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改是美国的“乌龙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42:39
人民币汇改是美国的“乌龙球”?刘罡

中国央行于6月19日宣布将重启人民币汇改,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再度启动了人民币升值进程。虽然让人民币升值是西方国家的一致要求,但从中国2005年7月和今年6月两次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程看,真正有能力压人民币升值的还是美国。因此,人民币的升值进程,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北京和华盛顿比拼内力的过程。比拼的结果如何呢?目前这轮较量才刚开始,表面上还分不出高低,但从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那轮人民币升值过程看,表面上美国压人民币升值成功,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约20%,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早在2007年9月,随着美国开始启动降息进程,华盛顿在与北京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美国历届政府一贯坚持强势美元政策,因为强势美元对于吸引外资购买美国国债、维持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都至关重要,但强势美元的一大弊端是会削弱美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高美国的贸易逆差。鉴于2005年前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对美国来说,在维持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扬,以显著降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最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2005年7月中国在美国压力下开始启动人民币升值进程,表面上是中国低头了,但中美的内力比拼实际上是一场持久战。如果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过程中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却开始下跌,则所谓人民币升值不过是个假象,真正的说法应该是美元贬值,而这正是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那轮人民币升值过程出现的情况。

请看:2005年6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前夕,1欧元兑1.2美元左右,到了2006年1月初,1欧元仍兑1.2美元左右,到2007年1月初,1欧元兑1.3美元左右,到2007年12月底,1欧元兑1.44美元左右,而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夕的2008年8月初,1欧元已兑1.55美元左右。从这组数字可以发现,在2005年和2006年,虽然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但兑欧元汇率却基本保持了稳定,可以说美国在保持强势美元的同时推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基本达到。但从2007年年中开始,美元兑欧元的贬值幅度开始加大,而这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从2007年9月起开始了降息进程。美国启动降息进程是因为次贷危机的苗头已日益显现。2007年3月,美国成屋口量下降8.4%,自此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由盛转衰,直至崩盘。为了遏止楼市萧条对美国整体经济的打击,美联储被迫启动降息进程,强势美元政策名存实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加速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却在加速升值。2005年和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分别升值了2.49%和3.35%,而2007和2008两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都达到了6.8%。这一贬一升的结果就是,虽然中国宣称在这三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0%,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这期间只上涨了7%左右,仅相当于2007年这一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可以说,中国用2005和2006两年人民币“磨磨蹭蹭”的升值与美国虚与委蛇,终于拖延到了美国在2007年9月坚持不住的那一天,美元此后兑欧元等货币全面下跌,自然而然起到了给人民币解套的作用。

综上所述,美国上一次压人民币升值既没能保住美元的强势地位,也没能借助人民币升值缓解次贷问题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压力,躲过经济萧条这一劫,反而让中国可以抓住人民币兑美元那“高达20%”的升幅做文章,雄辩证明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用当下的时髦话说,美国2005-2008年压人民币升值纯粹是一记“乌龙球”,大力开向敌方的球却进了自家球门。美国这一次压人民币升值能避免自摆乌龙的命运吗?鉴于与2005年相比,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已更对中国有利,而美元的长期前景则更加暗淡,恐怕不容乐观。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