终于可以休息了,却是永远地休息,包工头扔下几张红色的纸,“你走吧,治完病就不要回来了。”人民币是红的,天空是红的,此刻他们的心也是红的,被血浸满的红。
他们很微小,微小到人们只会想到高楼的繁华,而永远想不到他们。他们也很大,责任很大,家中的娃上学的钱还没落实,家中的田播种的钱还没落实,还有家中的妻子与老母亲都望着他们给这个家带来新的希望。“小”、“大”有机地结合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我们称之为“农民工”。
常常有新闻播到,公路上两人因几元钱而大打出手,甚至危及生命,冷酷的我们常常是把这当笑料看的。不就几元钱,搭上条命,值得么?值得!我们不知道,这几元钱,够他儿子买一个书包,这几元钱,够他母亲买一根拐杖。
越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不仅仅是农民工),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往往是最重的。
我们看见了么?把孩子户口挂在公共厕所,家长的无奈。我们看见了么?少年乞丐一双双明亮却又无辜的眼。我们听见了么?黑砖窑中孩子门的呻吟。我们听见了么?矿难中声声汉子的求救。
众生平等,我们和他们在出生时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环境,因为家庭,我们的所谓的高高在上只是幸运罢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幸运者没有嘲笑不幸运者的理由。
有时,我们说他们脏;有时,我们说他们没礼貌。但他们淳厚,他们朴素,他们坚韧,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样默默地活着,人微言轻,这是何等的苍凉!
我们应帮助他们,我们应尊敬他们,我们应分出自己的温暖给予他们,这才是一个“兼济天下”的社会应该做到的。
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请记住,是义务!
点评:这篇文章展现的是作者思想的深度,与炽热的情怀。在切题的情况下,决定文章的分数高低的首先是思想,是立意。而立意的高低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选材,本文作者将视线投向弱势群体——“农民工”,既揭示了“他们很微小,微小到人们只会想到高楼的繁华,而永远想不到他们”的现状,又表现出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请记住,是义务!”的公民人格;无论是直面现实的勇气,还是“众生平等”的悲悯情怀,都十分动人,得到67的高分实属正常。作者对相关材料的娴熟使用也显示出其平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思考,他告诉我们写作所谓的积累并不是记一些名言警句、哲理故事那么简单,最大、最好的积累是对生活的积累。要想写好高考作文,至少要熟悉某一领域的生活,以及某一个或一群人物,而且要真正有自己的观察、体验、理解。
除此之外,文章还具有思辩色彩。既有“小”与“大”的思辩——这种思辩让文章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描写很有力度——也有“我们”与“他们”的思辩,而这种思辩让文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很有深度,“众生平等,我们和他们在出生时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环境,因为家庭,我们的所谓的高高在上只是幸运罢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幸运者没有嘲笑不幸运者的理由。”。当然,这一切都来自于小作者的思考,来自于作者新鲜而更现代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这种眼光、视野可能来自于其广泛的阅读,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应该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因提倡思想解放而日渐开放、日趋民主、正大步走向现代的结果!
文章的结尾有些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