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7:44
净行法师编著
说明与前言
望江南
-----白云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点气难平。
人我盛,日认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时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说 明
佛教的经沦,浩如烟海,文理艰深难懂,兼且宗派繁多,就是专家学者,能够全部通达的也不多,更遑沦—般读者了。
虽然—门深入的学者的著述很多,但是,总嫌陈义过深,令没有佛学根底的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堕云里雾中。因此,若要对佛法有一个较全面和透彻的了解,就非要花很长的时间博览群经不可了。
佛法本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而立,应要易于明白掌握,众生才能受用获益。若要皓首穷经,始望能了解佛法的真义,那么除了极少数爱好钻研哲学的知识分子外,就没有什么人可以得到佛法的益处,能够赖以安身立命了。这样,实大违佛法普度众生的精神,不是诸佛所愿。
本书作者为了节省有志向学佛的人士门外摸索的时间,把佛法的原理与修行方法,作了精简详尽、深入浅出的阐述。令一般读者一书在手,便能迅速地得到一个全面、有系统的认识,可藉以作深入经藏及修行解脱的指南;不致蹉跎岁月,仍然迷失于名相概念之中,久久不能入佛解脱之门。
前 言
无上甚深微妙法,千载弘扬度众生,
宗派繁衍数无量,是非论辨起纷争,
大师著述多玄秘,难令密意入众心,
佛语原是解脱法,令堕戏文折大能。
后学童子常慨叹,甘露法雨众难亲,
空有去苦安乐法,难令烦恼灭半分,
不惭鄙才陋疏浅,强执秃笔传佛音,
欲以文字作因缘,普令有情起道心。
无边佛法皆方便,真理从来证自心,
莫执言辞与诡辩,应知证果在修行,
佛法只如盲人杖,论法不行费光阴,
正信诚心诸佛助,坚忍必成彼岸行。
一九八七年一月净行于香港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
净行法师编著
目录
前言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应化
(一) 佛陀的降生
(二) 出外游观与出家
(三) 寻师问道
(四) 苦修六年
(五) 降伏魔怨
(六) 道成肉身
(七) 转法轮
(八) 鹿野苑度五比丘
(九) 第一位在家佛弟子
(十) 应世缘尽
(十一) 佛陀入无余涅般
(十二) 八王分舍利
(十三) 结集圣典的号召
(十四) 五百罗汉结集于王舍城
(十五) 经、律、论三藏的结集
原理篇
第一章  佛法的内容
(一) 佛法所解说的是什么呢?
(二) 对佛法所应采取的态度
(三) 于学佛修行无益的戏论
(四) 学佛对行者能起的改变
第二章  分别真理与错谬的四法印
(一) 四法印
(二) 诸会无常
(三) 诸法无我
(四) 诸受是苦
(五) 涅般寂静
(六) 四法印与一实相印
第三章  法界的缘起
(一) 真如——心物的本体
(二) 真如种子变现宇宙
(三) 和谐的法界
(四) 宇宙万有的类别
(五) 诸有为法皆因缘生
(六) 四缘生诸法
第四章  物质宇宙的生灭
(一) 大种
(二) 四大皆空
(三) 色空不异
第五章  生命的轮转
(一) 心与生命
(二) 有情生命的循环
(三) 有情生命的轮转的过程——十二缘起
第六章  有情生命与“无我”
(一) 无“我”的众生
(二) 无“我”与生命的延续
(三) 圣者肉身瓦解后的存在形态
第七章  佛教的心理学
(一) 心与身的关系
(二) 心识的结构
(三)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四) 第六意识
(五) 第六意识的功能
(六) 机械的意识生活
(七) 第七识末那——思量执“我”之识
(八) 第八识阿赖耶识——心识之本
(九) 阿赖耶识的功能
(十) 阿赖耶识与身心外境的塑造
(十一) 阿赖耶识与真如
(十二) 圣者八识转智
(十三) 如来隐藏于众生的心中
第八章  业力
(一) 业力的意义
(二) 业力的显现
(三) 业力建立的条件与解脱
(四) 善业与恶业的分别
(五) 别业与共业
(六) 业果成熟的时间
(七) 辅助与窒碍业力生报的业
(八) 业果必要自受
(九) 业力不同,果报亦异
(十) 业果轻受重受不定
(十一) 业果本身的不定性
(十二) 忏悔对业力的影响
(十三) 业力、轮回与公义
(十四) 前生业力报于下生的需要
(十五) 思想与业报
(十六) 业与自爱
(十七) 业报的教育性
(十八) 业报与进取
(十九) 业力与自我的创造
(二十) 业与他力的救度
第九章 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
(一) 三界
(二) 六道——有情投生的六个境界
(三) 天道
(四) 人道
(五) 阿修罗道
(六) 地狱道
(七) 饿鬼道
(八) 畜生道
(九) 六道并存于人间
(十) 中阴与转生
(十一) 转生与前世的记忆
第十章 魔
(一) 一切凡愚皆着的内魔
(二) 外魔——正道的考察者
第十一章 在解脱道上的行者
(一) 永离六道、不再受生的阿罗汉
(二) 救世的菩萨
(三) 菩萨与阿罗汉之别
(四) 十地菩萨的境界
(五) 大乘、小乘同归一乘
第十二章 如来的种性
(一) 如来十号
(二) 如来十力
(三) 四无所畏
(四) 十八不共法
(五) 佛陀的三身
(六) 佛陀的三不能
第十三章 涅般解脱的状态
(一) 自由自主、随心所欲的大涅般
(二) 涅般四德——常、乐、我、净
(三) 涅般不可说
行法篇
第一章 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
(一) 智信的建立
(二) 以四依四不依择法
(三) 认识四圣谛
(四)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 生活在刹那之中
(六) 订立正确的修行目标
第二章 十善业道——凡夫于生死轮转中求取安乐之法
第三章 立志修行与持戒
(一) 三自归依
(二) 紧守五戒
(三) 食与杀戒
(四) 四重禁
(五) 菩萨所持的戒
(六) 有福无罪的破戒
(七) 六和敬
第四章 欲、解脱与道场的正确认识
(一) 解脱从欲而生
(二) 欲的驾御
(三) 解脱成就于世间
(四) 出家在家皆与俗世作道场
第五章 “无我”对解脱的重要性
(一) 止息视五蕴为“我”的执著
(二) 四重空与解脱
(三) 解脱从放下“我执”而生
(四) 止息对别人的执著与希冀
第六章 导致身心解脱的三十七个行法
(一) 三十七道品
(二) 培植五根
(三) 善用五力
(四) 作四正勤
(五) 增长七觉支
(六) 依八正道生活
(七) 习四念住
(八) 建立四如意足
第七章 普度众生的菩萨行法
(一) 菩萨与四弘誓
(二) 四无量心
(三) 四摄法
(四) 六度 (1)六度的意义  (2)行六度的果报
(五) 五明
第八章 禅定
(一) 修习禅定才能觉醒
(二) 禅定的意义
(三) 禅定能起神通
(四) 持戒、禅定与神通
(五) 正定与邪定
第九章 以心造万法的窍门
(一) 心意的关系
(二) 善用心力
(三) 以发愿引发心之大能
(四) 以念诵引发心之大能
(五) 以观想引发心之大能
(六) 向佛心祈祷
(七) 以佛像调心摄意
第十章 获得他力救度的法门
(一) 念佛解脱的行法 (1)念佛往生净土 (2)念佛在现世能起的功德
(二) 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三) 他力与自力救度不一不异
第十一章 见性成佛——以佛心御妄心
第十二章 无修无证——行之上者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
净行法师编著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应化
(一)佛陀的降生
佛陀以自己成佛的经历,说明众生皆可凭自我的努力,得到一切的智慧、力量与解脱。他通过一个凡人的成长、求法、修行与证道的过程,显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
他要在人间这最适宜求道、修行与成佛的地方,示现人能怎样自利利他地、自觉觉他。
他示现怎样把爱己、爱家、家国这狭隘之爱,扩展为爱天下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之爱。
他示现怎样抛弃世间有限的治人、治国、治天下之小权,去争取统御宇宙一切心物无限力量之大权。
示现怎样能祛除一切的束缚,得享无限制的自由。他要示现,人怎能样能道成肉身,在秽土成佛弘法,广度有缘。
佛陀于公元前五四四年,下生古印度的迦昆罗卫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示灭于公元前四六国年,应世共八十年。为属释迦族的城主净饭王之子,姓乔达摩,取名悉达多,又名牟尼。
(二)出外游观与出家
悉达多太子出生才七天,母后摩耶夫人便去世。从小,他便由姨母一手抚育成人。
太子年纪稍长,父王便延聘国内外诸师教授各种经论技艺,使成文武全材,他日能顺利接掌王位,令国威四播。天资聪颖的悉达多,闻一知十,很快便精通了老师所能传授的一切学问与技艺,不久,便再没有人堪作太子师了。饱学的太子,虽是文武全材,欲乐无缺,但总觉得宇宙人生有很多问题,不是诸师传授的论说所能解释清楚,因此,他常独自于树下,冥想思惟,欲穷宇宙一切的玄秘。净饭王曾于悉达多出生后,遣术士为太子看相。相士们都说:“太子瑞相,若然出家,必能成无上道,若不出家,必雄才伟略,为一代贤主,王四天下。”大王见太子年事稍长,便如是喜受深思冥想,深恐他会应相士之言,充国求道,因此,于太子十七岁时,便替他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希望能以婚姻生活、儿女恩爱,打消他任何出家的念头。
太子的婚姻生活很美满,两年后,十九岁时,便得一子,名叫罗侯罗。但是,美满的婚姻生活,只能暂转移他对生命奥秘的注意,日子久了,从前困扰他的问题,再次牢牢的吸引着他,使他非要寻根究底,找出答案不可。
久住宫中的太子,要多看世界,多了解人生,便于一天,远离华丽的宫殿,走出王城繁华之地,四出游观。可是,游观的结果,粉碎了他以往对生命的看法。养在深宫的太子,衣食享乐无缺,不知天下之疾苦、人间的灾劫。但是,出得城来,他看到困苦的百姓,郁郁寡欢,辛劳地作苦工,也看到瘦弱无助,衣不蔽体的乞丐,沿途行乞,境况凄惨。他看到鸡皮鹤发、牙齿脱落、老态龙钟、伛偻而行的老者,在路上摇摇欲倒,却没有人掺扶慰问,有若给遗弃的人,令见者辛酸怜悯。他又看到面唇青白、手足颤抖、痛苦莫名病者,正受无情病菌魔的摧残,于地上辗转呻吟,令闻者黯然。他又看到一队送殡的行列。僵直的尸体抬在架上,尾随着的亲属朋友全都满怀悲恸,不是高声痛哭,便是低声饮泣,令旁观者亦深感死别之痛。
这一切生的苦、老的苦、病的苦、把未经忧患的太子吓呆了。他回宫后,心中自想:“生老病死之苦,虽贵为王侯,亦终难免,就是国家民族也必有衰亡之日,一切皆是无常,绝不永久,那么,眼前的富贵安乐,岂不如浮云一般,又有何可贵呢?是什么缘故,世事竟是这样无常多变,没有公允呢?怎样才能得到持久真实的快乐,从生老病死诸苦解放出来呢?”这都是太子所急于解决的问题。
出外游观的所遇所闻,与宫中奢华的生活相比,更显出后者的虚幻不实,如同假象,在后面隐伏了无限的失落与此同时苦恼。太子心里想:“一切世间稀有的欲乐我都尝遍了,还要学浪费多少光阴在这些短暂的、必要坏灭的欢乐上呢?”他觉得时间迫切,再不能耽于宫中糜烂不长进的生活,在虚假的欲乐里浪费光阴,无助的等候无常的来临去吞噬一切了。他要找寻灭苦之法,真正快乐解脱之道。
忆起城外所见满脸吉祥瑞相的沙门,他相信出家修行,可能是唯一能导致解脱之法,经过慎密的思惟,他终于决定离家学道,就在二十九岁那年一个晚上,为了避免父王后妃的阻挠,他只带了近待车匿一人,偷偷地离开皇宫,踏上修行的道路。
(三)寻师问道
悉达多太子离开了皇宫,便问诸道人修行之处进发,到达之后,便把头发割下,卸下华服,换上袈裟,着近侍车匿回宫,向父王禀明他出家的因由、求道的志愿。近待回宫,便把一切告诉净饭王。大王听罢,心中非常懊恼,但是深知太子坚强不屈的个性,知道绝无法把他追回,旨留于皇宫之内,因此,唯有任由太子在外流浪求法,只希望有一天,他厌倦了刻苦的修行生活,会重返皇宫,与自己再享天伦之乐。但是,大王对太子的安全,却很担忧,于是非曲直便函暗中派人追随保护,使他不致为猛兽毒蛇所害,遇事也能得照应。
太子在诸道人修道之处走动,不久便找到了一群修苦行的道人,为首的是跋伽道人。他看到各道人都在作种种逼迫损害自己身心的举动,使自己陷于极大的苦恼煎熬之中。太子惊诧不已,便细问他们自我虐待的原因。他们都说:“今生尽量受苦修苦,苦便能尽,来生便更无苦可受,得享大福荫,因此,现今受苦越多,未来得乐越大,自受苦恼,乃是种乐之方。”
太子对这种只求生天享福,不求究竟解脱的修行法,绝不表赞同,便对他们说:“以受苦作为得乐之因,纵得生于一时,可是天福尽了,一样要轮转生死,苦实不能尽去,况且苦行未必就是导致生天享福之因哩!你们又何苦要以苦生苦呢?苦行实非解脱之道。”说罢,太子便向北而行,走向另一位素负盛名的道人阿罗迦兰修行之处。太子见到道人,便请教解脱之道。道人说:“要断生老病死的苦恼,当修禅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处’,便可解脱。”太子问道:“‘非想非非想处’有没有‘我’的存在呢?”
“如果没有‘我’,是哪个去‘非想’,哪个去‘非非想’呢?”
“如果根本没有‘我’的存在,就不能说有‘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存在了。”
“如果仍然有‘我’的存在,他是有知觉的,还是无知觉的呢?”
“如果是有知觉的,便仍有所渴念,仍陷入得失苦恼之中,并非清净的解脱。”
“如果没有知觉的话,便与木石等没有生命的东西无异,这又有何可贵呢?”
“若有任何‘我’或‘我想’的状态存在,仍是有所执著,未曾抛下烦恼,未得解脱的状态,又怎能算是究竟呢?因此,你所说的‘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实非解脱的彼岸。纵能入禅定甚深如此,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绝难因而断生死轮转,除去一切束缚。”
道人听罢太子一番议论,便答道:“予修习禅定,经已一百零四年,所得境界,不外如此,看来,还未获究竟,实是惭愧。沙门年少若此,竟如是睿智过人,见解精辟,他日必能成无上道,惟愿成道之时,请先来度我。”太子答应了,便与他道别,再访其他的道人,究研解脱成道的法门,但是,所遇所闻,皆无新意,且多乖谬,令他求师的热忱也冷却了。太子遍访道人之后,发觉竟无一人堪为导师,只好内求于己,凭自己心中的灵力,摸索解脱的途径。这样,他便与父王派来待候的比丘忄乔陈如等五人,到迦舍山苦行林中,作无师的修行了。
(四)苦修六年
悉达多太子与五比丘在苦得林中,远离一切物欲的纠缠,穿的是极粗糙的袈裟,喝的只是清水,吃的只是极小量的麻粟,居处只求能避烈日风雨,终日只顾禅定思惟,期望能悟出解脱之道。在这种情况下苦修,一下子便过了六年,但太子在证悟上,似乎没有寸进。从前雄姿英发、温文尔雅的太子,如今只剩得一个形容枯槁、皮包着骨的活骷髅,旧时的王者风范,已无余剩。
太子自想:“六年的苦修,竟然毫无寸进,莫非是走错了道路,修法欠妥?”他心里烦闷,便从座中起来,步行到座处附近的尼连禅河。行到河边,他看到沿岸秀丽的景色,碧绿的草地、艳丽的花丛、茂盛的树木、清澈的河水、无牵无挂的游鱼和自由自在、高低飞翔的小鸟。清风徐来,流水淙淙,花香鸟语,使太子的精神为之一振,竟暂忘却了修行的事,独自陶醉在当前美景之中。他看到清凉诱人的河水,竟不假思索,脱下袈裟,便跳进水里,愉快地浮沉于河水之中,得意地舒展四肢,尽情地洗个澡。
太子洗澡后,心情轻松愉快多了。他的嘴角露出悠然自得的微笑,也不急于回座静修,却游目四盼,在河边漫步。一会儿,一名牧牛女,赶着牛群过来吃草,遇着太子,便与他热情地交谈起来,及知道他是一位修道已久的沙门,心中更起敬仰。为了表示心中的敬意,她送给太子一大碗鲜牛乳作供养,而太子也绝不客气,欣然地接受,并且一饮而尽。
他很高兴地与牧牛女再倾谈一会,才愉快地与她道别,步向静坐之处。同修的五比丘,一直在注意着太子的动态,看到适才的光景,认定太子已失道心,又复贪着世间的物欲,再无精进之意,于是,心中起了鄙视,不愿再与他一同修道,见他悠然步坐处而回,便相率离去,也不道别,便留下太子一人不顾。
(五)降伏魔怨
太子从河边向静修处走,遥见五比丘交头相议一会,便神色不悦地相率离去,心中已明原委,但却毫不介意,也不去追赶解释。秀丽的景色、身体的洁净、牧牛女鲜乳的供养,使他身心清明舒畅,精力充沛,斗志昂然,与起座时的颓态,实有天渊之别,前后判若两人。
他回到禅定之处坐下,以无比的决心下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道,宁可碎是身,亦终不起于此座。”精神、体力、意志都处一极佳状态的太子,进入了从未曾经历过的极深定境,遨游于无边无际的精神界里;无尽的新奇事物,接踵而来,令他目不暇给。但是,他以无比的定力,只作一位淡淡的旁观者,于一切无动于中,绝不起执著。然后,一切人性弱点的化身,排山倒海浮现于他心灵的眼前。
人性的贪、嗔、痴,种种欲念与执著,皆现作无量的幻境,变成极难抗拒的诱惑,挑逗太子尘心的复起,使他失去自持,再陷入五欲之乐中,与在家的俗人无异。醇酒佳肴、热情淫荡的美女,金银珠算宝、广大无尽的国土与臣民,令人飘飘然的礼拜称颂、无上的权威与荣耀,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于太子的跟前,等待他的受纳。只要他稍一动心,便即陷魔境,迷失正道,从前修持所得,便尽付水了。
但是,太子已参透了世间欲乐的虚幻,以坚定的意志,心无所住,于一切引诱试探,皆现作镜花水月,心境寂然不动,于是,这些心魔幻境,便如晨早的薄雾,给太子智慧的骄阳,驱散得无影无形了。太子战胜了。他已从世间一切极难祛除的欲念缚束中解放出来,得到完全的自由了。
可是,跟着出现的,竟是各种使人不寒而栗的妖魔鬼怪、毒蛇猛兽的蜂拥而至。他们全都有形相恐怖,大多手持利刃,不断发出令人毛骨耸然的呼啸,作出种种威胁性的动作,步步紧迫太子的坐处,他们迫使太子降服下拜,作他们的奴隶,受他们的差遣,与他们一起作恶,否则,便要把太子煎熬磨折,残害他的性命。为首的魔王,更威迫利诱,诸般作法,卖弄神通,使电闪雷轰,狂风怒号,山摇地陷,树木倒塌,鸟兽悲呜,如同末日之将至。可是,太子却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论他们如何折辱殴打,也坚强地忍受,既不愤怒,也不害怕,既不与他们撕打自卫,也不求饶免死。他深知一切邪魔鬼怪,皆是幻化之物,只要心中不起执着,不自起畏惧,他们便无能为力,对他难起损害,他也深知,就是自己假合之身,也同是幻化之物,实不足惜。他深信,只有平等的法身,才是真实,因此,他能起完全的勇毅,面对一切魔怨,毫不动容。
睿智给他坚定的信念;信心给他难以摧折的勇气,就是这无比的勇气,使一切魔怨徒劳无功,全军败退,永远失去一位能受滋扰的对象。至此,太子已克服了一切有情的苦恼惊怖、一切的软弱无助,百成为一位无坚不摧的强者、征服者。他的智慧与定力,彻底地摧毁了对世间所有荣辱得失、爱欲苦恼的执着,使他真正的从身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切魔怨皆已降伏,现在,他已是一位解脱者了。
(六)道成肉身
在一场智慧、信心、定力的大决斗、大试探之后,太子的心中,有若雨后天晴,太阳再现,实是清新舒畅无比,一切烦恼牵挂,全都洗净无余了。太子的内心充满从未曾有、难以形容的喜悦。他感到与万法合一,与宇宙浑然而成一体,感受到一种难以解说、超越你我相对的存在,且自觉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法力。他随意回顾以往,发觉从前种种,竟随念而现前,从前的善恶行止、父母眷属、各次轮转生死,历世修行,以至无限久远的事情,皆历历在目,应念而活现、丝毫不漏。他发觉他能随意观察宇宙万法,清楚明白,不论远近,体积大小,一一如在目前,他发觉他能随意收听宇宙一切的声响,清楚明白,就是从极远而来,极微弱的音声,亦能听闻,清楚如发于耳畔。他发觉他随意得知众生心中所想何事,于他们从前所作种种事亦复清楚明了。
他觉得一切太奇妙了!他要了解一切新获得的能力,于是随意变法,他发觉一切物,竟随他的心愿而转,绝无任何限制,就是他的自身,也超越了时空的障碍,能无处不在,随意同时或异时,游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中。此刻,他明白自己心识的力量,经历世的修行,今已全部觉醒了。这充满无限喜悦、无限解脱、能起无量神变、能得无尽智慧的境界,就是修行证果的终极了。困扰他已久的宇宙人生奥秘,在这不可思议的境界里,已是超然若揭,尽在他掌握之中。如今,他知道一位佛陀已经诞生,他经已道成肉身,得成正觉,与三世诸佛,平等无异了。
(七)转法轮
佛陀住于觉者的大涅般中,静坐了相等于人间的四十九昼夜,仔细观察于宇宙生命的缘起,细看一切法如何生,如何来灭,众生如何生死轮转,如何能获得解脱。他遨游于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把一切自然规律、造化玄机,一一领会掌握。之后,他才从定中起,重入世间。他以凡夫之身入定,但是,出定的时候,他已是一道成肉身的觉者了。出定后,他概叹地说:“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入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恒作种种颠倒执着,以致轮转生死海中,受大苦恼,久不能出,真是可怜可惜!”
他续思惟:“我今已成无上道,得一切解脱之法,但是解脱法门,皆甚深难懂,唯有证果的佛陀,才能彻底明白知晓。众生在浊世之中,为贪欲、愚痴、邪见、骄慢、虚妄所覆,又复福薄根纯、无有智慧,焉能解我所得之法?若我为彼等转大法轮,传无上道,彼等必心生疑惑,不能信受,反易生诽谤,因而堕于恶道,受大苦恼,若是能害众生如此,我宁愿默然毁弃此肉身,永灭于世间,长住于大涅般,不留痕迹于世,更不宣示我所得法。”
佛陀对世间众生,重生哀悯,因为他们自种苦因而不觉,又不求解脱,只有世世浮沉于苦海之中,苦无圣者点化,恐永难得生于善道,且莫说断生死轮转。佛陀心想:“普度众生乃是我修行之本愿,岂可因众生难度而起舍离之心,必要在此假合之身未坏之年,努力弘法,始不枉在此成佛之因缘。众生虽愚钝颠倒,但我可随其根器,方便说法,大智者为说大法,小智者为说小法,使普天下皆能受法雨滋润,令渐趋向解脱之路。”思惟已毕,便忆起先前曾答应成道后要先度阿罗逻迦兰道人之诺言,便从定中,得知该道人经已去世,于是决意先以小法,度同修乔陈如等五比丘。
(八)鹿野苑度五比丘
佛陀将至鹿野苑处,便为五比丘所遥见。他们心里仍然怪责太子弃苦得、退道心、接受牧女的供养,于是相约,如佛陀到来,不须起立欢迎,亦不敬礼,坐立随他自便,决不理会,只把他视作陌路人。可是,当佛陀来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便为佛陀的威严灵力所摄,不由自主的从座中起,肃立欢迎,恭敬礼拜,亲切地呼唤太子的名字。
佛陀便对五比丘道:“为什么对天人的导师、证果的佛陀,直呼姓名,毫无敬意呢?我今心如空虚,对毁誉已无所分别介怀了,但是你们的骄慢,是会自招恶果的。做子女的,若直呼父母的名字,在世仪当中,犹尚不可,何况我现在已成道果,已证佛位,堪作一切之父母哩!”五比丘听了佛陀的话,便羞惭地对佛说:“昔日见世尊苦行六年,又复受饮食之乐,误以为道心已失,今又不知世尊已成正觉,心生不敬,真是愧悔万分,望世尊恕不知之罪。”
佛陀答道:“你们实不应随便量度我不能成道的。你们须知,身在苦中,心则恼乱,如身在乐中,又被欲乐所缠,不得自在,所以苦、乐二者,都不是成道之因,若能舍苦乐二边,行于中道。内心才能安静坐下来修行正道,这亲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佛陀观五人根器堪受佛法,便向乔陈如等到说:“世间所有的人,都不能免除生老病死之苦,与亲爱的人,必要分离,互相怨恨的人,却时常相遇,梦寐以求的东西,又难到手,现有的尊荣快乐却难得永享,终有失去之日。为什么这些苦恼会出现呢?这都是因为众生有了‘我’想,而所有贪欲、嗔恚、愚痴,皆从‘我’生,右灭‘我’想及贪、嗔、痴,苦根便从此断了。因此,必须知道苦的起源,断绝不良的习气,发心灭尽一切苦恼和勤奋地修行能导致解脱之法。这就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道理,是解脱的根本、成道的真谛。”
佛陀广说四圣谛意义毕,五比丘便觉得有人如此智慧,于是顶礼佛足道:“我等深服世尊所教,愿随世尊,更学无上之法,愿世尊慈悲,允收作弟子。”世尊欣然答应,于是世间始有佛、法、僧三宝,而弘法于人间的事业,也从这时开始了。
(九)第一位在家佛弟子
有一长者的儿子,名叫耶舍,聪慧多能,家财千万,生活无忧,各种欲乐,皆无匮乏。一天晚上,他与从妓女玩乐完毕,便各自就寝,但在夜中却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于是起床,欲到四处闲逛,以解闷意。当他步出大厅时,见到诸妓女,有仰眠、有伏卧,头发蓬乱,口流唾液,袒胸露体,颠倒纵横,丑态毕露,深觉荒唐不净。回想自己同是生活于如是境况之中,同是一般荒唐不净,心中便生起羞愧厌离之心,期望能入于清净高尚之道。
当他内心作这样思量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一度慈光。他心里觉得奇怪,竟被吸引着,不由自主向光明出现的地方,信步走去。他感到心里似觉有人呼唤:“善哉耶舍,我有无上清净解脱之法,你可速成来领受。”耶舍以光引路,不久,竟来到鹿野苑佛陀的住所,到达鹿野苑,他见到威德具足、慈悲满脸的佛陀,便喜不自胜,躬身下拜,伏愿佛陀收为弟子,授以清净解脱之法。佛陀即遂他的心愿,收为弟子,为他广说离苦清净之法。
耶舍的父亲在天明时,发觉儿子不在,便四出找寻,但是遍访不获,心中苦痛莫名,行至河边,见爱子的鞋掉在一旁,心想儿子必定涉水而过,若渡河至彼岸,或可找到他的下落,于是便雇艇渡河,沿著足迹而行,直到鹿野苑处,这时,佛陀知道长者前来,为寻儿子,若见耶舍已出家学道,成一沙门,不能与他朝夕相见,心中必生大苦恼,甚至痛绝身亡,遂使耶舍回避,不令相见。长者到时,便善言劝慰,然后向他广说无常,无我及解脱之法,令长者爱欲执着之心稍减,才告以耶舍出家之事,令父子相见。
见面后,父对子说:“儿啊,我很高兴你能拜佛陀为师,学无上道,就是我自己,对佛陀的法,也同是心悦诚服。今天因你而来到佛陀之处,也是我的福气。我不但不会反对你出家修行,就是我自己,也同欲出家于佛陀的座下。”说罢,便跪于佛前,请收为弟子。
佛陀对他说:“住于俗世之中,行俗世之事,若能克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厌离官能的欲乐,便与出家异了。若处于山林之中,身虽被袈裟,食住简陋,但却念念不忘俗世的欲乐,那么,便徒有出家之名,而无家之实。一切的善恶,皆从心生,因此,真正的出家,不在于身而在于心,就是处于俗世,也同能修行证果,我看你的根器回缘,在家修行较出家学道尤为合适,这样,我便答允收你为在家弟子,此后以居士身在家修道弘法吧!”
(十)应世缘尽
佛陀到处弘法四十余年,广收出家在家弟子无数,现在已经八十高龄,色身垂垂老矣。他知道应世的因缘快要尽了,便要选择一个最适合圆寂的地方,因为佛陀入灭是一件大事,不应仓卒忙乱,便于一天,告诉近侍弟子阿难:“我今欲往俱尸那城弘法。”
阿难是佛陀的大弟子,侍奉于老师的左右,有多闻第一之称,听到吩咐,便恭敬地侍候世尊前往。途中,佛陀接受了一名铁匠供养的磨菇为食,因为磨菇有毒,便以此因缘,使老朽的色身生起病来。佛陀腹背疼痛,遂命阿难把携的袈裟铺地,然后卧于其上,稍作休息,又命阿难到河边取水,洁净足面,除去汗垢。静休一会儿后,佛陀便起而作跏跌座,禅定思惟,观察入灭之事。
一名朝中大臣路过,见佛陀于座中仪容端正,令人乐见,心生敬重,便即上前供奉黄金色布帛一疋,在佛接受后,才欢喜地离去。佛陀对阿难说:“我欲穿用此大臣供奉的布帛,请把它剪裁成合身的袈裟给我吧!”阿难便依佛陀之言,把布帛剪成合适袈裟侍奉老师穿上。
但是耀眼的黄金色裟袈披于佛陀身上,却比不上佛身发出的灵光,因而顿失光泽。阿难心里奇怪,便向佛教陀道:“我随世尊学道二十多年,从未见佛身发如是光明,亦未见世尊容颜如是光耀焕发,不知是何因缘,世尊现如此威光?”佛陀回答说:“有二因缘,如来现此光芒,异于常日。一是作为一位修行的菩萨,他将于即夜,得无上正觉,成就佛果。二是如来将弃色身,入无余大涅般。”
佛陀续对阿难说:“我将于是夜,在俱尸那城娑罗林中入灭,你应在两树之间为我安设卧具,我将北首而卧,中夜必入涅般。”阿难听到佛陀这番说话,知道跟随多年的导师,色身即夜便要相舍,而自己尚未证道,不能在佛入灭后,以禅定力相随,心中虽生大懊恼,却不得不强忍愁哀,为导师尽心办好这最后一件事。
是夜,阿难与诸弟子侍奉佛陀休息后,便悄悄地走到他背后,在他觉察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哭泣起来。心里想著:“为什么待我们恩深如海,情如父子的天人导师,那么快便要入无余涅般,令我们失去怙恃呢?何况还有那么多同门的师兄弟尚未赶到,世尊却不待他们的来临便要圆寂,不让他们见最后一面,这不是会令他们觉得很遗憾吗?佛陀休息了一会,精神好了一点,有事要找阿难,在身边看不到他,便问其他的比丘:“你们的阿难师兄在哪里呢?”众比丘们说:“阿难师兄知道世尊快要入灭,正在躲著恸哭泣哩!”佛陀于是呼唤阿难到跟前,慈祥地对他说:“阿难,我不是说过,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总有一天要败坏离散的吗?所有可爱称意的事,亦皆一样,终归于无常的,实没有一法,能够例外。
“如来已断了所有惑业,不须再受色身的羁绊了。如来入灭后,虽无色身可见,但是法身遍于宇宙一切虚空,能时刻与你们感应相通,这样,你又何必如此哀伤呢?况且,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我数十年来所传之教,是宇宙的原理和本质,就是佛陀有无限神通,也只能随顺,却不应违逆,否则,便令众生执着虚妄为真实,自毁自己所传之教了。
“若是如来于高龄仍不入灭,便是鼓励众生执着假合之色身,闭塞解脱之道,不能示涅般的寂静解脱,反使有情迷失于世间的假象,永无出离之日,阿难,就是这缘故,一切佛陀,应世缘尽,便要入灭,住于离色身的无余大涅般,待因缘和合时,再生应化,或以化身,现于各处,因此,你是不应对如来有形相的色身,作任何执着,否则,便如无知的俗人一样,不能得到解脱。阿难,能生于佛生之世,为佛的弟子,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今你难遇能遇,已是极大的福气。虽是缘尽在即,亦应视此殊遇为快乐的事,不应再生悲恸啊!“
(十一)佛陀入无余涅般
阿难向快要入灭的佛陀问道:“世尊住世的时候,我们有导师耳提面命,替我们解答疑难,世尊入灭后,我们以何人为师呢?”佛陀答道:“阿难,不要说如来灭后,便失去了导师,我入大涅般后,你们当以我所传的法,我所授的戒律为师,自增福慧,自求解脱,这样,便与我住世时一样,凡事皆有所依循,能踏上证果之道了。”
然后,再对各比丘说:“我多年弘扬的道理,你们有没有疑问呢?若有的话,就请立即把握电动机发问吧。不要等到如来入灭后才后悔,在如来住世时不晓得发问,到有疑难时却没有人解答。比丘们啊!你们要珍惜时光,把握机会,因为佛住世时,能为佛的弟子,是极不容易的事。”
佛陀如是再三劝请他们发问,比丘们都默然无语,在老师面前恭敬的站着,谁都不愿意在这时刻,还要劳烦世尊重演教义。佛陀无奈,只好说:“若有人心里存有疑难,却又不好意思自己发问的话,那么,就是请一位同修代问也是好的。”可是,对佛陀充满敬意,正哀伤别离的弟子,没有一个愿意提出任何质询。于是阿难便对佛陀说:“世尊所传稀有难得之法,大家都深信奉行,毫无疑惑,真的没有疑问啊”
这样,佛陀便向德行最高的大弟子摩诃迦叶说:“我涅般后,你当结集我所说法,利益天人,不能因导师入灭,便使殊胜妙法,隐没于世。”摩诃迦叶答道:“善哉世尊,我当肩负此重责,善为结集圣教,使无上解脱之法,得永住于世。”佛陀听罢,便对众比丘说:“无底的生死海,我已经渡过。这色身就好比载我渡海的林筏,现在彼岸已达,正是舍弃的时候了。如来摆脱肉身的束缚,进入超越形相桎梏的无余涅般就在此刻。”
佛陀说完这番话,便即入初禅,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然后由四禅出入三禅,由三禅出入二禅,由二禅出入初禅,再由初禅入乃至四禅,便寂然不动。佛陀如是顺逆进出四禅定后,神识便永远地离开色身,入无余大涅般了。圣者应化之身,虽是卧姿安祥,面容慈顺,嘴角仍挂快乐的微笑,但是经已了无生机,毫无动静。天人的导师,终于溘然长逝,只留下佛法在人间了。
(十二)八王分舍利
佛陀入灭后,住世的觉者,便在人间消失,众生再不能如以往,有如来的色身可见了。在场的弟子,除了已见道迹,证入圣位的尊者,因已亲证生死皆是虚幻不实,又能遨游于精神界的缘故,心境泰然不动外,其他未得道的比丘,个个皆凄然不悦,有些更悲恸哭泣,以致晕绝于地。就是阿难,也是满腔悲恸,如丧考妣,饮泣难禁。
弟子当中有一位阿罗汉名阿尼卢陀尊者的对阿难说:“阿难,你是如来的近侍,听法最久最多,当知世间无常,有生必有死的道理,世尊入灭入无忧国土,原是快乐的事,为什么连你也宋愁眉苦脸,悲痛激动,失去佛弟子所应有的安祥洒脱,与从未修习佛的俗人一样执著无智呢?阿难,如来出世入灭,皆有很大的因缘,缘合即来,缘尽则去,绝不会因个人的爱著贪恋而有所改变的。
“现在满怖虚空中的大威德天众,都在窃窃私语,慨叹如来的弟子,竟有如此执著不通,修养浅薄之辈,正深恐如来的名声,将败于这些不肖弟子之手,如来圣教,将不能久住于世。阿难,你侍奉如来最久,闻法最多,虽未证果,仍须在后学之前,作个好榜样,免令如来弟子人人非议啊!“阿尼卢陀尊者续为阿难等未断烦恼的弟子演说佛法,广解无常解脱之道,僧团才回复平日恬静和谐、圣忍自信的特性,准备如来色身的殓葬。
佛陀圆寂的信息很快便传开了。散布四方弘法的佛弟子,各国的大王信众,都从四方八面前往入灭之处,欲向圣者遗下的色身,作最后的敬礼,及为佛陀的葬礼,竭诚尽力。各大王要给佛陀王者的葬礼,因此,圣体洁净后,便被涂上各种香油,四周饰以各种香花,复以宝幢幡盖围绕,在会众礼拜念祷声中这佛陀的大弟子,便燃点稀有香木,把圣者四大假合之身火化,使四大洁净地重归四大,终结了佛陀住世的回缘。
佛陀遗体火化已毕,参加葬礼的各国国王共议同分舍利,议毕,便派使臣至拘尸国国王处,说道:“我等远道而来,参加世尊葬礼,今已礼成,即欲回国,恳请分舍利一份,让我等回国后,能建塔供养,若蒙应允,当备厚礼宝物酬谢,若不洽舆情,我等带重兵而来,当不惜生命,以兵夺舍利。拘尸国国王,听罢使臣之言,便对朝臣说:“世尊于我国境内入灭,是我国的祥瑞,舍利自当由本国留存,岂能舍弃,任令外流他国?若诸王以兵相挟,孤亦有强兵猛将,能保圣物不失。不知诸卿见解如何?”朝中大臣,议论纷纭,许或不许,莫衷一是。
及后,一位年老大臣,对大王说:“佛陀住世,常教众生多行布施、慈心不杀,现在怎可为舍利之事,令各国兵戎相见,生灵涂碳呢?若为争夺舍利而起兵事,实害天地之和,令世尊不悦,是对天人导师很大的不敬,因此,宜与诸王平分舍利。”大王闻言,觉得有理,便息独占之心,把舍利共分八份,自取其一,余下者悉送各国王,让带回本国,立塔供奉。以此因缘,佛陀的舍利,便分藏于各处。
(十三)结集圣典的号召
佛陀灭度后,很多已经证阿罗汉的弟子,迅即自弃色身,神识不复住世,随世尊入灭。
诸天的天王天众见佛陀舍世间入灭,心已惋惜悲痛,又见诸得道比丘自弃色身,于英年入灭,遂生讥议,叹惜地说:“如来出世,万千劫难遇,成道之后,辛勤弘法,培育后学,便弟子证道无数,才于老迈之年,色身不堪用之际,始行入灭。诸大弟子,深受佛恩,不思弘法报佛恩,却贪图涅般解脱,急舍世间,岂非令如来圣教,顿成灰烬,真枉如来应世一场院了。
这时,尊者摩诃迦叶知道诸天的意思,即对诸尊者说:“各位同修,无量诸天,都在讥议我们,虽深受佛恩,证得道果,却不思弘法度众,如来一旦入灭,便纷纷涅般,致令圣教频于绝灭。我们实不应如是急于生死、享圣乐,宜结集世尊所说法,令圣教能流传于世,救度有缘。”众尊者听罢都点头称善,遂发心结集三藏圣教。
这时,迦叶尊者问圆满比丘:“有多少位已证阿罗汉果的同修正在前来此处,可以一齐结集呢?”圆满闻言,即于静处入定,于定中观察,见有四百九十九阿罗汉,从四方而来,独欠牛主尊者,于是,从定中起,把观察所得报告迦叶。迦叶听罢,便对圆满说:“有劳同修到牛主尊者之处,告诉他僧团有要事,务请即时到来议事。”圆满受托,便即入深定,以其定力隐没于僧团处,出于牛主尊者之所,告以僧团结集之事,请立即偕同前往。
牛主尊者对圆满说:“有智慧的人,心不放逸,因此能修各种善法,不致一事无成,便被无常吞噬了光阴和生命。我在世上应做的事,全都做完了,敬爱的导师亦经已入灭,我理应舍此俗世,追随大师,就好像小牛追随着大牛一样。同修,我向你敬礼道别了。”说罢,便升上虚空,现种种光芒,然后化火焚身,自取灭度。
圆满无奈,只好持牛主舍利于钵中,复入深定,从牛主涅般处没,出于僧团集合之所,报告一切,这时,摩诃迦叶,即向众尊者说:“世尊入灭后,众多阿罗汉,已随世尊入灭,圣者已所余无几,务请各位同修,结集圣典未完之前,切勿效牛主造次入灭,宜广为天人结集,作种种利益事。”在场的阿罗汉无不表赞同,于是,便齐心合力,共议结集圣教之事,再无一人,妄想入灭。
(十四)五百罗汉结集于王舍城
参加结集的比丘到齐后,摩诃迦叶便对阿尼卢陀尊者说:“同修,请看看如今在此聚集的比丘,有没有仍未断贪嗔痴、尚未证圣果的凡夫呢?“阿尼卢陀尊者听罢,即入四禅,观察诸比丘的根器灵光,然后出定,对迦叶尊者说:“同修,我于定中观察,知道聚集此处的比丘,皆是梵行清净,所作已办,此生完结,便不须再受生的阿罗汉,惟有阿难一人,尚未离欲及诸世间烦恼,未证道果。”摩诃迦叶心想,阿难亲近世尊至久,多闻第一,若是结集圣教少了他,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但是他凡心未尽,容他结集,则于圣教权威有损,必要鞭策于他,使他早日成道,才能一同结集。
于是,尊者呼唤阿难到跟前,说道:“阿难师兄,你追随世尊的时候不少,听佛说法最多,鲜有同修能及,只可惜只能信解,不能行证,尚与凡夫无异,僧团只容许得道的同修参加结集圣教,以你凡夫一名,是没有资格参与的。僧团现在没有需要你的地方,你现在可以离去了。”阿难听罢迦叶摒弃之言,即惶恐颤栗,羞愧无地,失意地独自离去,这时,诸天王见迦叶尊者催迫阿难甚急,心中欢喜,彼此对曰:“阿难今受如此凌逼,必定发奋图强,疾得圣果。这样看来,如来圣教,必能住世。”
痛失良师于前,复遭僧团摒弃于后,对阿难的心灵,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全深觉诸行无常,时光飞逝,若不赶快修行,一辈子过去了,仍是一无所成,为人耻笑。想到这里,他便步向离王舍城不远的幽静村落,依世尊所授之行法,日夜精修禅定,开拓自己的灵力。信念坚定,求道心切的阿难,很快便能进入极深的定境,证得阿罗汉果。此时,他才知道师兄的苦心,于是,他便急到王舍城,与各同修共商结集之事。
迦叶等阿罗汉,从定中得过且过知阿难经已证得圣果,欣慰非常,遂远迎阿难,邀请加入结集的行列,这时,王舍城的城主,经已深信佛法,获悉尊者们要结集三藏,便于王舍城中,择一幽静之处,供应饮食卧具,及一切所需,令无匮乏,好让他们能安心结集。这样,五百罗汉便为圣教在王舍城作佛教第一次的结集。
(十五)经、律、论三藏的结集
迦叶尊者于是召集五百罗汉,对他们说:“阿难亲近世尊至久,多闻第一,今能持法证果,若要结集世尊说法,现没有比他更适合了。今请阿难把世尊说法,逐一背诵,请各同修详加谛听,逐一勘定,要与佛所说无忤,始得结集为经藏。”在场的阿罗汉,各点头称是善,遂于阿难诵法之后,详加研讨订正,补充核对,由大众认可之后,才列入经藏,经藏结集完毕,迦叶便再请持戒第一的乌婆尼尊者,结集僧伽的戒律,以便各出家在家的弟子遵守。所有戒律同是在各尊者核对无误之后,才由大众认可,列入律藏。
迦叶心想,众生钝根智小者甚多,若只依经文诵读,恐能解佛法深义的甚少,必要在艰深之处,详加论释,始能把真义传世。于是,迦叶复召集各阿罗汉,把经中各艰深难懂之处阐述论释,使后学易于掌握。所有论说,亦是在研讨核对,与佛说无悖后,才由大众认可,列入论藏。三藏圣教,就是这样结集成功了。
这时,结集的领导人摩诃迦叶,便对僧团说:“如今,我已结集圣教,悉定中观察,知如来正法,必能久住于世,广利天人。我在世修行,应办之事,悉已办妥,留于尘世的因缘已尽,现在是追随导师,住于涅般的时候了。我灭度后,你们应善护佛法,教化天人,使如来所授解脱之法,能弘扬于各处,邕不负如来所望,不枉结集之辛劳。”迦叶说罢,便即入石室,右胁而卧,入无余涅般。
原理篇
第一章 佛法的内容
(一)佛法所解说的是什么呢?
佛法所广为解说的,是宇宙与生命各种生灭现象的原理,及众生能如何随顺驾驭这些原理,创造自己及环境,争取最大和智慧、力量与解脱。因此,它博大精深的原理,超越了世间种种科学与哲学的范畴;在解脱境界的平等与殊胜上,更绝非一般只懂崇拜神只求福的外道所能想像了。
佛法解说了宇宙万有的缘起,如何生、如何灭。
佛法解说了生命出现的原理,如何变现、生死轮转。
佛法解说了众生苦恼的来源,及如何能彻底地把这些苦恼源头堵塞。
佛法解说了无量的修行法门,指导众生该如何灭去苦因,疾得乐果。
佛法最终的功用,就是除去众生对虚妄不实的执著,觉醒他心中所藏的佛性,使此佛性能壮大成熟,令众生能过着真正醒觉、不执虚妄的自由解脱生活。
佛性就是成佛之种。它藏于一切众生的心中,能作不可思议的妙用,能起无限的智慧、力量与解脱。众生的佛种成熟圆满,能以佛心代替妄心,便是他成佛的时候了。
但是,颠倒的众生,不知心中有佛种,不知佛种的大能妙用,不识反观于内,把它开拓壮大,却远离唯一真实的佛性,迷失于生死海中,受种种业报,永不得解脱。就是这缘故,佛法所著意弘扬的,不是俗世知见的世间法,却是导致身心解脱,成熟佛种的出世间法。
出世间者,并非指在空间上离出世间,却是指超越世间的苦恼束缚,进入一个解脱的境界,因此,觉者身虽仍住于世间行种种俗事,心却能常住于解脱之出世间中。诸佛世尊,皆以弘扬此出世间解脱法为因缘,而出现于六道种种恶世之中,点化有缘,普渡有情,令离苦得乐。
(二)对佛法所应采取的态度
佛法的用途在于解除烦恼和束缚,若是学佛者执着它,视为教条,不知变通,拘泥不化,那么,佛法便成为另一种束缚,不但对解脱无助,反会妨碍解脱的增长,使事倍功半,令许多气力白费。
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就好比一条用来渡海的船,作用只在把旅客载至彼岸到达之后,旅客便应离船上岸,不应执着渡船不舍了。若把佛法执着,就好象已渡海的人,对渡船起了颠倒的爱着,迷恋着渡船的本身不愿离舍,不肯上岸,只满足于逗留在船上漂泊。这样,又怎能发挥渡船的功用,又怎能继续旅程,到达目的地呢?
同样的道理,执着佛法的本身为目的,不把它视作工具的人,就只会迷失于经典的方便比喻里,为文字所累,自加束缚,不解密义,难见真理,更遑论活学活用了。佛法无量法门,皆是方便,是盲人的杖、载人渡海之舟,若固执不舍,不知因时制宜,那么,用功只属徒劳,并无解脱可言、智慧可说了。
佛陀弘法于世,必赖世间言语,但是佛法一下世间言语,便即起相对,再不是绝对的真理、纯净无瑕的法了,因为,出世间的真理,不是世间桎梏的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得十足清楚无误的。因此,种种说法,皆是方便,在最高的智慧观察底下,一切下于言语的佛法,皆是虚妄,并非纯然无垢。
但是,从这些比喻施设,可以看到真理的端倪,假善巧方便,可导入自能亲身体证、言语难宜的境界。
就是这缘故,一切众生,若执着经义和圣者的方便说法,墨守拘泥,不知变通,就好比盲人拿了手杖,不用来走路,却用来玩赏珍藏,或渡海的人,不登彼岸,却与渡船依依不舍,甘于与它在海上漂泊一样,行止愚痴可笑,终难望证得智慧解脱。因此,学佛的人,若要有所在地成就得着,就必要抛弃一切成见,不偏执于一门,能善用一切方便,却不为它们所束缚,始能证佛法之真髓、解脱之极致。
(三)于学佛修行无益的戏论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徒儿瞒童子尊者,在一僻静处坐修行,心中起了一些念头,令他感到非常迷惘。他所想的是,是一般爱好思想的人都曾想过的问题。在他心中起伏的念头是几个问题。他在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呢?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灵魂和肉体是同一物?还是灵魂和肉体是两回事呢?得道的圣趱,肉身死后继续存在?还是既不存在,也非不存在的呢?会不会圣者死后,既存在也同时不存在?还是既不存在,也非不存在的呢?”
他想了许久,也想不能,心中非常懊恼,便自言自语道:“这几个问题,世尊总是不解释,只把它们搁置一边,到有人提出的时候,又把它们摒弃。这些是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是宇宙的根本问题,若是世尊没法子解释清楚,打开我的疑团,我留在他身边也没有什么用处了。我现在就要去问他这几个问题,若他答不出,我就要脱离僧团,再过在家的生活。”
已经今晚的时分了,瞒童子仍然独自的走向世尊的居所。见过世尊,行礼已毕,便恭敬地坐在一旁,坐定后,便向世尊道明来意,列举他的疑问。他说:“若是世尊觉者也不能解答这几个问题,我在此继续修行,也注定没有什么成就的了;明早我便会收拾一切,离开僧团,再过在家的生活,不再修行什么了。现在就请世尊老老实实的回答我的问题吧。”
佛陀听罢徒儿生气的说话,便和蔼地说:“瞒童子,我从来有没有向你说过‘来吧,瞒童子,到我的座下来修习梵行,我会为你解答世界是否永恒等那几个问题呢?’”“没有呀,世尊”,“那么,瞒童子,骄慢的人呀,你在生甚么人的气呢?”“瞒童子,不论是谁人说这样的话:‘我不愿在世尊的座下修行,除非他能为我解释清楚世界是否永恒等那些问题’,这人在未能清楚满意之前,就要死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人就好比一个中了毒箭的人,在亲友找到医生替他诊治的时候,不好好的让医生为他治疗,却骄慢的对医生说:“我不要你把箭取出来,不要你给我解毒疗伤,除非你能解答我以下的问题:伤害我的人属于什么阶级呢?名字叫什么?身材怎样?是那里的人氏?他用的弓是什么做的?箭翎是哪种鸟的羽毛?箭镞的样子怎样?医生,你若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我决不让你给我疗伤。”
“瞒童子,当然,那人还没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他已经毒发死掉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未摘清楚你所提出的那些问题,他便早把时光浪费殆尽,再没有时间修习梵行了。修习梵行,建立解脱,不在于肯定或否定你所提出的问题。不论世间流行的臆度是怎样肯定的或否定的,都不能依靠它消除人间的苦痛,消除痛苦,建立解脱,才是梵行的目的。”
“我为什么不去解释你这些问题呢?因为它们与解脱无关。”
“瞒童子,我要解释的又是什么呢?我要解释的是自动控制样才能止息苦的生起。怎样才能建立解脱。从梵行可以建立解脱,从解脱可以得到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到那时,一切的智慧,尽在心中,又何愁解释不了你所提出的区区几个问题呢?”
瞒童子听毕尊这番话,便为刚才的失态,感到满脸羞惭,继因屈结已能而满心欢喜,向世尊谢过后,便欢天喜地离去,再继续他的梵行努力了。
很多众生都喜欢在一些自己心性发展尚未能应付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在可切实修行,增加身心解脱的地方却不下功夫,以致苦闷屈结,不但不得解脱,反增添愁苦。一切不能导致解脱的辩论都是戏论,是绝不值学佛的人费神讨论的。
(四)学佛对行者能起的改变
学佛的人,会有什么的改变呢?学佛的人,于理解佛理之后,若以身体力行,他便能即时领会学佛带来的心灵净化,在身心方面,得从未曾有的清凉解脱感受。了解佛法的人,可以随顺佛法的原理,创造环境,开拓自己的生命,化苦恼为快乐,化束缚为解脱,但是,不懂佛法的人,却时常生活于颠倒之中,随波逐流,对自己的前途际遇不能自主,难得恒久的安乐。
学佛是得一切乐,离一切苦的唯一方法。佛法有无量法门,能普合上中下根性的众生。众生不论贤愚,不分种族,皆能从佛法中悟道、证道、有所得着。若多耕耘便多收获,没有丝毫努力会白费的。世间一切的苦恼、恐惧、贫困、疾病与所求不得,若依佛法修行,就必会尽去无剩;世间一切的快乐、安宁、富贵、健康与心愿成就,悉能从佛法修行而尽得。
学佛修行的人,随顺佛法生活的人,正踏上身心舒畅与解脱的道路,在世间上,是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也是一位传播幸福与解脱者。学佛的人,在世间物质的生活和出世间的精神生活上,每一天都更丰盛、更满足。他的灵性日高,智慧日广,力量也日大。他比常人有更大的自由,更能控制与创造自己的环境,使事情更能遂自己的心愿。他的能力没有限制地逐步增长,他的成就得著,是没有限量的;唯一的极限,只是他信心与志向的极限。
随顺佛法生活的行者,在物质的享乐里,必愈来愈丰盛,但他能悟出物质的束缚不实,绝不耽于物质的欲乐,只以所得的资材,利物济人,增长自他的慧命解脱,不断地祛除对妄心假我的执着,令自己更接近真心佛性,得更大的自在,正因如此,他才堪修更高的佛法,堪得更大的智慧、力量与解脱。
第二章 分别真理与错谬的四法印
(一)四法印
有四准则可以判断任何见解,是否合于佛理,可否导致清净解脱。这四准则是佛法对宇宙、生命和解脱的基本见解;一切佛法,终不与此四准则相悖,否则,便不名佛法。这四准则就是四法印了。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般寂静。
学佛的人要以此四法印,检验一切论说。若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印可,择其善者修行,若不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驳斥摒弃,视作导致桎梏、妨碍解脱的邪见。
(二)诸行无常
什么是诸行无常呢?
在相对的世间里,一切不同类别的行为与现象,无论关乎有情或坞生命的,心理的或物理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都是毫无例外的,恒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永无一刻能有绝对的静止。所有的物质,从极小的微尘,以至极大的星体,都是在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以此显现一切能为众生觉察到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物理现象。
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智活动,从极简单以至极复杂的,也同是念念生灭,前念死,后念生,方生便死,方死又生,以此显现一切能为众生觉察到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心理现象。宇宙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同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了。
(三)诸法无我
什么是诸法无我呢?造成世间物理现象的色法和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作永恒主宰的“我”。一切物质的色法,都是恒久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灭了的就不再存在,方生的,又迅即坏灭。色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怎样能够在它里面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一切属于精神的心法,无论是喜、怒、哀、乐、忧、悲、苦、恼,或任何其他心理状态,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灭的就再不存在,方生起的,又迅即烟灭。心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那里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在物质和精神里都绝不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这就是诸法无我了。
(四) 诸受是苦
什么是诸受是苦呢?
众生在相对的世间里,不断因无常的现象、无我不实的各种心法和色法,起各种痛苦的、快乐的、或非苦非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自然不能称作乐;快乐的感受却要赖外缘而生,又不得永久,失去了便怅然不悦,徒令惘然追忆,因此,一切快乐背后,皆隐藏著痛苦,并非真正彻底的快乐;至于非苦非乐的感受,当然不能称为乐了。
看破了世间一切感受的真面目,在最高的要求底下,众生在世间的一切感受,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在这定义下,苦便包括了众生处碎是苦的感受,一切不彻底的快乐感受和所有非苦非乐的感受了。在这定义下,一切世间的感受皆是苦受,这就是诸受是苦了。
(五) 涅般寂静
什么是涅般寂静呢?众生若依佛法修行,把心智锻炼,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状态,在这境界里,他可以见到唯一常住不变的法,感到唯一实在能作主宰的“我”,尝到真正彻底的快乐,在这解脱的境界里,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的原理已被超越了。这境界是常、是我、是乐,与世间有别,因此,这境界就名为出世间。这出世间就是非曲直涅般了。
涅般、出世间的境界并不离开世间而独存,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却是你我差异的超越,你我的合一,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众生于色身尚存,世间生命尚未终结的时候,已经能够经历和安住于此涅般之中了。尚有色身所依而住于涅般的就是有余涅般,弃色身而住于涅般的就是无余涅般了。世间的无常、无我和痛苦能够全部寂灭于涅般境界中,这就是涅般寂静了。
(按:四法印中若除诸受是苦则为三法印)
(六) 四法印一实相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般寂静这四相就是非有非空、不堕二边的实相,因此,言一实相印者,即是略说的四法印,而言四法印者,即是广说的一实相印。
第三章 法界的缘起
(一)真如——心物的本体
构成宇宙万有的心与物究竟从何处来呢?
心物来源是真如。它是一切的源头、一切的本体、一切智慧力量的泉源、唯一常住不变的法。不要试图用世间的语言去描述真如,因为真如并不是以世间有限桎梏的经验所能诠释清楚的。以世间法解说世间法中所无的事物,是注定失败的,只会把终极、没有桎梏的真如,沦为世间相对的知见,使它尽失原来的无缚、超越与绝对性。
真如不能解说,就好像不能向深海的鱼,解说在万里晴空中翱翔之乐,或向天上的飞鸟,解说潜泳之趣。以世间语强解真如,只能说它具有亘古不变的本质。它的本质虽然亘古不变,却是一切心物之种,一切心物的显现皆由它的动态而来。
心物的显现,是它活动的结果。
真如存在于一切已生的、活动的心物里,也存在于一切未生的,寂灭的法里,因此,一切已生未生的法,皆是真如之体,而这真如之体就构成了整个法界。真如是一切,一切也是真如。一即是一切,一切即一。
真如能起心物及心物的变异,但本质却从未改变;因此,它是既不一也不异。真如能起心物生灭,但本质却从没有生灭,因此,它是既不生也不灭。真如处于变异之中,保留了不变的本质;而不变的本质却能成变异心物之本。就如山里的一块黄金,熔了解它,可作手镯,又可作其他饰物。所铸造之物中不相同,但是黄金的本质不因饰物的生灭而稍有变异,却如在深山时一样,维持金质不变。
真如的本质处于万物生灭之中,就是这样无生无灭,不一不异,超越了生灭相对而成唯一常住不变的法。
(二)真如种子变现宇宙
真如是法界一切心物之源,藏有一切心物万法的种子。地上的微尘不可胜数,真如的万法种子,亦复不可胜数。泥土里的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便会发芽生长,开花结子,真如里面的万法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亦同样会开始它的生命。
真如有它清净、无生无灭的一面,也有它动态、能生化万物的一面。万法都摄真如体内。真实上,万法即真如,真如即是万法。离开真如便没有万法,离开万法便没有真如。因此,法界即真如,真如即法界。
万法从真如的种子而来,因此,离开种子,便无万法。事实上,种子本身亦是法。真如有它动静、生灭、染净的体性,真如的万法种子,亦复有同样的体性。真如种子的生化力量,建立了生灭宇宙的一切法令现象世界能够出现。
但是,法界并非由单一的种子,或单一的法建立。法界的建立,是从万法种子的力量互相渗入、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而成的。任何一法,都不能独立而存,因此,任何种子若要现行,出现于现象世界,就必要遇到适当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却只能由真如的其他法或种子提供了。
这样,构成万法总相的法界的出现,就非要万法种子的同时具足不可。就是这缘故,在真如之内,在法界之内,实在不可能找到一个能单独成就万法、建立整个法界的种子,可作为法界的第一因了。
(三)和谐的法界
真如种子,互相依赖,彼此融摄,才使万法能够出现。万法能够出现,才有法界的出现。万法合成一体,互相摄受,那么,法界内任何一法的活动,都足以影响整个法界,令其他法,受到相应的波动。
法界的一切心与物,都有生灭迁化的特性,因此,能对其他法的活动,作出适当的反应和改变。一切众生都具有平等的佛性,同具清净的真如心,他们都能自由平等地与其他法并存,及各自发挥自己的生化力量,不断地创造自己及所欲的境界。但是,既然每一法在互相依存的法界里所作的活动,都足以影响一切其他法,因此,它的任何活动都会扰乱法界目前的均衡,必会带来恢复它均衡的相应变动,这样,万法才能协调地运动。
在万法活动不断的法界之中,时刻都在进行著这些维持均衡的变化,各各合乎心物万法的整体意愿和需要。这样,法界之能够安稳地出现,就正好说明了在整体上,万法正在进行和谐不悖的运动,事事无碍了。
(四)宇宙的万有类别
法界的一切可分为五大类,共一百种,这就是构成宇宙万有的一切法。法是宇宙万有的通称,而百法就代表了宇宙能出现的一切了。百法可归纳为五大类:就是(1)心法;(2)心所有法、(3)色法、(4)心不相应行法、(5)无为法。
什么是心法呢?
心法就是有关精神活动的法,可分为八种,就是(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末那识、(8)阿赖耶识。
什么是心所有法呢?
心所有法,就是因前面八种心法的建立而出现的法,为心法所具有,因而称作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种,是心法活动时所引发的精神现象,就是(1)作意、(2)触、(3)受、(4)想、(5)思、(6)欲、(7)胜解、(8)念、(9)定、(10)慧、(11)信、(12)精进、(13惭、(14)愧、(15)无贪、(16)无嗔、(17)无痴、(18)轻安、(19)不放逸、(20)行舍、(21)不害、(22)贪、(23)嗔、(24)痴、(25)无明、(26)慢、(27)不正见、(28)忿、(29)恨、(30)恼、(31)覆、(32)诳、(33)诌、(34)忄乔、(35)害、(36)嫉、(37)悭、(38)无斩、(39)无愧、(40)不信、(41)懈怠、(42)放逸、(43)昏沉、(44)悼举、(45)失念、(46)不正知、(47)散乱、(48)睡眠、(49)恶作、(50)寻、(51)伺。
(按:请参阅第八章佛教的心理学)
什么是色法呢?
一切物质统称为色法),可分为十一种,就是(1)眼、(2)耳、(3)鼻、(4)舌、(5)身、(6)色(颜色)、(7)声(声响)、(8)香(气味)、(9)味(味道)、(10)触(一切令触觉生起的法)、(11)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又分作五种,就是(1)极略色(肉眼无法看到极细微的法)、(2)极远色(肉眼无法看到极远的法)、(3)定果色(由禅定所变现的法)、(4)受所引色(由受持戒律所起的法)、(5)偏计所执色(本非实有却由意识错误执着为有的幻象)。
什么是心不相应行法呢?
心不相应行法,就是因心法活动而生,但本身却不是心理现象,不与心法相应,而是些不为心、色两类法所摄的另一类法。心不相应行法可分为二十四种,就是(1)得(法的获得)、(2)命根(导致生命出现的种子)、(3)众同分(众生所共有,令能平等,各得成佛的特性)、(4)异生性(众生间的个别差异)、(5)无想定(一切意识活动皆止息的定)、(6)灭尽定(一切意识活动与末那识的烦恼心所皆已止息的清净解脱定境)、(7)无想报(修无想定的果报,解脱不及灭尽定境彻底)、(8)名身(名词)、(9)句身(语句)、(10)文身(字母)、(11)生、(12)住、(13)老、(14)无常、(15)流转(因果相续,迁流循环不息)、(16)定异(善恶果报依法而现),决定果报差异,无有混乱反覆)、(17)相应(因果同类相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8)势速(因果相续的来势与速度)、(19)次第(先后次序)、(20)方(空间)、(21)时(时间)、(22)数(数量)、(23)和合性(诸法相辅相成的特性)、(24)不和合性(诸法之间的抗拒排斥性)。
什么是无为法呢?
上述四大类九十四法,要赖众缘和合才能出现,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并无独立的实体与自性,因此叫做有为法。不为因缘所生的法,就是无为法了。无为法不似有为法之生灭不定,无有实体,却是常住不变,为万法之本体,平等无有差异,其性亘古不变,因此,又称为法性。
无为法可分为六种,就是(1)虚空(没有任何障碍存在,能行一切法如在虚空,无有阻滞束缚的境界、(2)择灭(由慧力除去染著而生的解脱境界)、(3)非择灭无为(不由此法性之择力而为本来清净或缘缺之位所显者名之)、(4)不动(苦乐相对感受止息,湛然清净,不为任何烦恼所能动的境界)、(5)想受灭(修灭尽定能得这境,前七识的判别活动彻底止息,是个清净寂灭的境界)、(6)真如(前五无为法的本体,唯一真实常住之法,亦为一切有为法所依,因此,是万有的本体)。
(五)诸有为法皆因缘生
生灭宇宙里面的一切事、物与众生,必要有适当的因,配合适当的缘(环境条件),才能够以种种不同的形态,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诸法赖因缘生,无论它是心法还是色法。必先要有某些因缘存在,才能导致某些法的存在。若这些必要的条件消失了,那么,有关的法,也必会同归烟灭。因此,法界之内,没有一法的生灭,能不受诸因缘生灭的限制。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就是一切宇宙生灭法的特性了。它们互相依存,不能独立,没有一法能先一切其他法之立而独立,也没有一切其他法之灭而独留。由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法,就是一概这样的没有自主独立或不变的实体,而这种特性就是所谓空的特性了。
生灭宇宙里的一切法,无不是因缘生,是故一切法,便无一不能视之为空的了。睿智的众生,深明一切有为法的空性,知道皆赖因缘而生,假合而成,变异而存,于是,他们既不执着诸法实有,也不执着诸法虚无。这样不堕有无二边,他们便得中道之深义了。
(六)四缘生诸法
宇宙万法可从四缘的具备而生起。这四缘就是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了。
什么是因缘呢?因缘就是真如的万法种子,没有它的存在,便没有任何法可以生起。种子能起现行,现行又能薰习种子。它们互为因果,令宇宙万法能够出现。由于现行本身又成为未来现行的种子,因此,种子与现行,其实非一非异,不可分割。种子是万法成立的主因。因此,这万法成立的主因就叫做因缘了。
什么是次第缘呢?万法有次第生灭的特性,前念能导致后念的生起若是前念不灭,后念便不能生,更遑论生灭相续了。没有这种次第生灭的条件,纵有因缘,万法也不能成立,而这必要的条件就是所谓次第缘了。
什么是所缘缘呢?有了因缘与次第缘,没有适当的外缘引发,种子也不能现行,就好像植物的种子,虽有变异成长的能力,若没有阳光、空气与水份,也不能现出生机一样。这些为种子所攀缘的外缘,就是所缘缘了。
什么是增上缘呢?有些缘本身虽不足以引发种子现行,但对它的现行致却具有辅助的作用,能替它消除现行的窒碍,或增强它所攀外缘的力量,令现行能更迅速圆满。这些助缘就是增上缘了。
此四缘具足,万法便能生起,再毋须任何其他缘的出现了。
第四章 物质宇宙的生灭
(一)四大种
宇宙的一切物质(色),皆由四大种基本的东西构成。这四大种的互相揉合,能令宇宙出现一切物质现象。这四大万物之种,有聚的时候,也有散的时候;有些聚散是小规模的,只影响微尘细物,有些却是大规模的,涉及整个世界,以至整个宇宙;有些聚菜只需刹那便完成了,但有些却需要亿万年才能完成的。
宇宙的形成与散灭,无不由这四大种的凝聚散离所起。一切物质现象的更替与此同时宇宙星辰、山河大地,一切动物和植物的外形躯体,及一切众生视力所不及的微尘细物,使物质的宇宙能够出现。
(二)四大皆空
宇宙里一切众生所视作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形体,都必定经过形成、安住、破坏和散灭这四个阶段。当物体坏灭解体的时候,解放出来的四大种,又再次成为新物体的塑造原料,能以新的组合,营造出各种新的物体,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世间一切的物质,时刻都在如是的形成与坏灭过程之中,没有片刻静止。这迁流不居、循环不息的特性,就是所谓“空”的特性了。由四大所造之物,全皆具有此空的特性,因此,因大皆是“空”的了。就是这缘故,四大皆空就是指物质迁流不居、生灭不定的特性,而非指一无所有、空无一物的虚空。
这空性是导致宇宙万物生灭循环不息的必要条件,能令宇宙现出生机与创造力;若没有这空性,一切将会如太初一样,丝毫没有演变进化,死寂一片,难有些微活力可言,遑论变化多端、森罗万象的宇宙了。
(三)色空不异
一切物质皆可称作色。一切可见的色法,在空的原理下,是不断地形成和坏灭,从坏灭再次形成,周而复始。但是色法微至肉眼所不能见,至极微之处,可有独立不变的色法存在呢?空性是否还存在呢?
色法若至极微,便有不变的色法存在,那么,色法的空性便不能成立了。在微处没有空性,在显处又怎样有空性呢?显是从微所累积而成,微处不空不变异,显处当然不会空,不会变异了。
显处看到空,看到了变异,就证明了微处有了空、存在著变异了,因为显处是从微处来,由微处建立的。
若是在极微处也不能保持色法的不变,那么,那极端的色法,会变异成什么形态呢?
色法微至它微的极限时,若再要微化的话,就会连物质的形相也失去了,从物质的角度去看,它已是一无所有,彻底虚空不实了。这时,物质的色法已转到一个非物质的状态了。
物质的色法若能转化为非物质的“空”,色与“空”便是一物之两面,并无差异。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原理了。色可转为“空”,“空”也可转为色,二者即是同一有色相的不断生灭变异,循环不息的空性外,更具有此使色相出现或亡失的生灭空性,整个宇宙也能作如是连色相也丧失的灭而成“空”,也能从此不空的“空”而生,显现有色相的宇宙。整体宇宙的生灭,色“空”的循环交替,就显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极致了。
第五章 生命的轮转
(一)心与生命
宇宙万物的色身,皆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种不同的组合而成,无论他们的形相是怎样的,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或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至人类,总逃不出这中大种的范围。他们虽各有自己的生命,但是寿命却长短不一。
宇宙的星辰,需要亿万年才能形成,也需要亿万年才坏灭。但是星球上的花草虫鱼,却只有短暂的寿命,成长与死亡也较迅速。常人视作生物或死物的东西,其实皆有生命,同是四大种所合成。虽然宇宙万物,同由四大种所合成,但是,万物之中,有些是有感情思想的,有些却没有。因此,由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生,能分作有情的众生与无情的众生。
在世间里,从木石至动物人类,情力有很大的差异,花草木石是在无情的面,而人畜虫鱼则在有情的一方,而居于二者之间,便是各种具有不同程度情力与感性之物了。因此,生命也可分为有情和无情的生命。既然同是由四大种构成之物,为什么人畜得有情的生命,而木石的生命却是无情的呢?人畜比木石多了什么,使他们具有不同程度的情感、爱欲与思惟能力呢?
情从心来,心是情力之种。心,或心识,使无情的四大种,显现出有情的行为。心识要通过由四大种所合成的各种色身,才能在这物质的世界里,作各种以物质之身为本位的活动,表现在该境界里才能表现的情性。由四大种所合成之物。本质不同,结构有异,心识在其中的情力显现,自然有著极悬殊的强弱差异了。人类是情力最高的有情众生之一,但在他们之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情力差异。若是把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差别就更巨大了。
心识不但给四大种的合成本附上了有情的生命,而且不断地以心力,执持著那四大种,维持该生命体的独特形态与结构,至该生命体应世缘尽,才任由那四大种散灭。从最高的层面观之,心本身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源,因为有情与无情的生命,皆赖它的显现与活动才能成立。
(二)有情生命的循环
有情生命从心识而来,就是四大假合之身毁坏,生命力仍然存在,因为心识不随四大色身的散灭而消失。就是这缘故,有情众生的死亡,其实只是一种幻象,不但生命力没有亡失,就是构成色身的四大,也同样没有亡失,因为从败坏的色身解放出来的四大,能以其他形式续存。身体的败坏不但没有给生命力带来死亡,相反地,它给生命力带来了更佳的活动机会,因为生命力可以摆脱衰老软弱的色身,投向一具新造的色身,继续成长,开拓它的感性和情力。摆脱了不堪再用的旧色身,生命力得到了解放,在新色身里继续更有效的活动,因此,死亡其实是生命延续的必须,是生的开始,是生的本身。肉身的坏灭,也带来了四大种的新生,因为构成肉身的原素,在肉身坏灭解体时,便被解放出来,能作崭新的组合,营造新的物体。因此,宇宙之内,一切的心与物,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有的只是转化与新生。
有情生命的循环,可分作十二阶段,每一前的阶段,都导致后一阶段的生起,这十二阶段叫做十二缘起,又名十二因缘。
(三)有情生命轮转的过程——十二缘起
有情生命在世间轮转生死的过程可分作十二阶段,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缘起。或十二因缘,是一个循环,因此,不要以为无明是开始,老死是终结,因而提出“无明前面是什么?”或“老死后面是什么?”的问题。无明前面就是老死,老死后面就是无明,周而复始,没有终结。至于它们先后的问题,就要视乎从轮转那一阶段去看了。它们互为因果,在生命之轮不同阶段观看,能占较先或较后的位置。
生命体在它完美的意志与觉性尚未建立之前,是混沌无智的,对真如实相不明了。这原始的混沌就是根本无明了。它导致了“行”的生起。“行”是生命体盲目的随缘妄动,从“无明”而来,它转动了生命之轮,开始了一期生命的第一步具体活动。“行”导致了“识”的活动的生起。“识”是生命体藏有解脱法和烦恼法种子的心体。这心体的生化力量,为无明引起的妄动所现行,令心法与色法能赖它出现。“识”导致“名色”的生起。“名”是生命体在一特殊生活时空里所能应用的有限个别精神力。“色”是生命体在生存空间所特有的形相物质。“名色”皆为“识”所营造执持。“名色”导致“六入”的生起。
“六入”是有情生命在世间生活所要具备的六种感觉器官,随“名色”的建立而相继形成。它们就是眼、耳、鼻、舌、身和意的活动要依赖的器官。“六入”导致“触”的生起。“触”是对外界刺激的接触。有了各个感觉器官和精神力,生命体便能对世间及自身内外,起官能的接触,经验世间物质的生活了。“触”导致“受”的生起。“受”是生命体接触外界刺激后所起的感性反应,使个体生起善、恶或中性的感受,使他起情感的波动,“受”导致“爱”的生起。“爱”是对事物所生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喜欢的就生起“爱”的反应。不喜欢的就生起“不爱”的反应;爱与不爱,皆从感受而生。“爱”导致“取”的生起。
“取”是对所“爱”事物的眷恋与占有,和对“不爱”的事物起摒弃与毁坏的行动。“取”是导致“有”的生起。
“有”是对一切迁流不居、虚幻不实的事物视作真实永久,而加以牢固的执着,认定有“有”的存在,或有“无”的存在。这样,众生便迷失于有“有”和有“无”的虚幻,为虚幻所束缚,失去自由。“有”导致“生”的生起。
“生”就是在六道之内的生存,从妄执虚幻不实而来。众生因无法摆脱六道的执着,便永无休止的投生于六道了。“生”导致“老死”的生起。一切众生,有生便必有死。“老死”使生命体一期的生命完结,但他在这一期生命里所经历的愚痴昏暗生活,却建立了枝末的无明,这就是对生命颠倒、愚痴的执着,以致不但不能除去根本“无明”,反使持续强化。这样,他便要如前一样,再重复生命的轮转。
直至众生了解他是生活在妄想、执着与颠倒不实之中,是由“无明”的力量带着他机械地轮转生死,他才能自觉地著手清除“无明”,求法修行,努力成熟他潜藏的佛性,增长智慧与大能,力求斩断生死轮转的锁链,永远住于完美解脱之中。
第六章 有情生命与“无我”
(一)无“我”的众生
关于“我”这个观念,世人持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人人都声称拥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有人说:“色——那构成身体的物质就是‘我’。你我间的分别,再没有比身体的个别差异,更能分别你我了。没有了这色身‘我’便不存在了。因此,色就是‘我’。”
又有些人说:“色是物质,没有感情和生命力,怎会是‘我’呢?色决不是‘我’。受——感受——对外界刺激起爱恶反应的才是‘我’。‘我’是指对外界所起的感受反应。”
又有些人说:“受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太机械了,怎会是‘我’呢?想——思想——才是‘我’。‘我’即是思想,没有想,‘我’就不存在了。”
又有些人说:“想有什么用呢?没有付诸实行的本领,便看不到有什么个体的存在,也看不到有什么‘我’了。因此,行——行为——才是‘我’。‘我’是由行为做作所显现的,行为做作就是‘我’。”
又有些人说:“行不是我,因为若对外界一无所知,便没有任何行为可言了。识——对外界起认知了别作用的精神力才是‘我’。没有了心识的作用,就看不到东西,听不到声响,闻不到香臭,辩不到味道,失去了触觉,不能对外物作整体的认知了,因此,识才是真正的‘我’。”
又有人说:“色、受、想、行、识这五个东西,都各蕴藏了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因此,任何单独的一个都不是‘我’。‘我’是这五蕴的总和。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和合,便构成那个常住不变、但作主宰的‘我’了。”
以上的见解,都不是真理。为什么呢?
色不是“我”,因为,一切物质,都在生灭之中,方生便灭,方灭又生。物质既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那么,究竟哪一个能称作常住不变、恒作主这宰‘我’呢?是灭了一个,还是尚未生的一个呢?现在的一个地是不能执着的,因为它的存在刚成立,便瞬即灭亡了,那么,又怎样能从色——那物质上,找到一个“我”呢?
受也不是我,因为,在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和中性不苦不乐这三种感受之中,应该执着哪一个为‘我’呢?凡人在感到快乐的时候,他不能同时感到痛苦,也不能同时有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在本质上是不能同时出现的。所有的感受都是短暂的,必将止息,那么,在感受消失之后,那个‘我’是否也一同消逝了呢?感受是短暂的,有生灭的,因此,绝对不会是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
同样的道理,想不是“我”,因为一切的思惟活动,一切意念,都是有生有灭,不能持久的。
在每一天里,众生都有不可胜数的思想意念,哪一个念头,哪一个思想是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呢?若是想是“我”,那么,想灭了,“我”也消失了。同样的道理,行不是“我”,因为行为本身就是生灭,无论是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或是中性非善非恶的行为,都是短暂的,做作完了,便再不存在。如果行为是“我”,待做作完了,“我”便消失了。这样,又怎能从行为本身,找到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呢?
识也不是“我”,因为对外物的认知了别,也是短暂的,有生灭的。若是识就是“我”,那么认知了别完之后,“我”不也是消失了吗?因此,在识里,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那么,五蕴的总和是否构成“我”呢?若是五蕴的成员,无一持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把它们聚在一起,也不能改变它们的本质,又哪里有“我”的踪影呢?因此,构成人的五蕴,实在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的。那么,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如是的“我”呢?众生是永远不可能在任何的世间心物里找到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的。众生所认作“我”的,只是一系列生灭不定、迁流不居、绝不永久的身心活动。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根本不存在于世间的任何心物里。
(二)无“我”与生命的延续
众生若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是谁去接受从前种下的因的果报?是谁去轮回生死、浮沉于六道之中,经历各种不同的际遇呢?凡夫看到有生死轮转,因能结果,便以为必定要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去接受果报和生死轮转。其实,生死轮转与果报的承受,是不需要一个常住不变的“我”的。譬如一个农夫把一颗芒果的种子,种在肥沃的泥土里,每天浇灌,适时施肥,数年后种子已变成果实累累的芒果树。到那时,我们能否说,这芒果树只是一颗常住不变的芒果种子呢?
把芒果树说成芒果核是荒谬的,因为芒果核早已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成果子,再不是种子,却是一株树了。从前的种子不再存在了,现在的果树也不需要一个不变的种子才能够受持果树的形相与特质。相反地,种子若不变化、不坏灭、不失去它的特质形相,现在的果树决不能出现,那么,在种子里,哪里能找到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去接受新长果树的的一切呢?若是种子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它便永远都是种子,永不能成树了。
譬如一只母鸡,产了卵,花了很多天的工夫,才把小鸡孵化了,数月后,小鸡长大了,成为一只强健的雄鸡。在那时,我们能否指著这公鸡说:“这是一只常住不变的鸡蛋呢”?把一只雄鸡视为一鸡蛋是多么荒唐愚蠢的事情啊!从前的鸡蛋,再不存在了。它已蜕变为一只雄鸡,再没有鸡蛋的形相和特色了。相反地,若是鸡蛋不起变化,不改变它的形相特质,雄鸡的成长便没有可能了。那么,在鸡蛋里,又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呢?同样的道理,人从母亲受精的卵子开始,以至出生、成长、死亡、再生,皆是一系列迁流不居、不断生灭的物质与精神活动,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处于其中。
后一物从前一物而生,后一念从前一念而生,并不需要一个不变的“我”去接受。就是这缘故,生命的延续,其实不需要常住不变的一个“我”,也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能去接受轮转与果报。
(三)圣者肉身瓦解后的存在形态
舍弃真实的智慧,而相信真有一个“我”实实在在存在于现世的众生,都有一项假设,说这“我”的生命必会有一天永久的幻灭了。或者,相反地,会说这“我”的生命是永远不会幻灭,却会永远保持现有的形态。若假定它不会幻灭的话,他便会堕下“我”的生命是永存的邪见。若假定它会幻灭的话,他则会堕入“我”的生命会绝灭的邪见。
天上和人间的众生,大多受这两种极端的邪见所支配,因而不能见到真理。
为什么呢?因为,天上或人间的众生,若以生存为乐的,都执著有“我”,执着有“我”的永远存在,认定“我”的生命是永存的。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存在,便是破坏了他们的幻想与希望,是他们不表同意,不愿接受的。这样,“我”的永恒生命,便成为他们的累赘和一切苦恼的来源,使他们得不到解脱了。
相反地,有些众生,却耻于生存,厌于生存,为生存而感到烦恼,于是,他们欢迎绝灭的思想,不愿见到有永恒的“我”,希望有一天,在肉体瓦解后,便永远不再存在,再没有生命,再不要受生存的苦恼烦忧。他们同是执着有一个的负累和痛苦的来源,令他们不能得到解脱。
就是这缘故,愚痴的众生,就认定梵行清净、不起业力、永离六道生死的圣者,必定是有一个不变的“我”去享受永久的涅般快乐。或者,圣者是处于一个“我”已完全幻灭、无知无觉、没有生命的寂灭状态里。
对生命有如是执着,对“我”的存在有如是执着的众生,是没法了解圣者解脱后的状态,因为,圣者的存在,并不需依赖一个如是不变的“我”。因此,以“我”的生命永恒或“我”的生命绝灭这些假设去测度圣者肉身瓦解后的状态,必定是颠倒与远离事实的了。
圣者肉身死后的存在,既非永存,亦非永灭,既非“有我”,亦非“无我”,只有亲证涅般境界的行者,才能真正明白。因此,在世间语文不足以描述圣者境界的情况下,一切的描述,皆是戏论,难见真理。
第七章 佛教的心理学
(一)心与身的关系
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浆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觉到各种气味。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能,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在了。但是,无论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二)心识的结构
愚味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能力,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这样,他才可以强化自己的身心,超越物质的众多掣肘,能够逍遥自在,以心御万物,无入不自得。人的心识以功能区别,可分作八个部份,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又合称前五识。行者于此八识,必要深究,始能登自度度他之阶梯,悟以心造物之法门。
(三)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人于日常的活动里,若要对外境作认知了别,必要依赖眼、耳、鼻、舌和身这五根,而使这五根发挥作用的,就是前五识了。没有精神力的根身,只是物质,必待心识的调御,始能活动,若四大本身自有能看、能听、能嗅、能辨味、能感觉、能思惟的功能,那么,一切的物体,无论有情或无情众生,皆有这些功能了。因为它们同是由四大所造的。若真的如此,木石铜铁、雨露微尘,便与一切凡夫圣贤,毫无分别,同具一样的活动力了。这是多么不合情理的事情啊!
人的五识,是怎样发挥功能的呢?五识特有的功能,就是通过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去对外境起认知了别,且作出反主尖。五识对现于它们前面的实境,无需思量考虑,便能立即了了分明,认知它们的形相本质,并且能对它们,即时生起善的、恶的、或非善非恶的反应。五识在物欲的世界里,让生命体能作色、声、香、味、触的领受。为了达成这五事的领受,五识有五种功能,能在欲界一切时空里,随缘起用。这五种能力,就是对外境能产生接触(触)、起警醒注意(作意)、领受外境刺激(受)、认知辨别(想)和作思量反应(思)的能力了。
五识使居于欲界的众生,能通过根身,追逐物质欲乐,得色、声、香、味、触的满足。但是,修禅定的行者,追寻的不是物欲享受,故能于不同的定境里,次弟止息五识的活动,代以离欲的禅悦,也能从此而生智慧、神力与解脱。五识在欲界里,名与色、声、香、味、触一法相应,与其他各识所司之事,并不涉及,无一能负责综合五法,为生命体建立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印象。一辆有五匹马的马车,若无车夫驾驭,五马势必不羁,任意乱闯。五识就如五马,或无统御,一切所受纳的个别印象,便互不相连,没有意义了。那么负起调御五识和综合它们输入的片面印象,令能生整体意义这责任的是什么呢?这不是第六意识了。
(四)第六意识
什么是第六意识呢?第六识可单称为(识),又叫意识,是认知了别之识。
它是人体的感觉中心,负责指挥前五识的工作。前五识所传送的零碎片面资料,皆由它作有系统的组织,建立一个全面、有意义的影像。意识根据从前的经验,能把前五识传送的资料,迅速整理,对外境能即时生起三种认知了别的作用。这是现量的作用。
在没有实质境物存在时,意识则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资料,迅速比较、测量、推论,而达成认知了别的目的,这就是比量的作用。但是,意识并非时常都能作出正确的认知,这就是非量的作用了。
意识所能了别认知的外境也可分作三种,就是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外境,能为意识了别认知的,叫做性境;没有实质存在的幻境,也能为意识所了别认知,但是,这些叫独影境。外境虽有实质的存在,但意识却不能对它作恰如其分的认知,却把它误作他物而不自觉。这些从错误了别认知而得知的外境叫做带质境。意识以现理、比量和非量,对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这三种外境作出了别认知后,又能起三种不同的反应。
那三种反应,就是善的反应、恶的反应、和无记(非善非恶)的反应了。意识能根据从前生活累积的经验,指挥前五识,不须思量,而能即时生起含有善、恶或无记的活动。意识的活动最强,因此能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里,不断引发身、口和意的活动,作善、恶和无记的业,使生命之轮不停转动。第六识于八识之中,了别认知外境的能力最强,因此众生的存在和生活,受此识之影响至巨。对很多人来说,第六意识的活动,几等于他们整个生命的活动了。为什么第六意识的作用那么强,对人的影响那么大呢?这都是因为第六识具备了心识的全部五十一个心所有法的缘故。
(五)第六意识的功能
第六意识具备了心识的全部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什么是心所有法呢?心所有法,就是心识所能生起的五十一个心理状态或功能。此五十一个状态或功能只在第六意识中,才全部完备无缺,而于其他七识,则多付阙如。因此,第六识于动身发语的能力上,比其他七识,就要强得多了,也就是这缘故,意识几乎操纵了人的全部生存活动。
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是什么呢?
这五十一个心理状态或功能,可分作六大类,就是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和不定了。什么是遍行呢?遍行就是于所有时空,都以现行,作心理活动的意思。隶属于遍行类的心所有法,是八识所共有的,有五个,就是触(接触内外之境)、作意(起警醒注意)、受(感受)、想(起影像或概念以作认知)和思(起意志活动)。
什么是别境呢?别境是了别外境的意思。属于这类心所有法的共有五个,就是欲(希冀)、胜解(彻底的明了)、念(牢记)、定(专注、境)和慧(智慧)。
什么是善呢?善就是行善的能力和心态。属于这类心所有法的共有十一个,就是信(信心)、精进(努力)、惭(羞己不如人)、愧(羞于己过)、无贪、无嗔、无痴、轻安(内心的解脱与禅悦)、不放逸、行舍(舍弃污染的行为)和不害(不作损害自他的事)。
什么是烦恼呢?烦恼又叫根本烦恼,是能令人颠倒迷惑、苦痛愁哀的东西。
属于这类心法的共有六个,就是贪、嗔、痴、慢(轻慢自他)、疑和不正见(错误的见解)。
什么是随烦恼呢?随烦恼,是由烦恼或根本烦恼的存在而生起的,没有根本烦恼,它们自然不再存在了。属于这类心所有法的共有二十个,就是忿、恨、恼、覆(隐瞒自己的过失)、诳(欺诈)、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恐惧、激动、失去内心安宁)、失念(忘记)、不正知(愚昧无知)和散乱。
什么是不定呢?不定是指本质善恶不定,要看情形才可定其善恶的心理状态。属于这类心所的共有四个,就是睡眠、恶作(侮恨已作的事)、寻(追逐寻求)和伺(伺察)。
以上六类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在八识之中,只有第六意识才全部齐备,因此,众生于生存所作之身口意活动,便全皆可由此意识引发了。
(六)机械的意识生活
第六识虽然具备全部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但它的作用,只在于了别认知外境,鲜有思量的活动,就是思量,也只处于了别认知外境的层面,了别认知已毕,思量便止。那么,是哪个去作善、恶、无记等业呢?
如前所述,第六意识具有心识全部的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些心法在前六识遇外缘,起了别认知之后,便能即时相应生起,其间产东需要多大的思量活动。
为什么没有思量的必要,这些心所有法便能生起呢?这都是习气的缘故。众生于无始以来,于无数的生命之中,在不同的时空里,曾作数不清的业,而重复的行为的反应,便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习惯力,时刻影响众生对外境所起的反应。当外境相同或类似的时候,意识便即时生起惯性的反应,引发有关的心所有法,令众生经历某些感受,或作某些行动。
惯性有时太强了,以致众生虽想主动改变反应,也觉无能为力。就是这缘故,意识的惯性作用,能使众生不需要思量,便能生活于世上,天天机械地做著重复或类似的工作。
外缘若引发善的心所,行为便属于善,若引发恶的心所,行为便属于恶,若与无记的心所相应,这些行为便属非善非恶了。外缘能有很多不同的组合,各心所有法也能同时或异时出现,于是,众生便恒久处于苦乐善恶不定之中,作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毋需著意的思量了。虽然大多数的人,于大部分的时间,所过的是不自觉的机械反应生活,但是,他们总有些时间是在了别认知以外,作较复杂的思量推理,带有意志性质的心理活动,虽然深度与频密,则因人而异。
第六意识的思量能力既止于了别认知,那么是什么去作这些较自觉著意的心理活动呢?心识中能负起这个责任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了。
(七)第七识末那——思量执“我”之识
第七识可称为意,又叫末那识,是思量之识,是心识中掌管思量的部份。第六识依它而立,它若遇外缘,随即生起你我之想,牢牢的执持着有一个“我”与外境相对。七识末那是六识之本,也是八识阿赖耶的主观部份,但它却错谬的视自己为心识的全部,不知有八识阿赖耶的存在,更不知自己活力软弱,难制前六识,反常为意识所转,统制之权常失。第七识共有十八个心所有法,比第六识所有的心所法为少,故活动功能也自然比六识为少了。
末那识有四个根本烦恼心所有法——贪、痴、我见和慢。
八个随烦恼所有法——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和散乱。
五个遍行心所有法——触、作意、受、想、思。和一个别境心所有法——慧。
这十八个心所有法,若遇外缘,便即生起。第七识能不断地审察、思量内外之境,十八个心所有法中,以作意、想与思的活动力最强,为七识之特色。无论末那识所起的心识作用是善是恶,都能够影响第六意识,令它指挥前五识作业,因此,末那识活动时,便能指挥根身的活动,可是,它活动的时候却远比意识为少,这样,第六识便常代理他身口意的活动了。
为什么这现象会出现呢?
七识末那,虽然恒审思量,能指挥第六意识作业,但是在一般的众生里,七识的活动力都较六识为弱。这是因为不爱思考的人总比爱思考的人为多,就是最爱思考的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大部份的时间,都倚赖第六识惯性活动去处理日常的刻板事务,真正要思考的时间,其实很少,因此,七识便常备而不用,在审察思量力不生起,或虽生起而不强,或还未能即时生起的时候,活动力极强的第六意识,便会自作主张,抢先地根据惯性,引发身口意的活动了。
第六识机械、惯性的活动,本从第七识末那以往的思惟决定而起,或偶然随意的反应而生,现在却倒转来影响了七识未来的决策,使它恒依惯性行事,令惯性更牢固,有时在七识能够作出思惟活动之前,六识机械的反应已经出现,身口意的活动早已不自觉地引发了。到这时候,七识要控制六识的活动,也倍感困难。六七二识就是如此互相薰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了。
一般的众生,虽然少用七识的思量能力,却无时放下它的“我执”作用,只要心识的任何作用一生,那“我执”便同时并起。就是因为这“我执”的生起,众生便终日与外境恒起差别,与人生你我之想,妄念频生,争强斗胜,永远难知万法同体,你我本一了。七识末那使众生感到有一个“我”在感受与做作,使他误认这“我”是心识之主体。心识之主,其实是行相微细,凡愚难解难知的第八阿赖耶。
(八)第八识——心识之本
什么是第八识呢?第八识可称为心,为第七识末那所依,是前七识的本体,观它不同的名称,可窥其性质与功能的端倪。八识又名阿赖耶,意即无没,能于生死流转之中长处而不坏不失。八识又名藏识,因为它具有能藏、所藏和执藏这三个功能。八识能储藏前七识生活的经验,是一个永不会忘失存入资料的记忆中心。它不但能储藏今生经历的资料,也能储藏过去生和未来生经验的结晶,更把众生一切果报的种子收藏,待时机成熟时,便随缘引发现行。这就是能藏的功能了。
众生一切经验和业报的种子,都以八识为储藏之所,除此以外,便没有其它的地方了。这个提供储藏之扬功能就是所藏的功能了。八识能把这些经验种子,牢牢执着,不使忘失。这执持不舍的功能就是执藏的功能了。
八识又名出生识,因为它具有创造的力量,能现起各种现象形相。
八识又名和合识,因为在它里面,有真伪、染净、善恶之法夹杂揉合在一起。
八识又名熏变识,因为它能受第六识和第七识末那的作业所熏习,而起变化,又能互为因果地熏习六七二识,使业果出现。
八识又名本觉识,因为在八之内,有佛陀的觉性隐存,若能显现,众生便得真实的智慧,离诸虚妄,能成正觉。
八识又名真识,因为它与真如本体相能,与最终极的、至真、至善的法同体。
八识又名家识,因为一切法皆财它的活动而起,一切心物皆从它体内流出,为一切心物所依,如众生出生的家一样。
八识又名本识,因为它是一切识之根本,别此再无他法可依。
八识又名体识,因为它是一切心物活动的本体。
八识又名寂灭识,因为它有动而造万物之能力,也有寂灭不起相对法、烦恼法的特性,能处于清净无生
无灭之状态中。
八识又名金刚智识,因为从它众生能知一切种智故。
八识尽管有那么不可思议的体用,却不主动作业,只任由七识末那起“我”的主观作用,恒审思量,又由六识机械地动身发语,作种种善与不善之业。前七识所造之业,储于八识之中,便成未来轮回生死的依据,而八识也随前七识的业力,轮转六道之中。由此可见,八识虽有大能,却不干涉前七识在世间活动的自由自主。
(九)阿赖耶识的功能
第八识有很多凡愚难知难解的世间与出世间功能,但是在桎梏的人间里,以人为主位的心识活动里,只与五十一个心所有法的五个相应,这五个心所有法,就是触、作意、受、想和思了。至于其他四十六个心所有法,在第八识里,是全不生起的。第八识的本性非善非恶(无记)亦非有覆(隐瞒恶行),因此,它的行为特质是无覆、无记的,与一切善恶有覆的心所有法,不起相应。
八识是前七识所依的本体,行相微细,凡愚不能觉知,且不起“我执”,又不主动作业,因此众生在日常的生活里,就忽略了它的存在。因此,众生只知有一个执我、恒审思量的第七识,一个动身发语的第六识,却不知有一个能起无边体用的第八识,在幕后主持根身形相的维持、业报的引发和精神力的供应。第八识行藏甚深细,不易为人所知晓,但它所含的种子,却有如瀑流一般,起灭流转,延绵不绝,一遇适当的外缘,便即现行,以种种形相、种种时空、种种际遇由前七识去经历,直至所有业力种子,皆能结果为止。
为什么现行的种子,要由前七识领受呢?这皆由因种子乃由前七识所种下,亦只有前七识才有适当的心理功能,去领受各种世间果报之故。八识虽具能藏、所藏、执藏的能力,能引发种子现行,本身却无覆无记,没有我执,对外不起差别执着,因此,它超越了一切善恶、烦恼的法。
但是八识对六七识的活动,却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它是众生经验、品流习气的永久贮藏处,能随时为前七识供应资料,作为它们活动的依据。六识的惯性活动和反应,从八识贮藏的习气而来。七识的思考得著,也从八识提供的智识累积而来。六、七、八识这三识互相熏习,便使生命体,能于世间作种种活动了。
一期生命完结之后,为该期生命特别构成的前七识,除七识的主观作用外,悉皆灭亡,只有第八识的本质与能力,如前一般无异,只是加添了另一生的经验与业力。八识能以此作新的牵引力和依据,随顺著因缘,再建立一副新的色身和一副新的前七识,令一个新的生命体能在适当的时间与空间里活动。八识在生命体未成立之前经已存在,但却在生命体坏灭时最后离去,它虽是众生之主,却是退居幕后,恒让它前七识的主观作用与做作,带领它营造众生于六道之中。
(十)阿赖耶识与身心外境的塑造
阿赖耶识不但根据众生的业力,变现了他的身根、一副在六道中活动的心识,同时也变现了他所应处世间的种种境地。众生的际遇,看似身不由己,像是出于意外和被动,其实皆是由自己业力所导致,各各合乎个别行为业报之所需。因此,众生所处的境地,皆是独一无二,自作自受,并非由人摆布,却全是由自己依业所造,这样,众生就是非要绝对自我负责承受自己的行为的果报不可了。
众生的行为能导致善或恶的境地际遇,一一皆依行为的本质而定,因此,他才是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者和创造者。善、恶、和无记性的行为,储藏于第八识之内,遇缘便起果报。众生行为不同,所处的境地、所受的果报就大异了。
共同的行为,使众生有共同的果报,在这时候,对众生来说,世间就好像同是一般无异。但是,在同一世间中,也有个别不同的果报,这便使大体相同之中,有著个别的不同了。事实上,每个众生所处的境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在与其他众生,因缘巧合相若时,他们才处于一起,互相渗入对方的世界,纯朴成就个别独立的果报而已。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塑造众生的根身、心力、环境与际遇使各能受报无误。
(十一)阿赖耶识与真如
众生的阿赖耶识与真如又有什么分别呢?真如若是一个大海,那么,八识阿赖耶,就是构成大海那无量的水份子了。海中的水份子不可胜数,构成真如的阿赖耶识,亦复不可胜数。每个阿赖耶识的种性与其他的阿赖耶识,完全一样,绝无差别,只是它受生命体业力的牵引,轮转投生于不同的时空而已,在本质上实是无分高下。
阿赖耶识,互相依存,互相摄受、协调不悖,合成了真如的本体,成为一切心物的来源,使一切心物众生相通,不一不异。阿赖耶识的各种变迁,都在真如之内;从这角度看,真如像是在变异之中。但是,阿赖耶个别的改变,并未使真如整体的本质上,有任何的改变,从这角度去看,真如却又是恒古不变的。因此,真如实在超越了生灭、常断、一异、来去之形容的唯一常住法,而阿赖耶识,便是真如体内生灭万法之种了。
(十二)圣才八识转智
依佛法修行的众生,在证道的时候,八识会有什么转变呢?行者修行圆满时,八识能转识成智。
什么是转识成智呢?转识成智,就是说,心识从前对外境所起的错误认知和见解,现在经已纠正,从前的妄想颠倒,现已祛除,对一切事物,当下便知它的本体实相,所有心识的活动,都与最高的智慧契合,绝无谬误。转识成智,就是识的彻底净化。得道的圣者前五识不复与凡夫一样,因为它们的污染已除,再不为物欲所缠、虚幻所惑,已能知一切现象的实相了。圣者能以五识用于尘世,随缘说法,指点迷途,除众生之苦恼,授解脱之方。他能随意运用五识,事事无碍,一切皆随心所欲。不但能完美地完成一切欲作之事,更能于一切活动之中,契合最高的智慧。五识这种能力,就是成所作智了。
得道圣者的第六意识,对一切人我诸法,皆能观察明白,远离一切虚妄错谬。意识为前五识所依,若它清净无污,五识也会因而变得清净。五六识皆清净无垢,那么,它们便互相净化,加强了无误的了别认知能力。圣者就是倚赖六识这无误的观察力,才能于世间里,慈光普照,为众生开示生命的真谛,解说一切的真伪,而与最高的智慧无悖。六识这种能力,就是妙观察智了。
圣者成道时,第七未那识,能舍弃我执,亲证一切平等、万法同体之义,再不陷于你我的虚妄执着里。行者在修行的路上,早在第八不动地的菩萨阶位里,你我分别的执着,经已永断无余,因此,能无私地行种种功德,而绝无望报之意。他已进入一个无我而我,无为而为的境界了。
此地的圣者,不从说理上知万法同体,却是在凡愚难解的神秘禅定境界中,亲证同体之妙、一切皆时平等之性。亲身的体验,使他能够真正的放下我执,知平等的真义,在法界之内,真的再不起你我分别之想。七识这种能力,就是平等性智,或无分别智了。圣者证道时,第八阿赖耶识,也转识成智。
行者修行至十地菩萨阶位时,我、法二执,都彻底的破除了,八识田中,再没有新的烦恼种子,只要从前的精力的种子结果,受报圆满,八识便再没有业力的牵制,对一切无所亏负,得到自由。八识至此,已除去一切污染,纯然无垢,与从前染净参半的情形有别了。行者此时,能以清净无垢之识,起金刚定,在定中,能得一切极圆满的智慧、神力与解脱。此无垢识就是佛心了。众生之能够修行证果,全赖它的存在而来。八识转净所生的能力,就是大圆镜智了。它使圣者超越了一切的束缚,能以心造物,游戏神通,随缘救世,成为天人之师。
(十三)如来隐藏于众生的心中
众生的心中,存有真如佛性,能起无边智慧、无量神变,但是这些能力,只是潜藏的种子,若不净化心灵,便不能显现,难起其妙用。未曾显现的佛性,就像植物的种子,未曾下种于土壤,未得到充足的阳光水份,故终不会发芽生长,难见绿叶成荫、花开结子的时候。佛的显现,从心识力量的开拓与锻炼而生,是要由众生的自我努力才能成就的。佛性在心之中,心也在众生之内,三者同是一体,心佛众生,实是三无差异。因此,如来觉者,早就隐藏于众生之中了。
八识阿赖耶,是妄心之主,待污染除去,便能起佛智,而八识的清净,是要依佛法修行始能得著的。八识既为心识之主,能转万物,能变现成万物,为什么又要有前七识的建立呢?八识之智,虽能造物,运转宇宙,按业生报,使万物并行不悖,却是无欲无情、无分别之智。众生若要在相对的世间里,行你我相对的世间活动,就必定要具备能起如是差别活动的前七识,否则,便没有一个能在世间活动的本位,而心识潜藏的功能,也不能通过这些世间活动得以发挥。有了前七识,行者才能以慈悲为根本,行一切佛智大能,使佛心常住于世,救度无量众生。
若无世间生死轮转、悲欢离合、所求不得之苦,那么,众生便没有修心学道的场所,难以清除八识的污染种子,这样,如来(即佛心、清净真如心)的显现、清明无垢的觉醒、超越的解脱,便成为不可能的事,智慧、力量、解脱与慈悲,也不能从艰苦挑战中磨练出来。磨练挑战越多,悟道的机会就越大,证果的时间就越近。因此,身行佛法的如来弟子,能勇敢地面对一切艰难挑战,绝无畏惧,永不退缩,对一切逼迫,不但能以和平的心,泰然领受,不生怨恨,且能令一切困境,成为强化自己身心,增长智慧力量的机缘,使自己的道行,更进一步。
第八章 业力
(一)业力的意义
众生所有的身口意活动,皆留业种子于心识之中,产生一种牵引力,如影随形的随着他生死轮转,为他的行为,在未来适当的时间和环境里,带来适当的果报。这种由行为——业——所导致牵引力,就是业力了。
业力有一特性,就是未为众生带来适当果报之前,绝不会亡失,若一时尚未遇缘生报,它便生生世世,存于众生心识之中,伺机而动,使众生未得报应之前,恒负上业力的包袱。业力未能牵引外缘而生果报之前,就是过了百千世,尚历久犹新,力量丝毫未减,因此,业果是绝难逃避的。业力不可抗拒,就是快要证圣果的行者,也不能超越因果律,难以规避旧业的果报。
事实上,一切行者,在业力未清除之前,无论有多大的智慧与神通,仍未得自在解脱,果报一天未完,桎梏便一天难去。众生的业,错综复杂,因此,常要多生,才能把一生所造的业,全然受报,再无亏欠。但是,在每一生中,众生也不断地造新的业,因此,新的业力,就不断地形成了。就是这缘故,众生便要生死轮转,受报不断,业力难有清净的一天了。只有能遇佛法,能依佛法修行的众生,才能知恶不为,常行善事,令业力渐渐清净,再不受业果的掣肘,能得更大的自由与解脱,入圣者之列。
(二)业力的显现
怎样才能确知业力的存在呢?所有众生的行为,不是都带来了后果吗?那些令行为得到果报的力量,就是业力了。它确实的出现于众生的生活里,使众生处于不同的境地和参差不定的苦乐之中。就是在现世里,也容易见到,并没有隐秘难证之处。
众生现世的际遇,是极易从他从前的行为找寻解释的,他未来的际遇,也能根据业力的因果的原理,从他现在的行为预测。但是,有些际遇在现世中,是找不到根由的,又有些行为基于客观环境,是不可能现生受报的。那么,不是说,有些果是没有因,而有些因,却是没有果的吗?凭空毫无缘故的出现果报,是不合乎情理,违反自然规律的。切切实实的做作,又决没有连丝毫后果也没有的可能。身口意的活动,决不会消失于无形,毫无结果。现生看不到因,正好说明业力把前生的因,带到今生结果;今生的看不到果报,正好说明业力会把今生的因,带至来生结果。因看不到,是因为它种于前生;果看不到,只不过是果结于来世。
若没有业力的存在,超越时空地使因能结果,法界的一切,便没有秩序可言,一切都陷于紊乱,丧失合理的因果关系了。若是这样,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的不合理事情,便会经常出现,而众生处于如是颠倒之中,便会无所适从,对一切都难于理解、掌握和控制了。业力是使六道众生一切行为能得合理果报的原理,也是离苦得乐、趋向解脱之所须知。业力使某一类因,结某一类果,这是宇宙的原理,无论众生视这些因或果为善或恶,都不可能改变业力与因果律的运行。因此,睿智的众生,要掌握业力与因果的原理,自主地塑造自己的未来。
(三)业力建立的条件与解脱
造成业力的条件有三种,就是贪、嗔、痴。众生的业,若是由贪、嗔、痴而起,那么,不论他在哪里轮回受身,这些业将跟随着他,在适当时间和空间成熟结果。不论业果在哪里成熟,何时成熟,他都要亲受业果,在今生也好,在来生也好,绝不能逃避业力的约束。那末,有没有业,不生业力,不起业报的呢?有三种条件,能使众生的业,不起业力,不受强迫性业报的约束。这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了。
若人的业不是由贪、嗔、痴所造,那么,他的业便不会成为一个包袱,不能束他的自由,不能强迫他受报。这样,他便再不会给有为而为的善或恶业束缚,必定要去轮转生死,领受暂时的福与祸了。若一切的业,无论有为无为、有贪或无贪、有嗔或无嗔、有痴或无痴,都建立业力,必要众生依业受报,那么,众生便没有完全自由解脱的机会,却只会机械地轮回生死,受不定的苦与乐报了。若是如此,便没有梵行解脱之道,更没有成圣的可能。但是若说,有些业能不起业力,业力可能终断,那么,梵行解脱便可能了。众生便能修行成圣,自由自在,无束无缚,随意生死,超越生死了。
(四)善业与恶业的分别
恶力是什么呢?一切导致苦恼束缚的,都是恶业。由贪、由嗔、由痴而起的业,就是恶业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对事物私心的贪婪与执着、嗔怒与怨恨、愚痴与迷惑,能使众生心为物转,行为颠倒,迷失于虚妄之中,失去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因而受著业力的牵引,生死轮转于恶道,那么,善业又是什么呢?一切导致幸福解脱的,都是善业。由无贪、无嗔、无痴而起的业,就是善业了。
无贪使众生对任何事物,都不起执着,事事无求无厌,万缘皆能放下,洒脱超越。无嗔使众生内心宁静,没有激动,时刻保持轻松愉快。无痴使众生恒依智慧行事,不堕于颠倒虚妄,不为外物所转而迷失方向。由无贪、无嗔、无痴而起的业,不灭众生的自由,不损众生的自主,因此能导致众生解脱的生起。为了这缘故,无贪、无嗔、无痴的业,便全皆是善业了。
(五)别业与共业
什么是别业呢?个别众生所造的业,只由他自己单独受报的,就是别业了。但是,个别的行为,若与其他众生的行为相同,它们便会形成一股比别业更强的业力洪流,共同感应同一的环境与果报。这种共同的行为,使众生受同等果报的业,就是共业了。
共业为业力相同的众生,塑造了类似的命运,使他们处于相同的生存时空里。共业把众生带到大体相同的境地,如同一的世界、种族、国家、社会或家庭,但是他们各自所有的别业,使他们在相同的背景之中,能有个别的果报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至为巨大。
一切众生,只能承受他自己业力带来的果报,绝未有受他人所累的事情。众生若未有如是的业力,是绝不会受到表面看来是由父母、社会、国家或种族所带来的若或乐的。秽土净土,苦报恶报,皆是众生个别或共同塑造,一一皆是自作自受。
(六)业果成熟的时间
业力可依它成熟结果的时间,分为四类。有些业力,在一生之中,不待来世,便能成熟结果。有些业力,在同一生中,并没有足够的因缘结果,因此要在下一世,在条件具备时,才能成熟结果。有些业力,并没有一定的结果时间,只要在未来生中,因缘会合的时候,便会结果。但是,业力若一天不结果,众生但永不能从这些业解放出来。有些业,从无贪、无嗔、无痴而作,并没有强制性、负累性的业力,因此,这些业,是没有一定结果的必要。做作者虽可从这些业得享大福报,却能自主地把它放下,不受它的束缚执着。
为什么有些业力能于一生成熟,有些于下一生成熟,有些却没有一定的成熟时间呢?这都是因为业力本身轻重不同的缘故。业可依轻重,分作四类,就是重业、丰业、近业和惯业了。
什么是重业呢?无论是善业或恶业,重的都比轻的较早及较易成熟业报。杀父杀母等重罪,或舍命救人的大功德,都是重业,比较小的善与恶业,自然较易和较快得到果报了。
什么是丰业呢?无论善或恶业,若是业绩丰硕的,就叫做丰业了。业绩丰硕的业,加强了业的重要性,比业绩较逊的业,更具牵引力,因此,自然较易和较快结果了。
什么是近业呢?所有临终前所作,或记忆思念的事情,都是近业。它与下一生较接近,印象犹新,牵引力特强,影响力也甚大,因此,比较前所作的业,自然较易和较快得到果报了。
什么是惯业呢?一再重复的行为,就是惯业了。在前三种业都付阙如的时候,惯业便成为决定众生以后生存情况的主要因素,比没有惯性的行为更具影响力,因此,自然较易和较快得到果报了。
重业、丰业、近业和惯业,就如是的决定业力结果的早晚了。
(七)辅助与窒碍业力生报的业
业又可依它对其他业力成熟果报的辅助或窒碍作用,分为四类,它们就是生业、持业、抑制业和破坏业了。
什么样是生业呢?导致未来色身的出现,或使现有的色身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行为,就是生业了。一切畏死慕生的行为,皆造成生业。
什么是持业呢?业本身不足以生独立的果报,但在其他较强的业带来再生成果报的时候,却能助长和强化业报的苦或乐,使它更易于成熟和持续的,就是持业了。
什么是抑制业呢?业本生不足以生独立的果报,但是在其他业导致再生或果报的时候,却能对抗它所生的苦或乐,把它减少或抑制,不让它持续的,就是抑制业了。
什么是破坏业呢?能破坏一些较本身的为轻的相对业,令它不能结果,而令自己能争取到结果机会的业,就是破坏业了。
(八)业果必要自受
善恶之果可否由他人代受,令作恶者能逍遥因果法外,令为善者失去行善的福报呢?一切业报,皆是从业力而来,没有作如是的业,便不能受如是的报,没有受苦报业的善人,就是同行的人皆遇大灾劫,他仍可丝毫无损。没有受善报业力的恶人,就是同行的人皆获大福祉,他也难分一杯羹。因此,一切众生,必要随业受报,否则,困果律便不能成立,业力也失去它的作用。
若是果报可由他人代受,一切的修行持戒,便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从此众生再不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须行善,便能受他人行善之果,虽自作恶业,恶果却可由他人代受。若是如此,法界的一切,就变得黑白不分,紊乱颠倒,毫无秩序法则可言了。所有提倡果报能代受的理论,皆是愚弄无知的邪见。
(九)业力不同,果报亦异
业力是同类相应的。这就是说,某一类的因,会结某一类的果,就好像若要得瓜,就必要种下瓜的种子,若要得豆,就必要种下豆的种子一样。以此原理,一切善的因,必然得到善的果报,一切恶的因,必得到恶的果报,而一切非善非恶的因,也必得到非善非恶的果报。
若是行为本质善恶难分的时候,会得到什么果报呢?善与恶,是世间相对的观念,会因时间、空间和人物的更替而有所改变,因此,众生对因果之为善或恶,也随之而有所变动,但是,无论众生的善恶观念怎样改动,某一类行为会导致某一类果报,是必然的宇宙法则,决无例外,并不随众生善恶观念的改动而有些微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因得如是果,是亘古不变,超越善恶观念的定律。
无论众生称它是恶或善,因果报应,始终维持不变,业力也忠实地随顺著因果律,使众生称它是恶或善,因果报应,始终维持不变,业力也忠实地随顺著因果很,使众生受报不爽。
端正者从忍辱中来,富贵者布施中来,贫穷者从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从骄慢中来,喑哑者从诽谤中来,长寿者从慈悲中来,短命者从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从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从持戒中来。
这就是同类相应,如是因生如是果的意义了。不论世人称它为善为恶,都不能使这些因果关系有丝毫变更的。因此,众生要知什么因能导致什么果,才能避免种下苦因,建立恶的业力,而能改种善因,建立善的业力,使自己能远离苦恼,得快乐解脱。
(十)业果轻受重受不定
众生所作的业,错综复杂,有善有恶,轻重不一。但是,有些业能相辅相成,使个别业果,较诸单独出现时,对众生的影响力显得更为丰硕,这样,便会导致轻业重受了,同样的道理,果报的影响力,会为同时并起、与它互相排斥与抑制的业所削弱,较诸单独出现时,对众生虽必要依业受报,但是却因千差万别的业,于同样的果报,能轻受重受不定了。
(十一)业果本身的不定性
有些业只能起极微弱的业力,单靠本身的力量是不能结果的,但是,若遇到极强的外缘,这些弱种便会受强缘所牵引,因而能够结出果报。又有些业,本身专为对抗某些果而作,因此,视它业力的强弱,能对它所要对抗的业生起破坏的作用,令它地出较弱的果报,若是它要对抗的业本身业力微弱,那么,更能令它不能结出果报。就是这缘故,业虽必生业力,但若非极重的业,业果多是不定,能为其他业力影响,因而结出轻重不一的果报,甚至不生果报。命运之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就是基于这原理了。这样,业便因果报的定与不定,而被称作定业与不定业。
(十二)忏悔对业力的影响
若是业力无私,有因必报,那么,作了恶业后而忏悔的众生,不是没有得到宽恕的机会吗?一切已作之业,皆起业力,贮于心识之中,若遇外缘,便随缘现报,忏悔与否实难消已生之业力。已作之事,已成所作,无人能注销,业力之必生,已是无可挽回之事。
谁能宽恕作恶的人呢?
叫他自己宽恕自己呢?
还是叫受害者宽恕他呢?
或是,叫业力去宽恕他呢?
他能否宽恕自己,是他自己的事,无人能过问。受害者能否宽恕他是受害者本身的自由,无人能替他作主。至于法界的原理,自然规律的业力,是无亲无私的,不因个别自我或他人私下的宽容,而停止运动,或作改变,去迎合渺小个体心意的变动。因此,要因果律与业力原理与为已忏悔恶行的众生作宽恕式的停止运行,是绝不可能的事,除非众生仗珠胜的因缘,得到无边佛力随顺更高的法则,给予慈悲救度的恩赐。
火的性质是炽热的、能燃物的。若有人强置他人之手于火中,此手必遭焚伤无疑,没有任何程度的事后忏悔,自我或受害者的宽恕,能令火焰因而失去它焚烧的功能,使置于火上烧烤之物,不受丝毫损伤,起不相称的因果。法界的原理超越了是非对错,是不会为了个人的错误与忏悔而作基本的改变的。宇宙的规律既是如此,众生不去随顺它,却偏要去违逆它,那么,就只好自吃苦果。怨天尤人,事后追悔,实无补于事。
那么,忏悔不是完全没有用处吗?忏悔真诚,后不再犯,能止息更多恶业恶报的生起,可令重报轻受,但是作恶与忏悔是两回事,各有果报,基本上是不能互相抵消了,除非有极强的相对善业出现。重报轻受,不是说忏悔减轻了业报,只是说,由忏悔与善行而起的业力,能使恶业同样的果报,可于受报者在较易接受的情况下出现,令苦恼因而减轻而已。
(十三)业力、轮回与公义
是什么缘故,众生与生俱来,便有著那么悬殊的差异呢?
为什么有些人生而长寿,有些人却夭折早死?
为什么有些人健康活泼,有些人却孱弱痴呆呢?
为什么有些人美丽高贵,有些人却丑陋卑贱呢?
为什么有些聪明富有,有些人却蠢钝赤贫呢?
为什么世间的果子,有著不同的味道呢?
为什么有的是酸、有的是甜、有的是苦、有的是辛呢?
这都是种子不同的缘故吧!同样的道理,各人有不同的际遇,皆缘于他们曾种下不同的种子,具有不同业力之故。业是众生从自己行为所承继的遗产。他们从业而生,也从业力,而定他们的寿夭穷通、若乐顺逆。业导致了生死轮回。轮回是什么呢?就是在这里死了,然后在他处投生,在彼处出生,彼处死亡,然后又凭业力,投生他处;如是依业往生,生死不息,就是轮回了。轮回再生好比一颗成熟的种子,掉在地上,遇到适当的阳光水份的滋润,便会长出幼苗、枝叶,更且开花结子,虽然自己的母体经已死亡,它却承继了母体的生命力。待它自己快要衰老死亡的时候,自身成熟了的种子,又承继了它的生命力,在他处繁衍后代不辍。这株植物的生命力,将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直到没有新的种子为止。同样的原理,众生将会凭自己业力的种子,轮回生死不息,直到再没有新的业力种子为止。而在每次的生命里,众生就凭从前作业的好坏,得差别极大的际遇,一一皆合乎因果律无私的公义。
(十四)前生业力报于下生的需要
若要一个经已轮转新生的众生,接受前生业力的果报,对他来说,是否有点无辜呢?他既要新生的众生,就不应对他未生之前的事情负责啊!
若有人带了火种在房子照明吃饭,不小心,把房子烧著了,更波及邻近的房屋继而把整条村庄也烧著了,他能否说,火灾与他无关,因为他用来照明吃饭的火种,并不是烧掉整个村庄的火呢?他能否说,烧掉村庄的火与他火种的火不同,因此,他是无辜的,是不须对火灾负起任何责任的呢?不管他怎样说,火灾是由他的火种引起的,他必要负全责,绝不能抵赖。
同样的道理,虽然死了的前生的身与心,和新生的身与心不一样,但后者却是从前者而生,是前者的延续与蜕变,因此果报就落在他的身上了,事实上,新生者,就是果报的显现,果报的本身。说今生新生的生命体,不应对前生负责,而为他感到无辜的人,是不了解生命延续道理的愚人,错误地假设前一生的众生与下一生的众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毫无关连的生命体。
若真是如此,一生的业,不能在同一生受报,便永不能受报了,因为自己的业,是绝不能受于他人的身上,这样,轮回也没有需要了,而世上便会有因而无果,或有果而无因,一切合乎情理的因果关系也无法建立了。一生的业能报于下一生,是因为生命体从没有一时绝灭,却只在不断的变易,作合乎业力需要的分段轮回生死。生命体始终如一,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已。因此,生命体要接受自己从前种下的业力果报,是公平合理,当然与自然的事。若有一个负债的人,对上门追讨欠款的债主说:“欠你们债的不是我,因为今天我没有向你们借贷,向你们借贷的,是从前的我,而从前的我,今天再不存在了,我可不要负责从前的我的债务啊!”你会表示同意吗?认为今生不应为前生业力负责的人,与那个赖债的人,毫无分别。
(十五)思想与业报
思想重要还是行为重要呢?思想比行为重要得多了,因为它能导致行为的生起,是一切做作之主,一切善恶之源头。行为受思想驾御推动,因此,思想才是真正的行为者,而行为本身,只不过是思想的行动化而已。以此之故,以思想作恶的众生,虽然他未能或尚未以行动表现出来,尚未为他人所察,他经已造下恶业。
同样的道理,心想行善的众生,虽然力有不逮,也没有为他人觉察,他经已造下善业。
一切使众生堕下无间地狱的恶业,皆从意起,一切涅般解脱之圣果,也从意生。因此,要有清净无污之行,要摆脱恶业的枷锁,就必要从净化自己的思惟着手了。
恶的思想能带来恶的果报,善的思想能带来善的果报,因此,睿智的众生,善制自己的思惟,令恶意不生,却勤使善念持续增长。心力越强的众生,以思想作恶的能力就越大,虽不身口行恶,却能以思想念力害人,所作恶业,能倍于身口能行之恶。同样的道理,心力强大的众生,以思想行善的能力也较大,虽不以身口行善,却能以思想念力助人,行大功德,所作善业,也能借于身口能行之善。以此之故,佛子必要自净其意,始得入诸佛神秘之境,能以心造物,否则玄机在手,只足作下地狱之资,千年道行,丧于一念之恶。
(十六)业与自爱
爱自己的是什么人呢?不爱自己的又是什么人呢?所有以身作恶业,以口作恶业,以意作恶业的,都是不爱自己的人。他们虽然口中说,心中想:“我很爱自己,因为我的一切身口意业,都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作”,然而,他们毕竟是不爱自己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作的一切恶业,其实都是作于自己的身上,他日必要亲身领受由这些恶带来的苦报。为了这缘故,作恶业的人,其实并不爱自己。那些以身作善业,以口作善业,以意作善业的人,却是真正爱自己的人。虽然他们心中想:“我并非为爱自己而作善业,因为我所作的事,只在利益别人,没有想过利益自己”,然而,他们毕竟达成了自爱的目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作的一切善业,其实都是作于自己的身上,他日必会亲身领受由这些善业带来的福报。为了这缘故,作善业的人,其实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
(十七)业报的教育性
众生受苦报或受乐报的时候,他能否知道为什么他要受如获至宝是的苦或乐呢?知晓佛法的众生,在他受苦的时候,当知他曾造成能导致苦的业,又在他受乐的时候也当知他曾造能导致乐的业。但是,不懂佛法的人,在受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受苦,在受乐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受乐,他不懂得造成什么业能生苦,也不懂得造什么业能生乐。
愚昧的众生,只是心随物转,恒受外缘所动而作种种业,碰巧造了些能生乐的业,他便于未来受乐报,他为了偶然随意的行为而机械的生死受报,不懂趋吉避凶,更不知悔改,因此常重蹈覆辙,不能自主自己的命运,不得不恒受业力与因果律的煎熬逼迫了。这样浑噩的生死受报,不由自主,不是很无助可悲的吗?不懂佛法的众生,确是如此,但是熟稔如来圣教的弟子,却能从现世的业报,推度前生所曾种下的因,知道何种业能生乐,他知道紧守佛陀的戒律能离苦,也知道依佛法修行便能得乐。
未闻佛法,未亲近佛弟子的众生,岂不是虽轮转恶道不息,仍不能得断苦解脱之道吗?众生在苦中,必求解脱之道,于烦恼之际,易起求道息苦之心,由受苦故,易开入佛之门,长亲近诸佛菩萨之因缘,从而得开悟解脱之道。在苦中的众生,于同受苦恼者,以同病相怜故,易生怜悯慈悲之心,由是能成修道之根基,使慧命增长。因此,无亲的业力与因果律,实是令众生提升智慧慈悲、止息行善之利器。不舍世间的菩萨,能以种种形态,恒常随众生之因缘秉性,指点迷途,于其苦恼求救之时,以大慈悲力,起种种感应,令得安稳,以补因果法之无私无情。
(十八)业报与进取
对业力了解不透彻的众生,往往有些错谬的想法,把现世一切的际遇,一切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情,委于前生的业力。他对一切大小的事情,都摆出无可奈何的样子,不去努力改善环境,不去检讨得失的因由,却以业力为藉口,颓废放任,不知进取。他的懒惰与消极,悉足以建立新的业力,使他于未来,遇到更多的窒碍与苦恼。
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每天的行为,都建立了业力,若先有恶业要受苦报,还不知要持戒行善,那么受苦报之后,也难得福,若再作恶,苦报之再临,便绵绵无绝了。业力相续,无一定结果之时,果虽能通于三世,但是在同一世结果的也多的是,因此,众生对身语意的活动,定要处处留神,不能一错再错,却要时常警醒,不下恶业的网罗。
怎样才知道哪些业果是缘于前生,哪些业果,是缘于今世呢?善因结善果,不善因结不善果,同类因结同类果,若于现世,找不到如是的因,能结如是的果,那么,业报之因,便是种于前生了。但是,无论业力起于今生或前世,只有彻底的负责、忍耐、忏悔与力谋改善,才可以减弱恶报的苦恼,使它能较易接受,及早点消逝。也只有不断的善行,才能使现在享有的善报果,得以持续和增长。众生的时间与精力,应用于现在,随级消去旧业,为未来的幸福与解脱努力,却不应花费光阴,苦苦追寻业力的缘起,而忘记了持戒修行,积德行善。
(十九)业力与自我的创造
一切众生,皆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业力因果网中,依各业力的强弱,决定他生存的境地,和所要经历的际遇,只在业力不及的地方,才有真正的自由。众生的命运,基本上操于他自己手上的,对他唯一的限制,只是他一手所造的业力。业造成他的再生,也是他生存的累赘,一个不能随意扔掉的包袱。业使他处于许多他不愿见到的掣肘之中,使他不得事事自主,不能处处自由。业使他进入一些他所憎恨和恐惧的境地,令可怕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
但是,究竟是谁使他丧失自由与自主,令他必要无助地受无情业力的逼迫呢?除了他以外,还有谁呢?一切的果报,皆是他从前行为的结果,是他自己的选择,那么,他可以怪责谁呢?他不能怨天尤人,咒骂命运的播弄,或者委过于一个恶毒的、处处与他为难的造成物者。因为,除他自己以外,再没有人能编排他的命运,也没有人能替他营造他的身与心及轮转之所。他若要咒骂,就咒骂自己好了,因为他就是自己命运的塑造者,他就是自己的造物主。
那么,面对苦报的众生,要采取什么态度呢?恐惧是没有用的,厌恶是没有用的,咒骂是没有用的,自怨自艾是没有用的。因为,自己作了恶业,还不诚心忏悔及尽力作出补偿,以求重业可以轻受,轻业可以不生果报,如今苦报现前,却怨天尤人,这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他怎么办呢?业果经已出现,不能逃避,那么,他就只好平静地面对一切,不要激动,不要埋怨,不要嫉恨,也不要自怨,却要诚心诚意地接受果报带来的教训,从痛苦中参透苦恼的根由,不但要避免重蹈覆辙,更要从中增长智慧。他不但要耐心忍受果报,还要积极地持戒行善,尽力改善环境,使现有的恶业可以轻受,又令未生的恶业不会生起,更要因果报消除了旧业而满心欢喜,对未来充满盼望。
愚蠢短视,不信业力,不知因果的众生,生生世世为业力所牵引,生死轮转,不能自主,不能逃脱,基乐祸福,不知从何面来,也不知为何而去。但是,睿智的修行者,深知业力与因果,能依法持戒,精进修行,禁恶业于未发,又能行善积德,增长福慧,因此,便能渐次摆脱业力的束缚,成就更大的自由与自主,使命运由他塑造、环境受他摆布。依佛法修行者,就能如是的创造自己的将来,主宰自己的生命,常住于解脱之中了。
(二十)业与他力的救度
若是众生必要依业受报,那么,救助苦恼的众生是很多余的事吗?众生若真的要依业受报,就是要救也救不了。若是救得来的话,岂不是又破坏了业力因果的运行,令业报不能成立吗?
众生的确要依业受报,但是,业报能受作业者日后行为和外缘的影响,出现较轻或较重的果,或令同样的果轻受重不定,因此,慈悲的救度,虽会因众生业力的深重,不能解其苦困于一时,但仍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假善巧开导,可为众生撒下未来解脱的种子,令他们在苦海之中,尚见明灯一盏,指引迷途,仍有所依怙,不致频于绝望。若行者看到苦恼众生而不生怜悯,不思救助,那么,便是自断慈悲之种,自盖佛性,有违救世的本愿,再不配称为佛子了。
因此,真正的修行者,终不会以众生该受如是业报为藉口,舍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冷漠地袖手旁观,却只会以大无畏、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尽一切方法加以援手。慈悲的救度,就是不能令众生受惠分毫,也会壮大行者本身慈悲之心,令他能进一步显现佛性,得到更大的灵力智慧,住于更大的解脱之中,因此,他的努力,其实是没有白费的。
第九章 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
(一)三界
众生的生命,能以其有欲无欲,有色相无色相,分别存于三处性质回然不同的境界。这就是三界了。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以贪欲为性。处于此界的众生,皆穷于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等欲的满足,永不厌离,犹以淫食二欲,最为炽盛。此界领域上至天之底部(欲界天),中至人间,下到地狱,纳最多众生于其中。
色界以色相为性。处于此界的众生,已离淫食二欲,但仍执持色身形相不舍,故于此处,恒见美妙殊胜的宫殿楼阁,非笔墨可形容的美景,有若置身于一幅极美丽璀璨的图画之中。此界属天,处于欲界天之上。
无色界以无欲无色相为性。处于此界的众生,已远离物欲色相的执着,能使心识安住于极深的禅定之中,得至高的禅悦安乐,不再为物质与欲念所困扰,全无挂碍。此界属天,处于色界天之上。
六道的生死轮转就是出现于这三界之中了。
(二)六道——有情投生的六个境界
众生所造的一切善业、恶业、不善不恶的业,全部贮藏于心识之中,成为种子,互相熏习强化,形成一股具有强大摄受性的业力,使众生的生命延续,令种下了的因,能得到圆满的果报。由业所生的强大摄受力,并没有因众生一期生命的死亡而消灭。唯一消除这力量的方法,就是让它带引众生轮回生死,直到业力消耗殆尽,众生才能得到解放。就是这缘故,众生只凭自己的业,往生到业力所指向的地方,其间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力量,能为他安排生死,或操纵他的命运。因此,业力重的众生,自由选择未来生命形态的机会就较小。反之,则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了。
众生若是梵行清净,只作无贪、无嗔、无痴的业,那么,他便没有业力的包袱,能从轮回中解放出来,再没有生死的必要,却可自由地乘愿往返六道。这时,他的生死神变,已是随心所欲了。法界之内,凡夫辗转生死,轮回于六道之中,只要业力尚存,贪嗔痴未去,那凡夫便在六道的囚笼里,永不能出。
六道究竟是什么呢?六道就是六种性质回然不同的生存境界,优劣各有不同,其中众生的形态亦大怫,各各与众生独有的业力相应。这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和地狱了。天、人、阿修罗三道的生存条件较优胜,是善业较多的众生投生之所,于此能受福报,因此,便叫做三善道。饿鬼、畜生、地狱三道,是恶业较多的众生投生之所,于此多受苦报,因此,也叫做三恶道。
若众生依佛法修行,随缘消旧业,不再作新恶,那么,他便终有一天,能摆脱六道轮转的枷锁,就是一时不能跳动出这生死海,也能凭善业,多生于善道,能得料多的自由与福报,免堕恶道受苦。佛法是解脱的明灯,就是未了生死的凡夫,也能从佛法,得著善生六道之良方,于苦中得乐,渐至无限的解脱。
(三)天道
天道是怎样的一个生存境界呢?若是众生能修福慧,广行布施,广植善根,舍恶行善,他便函种下生天的因,在命终之时,能生于天界,以他生前的善行,得恰如若其份的福报。天界乐多苦小,一切精神上与物质上的享受和需要,都能随心所欲地得到满足。天众们悠然自得,没有烦恼争斗,事事称心如意,是一个人类所不能想像那么十全十美的天堂。天界又分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个层面。众生的善业多寡轻重不同,灵性发展有异,因此,名名随其业力与志趣,投生于三层其中一处,各适其适,不能勉强。
他们之间有什么分别呢?天界众生的生活,虽同以享乐为主,但是享乐的形式,也有高下精细之分,精神与物质之别。众生业力不同,秉性灵能也有极大差别,因此,他们所视为快乐的事,也就回然不同。以此缘故,他们在天界之内,便居于不同的层面了。
生于欲界天的众生,对人间的物欲,尚有强烈的追求,不能忘舍。他们所视为乐事的,就是物欲的满足,因此,他们便投生于物欲享受为主的欲界天了。于欲界天中,饮食男女、金银财宝、一切物欲享受,皆无匮乏。所欲之事,随心念所起,便成于目前,物欲的满足,已达于究竟。
色界天的天众又如何呢?生于色界天的众生,对物欲官能的享乐,已提不起兴趣,他们虽然色身犹存,但是快乐却来自精神灵性的满足。音乐、艺术、哲学、禅定、思惟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过的虽是高度的精神灵性生活,浸淫于灵性喜悦及修行中,但仍然舍不了各种形相的执持,虽不求物欲,形相色身仍难放下。
那么,生在无色界天的众生又如何呢?生于无色界天的众生,精神灵性已有高度的发展。他们不但不受物欲所缚,连色身形相的执着也没有了。他们的存在不再倚赖一具色身,因为他们现在已彻底的生活在没有物质色相的精神界里,能以无形列相,感受一切生命极致极微的活动,恒处于恬静喜悦的禅定里,从欲望和色身的羁绊解放出来,得很大的自在和能力。
众生的根器和业力,就是这样地决定了他生于天界那些层面上了。
(四)人道
人道是怎样的生存的境界呢?人道就是我们所处的人间了,若是天界是享乐的地方,以精神与物质的满足为特色,那么,人间便是苦乐参半的地方,乐不及于天界的彻底,苦也比不上地狱界那么严酷。
人间是以物质为主的境界,因此众生心识的活动力,就碍于物质的色法规律,不能像天界众生一样,能以心造物,随心所欲了。因此,人间是一个桎梏的地方,众生的一切活动,都给色身和环境的客观条件所掣肘著,比天界的众生失去很多的自由和方便。
那么,与天界相比,人间是否一切都不如呢?人间的片刻欢愉,若是与天界的逍遥自在相比,不啻云泥之别,可是在痛苦烦恼方面,却是人人难免,为天众所无了。但是,人间的苦恼,往往提供锻炼心志、克已修行、激发慈悲心与菩提心的因缘,使众生能从苦中成长,步向解脱之路。
为什么呢?因为人间悲欢离合,苦恼灾劫,都能激起众生图谋解脱之心、自我反省之意,令他们不再撒下苦种,却常作清净梵行,力求解脱之道。身在苦中,见诸众生,犹未开悟,常作颠倒之事,未来定得恶报,则易起恻隐之心,虽然自己尚未得度,但见众生受苦,心中能起同体大悲,令慈心涌现,激发修行度众生之志,长行菩萨之行不畏生死,终至成熟佛种。
诸佛菩萨,无不以此为因缘,而起度世之宏愿,不但要自度自觉,也要同时度他觉他。在自身得智慧、神力、解脱之际,也能同时使未觉悟的苦恼众生,得到依怙救助,渐灭去苦恼,趣向解脱之际,终能成无上的道果。因此,人间是修行解脱之极佳场所,行者特多,且能互相砥砺,以致终得断生死轮转,证无上解脱,不似天界随心所欲的欢愉,徒令壮志烟消,精进大减。
天界众生,耽于逸乐,未有痛苦悖逆所起的激励,因此,智慧福德,终不能长进,待福报尽了,再要依业往生,生死于六道之中。这样,虽生于天,实对解脱、修行无益,反延误解脱之期。因此,行者多不愿久处于天,却常乘愿再往人间,以作洁净身心、行自救救他大业的道场。从这角度来看,人间便有些极珍贵的地方,是天界所付阙如的了。投生人间的众生,除了极小数乘愿再来的菩萨外,皆是善恶业力参半,福不至上天堂,苦报不至堕地狱的众生。
(五)阿修罗道
阿修罗道是一个怎样的境界呢?阿修罗生存的地方,有些地方比人优胜,接近于天,但有些地方连人间也不如。阿修罗所生的主方,有类似于天界一般壮丽豪华的宫殿城廓,衣食齐备,物资无缺。阿修罗们自身也有相当的神通力,能作诸种变化,不似人间有千般桎梏、万种匮乏,因此之故,确有优胜于人,而近似于天界的地方。但是,阿修罗与天界所共有的,就只限于物欲的满足,略有神通而已,一切享乐只限于极低下的物欲满足,精神生活与享受,则全付阙如,更没有其他的地方,堪与天界相比了。
为什么呢?阿修罗界的众生,虽然饮食及诸种物欲,皆得满足,但是容貌却极是丑陋不端,并且心怀愤懑,嗔恚填膺,欲火炽盛,我见甚深,因此,时常刚愎自用,好与他人争强斗胜,经常处于互相挞伐的状态中,没有一天能宁静的渡过。就是这些缘故,阿修罗们,虽然物欲满足无缺,却仍是心绪不宁,不得自在,与天界众生的恬然自得、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相比,确是回然不同,有宵壤之别了。就是与人间相比,阿修罗界的戾气争斗,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是物资丰盛,稍有神通,也不是好处之境。人间是苦乐参半的地方虽有暴戾不仁的一面,也有善良博爱的一面,若人能积德行善,于此间亦不愁无安宁之日,桎梏苦恼虽一时不能尽去,然亦有法可渐除,能起修行解脱之志,不似阿修罗,虽物欲无缺,却以嗔恚为特性,暴戾难除,早能起求道之心,极难得善知识解惑之助。从这角度去看,阿修罗界,确有不及人间之处,不是众生所应羡慕投生的地方了。
(六)地狱道
什么是地狱道呢?地狱道是三恶道之首,是最痛苦的生存境界。投生地狱的众生,将会受到极大的煎熬逼迫、种种严酷的刑罚,身心皆受难以形容的苦楚,日子漫长难度,虽求一死,以了折磨,但却神志清明,一切苦楚,皆体会分明,不能稍得规避,每一刹那都是在刻骨铭心的凄凉惨痛中渡过。在此间,众生所见所闻所受,皆为极大苦恼之事,一一为个别的恶业而设,以苦为特性,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因此,众生若生地狱,便会日夜苦痛哀嚎,心胆俱裂,没有快乐,没有希望,只有无限的惶恐和后悔。生于地狱的众生,此时深知从前所作恶业能带来的后果,但到此时,后悔已太迟了,必待果报完毕,才能投生他处。
是什么缘故,众生会投生地狱,受这样惨酷的苦报呢?
生于地狱道的众生,必定曾造下极重的恶业,行为邪僻不端、邪淫好杀、麻木不仁,常恶毒害人,而始终无悔意,绝未有羞耻惭愧之心。若有众生,身行重恶、口行重恶、或意行重恶,那么,他便种下来生堕落地狱之因,死后受怪刑,以解受害者之苦,令生愧悔之心,警惕来世,不轻犯过。地狱众生所受苦报,皆依自己恶业轻重而定,并未有人从中播弄,妄自加害,因此,若非罪有应得,绝不会无辜受罚。八识田中,他自己亲下的恶种,就是他确凿的罪证,而业力就是他自己的惩罚者了。
地狱众生,要过多久,才能从煎熬中解放出来呢?
这就要看看众生本身业力的轻重而定了。业轻的会较早摆脱地狱的苦报,业重的,就要在地狱中,多停留一些岁月,直至力消散,果报圆满,始能投生他处。
地狱果报圆满了,众生又会投生到哪处呢?
地狱受苦的因经已结果,注销了,他便是一个服刑完毕的罪犯,自由已恢复,不须再留地狱之中,至于他会投生于哪一方所,就要看看他所剩余的其他业力如何了。众生的业力,是决定他投生于六道何处的唯一力量,因此,离开地狱的众生,只能凭其业力,投生于其他与其业力相应的地方。若无重大的业力牵引,那么,众生的愿力和秉性,便会对下期的受生发挥主要的影响力了。
(七)饿鬼道
人间的众生若死后仍执迷于生前的色身,事物或境地不舍,便会滞留于一个过渡的阴界之中,成为迷鬼,直至觉悟生死无常,始得在他处受生,开始新的生命。滞留于阴界的众生,转生是迟早的事,虽然有些将投生于善道,而有些却要投生于恶道。若他们投生于鬼趣成为饿鬼,他们便要过可悲的生活了。饿鬼们衣食不足,无有依怙,志卑胆弱,终日在惶恐迷乱之中,不知趣向依止,一切所欲,皆不得满足,常失财物,以致一无所有,只能在极度苦恼匮乏中度日。由于他们愚痴执迷太甚,纵有菩萨乐于点化,示以解脱转生之法,亦因机缘未合,一时难以超度。
是什么导致饿鬼的孤寒凄苦、无依无靠呢?
饿鬼的贫乏与所求不得,是由前生的吝啬、贪念和极度的我执我见所导致的。若人不肯布施,虽有百万家财,而不肯舍一钱救济贫苦,却趾高气扬,自炫财富,虽有聪明才智,对鲁钝之人,不肯开导扶持,反而出言讥讽,自夸本事,他便种下投生饿鬼道之因了。若人心存贪念,凯觎他人财物妻妾,见人有所成就,但心存嫉妒怨恨,出言中伤,欲加破损,自己不得者,也欲令他人不获,那么他同样是种下投生饿鬼道的因。若人心怀如是悭贪,不论曾否言之于口,行之于身,同是种下饿鬼之因,他日按其业力轻重,能得不同程度的贫苦愚钝、四肢不全,无依无靠、所求不得的饿鬼果报。饿鬼的业力,不比地狱众生一般恶,因此,他们所受的苦,与地狱的众生相比,就显得温和得多,但是此道众生,皆恒受苦贫困的苦恼,故饿鬼道也属恶道之一,仅次于地狱。
众生若欲远离饿鬼道,就要不起悭贪,常行布施,多救苦扶危,自谦不骄了。
鬼道除饿鬼之外,还有小数的夜叉、罗刹及诸鬼神。鬼神秉性善良,常依止于山林湖海,有神通力,于山野植物,江河湖海的众生,能加调护,是鬼趣中的善神,于世间众生,有益而无损,自身亦悠然自得于山野间。但是夜叉、罗刹,乃是鬼道的恶者,有小神通,能作变化,嗔恚心重,虽绝不能扰乱世间正直善人,但是邪淫不正的小人,却易受其蛊惑,因为他们的邪僻秉性与恶鬼相近,故易起感应交通,至终起祸端,身心受损害。一切鬼道众生,皆依善恶业务与秉性而住于其中,善者以为鬼神,恶者便成罗刹或夜叉了。
(八)畜生道
什么是畜生道呢?所有在天、人、阿修罗、地狱和饿鬼诸道以外的众生,都归于畜生道。畜生道的众生,就是生长在陆地的家畜走兽、河川湖海的水族、空中的昆虫飞鸟,以至肉眼所不能见的一切微生物。畜生能与其他五道的众生并存,过著他们独特的畜生生活,对其他众生的生活,多有所贡献,能供他们差遣劳役,或作食用,于他们的生存环境,也多有调协作用,因此对五道众生,功多于过。
畜生道的生存境界是如何的呢?
畜生们的特性,是少有思想,没有理性生活,一切皆依天性行事,饥则觅食,渴则寻水,心力极微弱,少有心意活动。畜生的八识功能,并未得发展完备,就是最高等的畜生,心智功能的发展与人类相比,就有若云泥,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行为既缘于天性,少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便鲜有作恶或行善的能力,若有业力,皆是中性,难生苦果或善报了。畜生类若于畜生道中辗转投生,于其他五道众生,多有裨益,活动能力便越强,堪得更复杂的色身,作更复杂的有情活动了。因此,畜生界中,也有高等与低等生物之分,活动范围与寿命也有极显著的差别。
在畜生道中的众生,若身心的发展,已至畜生道的极限,那么,他便会以过往的不断活动和对其他众生所作出的贡献为因缘,超越畜生界,进化为更高等的生命体了。善恶业都付阙如的畜生,只凭天生的活动功能,不能得天,阿修罗或地狱的果报,因此,在畜生道再不能满足神经质情力需要时,但会投生善恶参半的人间,以一具较高等的色身,进一步增长心智的发展了。从此,他便能行善作恶,虽然初得人之身,身心上必然是较为鲁钝原始,天性反应有余,意识思想不足处处表现愚蒙与无知。
善良高等的畜生能投生为较原始的人类,那么人类又会否下生为畜生呢?
在人间里能作的善恶业,错综复杂,在简单的、没有明显善恶苦乐的畜生道,是难于结出果报的,因此,已得人身而再下生为畜,因缘甚少,且与业力因果不合。若非积无数世令心识退化走回头路的因,以人投生为畜,是件绝不可能的事。
(九)六道产存于人间
六道众生虽各自有其所属的空间,但是他们的特性,却能在人间里得到相当程度的反映,因此,若众生的业力,不足以全然使他生于天、阿修罗、地狱、饿鬼或畜生任何一道时,他便能生于人间,令那些指向投生其他道的较轻业,在人间里在同一时一地,结混杂的果报。
在人间里,怎样能出现与六道相似的各种生存境界呢?
在人间里,有些人生长于富贵的家庭,饮食衣饰无缺,一切资财用品具足,事事如意,健康聪慧,恒得父母朋友的爱护、荣耀和赞叹,生活悠然自得,无忧无虑。他们的快乐与享受,堪与天界相比,虽处人间,却有如人间天堂。
在人间里,也可以见到脾气暴戾、相貌可憎、好逞强斗胜的人,虽然衣食具足,多有权势,但是心不安份,常欲与人较量高低,更进一步争权夺利,常用计谋,巧夺豪取,不惜陷害他人,以达成目的,以此之故,又常恐遭人欺骗暗算,因此,虽坐拥巨资,手握大权,也不能生活愉快。这些人便与阿修罗无异了。
在人间里,也看到很多人,受著诸种苦恼逼迫。有些受到各种天然的灾祸所侵袭,令肢全残缺、身心受苦,有些在战乱中受到极痛苦的伤残杀戮,有些染上了各种难治的疾病,有些人受人凌辱虐待,失去了自由与尊严,有如奴隶,有些人却身陷僮的牢狱,受诸种刑罚折磨。生命对他们来说,只是无限的煎熬和逼迫。这与生于地狱的众生,也没有多大的分别了。
在人间里,也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资财药物欠缺,有些甚至四肢不全,心智低下,心有所求,基于才能学识或财力不足,多不得如愿,因此,他们都是生活在极度的精神和物质匮乏的痛苦之中,这样,他们便与饿鬼无异了。
在人间里,也有些众生,粗野不文,蠢钝无智,思考力弱,恒以天性与直觉,依一时冲动行事,因此常有过失,为他人嘲讽戏弄,受人利用而不自知,就是知道亦无可奈何,这都是自己的智慧未开,难与人匹敌。这些人虽非畜生,其愚也与畜生相近了。
人间能反映六道众生的特性,使生六道之内,能总于人间结果,令众生能受混杂之业报。众生作业,多善恶参半,极恶极善之业较少,因此,六道之中,以人间为最适宜他们投生之所。就是这缘故,六道众生能同时出现于人间,而六道轮回,亦毋须离此世间而别存了。
(十) 中阴与转生
在人间里,人需要心识和一副色身,才能过人的生活,缺一不可,否则,不是没有物质形相,便是没有使色身能有生机活动的生命力了。但是,多数的众生,只知人有物质的形相,却不知道在此色身之内,还有心识的存在,给四大假合之身,带来活力。就是知道心识的存在,也不知道自己具有一副与色身一般形相的心识身。
心识身其实只是众生的心识。它能离开物质的色身,超载物质世间的诸种限制,自由自在地活动于其他空间之中。若心识离开色身活动,在色身之中,心识除了留下维持色身生命延续的基本活力外,便没有其他活动可言。若心识完全永久地离弃色身,色身的死亡便出现了。只在物质世界活动的众生没有需要运用此心识身,因此,对它的存在并不觉知,但是,依佛法修行、禅定力强的行者,却能以定力,以心识活动于各种空间之中,不会遇到丝毫的窒碍。学佛的行者,不断精进,能开拓身心的力量,能随意以心力,运用自己的色身和心识,行种种自利利他的事。
愚味无知的众生,根识难分,色身活动也难操纵自如,更遑论知晓和驾驭心识身了。如是众生,人间寿缘已尽,色身死亡,心识必要离开四大假合之身时,始发觉自己心识身存在的事实,这时,因色身坏灭而无所依附的心识,就是所谓中阴身了。这时,他还在怀疑究竟自己是否真的阳寿已尽呢?他将会明白,死亡的,只是一期的色身,而心识并非同时俱灭。
中阴乃是众生的心识,因依附色身之形相,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当该期生命完结了,以此形想出现的因缘,也快要尽了。待众生凭业往生,找到了投生之处,上一期的生命便彻底完结,而以上期色身之形出现的中阴身,也会跟着烟灭了。在死亡与新生之间,中阴的存在,显示了心识与习气的存在,但是由死到生的长短就视科众生个别的因缘与为业力了。对世间较少执著的众生,能料快舍弃一期生命中的中阴,依业往生,开始新的生命。较愚痴执著的众生,却会为死亡与中阴的幻象所迷惑,以致耽搁了转生的时间,滞留于阴界,成为所谓迷鬼了。
(十一) 转生与前世的记忆
众生既然转生死不断,为什么他不能随意记忆从前各生的事情呢?
众生从前各生的经历全皆贮藏于第八阿赖耶识里,只是这些记忆对现生没有用处,于是,它便潜藏于八识之内,并不浮现于末那和意识之中。事实上,转生人间的众生,若是前生的记忆,与今生相通,超然若揭,那么,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为什么呢?因为,今生的记忆若与前生不断,众生便不能摆脱过去,不能扮演全新的角色,过全新的生活,却因从前的经历背境、男女尊卑、善恶贤愚之别,及与相识众生现在关系的改变替换,而起极大的不便和尴尬,以致众生无法真正的接受业力的果报。就是这缘故,不断的记忆,实有害而无益,妨碍了因果业报,令新的生命经验不能出现。但是,一期生命终结后,从前各生的经历便能随意活现于目前了。
第十章  魔
(一)一切凡愚皆著的内魔
什么叫做魔呢?
一切损害他人的性命,阻碍他人行善事,走正道,令他人的智慧解脱不能增长的,都叫做魔。魔有很多的类别,如五蕴魔、烦恼魔、业魔、死魔、善根魔、禅魔、善知识魔和菩提法智魔等。这些魔全从自身而起,与他人无涉,能由自己调伏,令不生起,因此,全叫做内魔,与不由自己控制的外魔有别。众生能凭自己的色、受、想、行、识,作许多魔事,使五蕴成为罪恶的渊薮,障蔽正道,损害自己及他人的慧命,因此,作魔事的五蕴,便成五蕴魔了。
众生终日作业不息,恒作善业恶业。若作善业则受福报,若作恶力便受恶报,使自身恒受业力躯策,轮转于六道,没有止境。这样能障碍修行正道,损害自他慧命,使解脱难得,因此,业报便成一种魔障,这就是业魔了。有些众生,心内存有很多邪念,对人与事,多存轻慢怀疑,不生敬重,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的慧命,不能长进,因此,这坏心肠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心魔了。
众生是四大假合之身,寿命有限,终有一天坏灭,复归尘土,对世间及出世间的事业,因时间短促之故,能起障碍,更使众生恒在死亡恐怖之中,这样,死亡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死魔了。有些众生,执著自己诸根端正,稍有善根,便起自满之心,不复精进修行更求上进,由此而障蔽了正道,损害了自己及他人的慧命,因此,这些善根,不肯用以开导他人,自持秘而不宣,害怕他人能胜过自己,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慧命,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善知识魔了。又有些众生,于导致解脱的佛法,起死板的执著,不知善巧方便,不懂变通活用,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的慧命,令修行难有进步,因此,佛法便成魔障,这就是菩提法智魔了。
上述魔障,皆从自身而起,没有凡夫能免,因此,梵行未净的众生,皆浑身是魔,常作魔事,与魔民无民,只有依佛法而行,始能对治这些魔障,把它们扫除,令不复现。行者降伏内魔之后,更复有外魔前来试探恼乱,必要内外诸魔皆能降伏,始能得证佛果,成为天人的导师。
(二) 外魔——证道的考察者
欲界天中,有魔王及其眷属居住,享乐与一切诸天同等,魔王有很大的神通力,常与其眷属魔民魔女等,与修出世间法的行者为难,恼乱其心,使那些正在净化身心近于成就的,易于堕落,回复过往的颠倒邪恶,不再精进修行。魔王与其眷属,能以种种形式,挑起众生的恶根性,恼乱行者之心,令他们再陷于邪淫、悭贪、杀生、嗔恚、散乱、愚痴之中,把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抱负抛弃,重过身口意都行魔事的生活,永远要轮转生死,不得解脱。
一般凡夫,浑身是魔,一切的身口意活动,无不是魔事,本身与魔无异,因此,魔王与其眷属,实无再来恼乱的必要,这亲,他们所要蛊惑的对象,就限于那些稍有道行,但还未证得不退转道心阶位的行者了。
为什么对像只是那些尚未得不退转道心的行者呢?
若有行者,得不退转道心阶位,魔王便再不能恼乱他们,使他们再堕落凡夫之境了,否则便不名已证不退转阶位。这些圣者,道心不退,精进修行不减,智慧定力甚强,对一切魔王魔事,早已看破,知道没有真实,有若梦幻泡影,因此,对他们绝不起任何执著,更不因他们起丝毫恼乱,这样,魔王与其眷属,便无能为力,知难而退了。就是为了之缘故,魔王舍弃凡夫,回避圣者,而只恼乱那些接近证道的行者。
为什么魔不满足于欲界天的享乐,却要以种种形式,与行者为敌,以种种试探,退其道心呢?
居于天界者,又岂有如是损人慧命之魔王?若有众生,如是恶作,早应堕落于地狱,岂能生于天界享福,任由他扰乱行者之志向,据行者之操守,验行者之定力,测行者之智慧而已。行者若能行难行,能忍难忍,志向坚定,誓死精进修行,宁丧身命财物,亦不肯再作魔事,堕于邪僻,他便能降伏各种魔怨,堪闻天地之大法、得宇宙之玄机,尽去一切无明妄执与愚痴颠倒,得无上的解脱,成为天人的导师。
因此,魔王的恼乱试探,实是证道的考积,而行者所要降伏的魔怨,其实都是自己的心魔。以此之故,所谓外魔,只是诱缘,若行者先不着心魔,一切外魔也无从出现,这样便无外魔可伏了。
佛性与魔性,同是一法性;佛心与魔心,同住于一心;
外魔与内魔,全皆是心魔;慈悲成诸佛,恶毒变魔军;
善恶一念起,佛魔即著身。
第十一章  在解脱道上的行者
(一) 永离六道、不再受生的阿罗汉
若有众生,对一切无所执著,无所希冀,止息了一切的欲念,不再作能起污染束缚的业,那么,待他从前种下的业种得到圆满的果报后,他便再没有轮转六道的因,这样,他便是一位梵行清净、所作已办的圣者,一位断灭愚痴、永远再不须在六道受生的阿罗汉了。如是的一位阿罗汉,待色身坏灭,应世缘尽之后,便超出六道,从世间的烦恼不实解放出来,住在解脱的涅般实境里,从世间的生灭变化中消失,进入一个超越世间生灭的乐境。
六道轮转中的生活,是不自主、不自由、愚痴颠倒的妄动,由业而生的机械生死。众生的做作,茫然盲目,没有上进的目标,不知解脱的方向,苦多而乐少,虽生犹死,因此六道轮转的生命,实是苦恼的泉源,受苦的机关,不是众生所应执持不舍的生机。但是,住于涅般解脱的阿罗汉,生命再不为业力所束缚,不为六道桎梏所掣肘,不为生死轮转所限制约束,因此,他所过后是自由的、自主的、快乐的、无任何束缚苦恼的生活,比起六道的机械生死,就有云泥之别了。就是这缘故,圣者住于解脱的生存,虽没有世间的生灭现象,不但不陷于虚无不实,反因而得更大的生机、无尽的变化,能游戏神通于宇宙之内,不再受生灭法的掣肘,处处能得到自在。
愚痴的众生,不懂束缚的世间法外,有自由无束缚的出世间法,因此,他们执著世间变异虚幻的一切法为实有。这些对虚幻的执著是注定失败、导至苦恼的了。睿智的众生,持佛法修行,能渐见道亦,善能随顺世间变易法,于世间能得一切可得的自在与解脱,更复力求向上,争取更高的成就,超越世间法的桎梏,而得无上的真正自在解脱,跳出六道,证无生灭之身。
行者见道证道,皆按步就班,信心随修行证果而增,以致心不退转,对世间生灭之法,恋栈尽除,冀求出世间的圣者生活。梵行清净、所作已办的圣者,为追寻更高境界的生活,对世间再没有依恋,再没有居留之心,就像那从笼子逃走的小鸟,永远不愿再重返笼中一样。于是,他从烦恼的世间消失了,在六道再没有他的影子。
(二) 救世的菩萨
甚么是菩萨呢?菩萨的意义就是觉有情。有情是一切有情感知和意识活动的众生。
觉有情者,就是自己得到开悟,觉醒了自己的佛性,然后以慈悲之心不畏辛劳,伺机点化六道愚痴众生,使同得觉醒开悟的救世者了。菩萨是一位不断地自觉开悟者。他不断的追寻更高的智慧,开拓潜藏的心力佛性,除去无明,使自己能得更大的力量与解脱。他同时是一位觉他者,因为,在他稍有开悟得著时,便极欲把一切所得,与所有众生分享,令彼等可共沾法益。
事实上,自觉与觉他,是一事的两面,并非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因为自己稍有开悟,便心存执著,不愿利益教导他人,弃众生于痴迷苦恼于不顾,是自私自利的行为,与觉有情之旨相悖,能断慧命,有碍更大的开悟。就是这缘故,自觉觉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自觉越多,觉他的能力就越大,觉他越多,自觉的资粮便越丰盛,慧命就越能增长,自觉的境界也就越高了。
没有自觉之智,是决不能觉他的,但是没有觉他的慈悲心,进一步的自觉,就绝不可能了。
因此,一切菩萨应世事业,皆以自觉觉他为本、自利而不利他的事,行者是不会著意去做的。若自利之余,更于人有损,那么,便与戒律有违,行者必不会轻犯,以身试法,自种苦因。一切利他的行为,不论能否即时看到自利之处,甚至在目前是吃亏定了,若是真的以利他为目的,则必定于未来能为利他者带来多方的福报。
事实上,眼前的亏损,能成未来善果的因缘。但是,若以自利的出发点而利他,以一已之私利而利他,便陷于贪婪颠倒,不能成善,反会成恶,绝不是真正的利他。就是这缘故,真正的菩萨利他,不应以自利为目的,同样道理,真正的菩萨觉他,也不应以自觉为目的。但是,不为自利而利他,却能真正的自利,淡为自觉而觉他,却能真正的自觉。
(三) 菩萨与阿罗汉之别
若有众生,只要除烦恼、断生死,只须止息了一切贪嗔和痴的业,待旧日所作之业,得到圆满果报之后,他便成为一位业力清净、不须轮转生死的阿罗汉了。他能安稳地住于涅般的解脱状态之中,不为生死烦恼所扰,永远斩断了轮回的锁链,再不须受生于六道。但是,他的成就也止于一个快乐的解脱的境界,没有进一步发展他的智慧与力量的可能和需要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只为了断生死、除烦恼,只图享受涅般的快乐解脱,再没有其他的志向,于是,自身所潜藏的无穷力量与智慧,便没有施展的机会,隐没著不能发挥。如是的一位圣者,成就与功德,不能与佛陀相比,在志向方面,也不能与夏天在修行,而未得圣位的菩萨相比,因此,这些只求自利、不求利他的圣者,以其量小,故被称为小乘圣者。
发弘愿,以度已度人为事业的菩萨,就大大不同了。他们要在六道每一角落里,解救众生的苦难,扫除他们的愚痴,指导他们修行解脱之道。因此,他们就不能不尽量充实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学习诸种世间谋生的技艺,精研所有出世间解脱法,使能用以满足众生身心的需要,以达成救苦救难、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目的。就是这缘故,行菩萨道者,多现在家的居士身,积极地参与社会事业,随缘救世助人,若遇众生,堪闻佛法,便随其根器,方便开演经论行法。为了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一切菩萨,虽证圣位,能了生死,但仍乘愿受生于有缘之处,方度众生,不以涅般解脱为归依处,却以生死度人为归依处。
对一位觉者而言,生死与涅般,并无分别。为甚么呢?
一位已悟离苦之法,且亲自证知的圣者,对世间虚妄的一切,不只是理论上知悉,却是亲能体会,面对这虚幻的生灭世间,是不会起任何执著的,因此,处于生死之中,仍得涅般之乐。六道轮回是众生的牢笼,但是对一位已证圣位的菩萨而言,却是个任他来去自如的地方,那么,世间对他便没有任何桎梏可言了。
一位在世间应化的菩萨,就好象一位在台上演戏的艺员,无论他所演的多么迫真,多么动人,他始终明白自己在演戏,绝不为剧中角色的际遇激动,心中仍是恬静无波,不生真正的苦恼或欢乐,因此,他的做作没有执著,也不起业果的需要。一位觉者,就能如是的处于一切时空里,以种种身,救度有缘,却丝毫不减他的清净解脱。
未入圣位的初发心菩萨,又能否如是解脱地处于六道之中呢?末入圣位的凡夫菩萨,于背负业力之际,未了生死轮转之时,仍能发心度已度人,其志向远大,实非修小乘法者可比,因此,常为天人赞叹、诸佛菩萨守护,使其信心坚固,不生退心,于危难之时,常得神力扶持,令不陷于魔地。行菩萨道与修阿罗汉果的行者,旨趣上有如是大的分别,因此,持大志愿,胸怀宇宙众生的前者,以其量大故,称作大乘的行者。
(四) 十地菩萨的境界
已入圣位的菩萨,可以其道行功德深浅,方便分作十个阶位,这就是十地了。
这十个阶位,只是令行者有所依循,得作南针,稍窥修道能成之境界,以作精进之目标而已,因此,不要为文字所累,固执等级高下之别,堕下拘泥之网罗,阻碍上进的道路。
第一阶位是“欢喜地”。
处于此初地的菩萨,由初次见道,及亲历出世间的妙境,而获得了圣性,自此与一般凡夫有别,对世间的看法,完全改观了。他对世间一切生灭法,有了确实的个人体验,扫除了一般凡夫所持有的妄执,真正明白一切法本空、无我,与万法唯心的真义。
他从凡夫颠倒的境界,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领域。面对无尽的新事物与可能性,他的胸襟与思想,与从前有天渊之别,修道的事业,至此,真是欲罢不能。他从亲自证知佛法的真实性,知道走对了道路而欢慰莫名,喜不自胜,就是这缘故,此初地称为“欢喜地”。
第二阶位是“离垢地”。
处于二地的菩萨,亲证圣道的本质,了知你我同体的真义,思想言行,因而净化,从前的污染行为,现在再不生起,一切的身口意活动,都自然地依圣道而行,戒律圆满具足,不须力强而至,在道德上,已绝无过失污垢,真的堪作天人的模范了。他从了解众生与万物间的真正关系而远离污垢的行为,就是这缘故,此二地称为“离垢地”。
第三阶位是“发光地”。
处于三地的菩萨,从对实相的体证,而起智慧的光芒,对众生的种种愚痴与过错,悉能了解,且能起无尽的容忍、宽恕与怜悯。他的慧力,使他能看破一切虚妄,能忍一切凡愚所难忍的事情,心境仍然保持湛然不动,自身不受其扰,反要伺机度化一切堪闻解脱法的众生。他好比一盏智慧的明灯,发出无尽的智慧光芒,照现众生的痴迷颠倒,以光芒驱除黑暗,以智慧除去愚蒙,就是这缘故,此三地称为“发光地”。
第四阶位是“焰慧地”。
处于四地的菩萨,既已亲身体会诸法与众生的虚妄不实,便能起完全的勇毅,对一切都无所畏惧,因此,能为众生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仍然没有丝毫退缩。他越能为众生做事吃苦,他的智慧与力量,也就相应的增加了。此地的菩萨,由救世的事业,锻炼出极高的智慧,慧力高涨如巨大的火焰,就是这缘故,此地称为“焰慧地”。
第五阶位是“极难胜地”。
处于五地的菩萨,由于智慧的高涨,不现赤虚妄颠倒所惑,因此,堪得完全的三昧,能修至极深的禅定境界。他在定中,能凭其智慧力,观照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微妙难宣的法,善能分别真妄,掌握宇宙运行的原理,更能以慧力引用禅定之力,随顺世间与出世间法,起极大的神通变化。他的慧力与,难测难量,宇宙之内,能胜于他的寥寥无几,就是之缘故,此五地称为“极难胜地”。
第六阶位是“现前地”。
处于六地的菩萨,由于已得完全的三昧定力与智慧,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的本相,都难逃他的法眼,必要如实的出现于他的面前,没有能蒙骗欺诈他的可能。慧力与定力,使他能随心所欲地应用宇宙的法则,成就他心中所想的一切,使它们合乎他的心意,出现于他指定的地方。他能以定力成就一切,随意的使之出现于他跟前,就是之缘故,此六地称为“现前地”。
第七阶位是“远行地”。
处于七位的菩萨,私心泯灭,为了众生,无处不到,无时不在,恒以大慈悲、方便智,点化愚痴,救灾解难,又以智慧定力,指导后学菩萨,使能增长慧命,疾得圣果。他现在肩负了极重的任务,要教育与救度已发心和未发心修行的众生,正是任重道远的时候,就是这缘故,此地称为“远行地”。
第八阶位是“不动地”。
处于八地的菩萨,虽道行深远难量,却不恃已得一切智慧神通,兼且功德宏大,而稍生怠惰之意,救世度众的努力,也绝不稍为松懈。于圆满度世作佛的宏愿,他能恒久的乐此不倦,道心永不动摇,永不退转,就是这缘故,此地称为“不动地”。
第九阶位是“善慧地”。
处于九地的菩萨,善能使用一切智慧神力,起无量神变,于制心造物上,已进入至善的境界,能弘法度众于十方无碍,恒为一切菩萨所敬重,堪作大菩萨之师。他能如是善用慧力,教化菩萨与凡夫一体无误,就是这缘故,此地称为“善慧地”。
第十阶位是“法云地”。
处于十地的菩萨,智慧、力量与解脱已达究竟,更因能善于运用这些能力,济世的功德,便没有穷尽,能够利乐有情,永无止境。天上的浮云,能为万物遮挡烈日,使免受蒸晒之苦,又能下降雨露,滋养维持它们的生命。
十地的菩萨,却能以法云,遮去逼迫众生的苦恼,更以法雨,滋养众生的慧命,令得增长。
十地的菩萨,已成一切众生的守护者,一切解脱的泉源,如云雨对众生一样重要,就是这缘故,此地称为“法云地”。“法云地”就是菩萨修行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得到无上的智慧、神通与解脱,成为众生的守、解脱的泉源,行者便登上最高的阶位,成为一位六道的救主、菩萨的导师、一位法身遍于宇宙的觉者佛陀了。
(五) 大乘、小乘同归一乘
为甚么修行佛法的人有大小二乘之分,修小乘法的人,虽断生死,然只证阿罗汉的果位,远不及修大乘菩萨道的圣者所得的智慧、力量与解脱呢?
众生的根器不同,志向有异,同一法,是不可能适应所有众生的。众生限于根器与志向,所追寻的解脱也自然是回然不同了。
若人深厌世间生老病死、所求不得,失荣受辱诸苦,视三界如火宅,急求解脱离舍,那么,他就自然希望过那些没有劳苦、自由自在、没有责任与抱负的阿罗汉生活,但求止息生死轮转,住于离苦解脱,对六道受苦众生,便漠不关心了。阿罗汉们看透世间的虚幻,却没有慈悲之心和度世的志向,不愿重生于六道,指点迷途,因此,更大的智慧、力量与解脱,对他们也没有任何用处了。
以自觉觉他为事业的菩萨就不同了。他们自愿长久往返六道之中,遇灾救灾,遇苦救苦,恒为众生服务。指导离苦得乐之法,因此,获得更大的智慧、力量与解脱就有必要了。由初发心,未证圣果的地前凡夫菩萨,以至十地大菩萨,皆以大悲为愿,以济度众生为已任,虽然自己业力清净,不须轮转受生,但是为无生无灭的法身,却常起体用,不避艰辛,度有缘之众。
大乘与小乘之别,就在于救世与自安之别了。
小乘的圣者或行者,会否回小向大,加入菩萨救世的行列呢?
小乘行者,行道稍见道迹,便知世间生灭之不实,事由心生,一切皆能为自己作主的道理,因此,对三界畏惧与厌离之心,便随神识之增强而减弱,若遇因缘,便起慈悲之心,回小向大,不再执涅般不舍,转行大乘法,不作自了汉。因此,诸佛及大菩萨,常伺机点化,激励小乘行者之志向,令发菩萨心,行菩萨道,同行救世之事业,使能开拓潜藏的慧力佛性,令所到之处,皆是涅般净土,处处自在安乐,不须自处六道之外,方得安稳,这样,才是真正彻底的解脱。
众生根器不同,秉性各异,因此,大小二乘入佛之门,各有其利,但究竟同归一路,趣向一佛乘,解脱同一无异。就是这缘故,小乘法实是入佛之初阶,权宜之说而已。佛法从来只有一乘,无二亦无三。
第十二章  如来的种性
(一) 如来十号
真如体内的佛种除去无明,圆满的成熟了,便成为一位觉者、一位佛陀。他的智慧、力量、解脱与慈悲已发展至最高的境界,在他之上,再没有任何更高形态的有情生命了。众生可以通过对如来及他专用的另外十个称号,尝试了解他存在的本质,但是真正的如来境界,是不可思议、难于宣说的秘境,不是凡愚所能充分理解的。
如来有哪十个其他称号呢?
如来的十个其他称号就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和世尊。(此处以如来为总号,十号为别号,共十一号。若合佛、世尊为一号,则共十号。)
甚么叫如来呢?
“如”就是真如,宇宙一切动静隐现的法则,一切心物的本质与本体。如来不但完全了解这些法则,更能如意的运用驾御,时刻了了分明,自觉与真如合一,不对世间有任何相对高下的执著。他与真如本体、宇宙的一切心物上全合一无悖,因此他的一动一静,都随顺著真如的最高法则,与真如心的活动无异。如来就好象是清净真如心的化身和缩影,他随顺期待清静的法来,亦如是而去,因此,觉者就称作“如来”了。
甚么叫做应供呢?
如来于一切众生之中,最尊最贵,因此,他是最值众生供养的。在佛住世时,提供衣食住行之所需,恭敬尊重,就是供养。更重要的供养,却是法供养,就是要遵从如来圣教、紧守戒律、如法修行、弘扬佛法,使如来救世解脱之法,能传遍宇宙,使十方有缘众生,皆能离一切苦,得一切乐。就是这缘故,如来被称作应供——一位受世间供养者。
什么叫做正遍知呢?
如来对一切时空的一切心、物、众生,都能作正确无误、远离颠倒、如实的认识,因此 ,他被称作正遍知,一位无所不知者。
什么叫做明行足呢?
如来未成觉者之前,曾以不同的生命形态,生活了很久远的时间,在每一生中,都努力地做修行的功夫,把遮盖佛性的无明除去,令佛性能够逐步显现。他以戒、定、慧的修持,破除妄想颠倒,在不同的试探困境之中,祛除愚痴心妄想执著和污染的习气,把智慧力量提升,打破无明的囚笼,令自己纯洁无垢,让伸缩种成熟。如来去无明、明佛德的修行,经已圆满具足了。因此,他又被称作明行足。
什么叫做善逝呢?
如来成道之后,便脱凡胎,再没有任何业力的束缚,不再受因果的限制了。法界之内,各种强迫性的生死轮转,已成过去,他已摆脱了生死的锁链,能于十方世界,来去自如,不论入世救度众生,或出世住于清静的、无生灭的涅般圣境,都可随意。他善能从涅般中消逝,因此,他又被称作善逝。
什么叫做世间解呢?
如来对世间一切的成住坏空,众生的生老病死、祸福穷通,都能详尽分析明白。他能善说因果缘起,能知过去,能数未来。他能为众生解说一切能断苦生乐之法,使他们能冲破烦恼的囚笼,步向解脱。如来能如是解说解脱之法,因此,他便被称作世间解。
什么叫无上士呢?
法界之内,智慧、德行、力量最高的有情,就是如来了。他是有情生命至高的、终极的发展,在他之上,再没有更高的有情存在了,否则,那更高的,才算是如来。如来是至高无上之士,因此,他便称作无上士。
什么叫做调御丈夫呢?
如来是能度一切有缘之士,使一切堪受佛陀教化的众生,皆能趣向解脱,成为受人敬仰的大丈夫。一切天上或人间的众惩治论处于甚么环境,皆能从如来的教化调御之中,获益良多,渐离苦得乐,因此,他便被称作调御丈夫。
什么叫天人师呢?
如来既能调御教导一切天上人间堪受持佛法之大丈夫,堪作他们的导师,因此,他便被称作天人师了。
什么叫做佛呢?
佛与佛陀同,是觉者的意思。如来是一位经已圆满地觉醒了自己的佛性的解脱者。他已从颠倒中完全醒觉过来,住在解脱、智慧、大能之中,永无休止地去觉醒、教化仍处于愚昧虚妄中的众生,如是的自觉觉他,因此,他便称作佛。
什么叫做世尊呢?
如来既能自觉、觉他,慈悲大能,常住于世,随缘救度众生,不避艰辛,那么,他实堪受世人的尊敬,因此,他便被称作世尊了。
(二) 如来十力
如来有十种凡夫所没有的力量,能用以方便度世,作种种大功德,游戏神通,住于解脱。
是哪十种力量呢?
如来十力,就是(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业智力、(三)定智力、(四)知根智力、(五)欲智力、(六)界智力、(七)知至处道智力、(八)宿命智力、(九)天眼无碍智力和(十)漏尽智力。
什么是知是处非处智力呢?
佛陀能善知众生现在所作的一切业,会于未来把他们带进什么境界。他知道那些业能带给他们快乐解脱的是处,或是烦恼桎梏的非处。这种准确预知未来好坏发展的能力,就是知是处非处智力了。
什么是业智力呢?
如来能如众生从前曾作何业,以何因缘,而处于现在的境地。无论众生所作的业是轻的或是重的,近的或是远的,作于今生的或是作于多生前的,如来都清楚如晓,更能详尽解释现处境出现的因由。这能力就是知业智力了。
什么是定智力呢?
众生的心力,有些是集中的、强的,也有些是散涣的、软弱的。他们的心力如何,能发挥甚么的功能,于修习禅定时,能达到什么定境,如来都一一知晓,因而能量才施教,使根器不同的众生,皆有得著。这能力就是定智力了。
什么是知根智力呢?
众生于长久的做作中,养成了很多不同的品流习气,支配著他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他的人品性格,建立了他个人的根器。善的习气,建立善根,而恶的习气,却建立了恶根。善根使他趣向快乐解脱的善境,而恶根却使他趣向烦恼的恶境。
在长久以来生死轮转之中,众生所作种种业,建立了数不清的善根和恶根。它们错综复杂,能互相增强或抑制,成为他独有的根器。众生若遇外缘,便会依这些根器,起个别特殊的反应胜用。如来能一一明了众生的根器若何,能作欲作的是什么,不能作不欲作的又是什么。这种对众生行为品格的洞悉能力,就是知根智力了。
什么是欲智力呢?
一切众生,皆从欲生。他所渴望追求的是什么,是善的欲,或是恶的欲,属于世间的欲,或是出世间的欲,多欲少欲,举心动念,如来皆了如指掌。这种洞悉众生一切欲念的能力,就是欲智力了。
什么是界智力呢?
如来能知一切境界的性质与缘起,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是将来的,都逃不出他能知的范围,因此,法界内外的生灭,或不生不灭,全皆在他掌握之中。这种能知一切境界真象的能力,就是界智力了。
什么是知至处道智力呢?
如来对一切能把众生带至无上解脱处的方法,各类心智训练途径,都了如指掌。哪些方法适合哪些众生,依法而行时所能修至的界境如何,成效的高下,成功机会的大小,他皆一一清楚明白。这种对解脱行法的深切认识,就是知至处道智力了。
什么是宿命智力呢?
如来不但能知自己过去世,如何生死轮转,如何修行成圣,就是其他众生宿世的事情,也同样了了分明,犹如自己的事情一样。他知道众生在一切过去世中,如何生、如何作业、如何死、如何轮转。他又知道众生之间宿业牵引的关系,如何互相摄受,令他们同生共死、互相凌逼、或相亲相爱,令宿业能结圆满的果报。这种能知众生宿世事的力量,就是宿命智力了。
什么是天眼无碍智力呢?
如来佛眼,不比常人眼力,受种种限制,常迷失于尘网颠倒之中,且能见之处,能视之事,皆极有限。他的佛眼,能尽见无量世间与出世间的法,没有任何事物,能在他慧眼的观察下作任何的遗隐。这种善观一切实相的能力,就是天眼无碍智力了。
什么是漏尽智力呢?
凡夫于世间的一切做作,皆出于私欲与自我的满足,虽然在自我私欲满足之余,有时能利及他人,但是,这些利行,毕竟是他自我私欲满足的副产品而已。一切对人或物的爱著行为,就算这些行为包含了极大的自我牺牲,表面上很伟大无私,其实,背后都隐隐存在著自我私欲的满足。
为自己爱期待的人或事物作牺牲的众生,能从这些牺牲中,得到私下的极大满足,否则,他便不会作如是的牺牲了。因此,凡夫在世间所作的所谓善业,在睿智的分析下,实或多或少出自私心,难得全然无垢,因此,皆是有漏的善业,虽然这些私心,有高下显隐之别,有些能为自己和他人觉察到,而有些却是自己和他人也全然不觉的。若是自我的满足,损及他人,那么,便是全然不净,能起苦报的恶业了。只有佛陀能真正的无所为而为,把最隐晦的私心私欲也彻底清除,一切作业,皆是至善,清净无垢,全然无漏。就是这缘故,如业止息了最细微的烦恼,处于清净无污、全然无漏之境,得到真正的解脱。从无漏之中所得到的一切清净解脱、智慧与大能,就是漏尽智力了。
(三) 四无所畏
如来对一切众生,皆视作平等,无分贤愚高下,不起差别的对待,恒以教化度脱为已任,绝不避艰辛,却以救世为乐。在救世的事业里,他于一切困难险阻,全无惧意。于开演解脱法时,没有任何外道邪说,能把他难倒,因此,他在应化弘法时,便时刻信心十足,无所畏惧了。
他在四方面,有完全的自信。这就是所谓四无所畏了。
四无所畏,就是(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尽苦道无所畏。
什么是一切智无所畏呢?
如来对一切的事物,不论是世间的生灭法,或是出世间的解脱法,都清楚明白,知道怎样才能驾御统制生灭法,也知道怎样才能常住于出世间的解脱法中。
这些甚深微妙的法,如来皆能方便演说,令众生知晓,不因其义深奥而烦恼畏惧,不愿开演。这种自信,就是一切智无所畏了。
什么是漏尽无所畏呢?
]漏尽就是污染和烦恼全皆止息,永不复生的意思。如来于过往无数的劫的修行里,把一切束缚他的烦恼私欲,一一灭除,令不复存,因此,他应世的时候,在行住坐卧,一切做作之中,皆是清净无污,不起业种。他的举手投足,皆是尽善美,堪作一切天人的典范,绝没有可给人非议之处,就是在有漏的世界里,也处处显现他无漏的存在,绝不害怕在恶世之中,会复起有漏之种,因而畏惧应世度众,只欲长住于涅般无生灭之中。这种自信,就是漏尽无所畏了。
什么是说障道无所畏呢?
如来是一切天人的导师,能点化一切愚痴的众生,使走向解脱之道。不信纸他们的道行深浅,已修未修,已证未证,如来皆能适当有效指出当时障碍他们获得解脱的因由,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迅速除去障碍,疾成无上道。他能正确地指出众生生活及修行方法的利弊得失,不怕质询问难,更不怕人非议取笑,却只会不畏辛劳,诲人不倦。这种自信,就是说障道无所畏了。
什么样尽苦道无所畏呢?
世间凡夫,生活颠倒,乐时不知什么导致乐手起,苦时也不知什么导致苦的生起,因此,他们整日患得患失,深觉一切难于捉摸,难于控制。因此,他们感到胆怯无助,欲求离苦之道,不愿再受无常的苦乐烦恼,却要住在自主与解脱之中。
如来怜悯众生,因而善为开演解脱之法,使他们能成自己命运的舵手,不再如浮萍一样,只能随波逐流,不能自主自己的际遇。如来说尽苦之道,能适合各众生的根器,不怕处道毁谤攻击,也不畏众生愚痴难度,却随缘点化,乐把解脱法门,因才施教。这种自信,就是说尽苦道无所畏了。
(四) 十八不共法
如来复有十八种稀有殊胜的能力,不与凡夫共有。修行未圆满的菩萨,或许有少分,但于圆满处,决不能与如来比拟。这就是十八不共法了。
第一不共法是身无失。
如来出现于世,是为了救度众生,但是,由于众生的处境不同,若以同一的身份接触他们,恐怕并非所有众生都能乐于接受。若是因个别背境的关系而没法接受如来以某种身所说的法,那就真是可惜了。以此之故,如业除了自身身业清净外,更要现种种不同的身,或男身、女身、王者身、将帅身、外道身``````一一合乎个别众生的喜爱,始为说合乎他们根器的法,令得解脱之道。如业身业清净,复能现如是无量多身,无有过失,便是身无失了。
第二不共法是口无失。
如来口业清净,说法时能一一适应众生的智力根器,虽说一偈,但有无穷智慧哲理,智者有智者的觉悟,愚者也有愚者的觉悟,不论理解程度的深浅,众生皆有所得著。因此,如来说法,永不空过,所听教诲者,皆种下解脱之因,必有成道之日。如来口业清净,复能如是说法无失无误,便是口无失了。
第三不共法, 是意无失。
如来善观一切宇宙众生之因缘根器,南向秉性,更能契机度化,举心动念,皆恰当无误,无偏无倚,清净无污,如来能如是思惟作意,不起有漏之种,便是意无失了。
第四不共法,是无不定心。
凡夫心力散慢,难起心识的神力,但是如来久经严格极致的心智锻炼,现在已能随意使用心识的一切不可思议功能了。因此,在一切的时空里,无论他以何种形态出现,他仍能保持心力的极度集中,能随时成就一切凡夫叹为稀有的神迹。如来能如是恒处于极深定中,便是无不定心了。
第五不共法,是无异想心。
众生愚痴无智,在法界之内,恒起你我种种差别,不解法性平等之义,因此,常作束缚自身之业,执着虚妄,恒处烦恼之中。如来亲证万法同体之真义,于一切众生、一切法,不起差异之想,便是无异想心了。
第六不共法,是无不知已舍。
如来神力,已至极高无上,于救世度众的事业,能根据众生的根器,因缘、业力,知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何事应舍,何事不应舍,对一切法都能完全明白掌握,没有遗漏。他于一切法未能掌握前不会放弃,掌握后又不会执着不舍。如来能如是先知一切法,始舍一切法,便是无不知已舍了。
第七不共法,是欲无减。
如来发心修道之时,有度已度人,自觉觉他的宏愿。此宏愿在如来成道,住于涅般解脱之时仍然没有丝毫的减弱。他这种高贵的救世欲望,在成佛之时,有增无减。如来能如是持续救世之欲,不因自我解脱而舍弃众生,便是欲无减了。
第八不共法,是念无减。
如来于一切法,不论高下难易,过去现在未来,皆能使常住于心,永不忘失,于一切活动,又能时刻清楚明白,保持了了分明,绝不散乱。如来能如是忆念一切法,永不忘失,于一切活动,又能时刻了了分明,便是念无减了。
第九不共法,是精进无减。
如来成佛后,虽得自我解脱,对众生的慈悲,更有增无减,不忘救护,因此,救世的工作,比从前更加精进。如来能如是不断勤奋主世,便是精进无减了。
第十不共法,是慧无减。
如来历世修行所得的智慧,常存不灭,能用以勘破痴迷,见万法之实相,更能凭慧力以心转万物,善用无量神变之力。如来能如是使慧力有增无灭,便是慧无减了。
第十一不共法,是解脱无减。]
如来自成道以来,所得的解脱自在,是永久常住,永无变易,绝不稍为减少的,因此,不论他处于什么时空,以什么形态出现,他总是住于最高的解脱之中。如来能如是恒久住于解脱,便是解脱无减了。
第十二不共法,是解脱知见无减。
如来对于一切导致解脱之法,悉皆通达,更知哪些众生堪度,哪些众生尚未可度,到要度脱众生的时候,又知道用哪些方法,能得最佳的成果。如来善知解脱之法,善用解脱之法,善度能得解脱的众生,如是力量不减,便是解脱知见无减了。
第十三不共法,是身随智慧行。
如来的行止,皆是睿智,从真实智慧而生,能作众生的典范,开示去恶行善、除束缚、增解脱的正确生活之道。他的行为就是智慧本身。如来能如是使行为与智慧合一,便是身随智慧行了。
第十四不共法,是口随智慧行。
如来的一切话语,皆是睿智,从真实智慧而生,远离颠倒虚妄,所说一切,皆能发人深省,令听者乐闻,得解脱之道。他的话语,就是智慧本身。如来能如是使用权话语与智慧全一,便是口随智慧行了。
第十五不共法,是意随智慧行。
如来的一切心意活动,皆是睿智,从真实智慧而生,永无错谬,不起有漏之种,恒常清净无垢。他的心意活动就是智慧本身。如来能如是使心意活动与智慧合一,便是意随智慧行了。
第十六不共法,是知过去事无碍。
第十七不共法,是知现在事无碍。
第十八不共法,是知未来事无碍。
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的事如来也能知悉无碍,了如指掌呢?不受世间生灭法所束缚的如来,是不受世间时空所限制的。过去、现在、未来,皆从世间的生灭变异而生,住于无生灭法身里的如来,不但与一切心物混成一体,更超越了生灭法所独有的时间观念,把时间也融合为一了。就是这缘故,如来能出现于不同的时空里,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事,一一知悉。
如来十八不共法治可思议,难测难量,只有进入了圣地的菩萨,才能明白它的真义。但是,如来却恒以此十八不共法,为众生谋福,伺机点化众生,令得智慧,大能与解脱。
(五) 佛陀的三身
佛陀能住于三身之中,以此三身牌不同之境界,起不同的妙用。
是哪三身呢?就是法身、报身、化身了。
法身是什么呢?
佛陀住于大涅般时,与万法全一,与真如同体,契入一切宇宙原理之内,与一切生灭的力量并行。这时他本身就是万法、真如、本体,一切宇宙的大批量、一切生灭的力量。他以一身能处于万法之中,因此,这圆融并包之身,就叫做法身了。一切恒河沙数佛陀,皆以此同一法身,为最后的归依处。
报身是什么呢?
不同的佛陀,成道的时间不同,修行度世的经历有异,与众生的因缘亦复有极大之差别,因此,在法身之外,于生灭法中,他们便凭过往的经历与志趣,现一独特之身与他佛有别,能供自己受用,也能给众生识别于相对世间之中。佛陀能以此身,承受从前一切的阅历与功德,与过去世相续无间,仍成一独特的个体,游戏神通于宇内,而无烟灭消散之虞。这个与过往一肪相通,承继从前生命遗产总报之身,就是报身了,虽同是觉者,亦存差异于其中。
化身是什么呢?
佛陀不受生死轮转所缚,一切做作,不起有漏桎梏的业力,因此,能现身于一切处自由做作,作后亦复自由来去。他能以神力,化种种身现一二处或多处,又能以此种种身,从一处或多处灭。他能现佛、菩萨身,亦能现天、人、阿修罗,以至地狱、饿鬼、畜生之身。他能现有情众生之身,也能现无情众生之身,以至木石铜铁。佛陀现如是无量繁多之身,只是籽点化救度众生,使他们能够以境调心,渐登解脱之阶梯。
这些权宜变化之身,就是化身了。
(六) 佛陀的三不能
诸佛世尊虽成正觉,得一切种智,自在解脱,能作无量不可思议种变,但仍有三事不能随意成就。是哪三事呢?就是不能灭定业、不能化导无缘和不能尽度众生界了。
什么是不能灭定业呢?
菩萨虽成正觉,证得佛位,但若成道前有定业未结果报,则仍须亲身领受,始能对一切无所亏欠,住于彻底的清净解脱之中。自身定业也不能即灭,令不能生报,那么,就更不能为众生灭除个别定业之果了。此是佛陀之一不能。
什么是不能化导无缘呢?
众生若种性愚痴下劣,颠倒执迷过去,或时机根器尚未成熟,难以接受佛陀的教化,那么,佛陀纵是慈悲,亦无法强度无缘,逼迫他们接受佛力的救度,只有待因缘成熟时,始能再行点化了。此是佛陀之二不能。
什么是不能尽度众生界呢?
佛陀度众,虽是永无休止,能度众无量,但亦难一身亲度一切众生,因佛陀与众生皆是无量,只能各度与其有缘之众,若是因缘际会不合,便终难得灭度了。此是佛陀之三不能。
由是观之,定业不可逃避,虽得正觉,亦复如是;一切随缘,虽大能如佛陀亦不能度无缘之众;诸佛平等,各度有缘,并无高下之别,众生毋生尊卑之意。
第十三章  涅 解脱的状态
(一) 自由自主、随心所欲的大涅般
证得大涅般的圣者,经已远离一切束缚、一切执着,妙存于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之中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生、老、病、死、破、坏,皆是世间有漏、污染、相对,不平等、迁流不居、不真实的法。圣者已超越这些名相所附带的桎梏,因此,这些名相,再不能加诸他的身上了。
大涅般的境界,是没有任何世间所见的污染不净,因此,若用任何世间语去描述它,便会把它的超越性破坏,使它堕入尘网的知见里,不能反映它的真实。虽然,要了解大涅般的实相,是要亲身体验才行,不能解说,但是,凭以下的描述,可略勾起它的轮廓,使对大涅般的状况充满好奇,不略知一二就不肯修行的众生,得到某一程度的满足,以免因圣境的不可解说,而成碍道的绊脚石。
证得大涅般的圣者,是清净无垢,安静和悦的,能与万物并行无悖,安然稳住于一切时空之中,再没有任何的怖畏与忧愁。他并不如学识肤浅的人所说,好比灯熄灭了一样,熄灭了便永久不再存在。刚好相反,他比从前,更具可资运用的生命力,虽然他现在的生存形态,与世间六道众生完全不同。现在,他经已不受任何污染,不受任何的约束禁制,他已超越了任何生命体形相心识上的束缚,能起无量无边的神变,游戏神通于宇宙之中。
住于大涅般的圣者,体相与功能、智慧与解脱,皆甚深微妙,凡愚难知难量。他于一切处、一切时、一切神变、一切应化之中,皆心静无波,寂静自得,深住一切平等三昧,无分你我,与万法融成一体,就是现身于六道,仍然不减涅般之解脱。他已渡过了烦恼苦海,灭尽了一切爱欲纠缠,远离了一切贪嗔痴的束缚,因此,能舍一切世间凡愚所不能舍,对世间的一切,确实能视如空虚幻化,绝不执着。
他经已祛除了一切骄慢与愚痴,于一切时,皆生活在至高的真知净智之中,举手投足,也与宇宙的解脱原理契合。他是一切的究竟,在法界之中,再没有比他更高的生命了。他是唯一能超越凌驾一切其他法者。这样的一位圣者,已开拓了完全的佛性,得到了究竟的心性发展,是唯一常住不变之法,他善解生死烦恼的因由,善说微妙解脱之方,使六道凡愚,能离苦得乐。就是这缘故,他堪作一争众生的导师和、救护。住于大涅般的圣者,能示现种种身,于十方世界之中,以种种神通方便,为众生随机说法,无分贵贱上下、钝根利根、持戒毁戒。于一切法中,唯涅般之功德,无量无边,永无变易。
(二) 涅般四德——常、乐、我、净
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道理,是为了引导众生远离愚痴颠倒的思想和行为而说的,目的是除去他们对世间烦恼的执着。但是钝根的众生,不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原理作为祛除烦恼、放下愁哀的工具,却执着它们的本身,陷落一切皆虚无、无希望和无意义的邪见。
他们不能从这些原理之中,悟出创造与解脱之道。
他们不知道无常的原理,使一切现象皆能有所变更与改进,使自己能从一切解放出来。
他们不知道,知苦,是开拓佛性,踏上灭苦解脱的第一步。
他们不知道,空的原理,使万物的建立与转化变得可能,使新的世界能够出现。
他们不知道,无我的原理,使生命力能得到不断的新生,可从你我执着的烦恼解放出来。
他们不知道,不净的原理,能揭示他们生活的污染,令他们明白净化身心的重要性。
他们看不到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建设性,看不到它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创造力,对它们的真义,简直一无所知。
因此,他们对一切都不感到兴趣,虽不作恶,也不行善,滞留于毫无进取、被动无助的境地里,不但不能利他,更不能利已,这样便令烦恼断绝无期了。若有众生把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原理,视作消极怠惰、放任不求上进的藉口,那么,他们只是邪魔的门徒,绝不是趣向解脱的佛弟子。
为什么有些众生会堕下这样的邪见呢?这是因为他们领悟力和洞悉力下劣,意志消沉,慧根未种的缘故,因此,他们只积压世间法表面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却不知道在它们背后,有出世间的常、乐、我、净。
以此之故,他们于世间一切,都感到无可奈何,不但不能从佛法里得到解脱,反而因自己错误的见解,放弃了作功德、得解脱的机会,更以自己颠倒的行为,令其他众生,误解佛法的真义,成为佛门的异端邪种,千古罪人。
那么,什么是常、乐、我、净呢?无常的,是世间诸法的生住异灭,众生的生死轮转不息。常的,却是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清净常住,不起变易的真如本体。
世间法的无常,令众生不须永恒地处于任何一境,却能任自己的意志,勤奋修行,达至自己所期望的境界,直到解脱的颠峰,住于法性真如、涅般之内,解脱无减,永不变易。
苦的,是一切导致苦恼的见解和业,一切与修行解脱相悖的论说和行为。乐的,就是放下这些妄执,净化身心,证入涅般解脱的状态。在世间里,除了世间法的真苦假乐之外,并存出世间的涅般解脱,从放下妄执而生,使众生在生死无常之中,能得真乐。
空的,是一切不能独存,必要赖因缘和合才生的法。在这些因缘生法中,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因此,空与无我,是一切世间法的特性。
但是,证入大涅般的圣者,超越了因缘果报的制约,能任意造物,造因造缘恒处于主动的现行中。他与凡夫相比,便拥用极高的自制与主宰环境的力量,不比众生,心随物转,没有自主。这时候,他已住在超越生灭与缘生的自性之中。以此缘故,解脱者能经验到一个超越了世间相对我的真我,亦即是佛心的觉性。
不净的,是世间生灭之法,导致苦恼之法。净的,是宇宙解脱的原理,是涅般中出现的一切法。
常、乐、我、净,是真、是实、是常、是主,永不变易,也就是诸佛如来住于涅般的四种德性。一切行者,须知无常,苦、无我、不净以断愚痴执着,也要知常、乐、我、净以作精进修行的目标。
(三) 涅般不可说
说涅般是常、乐、我、净,是为除凡夫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所起的恐怖,对治施设,若执涅般实有法如世间义常、乐、我、净者,则损是涅般法堕外道邪见,实未解涅般真义。是故行者不应于涅般执常、乐、我、净如世间语者,应知涅般乃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为世间相对桎梏的言语概念所不能诠释者。
行 法 篇
经论节录
一切造善恶,皆从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为本。虽复处居家,善摄诸情根,厌离于五欲,是为真出家。虽身在旷野,服食于粗涩,意犹贪五欲,是为非出家。(过去现在因果经)
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大乘起信论)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辨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八大人觉经)
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心地观经)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意,示现入生死。(圆觉经)
第一章  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
(一) 智信的建立
众生的心中,有如来之性,本可替他带来无限的智慧、力量与解脱,至高至乐、逍遥自在的生存境界,可是,他忽视它、摒弃它,却恋栈于虚幻无常的外境,天天远离自己的佛心,只谦卑无助地去膜拜外在的鬼神求福,不懂内求于已,执迷于虚妄的众生,只会生死轮转于虚妄之中,生活颠倒,永远不能开拓心中的佛性,永远得不到开悟与解脱。
他好比一只自小长于鸡群的雄鹰,空负展翅高飞的能力,却满足于生活于鸡群之中,日间争啄谷米,晚上同栖笼子之内,绝无一飞冲天、离舍龌龊鸡场之念。雄鹰一天不反凤于内,展翅试飞,它便一天要与鸡群为伍,难以发挥它的天赋潜能。
同样的道理,众生若不反观于内,锻炼心智,修佛陀的行法,他便不能体会自己本性的自由与能力的无限,不能出离桎梏的世界、享逍遥永乐,只能无助地生死轮转于六道了。
是什么令众生的佛性不能显现呢?这就是无知与不信了。佛法难遇,不是所有众生皆有因缘听法,就是得闻难遇之法,也不是所有众生皆能信受,因此,自知自信心中有成佛之种的众生就非常稀少了。
若是对自己的潜能也不肯承认实有,那么,又怎样能令他把这些潜能发挥呢?
因此,没有信,众生就是空有佛性,也不能运用分毫,更谈不上成佛解脱,游戏神通了。
但是,信怎样才能建立呢?
把佛陀的说法,仔细推敲,用以观察自身及世间,看看能否自圆其说,合理地解释一切的现象。亲近善知识,聆听他们的高论,反覆思惟,然后确定它的可靠性。这样,便可决定一套道理是否值得信赖、能否修行求证了。
从鸡鸣狗吠,可以推断有鸡犬的存在,从炊烟可推断有火在然烧。同样的道理,那些出世间的、不可见的,就只好从那世间可见的事物,去测度推想它的可能性了。
但是,理智的推度认可,是不足够的,必要待亲自体会实践,始能知道它的真确性,但是,实践是必先要有所信念的,否则,便毫无目的,没有任何结果可以达成了。就是这缘故,佛陀觉海、涅般解脱,必要从智信而入,从修行布景下得,先没有信,便没有任何成就可言,佛性也就永难显现成熟了。
(二) 以四依四不依择法
学佛修行的众生,若要于修行之时,不为邪见所惑而迷失正道,他便要于择法之时,以四依四不依作指南了。
是哪四依四不依呢?
四依四不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和依智不依识了。修行的人所追求的是智慧、大能与解脱,因此,他所信受的,只是能导致这些目标达成的法,而不是说法者本身。不论说法者地位怎样崇高,所说法若不能导致解脱的,便绝不应信受,就是他现菩萨、佛身说法,亦复如是,但是,所说法若能导致解脱,那么,就是说法者现外道之身,行者也应恭敬信受力行。他若能如是择法,便是依法不依人了。
修行的人,面对浩如烟海的经论著述,应知哪些是小法,为根器下劣之人方便施设,实未能究竟,哪些是上乘之大法,能度利根之人至彼岸。他要舍弃为愚人而设,不能道出真实智慧,不能导致彻底解脱的了义经。他若能如是择法,便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经了。
修行的人,阅经听法,应求其内在的真义,以心契入,悟其深意,才能深入经藏,得法的精妙神理,绝不应固执方便的词句,拘泥不化,以文害义,起种种纷争戏论。他若能如是择法,便是依义不依语了。
修行的人,于一切法,必要以意作一番思量审度,穷自己的智力去分析,彻底理解后,才决定应该接受还是舍弃,绝不尖未经理智的思量审度,便只看事物的表面,轻率地凭意识从前受恶的经验,机械地执着或舍弃诸法,他若能如是择法,便是依智不依识了。
(三) 认识四圣谛
“对于生命的存在,有四个真谛,众生必要作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了解生存的实相,从而踏上解脱的道路。这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了。了解这四谛才能导致苦恼的止息、解脱的生起、圣果的证得,因此,这四谛又叫做四圣谛。
为什么要认识苦圣谛呢?
众生在六道轮回生灭法中所过的生活,是桎梏的、不自主的、不持久的、苦恼的。他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恶劣,他便不会思量改善环境,摆脱目前的苦恼,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知苦是解脱的第一步,因为这样众生才能够认清确定问题的存在,才能导致寻找解决烦恼方法的努力,就好象一个病人,必要知道自己有病,才会去看医生和服药除病呢?若是这样对病情不知不觉,病就永无治好的可能了。
因此,众生必要认清六道的生存,只有无限的烦恼,没有永久彻底的快乐这事实,深知苦谛的真实性,他才能立志追寻更自由更快乐的生活。
为什么要认识集圣谛呢?
集是导致苦恼生起的各种行为。众生必要知道他的苦恼全部是自己一手招集累积的,他才能有信心地凭自己的努力,把它们全部清除。他必要知道自己怎样种下苦因,怎样招集苦果,他才能思量对治的方法,使用权苦恼止息,不复生起,就好象一位良医,必要知道病人的病情,导致生病菌的原因,才能下药救治一样。
他认清哪些待业能导致苦恼,便要把它们彻底断除,否则烦恼便接踵而来,永无休止。
因此,众生必先要认清一切苦恼皆由自己行为所招集,绝对与人无关这事实,他才会晓昨注意自己的言行思想,这亲,他才能得更大的自由与解脱。
为什么要认识灭谛呢?
灭是一切苦恼皆已止息的境界。在这境界里的众生,得到彻底的解脱和真实持久的快乐,再没有任何的桎梏烦忧。
众生必要知道,一切苦恼皆可消除,真实永久的快乐是可以获得,六道的生灭轮转是可以超越,灭永苦得永乐的境界昌确实的存在,可以证取的,他才会努力修行,找解脱的道,行解脱之法,就好象一位良医,定要知道病是可以冶好,他才会充满信心,积极乐观地向病人施救一样。
因此,众生必要认清苦灭境界真的存在这事实,视作成就的目标,他才有努力修行的对象和精进的指南,终有一天能得至高的自由,快乐与无限的解脱。
为什么要认识道圣谛呢?
道就是导致苦恼止息、快乐自由、无限的解脱生起的法门。
众生必要认清哪些行为能导致苦恼,要用什么方法对治,哪些待业能导致解脱,要用什么方法力行,他才能离苦得乐,就好象一位良医,既已断了症,找出病源,确实疾病可以治,他但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去医治病菌一样,否则,一切的诊断皆是徒托空言,于事无补。因此,众生必要认清修道是证果唯一的方法这事实,他始会努力不懈,行解脱之法,止息烦恼,天天争取更大的自由快乐。学佛的人必要了解四圣谛的真义,始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以至证得圣果,永远住于解脱之中。
(四)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修行的人,对生命要有什么看法呢?有些众生,心智卑下,软弱无能,以致面对世间的烦恼,无法应付解决,于是,他们便认定生命只是地尽的苦恼,不敢面对现实,事事规避,表现得悲观消极,只冀求生命的终结快点来临,绝不希望有再生的出现。
有些众生,心智上乘,英慧多能,事业顺遂,少有忧患挫折,于是,他们便充满自信,认定生命乐多苦少,敢于向任何事物挑战,处处表现得有乐观积极,时刻眷恋生命,执着世间一切所有希望生命永存,永无终结。
过份悲观的人,不能理解生命欢乐的一面,不能从挫败中成长,吸取教训,建立智慧与力量,终不能得到自在解脱。过份乐观的人,不能理解生命苦痛的一面,难起慈悲助人的心,难以燕长智慧,成熟人格更易因盲目的乐观,过高的自视,而作草率之行,以致陷入极大的困境和苦恼之中,终于把虚假的乐观彻底的粉碎,因此,亦终得不到自在解脱。
就是这缘故,对人生持着乐观或悲观见解的众生,都执着邪见,看不到人间苦乐参半的实相,不能从人间的苦乐交替之中受益成长。
那么修行的人要采取什么人生观呢?
修行的人,要远离悲观乐观这两极端而行于中道。他对人生有如实的认识,知道苦乐悲喜是交替而存,绝不永久,一切自欺的乐观悉足以带来幻想破灭后的苦恼,而一切自虐的悲观,则可自毁能成之果,他不走极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既不执着苦,也不执着乐,却鞋袜的行于中道,不堕二边,因此,他的人生观是中观的。
他并不自欺人,能坦白地接受和承认人生苦乐悲喜并存的事实,苦的便说苦,乐揄说乐,绝不唱虚伪的高调,强作乐观,把苦看作乐,或怯懦悲观,把乐的也看作苦,因此,他的人生观是实现的。他知道一切的悲喜苦乐,绝不永久,看透它们皆由众生自己的业所招集,互相交替,也能由业所止息这事实,因而对一切不起任何执着,只是天天尽苦果,种善因,塑造自己期望的将来,因此,他的人生观是达观的。学佛修行的人,就应如是以中观、实观、达观的态度视人生的一切了。
(五) 生活在刹那之中
有些众生,在现时不得意,便终日缅怀过往的光荣与成就,把精力花费在逝去事物的回忆里,对目前的环境,虽有能力去改善,却不愿去努力。又有些众生,在过去不得意,便为自己的缺憾与不幸,终日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把精力花费在对自己与他人的怨恨里,对目前的环境,虽有能力去改善,却不愿去努力。
又有些众生,不愿提起过往,回忆过往,却把精力花在幻想之中,希望能于未来实现,对目前的环境,虽有能力去改善,却不愿去努力。
这些生活在过去与未来幻想中的众生,因不愿面对现实而丧失了现在生活所具有的创造力量,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塑造自己和环境,只能在梦幻自怨中渡日,终不能得到解脱。
但是,达观的修行者,深知一切皆是迁流不居,方生便死,方死又生,生灭不断,就是自己的身心,亦复如是,终不永久。他明白万物生灭不断的原理使他可以摆脱过去的羁绊,令他能凭自己的意志塑造称意的未来。
他明白过去已灭,将来未生,只有现在才是他能发挥力量的时刻,因此,他警醒地生活在每一刻之中,既不缅怀过去的一刹那,也不憧憬未生的一刹那,这样,他的精力便不会放在虚妄的幻想执着里,却只有效地于现在促成心中所希望出现的事情。
他深知后念从前念而生,一切做作皆成前因,必然带来后果,并且于做作刚完之时,便即生起能结果报的力量,立刻开始替众生塑造合乎果报的际遇,因此,他知道果报是即时开始,逐渐圆满,并非如无知的众生所想像,认为业报只会在来生,或更遥远的未来才突然出现。
就是这缘故,修行的人,就永恒的把握现在,努力于现在,生活于现在,这样,他便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随心所欲,终于得到彻底的快乐解脱。
(六) 订立正确的修行目标
除去无明、令佛性圆满地显现,是否需要很长的时间呢?
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痛下一番苦力才能得着,绝未有不劳而获、唾手可得的道理,因此,彻底解脱的出现,自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了。
凡夫修行成圣,既需要长久的时间,那么,会否因目标难以迅速达成,致令行者望而生畏,退却道心呢?
若众生把目标定得太低,他便没法得到大的成就,但是苦他把目标定得太高,他又会因目标高不可攀,一时难以成就而感到沮丧气馁,因此,行者所定的修行目标,必要远离这二种过患。
怎样才能远离这二种无患呢?
众生若要得到彻底的智慧、大能与解脱,他便要定下除去无明、圆满佛性,成为觉者这至高无上、长远的目标,否则,一切的成就,皆未得究竟。但是,成正觉所需的时间并非朝夕,若要不因尚未能成佛而沮丧灰心,以致放弃梵行,那么,他便非要定下合乎个人需要、较易成就的短期目标不可了。
莫谓善小而不为,莫谓恶小而为之,于一切修行法门,勉力而行,按步就班,从浅到深,不急燥冒进,只脚踏实地,以成就一连串较低、较小、较近的目标,朝著较高、较大、较长远的目标不停前进,这样,众生便能兼顾高低、远近、大小的目标,把它们合而为一,不因目标定得太低、太小、太近而流一于浅薄,也不会因目标定得太高、太大、太远而感到无助,致令退却道心。
这样,众生就能避免目标定得太高或太低所起的过患,天天尝到成功的果实,令智、大能和解脱不断拉长以至完美。因此,众生苦能以身、口、意如法修行,必功不唐捐,没有丝毫努力会是白费。
第二章  十善业道——凡夫于生死轮转中求取安乐之法
众生的际遇,千差万别,有苦有乐,皆因个别作业不同,受不同果报的缘故,若有众生,虽未发心精研佛法,依佛法修行自觉觉他,普度天下,却又要不下恶道,虽在生死轮转桎梏之中,仍能多处善地,少受苦恼,他便要行十善业道了。
是哪十善业道呢?
十善业道,就是不杀生、不偷盗、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了。此十善业道,乃去苦除灾的指南,就是未皈依三宝的众生,也应勉力奉行。众生若不能时刻忆念及力行此十善业道,则难免作下恶业,他日必要随业受报,令身心得极大的苦恼。
行十善业道有什么果报呢?
若人不起杀心,心常慈悲,于众生能施无畏,救苦扶危,断除暴戾的气习,那么,他便可身常无病,寿命长远,常受到天神的守护,出入不堕险境,心地平静和悦,他人不起怨恨,常得敬重,命终之时,能生天上,享大福报。
若人离偷盗,他便能积资财,天灾盗贼不能侵损,不生败家之子女,他人诚实相对,不愿亏负,自身资财,能善受用,更有余资布施于人,这样,他便得善名流布,为人赞美,命终之时,能生天上,得一切受用无缺。
若人离邪行,能制淫欲之心,夫妇交欢之外,不复淫人妻女夫子,不坏他人名节,不破他人家庭和合,那么,他便能得诸根调顺,仪容端正,受人敬重,身常健康,妻妾子女,不为人侵,家庭融洽快乐,子孙不辍,且孝顺有为,光明磊落,终成大器,荣耀父母。
若人离妄语,便能口常清净,言词无失,辨才无碍,常得他人信任,所发言论,皆受人敬重,且能常近智者,恒得增进智慧。
若人离两舌,不搬弄是非,不诽谤弄人,那么,他便不受他人离间,不受毁辱与馋言之害,事业顺遂,能亲近善知识,增长智慧。
若人离恶口,说话温文有礼,那么,他便能言词美妙,众人乐离,说话契理,更不遇恶口之人,不受讥议,心常安乐。
若人离绮语,不说邪淫不端正之话,他便能远离邪僻之人,不为淫邪之语所污辱,恒令人发言尊重,不敢轻薄无礼。
若人离贪欲,那么,他便能诸根具足,端正无缺,身心健康,财物能亲得受用,不为他人所夺,或因自己不罕而遗失,更由于无贪而乐于布施,故易得资财,生活无忧无缺,恒为他人仰羡。
若人离嗔恚,他便能心境平静,和颜悦色,健康无病,仪容调顺,他人乐与相处,事业常得顺遂,为人爱护思念。
若离邪见,不信异教外道的邪论,不行异教外道的邪法,远离一切戏论执着,深信佛法无常无我及因果的道理,他便能修圣道、行佛法,终得不可思议的解脱。
这十善业道,是修身证道之根本,不堕恶道之必需,得人天果报的因由,因此,就是尚未有因缘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发愿修行度世的众生,也应身体力行,以求暂时有限的安乐,待根器成熟,再求更彻底的解脱。
第三章 立志修行与持戒
(一)三自归依
立志学佛修行之人,必先要作三番自我的归依,以表明心态,从此竭诚以佛法作身口意活动的指南,增加自己的智慧、力量与解脱,永不再执着外道所误持的邪见,永不崇拜外道所迷信的鬼或神。
为什么归依要叫做自归呢?
真正的归依,是要出自真心自愿,绝不能够勉强,更不在于形式规仪、口头的承诺。因此,就是经历庄严隆重的世俗归依仪式,若非诚心自愿,便不名真的归依。
若归依后,又生退心,不依先前所归,那么,在退心之时,再不是真正已归依的佛子了。真正的归依,是要自愿,时刻自觉、自持的,否则,便毫无意义,只是自欺欺人的闹剧,徒令人耻笑。就是这缘故,归依便叫做自归。
依佛法修行的人,要归依什么呢?
学佛修行的人要自归于佛、法、僧,此三者能使人得一切智慧、力量、解脱,是一切众生所应归向依止的,因此,是世间难求的至宝。
什么是自归依佛呢?
自归依佛就是全心全意,毫无怀疑,相信自己的心中,藏有真如的佛心,只要放下妄想执着,便能与他感应相通,得一切智慧,大能与解脱,因此,众生要立志归依此久藏于心中的佛陀,令心、佛、众生三者合而为一,无有分别。若人已自归依佛,便应知已归依至高无上,再不应心外求佛,或信奉任何外道视作主子或造成物者的鬼或神了。
什么是自归依法呢?
一切佛与菩萨所说去苦得乐之法,能去愚痴颠倒,起智慧大能,成就自由解脱,因此,众生要立志归依此能去生死苦恼、生涅般真乐之法。若人已自归依佛法,就必要时刻注意一切身语意的活动,务使随顺佛法不悖,不能更作违法之事,于异教徒的愚痴妄执、异端邪说,更不能染着,反要为彼等软语辟除,令得受持佛法的正见。
什么是自归依僧呢?
僧就是教团,亦即是全体修行及弘法的信众,学佛修行的人,要互相翔帮助、砌磋砥砺,始能令自他的慧命福德迅速增长,令佛法能弘扬于各处,度已度人。因此,对于一切弘扬正法的团体,应自视为所属的一分子,尽力支持拥护,于同修行者,应亲爱如已,对先觉者应恒起敬重,谦虚求教,对后学者,要乐于分享自己所得,诚意地为他们解惑。
若人已归依僧,便要与僧团及弘法团体有紧密的联系,常参与它们的弘法活动,不应只顾自己的修行进度,而忽略了团体的利益与壮大,于所有同修,不论先觉或后学,皆不起嫉妒轻慢,反以平等心视之,亲如手足。
众生作三归依,必要诚意自归,身体力行,才算是真正的归依,而只有能如是归依者,始是真正的佛弟子。就是这缘故,欲得佛果的众生,必要立志,自归依佛,愿与诸佛同体,恒得护念,亲证解脱,要自归依法,以法为到彼岸之舟,更要自归依僧,与佛道行者,无分彼此,共同成就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事业。
(二) 紧守五戒
学佛修行的人,有五条基本的戒律,不论在家出家,志向大小,也要恪守不犯,以作证道的资粮、远离恶道的庇护。此五戒能令众生常生善道,不下恶趣,因此,若有众生只欲享人天之福,不受地狱、饿鬼之苦恼,紧守五戒便能成就了。
什么是五戒呢?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为什么要不杀生呢?
伤残他人的色身,令他人受苦,以致丧失性命,虽只夺一人之命,但是,他的父母兄弟,配偶子女,亲戚朋友,亦因而惨然有所失,生大悲恸,因此,虽只杀一人,实有多人受苦。死者已矣,但生者忧悲,却绵绵无尽。就是这缘故,杀人者种下入地狱之因,他日必得重报,难免身罹残疾,常遭人凌迫,以致横死,不得善终。
杀能招地狱之苦,更断慈悲之种,损自己的慧命,盖自己的佛性,有碍上进解脱之道,因此,一切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杀生戒,不作任何残暴、无益或不必要的杀生,不但不妄杀有情众生,就是花草树木,也绝不应为逞一时的暴戾,而妄加伤害。
为什么要不偷盗呢?
取非份之财,盗窃他人财物的众生,心里常存贪念,常思诡计骗人,能令善根善相破损,恶人常来亲近,善人则远离不欲相与。这样,他便日长无德之行,日增邪僻之相,更因偷盗他人的财物,而使失主陷于贫缺、苦恼与不安之中。
就是之缘故,偷盗者种下未来贫贱之因,使自己的财物,多为贼所盗取,或因天灾人祸而破损流失,不能使用,以致身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匮乏贫困之时,恰与饿鬼无异。偷盗不但种贫穷的因,更因贪着而盖佛性,有碍上进解脱之道,因此一切佛弟子必要恪守此不偷盗戒。
为什么要不邪淫呢?
夫妇恩爱敦伦,使子孙不辍,为世间留种,令有缘生于人间的众生有色身依止,是为正淫,在俗家弟子之中,并未犯戒,反以养育儿女,作种种施惠,而积下很大的功德。但是,若于夫妇之外,更尚污辱他人的夫子妻女,败坏自他的名节操守,则是极大的邪行,因此叫做邪淫。
这种在配偶以外的邪淫,能令自他名望有损,身心受大苦恼,更能令家庭变故破碎,于自身则有损善根慧命,生淫邪不正之相,亏损伤身,孱弱早死,更能兴起诉讼纠纷,终至身败名裂,陷于囹圄。
就是这缘故,邪淫者必为欲火焚身,来生更当受他人淫辱,贞操为他所强夺,名节由他人所毁,难保色身的清白。邪淫不但能使自他身心受损,更因淫欲而盖佛性,有碍上进解脱之道,因此,所有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邪淫戒。
为什么要不妄语呢?
一切蓄意欺骗他人,以达成令人受损,或自己受益的是真实的说话,都是妄说。若有众生,为谋害他人而造谣生事,中伤及诽谤他人,便成妄语者。若有众生,为求利益而说谎言,便成妄语者。若有众生,为求名誉,或他人的供养,于修行道上,未有证得而谓证得,更是极大的妄语者。
妄语者能损自己的善根慧命,不但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妄语者能招他日口舌不灵,智慧短小、恒为他人鄙弃之报。妄语不但能使自他身心受损,更能盖佛性,有碍上进解脱之道,因此,所有佛弟必要恪守不犯此不妄语戒。
为什么要不饮酒呢?
饮酒的人,易令神志不清,仪容不正,失态于人前,又能起恚怒暴戾,争执打斗,不但能伤身害体,更使恶名流布,贤人远离,财物流失,损善根慧命。酒醉之时,能作诸种恶事,毁声名于一旦,酒醒时才追悔莫及。
就是之缘故,酒能为极大之灾害。一切迷乱心志的药物食品,亦复如是,务必戒除。酒及一切迷毳心志的物品能令自他身心受损,更因心志迷乱而盖佛性,有碍上进解脱之道,因此,所有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饮酒戒。
紧守五戒是远离恶道不败之法,若有众生,不欲罹忧患、遇苦恼,就必要以此五戒为护身了。
(三) 食与杀戒
学佛修行的人,以慈悲为修心为本,因此绝不经犯杀戒,人类固然不杀,就是禽兽虫鱼,也不愿伤残,妄加杀戮,慈悲恩及一切有情,就是花草木石,也不妄加损毁,以逞心中的忿懑。
就是之缘故,很多学佛的人,不愿多吃肉类,因为,吃肉的人,虽不亲自宰杀有情,但是有情的性命,却是因满足他们的食欲而失去,自己虽未起杀心和犯杀戒,却令屠者起了杀心,犯了杀戒。
为了慈悲,不令有情众生受被屠杀之苦,修行的人多只愿吃些蔬果米麦,因为有些植物于枝叶被切除摘去后,不但不会死亡,或妨碍生机,反而生长得更壮旺茂盛,而有些植物,则于很短的时间,虽不经采摘,也会自然枯萎死去,因此,吃素所引起的杀业极微,不会生重报。
学佛的人,不愿多吃肉类,不吃有情众生的肉,是从慈悲而起,若没有慈悲,戒肉便显得毫无意义了。若众生的慈悲或体质尚未能戒吃众生之肉,那么,就只好少吃及避免要亲自宰杀了。若是宰杀也不能避免,那么,也只好在宰杀之时,勿使用不必要的痛苦,食时又要感恩领受,谢其献出生命,滋养食者的色身,不敢稍加浪费糟蹋,这样,也不至断慈悲之种,大碍修行之进度。
夺众生的性命,食其色身,不论所杀所食是有情众生或无情众生,皆生罪衍,若只因以食维持自己的生命,又能作修行度世的事业,则能将功补过,折去罪恶孽不少。若是为杀而,残酷不仁,则不论所杀众生是人非人,有情无情,皆种下极大之恶业,必要领受苦果,杀身夺命,究竟是过,虽有轻重之分,将功折罪之别,罪业终是难逃,因此,一切众生皆依其一生的饮食习惯,种下或轻或重之杀业,生命终为其他有情众生所夺,或横死或病卒,色身也难免为彼等所噬,复归四大微尘,成为其他生命的滋养料,以奕夺人色身,色身亦为人夺的因果。
因此,若人望得善终,不欲饱经苦痛折磨才去世,就应修慈悲之心,于烹杀之时,饮食之际,当见有可修行之处与减灭苦恼之道了。
(四) 四重禁
发心修行的人,若犯了四重禁,便失去佛弟子的地位,现不值众生的尊敬,同修更耻与为伍,只以恶众生视之,要待机缘成熟时,始再行点化。
是哪四重禁呢?四重禁就是舍正法、舍菩提心、悭吝胜法和恼害众生。
已闻佛法,不去切实修行,却复执迷于外道的邪见,远离解脱之道,这就是舍正法了。
已发弘誓,自觉觉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却又退心,不欲完成誓愿,这就是舍菩提心了。
已从修行之中,得殊胜解脱之法,却吝啬不肯示人,不愿与同修共享,这就是悭吝胜法了。
已受如来的戒律,却不遵守,而行杀、盗、淫、妄、凌逼众生,这就是恼害众生了。若有众生,犯此四重禁,便是极恶之人,再不是修行解脱的佛子了

(五) 菩萨所持的戒
菩萨为了上求佛果,下化有情,增长慧命解脱,不但不能作恶,更要积极地行善,因此,他要守的戒,就不止于禁恶,更禁于不行善,这样,他所守的戒就极为广泛和严格了。替菩萨带来清净解脱的戒可分作三大类,于禁恶行善方面,无所不含、无所不包,是渡众生到彼岸的不二法门。这三类戒,就是所谓三聚净戒了。
是哪三聚净戒呢?
三聚净戒,就是最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了。
摄律义戒,就是紧守一切禁止身口意过失的戒律,以达致身口意的清净,令一切苦恼不能生起。菩萨要受持一切如是导致清净的戒律,无一净戒不受持,否则,但是犯戒。
摄善法戒,就是学习和掌握一切导致清净解脱的法门,以作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工具。菩萨要尽力修习如是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否则,便是犯戒。
饶益有情戒,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作利益众生的事,以解除他们的痛苦,带给他们快乐解脱。菩萨要如是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能度而不度,否则,便是犯戒。
由此三聚净戒可见,菩萨除了不得以身口意作恶,干犯律仪戒禁外,尚要积极、尽力地修习善法与饶益众生,否则,只不作恶,而不修行为善,也同是犯了戒禁,虽不致堕于恶道,也难得福祉解脱。
戒是导致清净解脱的道路,持戒越圆满,智慧力量就越大,清净解脱就越彻底,否则,一切修行,必事倍功半,难有寸进。若行者只紧守律仪,少摄善法,不饶益有情,那么,纵得道果,只是小成,难越阿罗汉之位,但是,持三聚净戒的菩萨,智慧大能则远超其上,终得证无上菩萨、极果佛位。
(六) 有福无罪的破戒
菩萨有时作杀、盗、淫、妄等重业,不但不算犯戒而获罪衍,反而得福,且疾得解脱,速证无上菩提。
为什么呢?若菩萨为了降魔除恶,点化利乐有情,以大慈悲为本,远离一切私欲,以绝无贪嗔痴的心,为众生的解脱示作种种恶事,犯种种戒禁,又自甘接受业报的惩处,那么,所作的恶,一切戒禁的违犯,皆是善巧方便、度众生的权宜,实无恶可作,无戒可犯。就是这缘故,菩萨慈悲无私、自我牺牲的救世精神,令他所作的杀、盗、淫、妄等重业,皆成假恶真善,不但不招罪咎苦果,反成功德,增成佛的资粮。
(七) 六和敬
学佛的人与其他行者共处,或在学佛弘法团体之中,在六方面,要和睦相处,互相敬重。这此在团体生活中所应采取的待人处事态度就是所谓六和敬了。
是哪六和敬呢?就是身和敬、口和敬、戒和敬、见和敬、利和敬了。
学佛的人要身和敬,就是在团体生活之中,一切行为举止,对自他都要和顺尊重,使团体之内,没有任何争斗,人人乐处其中。
学佛的人要口和敬,就是在一切的言语时,不论是闲谈或议论,对自他都要和顺尊重,使团体之内,常闻柔雅诚恳之声,令人乐于闲听,常欲处于其中。
学佛的人要意和敬,就是在一切的心意里,对自他都要和顺尊重,就是在没有任何人觉察到的地方,也同样保持内心的和敬,不存在任何伪善,这样,团体便充满和善的气氛,令成员皆乐处在其中。
学佛的人要见和敬,就是对世间及出世间法,要共同地执持一个正确的见解,于真理的辩论分析,要采取和平的态度,对他人思想的自由,要恒加敬重,务使团体之内,各成员皆能和平地、互相尊重地研讨佛法,令人人皆有所得著,远离邪见,住于解脱知见之中。
学佛的人要利和敬,就是在团体生活之中,要忧戚相关,甘苦与共。对他人的利益,要恒加尊重,一切资财、权利、义务皆要公平合理地分配,莫为一已私利而起纷争,务使各成员皆能和平共处,互敬互爱,人人乐处其中。
此六和敬不特是僧团、弘法团体成员所应力行,也是一切众生在家众生于群居时所应遵照,以达成和敬的目标,使众生能融洽愉快地共处,互长善根慧命。
第四章  欲、解脱与道场的正确认识
(一) 解脱从欲而生
解脱是否从止息一切欲念而生的呢?欲是导致生命和轮回的主因,是一切生老病死、怨僧会、爱别离的起源,但是,它也是成佛的动力。
若是一切的欲力都止息了,那么,便再没有求道之心、证果之愿,没有智慧、大能、解脱可证,就是能摆脱生死轮转、也会失去生命力的璀璨与自由,不能游戏三昧于一切的时空里,亲证佛身的超越了。因此,众生有些欲念必要止息,有些欲念却不应止息,反要持续、增强。
那么,要止息的,是那些欲念,而不要止息的,又是哪些欲念呢?众生要止息摒除的是一切恶的欲念。而不要止息,反而要持续、增强的是哪些欲念。
哪些是恶的欲念须要止息摒除呢?就是一切从贪、嗔、痴而起的欲念了。
贪令人患得患失,为得失的疑虑所缚,心中常起牵挂,丧失和平安乐,因此,必要止息摒除,才能洒脱无忧。
嗔令人气量狭窄,忿恨不满,伤害自他,恒为世间人事所激怒,丧失内心的和平安乐,因此,必要止息摒除,才能胸襟豁达,怡然无恼。
痴令人执着虚妄为真实、真实为虚妄,应舍弃的却坚持,应坚持的,却又舍弃,心思紊乱颠倒,常自吃苦果,丧失和平安乐,因此,必要止息摒除,才能使智慧增长,住于解脱之中。
那么,众生所要持续、增强的又是哪一些欲念呢?就是一切从无贪、无嗔、无痴而起,高贵清净的欲了。行者有四个高贵清净的欲,念念不舍,时刻勇猛精进,以求达成。这就是他们发心修行时所许的四弘誓愿了。
他们誓愿不畏辛劳,也要度尽无边众生。
他们誓愿,要以无比的坚忍,断尽一切烦恼。
他们誓愿,要以无比的毅力,学会无量解脱之法门。他们誓愿,要以无比的精进,把潜藏心中的佛性大能全部显现,成为一位佛陀觉者。
这些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本的欲,就是善的、清净的的欲、是众生所应持续、增强的欲了。
(二) 欲的驾驭
欲的全然止息,只是没有生机的寂静,并非活泼喜悦、生意盎然的解脱状态。欲力好象澎湃的瀑流,可以泛滥成灾,摧毁田园,溺杀生畜,也可灌溉田地使万物生长,利益众生,但是,它本身却毫无节制,必要受到统御,始能发挥它建设性的效用。要静止那洪流驰骋,是多么困难,违反自然,又徒劳无功的事情啊!
既然那洪流可以利物济人,那么,就应善加疏导利用,不使成灾,反令益人了。众生的生命就是由欲的洪流所成,要止息它,绝灭它,是违反自然,困难重重,徒劳无功的事情,且能引起自我的矛盾冲突,不但不能导致快乐解脱,反会生起各种邪见异行,陷众生于惘然困惑之中。若是放纵欲力,不加节制,却又遗害不少。
因此,解脱并不是从否定身心的自然需要,虐待身心而来,也不是从纵欲而生。就是这缘故,一切提倡欲力应该放纵或绝灭的众生,都陷于邪见,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只有那些依中道行事、以自利利他为本,善导欲力的众生,才能得到智慧大能和丰盛无忧的生活。
从苦恼解放出来,并不是要经很久远的时间才突然出现的事。
只要众生持如来的戒律,修如来的行法,他便能把原来不羁的欲力驯服,使自己的解脱天天增长,令往于世中,亦不觉其苦,反见其乐,既不厌离世法,也不执着它不舍,且能动静相宜,出入随意。
众生的解脱深浅久暂,有赖于欲的驾驭成功与否,若能智慧地善用欲力,开拓佛性,那么,成道证果,得到地外的智慧,大能与解脱,便是必然的事了。
(三) 解脱成就于世间
众生的智慧、大能和解脱,是要在世间经历各种严格的考验,才能磨炼出来的。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在世间苦乐参半的生活里,众生才能遇众多的机缘,发挥他的善根德性和慈悲喜舍的精神,以此开拓他的智慧与大能,令得解脱。若没有世间的苦恼、挑战、众生的德性能耐,便只会恒久潜藏不露,无法显现了。
只有面对困难挑战,把它们克服超越,在试探出现的时候,能够自制,不落秽行,在得失誉毁之间,不起激动,心地平和,才是真正的解脱。
在恶世之中,能得如是解脱的人,能于任何地方,都得自在,不让外缘扰乱他内心的清净与安宁,这样,他才能以洒脱超越的心境,行大功德,普度众生,启导愚昧不肖,而终不生厌气馁。避世偷安,不理人事的众生,虽看似与世无争,洒脱超越,实多愚痴荏弱之辈,并未得到真正的解脱。
为什么呢?
因为,避世的众生,多是不能面对现实考验,不敢接受挑战,无力抗拒试探的弱者,他们身心软弱,怯于面对困境,只有事事规避,一走了之,远离世间人事的纷扰,舍弃困苦所能给与的锻炼,永远沦为失败者。世间的苦恼,无处不现,若只顾逃跑卸责,只会常处被动,恒为环境逼迫,心常忧恼,不能自主,这样,实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解脱。
这些众生,不肯提起精神志气,克服困境,自作守护,自解疑难,于是,他们便永远流于低下、无能、无助、厌惧世间,永远不能从外境的滋扰解放出来,自身得不到安静,更遑论救世度人了。
就是之缘故,追求解脱的众生,是不能离世而得解脱的智慧与力量的。他必要恒常处于恶世之中,面对困境,锻炼他的心志。遇到艰苦越多,心起增强的机缘就越大,困难克服越多,他的解脱也就越彻底了。
他要处于一切世事纷争之中,心境湛然不动,绝不受外缘所扰而失安乐,始终不为物缚。他既不缅怀过去不舍,也不浪费光阴,憧憬未来于幻想之中。这样,他便不受过去的支配,不为无用的幻想虚耗光阴,每一刻都能醒觉地活着了。
众生能如是处恶世,行俗事,而不起执着,不生苦恼,才堪称为一位真正的解脱者。
(四) 出家在家皆以俗世作道场
修道学佛的人,可以出家,也可以在家,各依因缘秉性,而为沙门,或作居士,于证果成道,实无分轩轾。
菩萨为了亲近摄取众生,修慈悲喜舍,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事业,常欲以居士身行菩萨道,因为,只有投入世间,始能得最大的机缘,把佛性成熟。
就是这缘故,他们要以俗世为道场。为利益众生故,他们于世间技艺学术,皆勤于修习,通晓娴熟,更能营积财富,或处于权贵之位,以便通过钱财权势,诸种学艺,作世间事业,解救有情当前之苦,再依其根器,开示出世间解脱之法,使永灭苦因,恒得自在,并不拘泥形式教条,只欲传扬正理,故能摄取信众生无量,就是持有邪见的异教徒,也深受潜移默化而不自知,因此,能化无数外道行佛法得解脱,而不强求其自觉自认已入佛门,既不执着门户派别之见,也绝不居功只以度众生为本。
在家而行菩萨道,遇恶因缘甚多,故甚难行,但是难行能行,功德则以其难得而更丰硕,心智的长进就更速,证道成圣的时间就越短。
那么出家修行的人又如何呢?
出家行者,欲把全副精神,用于精研经、律、论三藏,又需清净的环境,修习禅定,增长智慧与心力,待学有所成时,便要到处点化众生,以弘法为终生事业。世间的众生积福慧,耕耘他们的心田,播下佛种,因此,是应受世间的供养,令衣食无缺,得健康的身心,能为众生作经师及解惑者,恒以佛法作布施。
修行的人,不论在家出家,皆以众生的祸福为念,常以自利利他为本,时刻不忘救世度人。
在家的行者,慎持戒律,于俗世事务,虽处于其中,却不起执着,心无挂碍,清静无污,虽身未出家,心却与出家无异。
出家的行者,虽处于寺门,禅定用功,不事世务,但是心存度世,虽身出家,仍然悲天悯人,常回俗世说法。
就是之缘故,在家与出家的修行者,皆以俗世为道场,完成证道的事业。
第五章  “无我”对解脱的重要性
(一) 止息视五蕴为“我”的执着
无知者不亲近善知识,不谙善知识所遵奉的教旨,不修善知识的行持,也不守善知识的戒律。
他或认“我”中有色、受、想、行、识,或认为色、受、想、行、识中有“我”,思想颠倒,妄执不实为实,执假为真,迷信心外的神鬼,甘受役使,却不智信佛法,争取智慧与解脱。
他看不出色、受、想、行、识本身并无实体,只是依赖各种条件而生,缘合妈聚,缘尽即散的事实。
他错误地追求、执着色身,肯定地说此就是他的“我”,也同样错误地追求、执着受、想、得、识这五蕴为“我”,这样,他便建立了一切苦恼束缚的因缘,令自己远离解脱了。
但是,硕学的圣弟子,熟谙如来的圣教,严守圣戒,勤奋地与其他圣弟子们一起修学,乐近善知识。
他不认为“我”中有色、受、想、行、识,也不认为色、受、想、行、识中有“我”。
他认清色、受、想、行、识是迁流不居的事实。
他认清色、受、想、行、识不是“我”的事实。
他认清色、受、想、行、识并无实体,只是依赖各条件而成,缘合则聚,缘尽即散的事实。
因此,他并不追求或执着色、受、想、行、识,说是他的“我”。他不执着这五蕴为“我”,于是,他便无入不自得,能从任何的束缚解放出来,现世便得到涅般的喜悦了。
(二) 四重空与解脱
若人能真的不再执持着色、受、想、行、识即是“我”的见解,从这时起,他便不会再贪着世间任何的东西,心灵即时得到净化与解脱。无所贪着,他便不再为任何事情激动,不再激动,他便即自证入喜悦的解脱之中,再不为这世间任何事物所束缚,一位新证涅般解脱的圣者,他够体会四重空的真义。
他切实地:
(一) 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有“我”的存在。
(二) 看不到有“我”能呈现在任何人的面前,做作任何事情。
(三) 在任何地方,也看不到任何人能具有“我”的存在。
(四) 看不到任何人能有一个“我,呈现于他的面前,做作任何的事情。
他看到自己并没有什么实体,可以担任兄弟、朋友、弟子等角色,也看到任何人也没有实体,可以担当兄弟、朋友等角色。他能这样,便到达了无我的境界,没有执着,不为人我的任何做作所激动,不受各种世间欲念所束缚,从而得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就是处于一切浊世之中,他无所执着的生活,使他恒常处于涅般的喜悦里。
就是这缘故,能住于四重空中的圣者,不论处于什么境地,面对什么困难,也不会感到丝毫的苦恼,却只会无忧地住于心灵的极度自由与解脱之中
(三) 解脱从放下“我执”而生
“我”的执着,是世间一切痛苦的来源。为什么呢?
因为,起了人我之别,你我之想,他便会与人比较高低,求胜于人,不甘屈居于下,成功时便快乐,不成功时便苦恼不欢了。
为了面子地位、赞誉拥戴,他便时刻与人争强,一切自身内外之物,都成为比较的对象,令他精神紧张,为优胜的追求而焦虑,为落败的阴影而担忧。他追求别人的嘉许,恐惧他人的耻笑。这样,他便让自己的快乐操纵于他人的手里,由不断变迁的外境所裁决,令自己的感受恒由外缘所转,绝无自主可言了。
这些苦恼全都是从“我”的执着而来。就是这缘故,若要得到真正的解脱,“我执”便须放下,因为,没有了“我”的执着,便再没有“我”的得失之忧虑,内心便会变得和平,不但不再受外缘所激动,反能融成一体,化恶为善,化敌为友,生活在与天地万法极度协调的喜悦之中。
(四) 止息对别人的执着与希冀
对他人的执着与希冀,是很多苦恼的来源。为什么呢?
因为,对别人有所执着和希冀,他的快乐与痛苦便操纵在他人的手里,若别人要他快乐,偈给予他所期求的东西,若要他痛苦,便拒绝给予。别人能通过对他所执着希冀的事情,有意或无心的窒碍,令他不得满足,反陷于失望、愤怒、怨恨、羞辱、焦虑和种种苦恼之中。
就是因为他对别人有所执着,有所期求,他内心和平的自主便丧失了,令自己沦为他人俎上之肉,任人摆布愚弄,陷于被动无助。
就是之缘故,众生的解脱,是从放下对别人的执着与希冀而生,因为,无求于世,他便回复情绪的自主,内心的和平不再由别人的施与或拒绝所左右。
无求于世,众生不是变得很孤独无助吗?除了信世的佛陀和大菩萨外,有哪些众生能够没有烦恼,智慧、力量、解脱与慈悲都堪作你皈依的对象,能够给你彻底的救度呢?若是没有的话,向任何世间的众生寻求持久彻底的救度就只会导致失望与怨恨了。
就是之缘故,追求解脱的众生,不应对任何世人起任何执着与希冀,却只应倚自己心中的佛,让他施与一切不可思议的救度。心、佛、众生本是同体,这样,心佛自度众生,不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吗?还有甚么可以置疑的地方呢?
第六章  导致身心解脱的三十七个行法
(一) 三十七道品
有三十七个导致身心解脱的法门,共纳入七组之中,可供众生凭自己的秉性志趣,择一修行,虽人手不同,实殊途同归,成果无异。众生若把这三十七法互相补足,择已所需而作修行,更生相辅相成之效,令每一法更易成就。
(二) 培植五根
有五个心理的根基,众生必需细加培埴,才能建立修行解脱的立脚点,奠下智慧大能的基石,令自身的佛性能逐渐显现。这五个根基就是五根了。
是哪五根呢?
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了。它们对修行者的重要性,有若根对草木一样,若付阙如,慧命的增长便没有可能了。
什么是信根呢?]
对佛法深思熟虑,确认合理可信,可以验证之后,就要身体力行,认真求证,时刻保持心中的信念,矢志不移,绝不三心两意、反覆无常,这样,修行的人,才能亲证佛法的真实与好处,不会只流于徒劳无功、令人耻笑、对自他的解脱毫无帮助的戏论。这种不移的信念根基就是信根了。
什么是精进根呢?
应该去做,或已立志去做的事情,就是勤奋的去做,并且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陷于拖延怠惰,把应做的事情搁置,令进度缓慢,以致一生的时间过去了,也一无所成,因此,勤奋努力,是证道解脱的必需,这种勤奋进取的心理根基就是精进根了。
什么是念根呢?
于一切佛法,行者必要时刻忆念,不使忘失,于行住坐卧,一切身语意的活动里,都要时刻警醒,以身行佛法,不得违佛理、堕邪僻,因而陷于魔道。这样,才能体验佛法的好处,增时解脱。这种念念不忘佛法、念念不忘行佛法的心理根基,就是念根了。
什么是定根呢?
学佛的行者,若要世间或出世间的功业成就,必要精神统一、心力专注,才能发挥内心的潜能,建不世之奇功,利益自他,度已度人,因此,他必要培养止息妄想纷乱的能力,才能增进解脱。这种统一精神、祛除妄想的心理根基,就是定根了。
什么是慧根呢?
学佛修行的人,对一切世间的俗事有为法,及出世间解脱的无为云消雾散,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见解,并且常欲多见多闻,增长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愚痴妄想,能尽早除去,令一切身语意的活动,皆能从智慧而发,这样,他才能增进智慧解脱。这种追求智慧、明辨真伪的心理根基,就是慧根了。
这五个心理根基,必要牢固地建立,心灵的力量,佛性的大能,才能逐渐显现,带给众生解脱,否则便如无根之草木,没有成长生机可言了。
(三) 善用五力
五根的建立需要主动的努力,但在建立之后,便能产生五种力量,不但令众生有所受用,更使五根因而一天比一天深厚牢固。这些力量就是五力了。
五力是指哪五力呢?
五力就是信力、念力、精进力、定力和慧力了。
什么是信力呢?
由信而起的力量就是信力了。信的威力不可思议,令心识能发挥无穷的力量,可以心造物,创造环境,成就一切。力之所至,便能超越一切时空的束缚,使行者于处处都能自主自在,不受桎梏。
什么是念力呢?
由忆念而生的力量,就是念力了。念力使人能执持自己的目标理想,永不忘失放下,这样,他便矢志渝,未得到彻底的成功,便永不放弃努力,时刻都在警觉注意,斗志激昂之中,成为迈向成功的动力。
什么是精进力呢?
由精进而生的力量就是精进力了。精进的心态,使众生勤奋地去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这种努力是一切成就所必须,若付阙如,便没有任何成功可言,就是俗世功业也不可得,更遑论出世间的智慧大能了。
什么是定力呢?
由止息纷乱妄想而生的力量就是定力了。若人成就了精神统一、制心一处的心理根基,他便能进入各种禅定的境界,在定中发挥不同程度的定力完成自己的事业与愿望。定力高的行者,更可引发心识的力量,行各种神通变化,获得各种世间与出世间的智慧,能用以度已度人、利人利已。
什么是慧力呢?
由慧根的建立而生的力量,就是慧力了。建立了慧根的人,已得到独立思惟、辨别是非真伪的根基和志趣,对一切法都能仔细分析、彻底求证,不愿受任何邪见所惑,却要勘破一切虚妄,破邪显正,使自己身语意的活动,皆从慧而生,不掉愚痴的陷坑,不落外道的邪见,常能身行佛陀的智慧,无有过失,因而远离苦恼而得永乐,更堪作救世的明灯,指点迷途的众生。
学佛的人,对此五力,要时刻加以运用拓展,才能使它们壮大,增加自己心智的力量,迈向自在解脱。
(四) 作四正勤
学佛修行的众生,有四事必要时刻警醒注意,勤奋力行,无时稍为松懈,始能增长慧命解脱,趣向圣果。这四事就是四正勤了。
是哪四正勤呢?]
四正勤就是(一)已生恶令灭、(二)未生恶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长。
学佛的人,于现有的坏品行,要时刻注意,作适当的努力,把它彻底清除,不论要费多少时间,多少气力,也绝不畏惧气馁,天天不断的提醒约束自己,直至恶习不再生起、彻底除去为止。这就是已生恶令灭了。他于一些未沾染的恶习,要保持警觉,克制自己,决不以身尝试,造新的恶业,却要不断地坚强自己的心志和自制,令能面对一切试探诱惑而不堕邪道,使自身在浊世里,也能保持清白无污。这就是未生恶令不生了。
修行的人,不但要诸恶莫作,也要众善奉行,因此,对于自己尚未有的善良品性,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不懈地培养,恒以善知识、圣贤、菩萨、诸佛世尊为榜样,天天作适当的努力,务使德行能够建立,利乐自他。这就是未生善令生了。
他对已建立的德行,也要时刻注意,不断勤奋地去维持和扩充,令小的德行成为大的德行,从独善其身以至兼善天下,使自己的行正,能立言立功立德于世,使天下众生,皆蒙受其恩泽,这样,他才能实现并度众生的宏愿。这就是已生善令增长了。修行的人,必要在这四方面,作恰当的努力,才能远离苦恼,得到解脱。
(五) 增长七觉支
学佛修行的人,要培养心灵七方面的觉醒,才能增长自己的慧命解脱,使烦恼逐渐消除,常处于圣者恬静愉悦、无所执着的洒脱之中。这些内心的觉醒就是七觉支了。
是哪七觉支呢?
就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经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和行舍觉支了。
什么是择法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必要觉醒内心巧分析、辨别真伪的能力,要知道哪些是恶性循环法,能导致苦的出现,不断的轮转生死,哪些是善法,能导致苦的熄灭,趣向智慧,大能、涅般解脱。他要执持善的法不舍,对恶的法,却能远离不染。这择善法去恶能力的觉醒就是择法觉支了。
什么是精进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必要觉醒内心勤奋向上的能力,才能朝既定的目标前进,使恶法能够止息,不复生起,又能使善法不断增长,这样,他才能有所得着,步向涅般解脱后,这勤奋向上能力的觉醒就是精进觉支了。
什么是喜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要觉醒和增长内心感受喜悦的能力,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面对什么事物,他的喜悦仍要持续不减。他要参透无常无我的道理,不断增长善法智慧。远离任何执着颠倒,这样,他便不会堕于得失的苦恼之中,才能远离一切忧悲之想,由没有错误的执着,而令心中的喜悦能够生起与持续。这感受喜悦能力的觉醒就是喜觉支了。
什么样是轻安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要学习对一切都能彻底放下,不受任何无常的心物所束缚,这样,他才能觉醒和增长内心经历轻松没有束缚,安宁没有挂的感受的能力,使他无论处于什么地方,也能事事洒脱,没有任何苦恼。这感受轻松安宁禅悦能力的觉醒就是轻安觉支了。
什么是念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要觉醒和增长内心忆念执持解脱善法的能力,使用权他在任何的时间和境地里,对导致苦灭乐生之法,都能清楚明了,念念不忘,时刻用作行为的指南,令自己能离苦得乐,趣向解脱。这忆念执持能力的觉醒就是念觉支了。
什么是定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要觉醒和增长心中禅定的能力,使自己的精神力得以统一,这样,他才能祛除妄念思潮,集中心力完成世间或出世间的事业,否则,心识的巨大力量便无从发挥,就是世间俗事,也因心力涣散不易成功,更遑论成就各种神通大能和出世间的智慧了。这种专注心力、祛除妄念能力的觉醒,就是定觉支了。
什么是行舍觉支呢?
学佛修行的人,要觉醒和增长内心对一切外缘剌激都不起任何苦恼不快反应的能力。他要知道一切都是迁流不居,没有实体,无可执持,因此,他不为一些已去或尚未发生的事情苦恼,却泰然的面对刹那生灭的现实,改善那些可以改善的,对不能改善的,则淡然接受,没有丝毫激动,因为他知道激动无助于解脱,反会带来不必要的苦恼。这对外缘不起苦恼或不快反应的能力的觉醒,就是行舍觉支了。
(六) 依八正道生活
众生的身语意活动,必要依八个准则而行,才能止息痛苦,消除烦恼,令慧命解脱能够增长。这八个准则就是八正道了。
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什么是正见呢?
知道苦的意义,苦的存在,知道苦能止息,又知道哪些行为能导致苦的生起,哪些行为能导致苦的止息,对宇宙万法的成住坏空有正确的见解,不执着空或有、苦或乐二边面行中道,不着戏论,不为外道所惑,远离颠倒,深知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这就是正见了。
什么是正思惟呢?
一切思惟之中,不生邪念恶意,不受淫欲所操纵,不起贪、嗔、痴之想,清净无污,不损自他操守,却增长自他慧命解脱,远离颠倒,这就是正思惟了。
什么是正语呢?
若人口舌远离妄语、绮语、是非绕言、不作戏论,不谤正法,语常清净,不损自他慧命解脱,这就是正语了。
什么是正业呢?
不作杀、盗、淫、妄和一切能招致苦果的业,本身虽不一定是恶(如饮酒及服食迷乱心志的物品)。但却能成为作恶的因缘,也同样戒绝不作,务使自己的业能够清净,这就是正业了。
什么是正命呢?
舍弃不正当的职业,远离一切与杀、盗、淫、妄和与迷乱人心有关的谋生方法,只以增长自他福慧的事业为生计,这就是正命了。
什么是正精进呢?
立志,努力,不断的除去已生起的邪恶品性,于未曾生起的邪恶品性,又能禁之于未发,尚未生起的优良品德,能令生起,而已经生起的优良品德,又能令保持和增长,以至完美,一切努力,都适时恰当,尽力而为却不强求速成,这就是正精进了。
什么是正念呢?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于自己的身心活动,能经常觉察注意,知道这些活动为什么如是的生起,也要经常觉察注意宇宙的一切法,虽是有善有恶、有净有染,但皆是迁流不居,永无实体,无常无我,时刻忆念以身行佛法,不断修行解脱,以得永乐,这就是正念了。
什么是正定呢?
摄心不乱,专心注一境,在定中以正道,引发和驾御禅定的力量,增长自他的慧命解脱,远离一切邪僻妄念,只住于清净无垢之中,这就是正定了。
八正道是众生安身立命、修行证道所应执持的行止准则,是离苦得乐的指南,堪为众生奉作圭臬。
(七) 习四念住
(心念住、受念住、身念住、法念住)
凡夫有一法,能够导致清净,克服愁哀,祛除痛苦,使行为端正不失,达到涅般的彼岸,这方法就是四念住了。
什么是四念住呢?
四念住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此四者的执着,达致解脱。
心念如何住于身体上呢?
念住于身体的时候,众生要专心系念,若在禅定,于出息入息,都要习中注意。在呼气的时候,他要念念分明,知道自己在呼气,在吸气的时候,也要念念分明,知道自己在吸气。他要训练自己,出息安静,入息也要安静,专注集中,不为妄想思潮起伏所掩盖。
若在进退之际,在穿衣吃饭,大小利便,一切行、住、坐、卧的行为上,也同样了了分明,知道自己所作何事。
众生要观察自己的身体,自踵而上,自顶而下,观看皮肤所包藏的种种不净,体内的血汗脂肪、胆汁痰脓、屎尿涕唾,以及种种不净。再者,众生要观察理解自己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假合而成,终必有散离之日,他朝必如墓园里的白骨,皮肉分离,生机尽去,无可执着。
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体内的种种生灭活动,他便对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位旁观者,不再执着自己的色身,自作束缚地与它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就从肉身的得失烦恼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感受上呢?
众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经历愉快的感受时,对所经历的愉快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在经历不愉快或中性的感受时,心中也须了了分明。他要仔细观察,知道这些感受是否真正的苦、乐、或非苦菲乐的感受。他要观察、注意这些感受的强度、特性和成因,令自己了了分明,知道自己在经历什么,和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的经历。
他也要知道,一切感受,皆是生灭不定,无可执着,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自己一切感受生起与幻灭的因由,他便对自己的感受成为一位旁观者,不再执着任何感受,不再自作束缚地与它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便从感受的苦乐不定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心意上呢?
众生若是贪欲炽盛,或清净寡欲;嗔恚暴戾,或忍耐调顺;愚痴迷惘,或智慧清明,心念专一,或妄想纷乱,心志高洁或卑下;心智下劣或优越;心力集中或散漫;心得解脱或心着束缚;他都要了了分明,知道自己的真正心意,知道它的特质与生起的因由。他也要知道,一切心念,皆是生灭不定,无可执着。
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自己心中一切的意念,知其真相及生灭的因由,他便对自己的心意成为一位旁观者,不再执着自己的心意,不再自作束缚地与它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就从心意的高下优劣与清净污染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世间诸法上呢?
众生在使用一切用具、器皿、物资的时候,要知道皆是由四大种假合而成的。在看到、接触到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的时候,他要知道,他们同是四大种假合而成。他要知道,充满虚空的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法,不是由四大种假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时刻都在生灭不定中,绝无可执着。
他若能如是客观的观察诸法,知道它们永远迁流居,永无实体的事实,他便不再执着世间的一切法,不再自作束缚地与它们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便从世间诸法的得失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众生若能如是把心念住于身体、感受、心意和世间诸法上,他便能渐除执着,克服愁哀苦恼,在一切处,皆能得到自在解脱。
(八) 建立四如意足
追寻解脱的众生,要培养在四方面皆能令事事如已意的精神力量,使一切所欲或不欲的事情,能随自己的意愿出现或幻灭。这些精神力量,就是四神足或四如意足了。
是哪四如意足呢?
四如意足就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和思惟如意足了。
这四如意足是从精神专注,止于一境,不起妄念的禅定而生,能为行者带来巨大的制心造成物能力,使他所希冀的事情能圆满的显现,真正的做到能主宰自己的生命和际遇。
什么是欲如意足呢?
欲如意足就是通过自己的欲力希冀,引发心识的精神力,使它随顺因缘,依宇宙万物生灭的原理,把自己的志愿一一实现,令欲力能得满足,显示生命活力与璀璨的完全能力。
什么是精进如意足呢?
精进如意足就是令一切事业能获成功之勤奋心态的完全建立。若没有完全的精进力,修行证果便给怠惰窒碍,难以增长慧命解脱。若具完全的精进力,行者便能时刻不忘勤修善法,这样,他便能疾证道果。因此,精进如意足的建立,能令一切功业易于成就,不因疏懒而虚耗光阴,终致一事无成,便完结了一生。
什么是心如意足呢?
心如意足就是在任何时间和境地里,都能保持精神集中专注,念念分明,不起丝毫纷乱散温的完全能力,有了这样完全的精神集中专注,念念分明,不起丝毫纷乱散漫的完全能力。有了这样完全的精神摄力,行者才能住于湛深的禅定里,引发智慧大能,使一切疑难,能得解决,令一切清净之欲,能得成就。
什么是思惟如意足呢?思惟如意足就是经作意思惟的活动,穷宇宙一切心物的原理,驾御及带领生命力在一切的时空里,作个别理性活动的完全能力。有了这完全的理性思惟力,行者便能亲证宇宙的实相,不为虚妄所困惑,这样,他便能智慧地运用一切的自然法同归于尽力量,君临万法,虽处于其中,而不失其主宰之力。
就是这缘故,努力建立四如意足的行者,将渐得到大能与解脱,以致能游戏神通于宇内,以心转万物,令一切顺遂,皆如己意。
第七章  普度众生的菩萨行法
(一) 菩萨与四弘愿
学佛修行的人,若不以一己的解脱为满足,却发心要于自觉自利之时,兼觉他利他,虽然自己尚未得度,仍不吝啬把自己有限的智慧力量,利乐点化有情,这样,就算他仍然处于凡夫的境地,尚未证入圣地境,他己堪称为一位菩萨了。每位菩萨必发四弘誓以表明心志,发誓后便要矢志不渝,力求圆满誓言,否则,便是真正的菩萨,不配如是的称谓,就是已入圣地,退心不履行誓愿的时候,便即时丧失菩萨的地位了。
究竟是哪四弘誓愿呢?
四弘誓愿就是:
(一) 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时刻不忘努力地完成这四弘愿的才是真正的菩萨,否则,只是假名菩萨,不值人天尊敬,不能成就佛陀的智慧、大能与解脱。
(二) 立志救世的菩萨,要培养四无量心,以此四无量心带领他一切的身语意活动,达成普度众生的目标完成他所发的四弘愿。
是哪四无量心呢?
四无量心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了。
爱护众生,给与幸福安乐,不令堕于忧悲苦恼,常示以修善解脱之道,增长他们的福慧,不使再种苦因,平等看待一切有情,犹如自己的亲子,自视为慈父,呵护无微不至,无有穷尽,这就是慈无量心了。
怜悯那些行为颠倒,常造苦因,他日必受苦果的众生,为了他们不避艰辛,不畏毁辱打骂,也要伺机劝谏点化,示以正路,又于正受苦报的众生,善言劝慰,为他们作种种布施,尽量减灭他们的苦恼,并解说他们受苦的因由,及不令苦恼复生之法,平等看待一切有情,以他们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怜悯无有穷尽,这就是悲无量心了。
乐见众生平安顺遂,离苦得乐,更能常修行善法,增长福慧,趣向解脱,心中便喜不自胜,就是众生的成就解脱,更胜于自己,也不生嫉妒,同是满心欢喜,平等善视一切众生,为他们的得着而高兴赞叹,快慰无有穷尽,这就是喜无量心了。
心中不执着任何的众生与事物,深知他们都是迁流不居,永无实体,如同虚幻,就是自身亦复如是,彻底止息一切贪、嗔、痴的意念,不起任何激动,不生任何不快的感觉,摒除所有导致烦恼和窒碍解脱之法,舍弃恶法无有穷尽,这就是舍无量心了。
这四无量心是救世的动力为一切菩萨所应培养与壮大。
(三) 四摄法
救世的菩萨,可以四法,亲近摄取众生,争取他们的信任,达成感化之目的,令他们修行善法,趣向解脱,能够自利利他,共行菩萨的事业,这四法就是四摄法了。
是哪四摄法呢?
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了。
布施怎样能摄取众生呢?
对于贫困的众生,常以资才救济,对因没有知识技能而生活艰苦的众生,施以教育,对愚味无知,不明事理的众生,善加开导,对正陷于苦恼惊布中的众生,呵护救度,令苦恼减灭,皆是布施,可使众生乐于亲近,易于摄取,方便授以清净解脱之法,令持法修行,但布施最重要是:要用智慧,今日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五浊具备之恶世,明白整件事情真相实情才真正能够帮了他人而损害不了自己。
爱语怎样能摄取众生呢?
菩萨若要众生乐意信奉受持自己的行法,他就必要仪容调顺端正,品行高洁,对众生必要关怀备至,才能赢取众生的信赖。要达成这目的,他便要注意日常的对话了。在众生功业顺遂、德行日进的时候,他要诚意欣赏赞美,令他继续向善;在众生遇到挫折,苦恼或惊怖时,要软语抚慰、善加开导,令能克服困境;在众生行不善的时候,他要起悲心,善加劝谏,令止恶行善。
菩萨自身,则要远离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绮语。自己见到的,就说见到,听到的就说听到,觉察到的,就说觉察到,知道的就说知道;相反的,见不到的就直说见不到,听不到的就直说听不到,觉察不到的就直说觉察不到,不知道的就进说不知道,绝不作任何欺诈。菩萨如是所发之语,皆是爱语,可使众生乐于亲近,易于摄取,方便授以清净解脱之法,令持法修行。
利行怎样能摄取众生呢?
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常作利他之行,就是资财亿万,地位尊崇,为利益有情行事时,却能自谦如奴仆,殷勤如子事父母,心中远离任何骄慢,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不舍慈悲怜惜之心。菩萨所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可使众生乐于亲近,易于摄取,方便授以清净解脱之法,令持法修行。
同事怎样能摄取众生呢?
救世的菩萨,不能与众生远离,让隔膜樊篱生起,因此,他必要经常与众生相聚,一同生活,工作、学习或游戏,这样,他才能争取他们的友谊,被视作一份子。如是相聚,皆是同事,可使众生乐于亲近,易于摄取,方便授以清净解脱之法,令持法修行。
四摄法是亲近摄取众生的良方。为一切菩萨所应修习,否则,救世的事业便难有进展,佛法也难弘扬于世了。
(四) 六度
(1) 六度的意义
菩萨只要修习六种和云消雾散,便可渡过生死的苦海,登于彼岸,获取无限的智慧、力量与解脱。此六法能度一切有情,因此称为六度。
六度是什么呢?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它们是自度度他的利器、解脱的必需,不行此六度,成佛就绝无可能了。
什么叫布施呢?
布施可分三种,就是财施、法施和无畏施。都是对有需要的众生所作的施与。
以金钱财物施与贫穷的人就是财施。
以世间的技术和出世间的智慧及解脱法教导众生就是法施。
在众生陷于忧悲苦恼的时候,给以援助,减灭他的惊怖痛楚,这就是无畏施了。
财施和世间法的布施较易办到,但作无畏施则不是人人能为,至于导致智慧、大能、解脱的出世间法布施,更是鲜有能作胜任的了。因此,以佛法布施是最上等的布施。但布施最重要是:要用智慧,今日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五浊具备之恶世,明白整件事情真相才真正能够帮了他人而损害不了自己。
什么叫持戒呢?
在一切的身语意行为上,时刻保持清净,离诸污垢恶业,若有不善处,立即离舍忏悔,誓不再犯,在善的行为上,已生的令继续增长,未生的设法培养,令能生起,在一切能饶益众生的事情上,必乐为之,切戒吝啬懈怠、错过利乐有情的机会,如来及们团所定的戒律,必要遵守不犯,这就是持戒了。
戒律是为引导凡夫远离他朝必会带来苦果的恶业而设立的。一切凡夫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遵守,但是得道的菩萨,一切的行为,已自然地不犯天条,不触戒禁,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因此,他们实是无戒可持的了。
什么叫忍辱呢?
知道人我皆空,刹那生灭,无有实体可以执着,了解因果业报不能逃避的原理,处于逆境或被众生逼迫的时候,心里能保持安宁,泰然自处,绝不激动,不生怖畏,却以坚强的意志,极端的忍耐,洒脱地应付一切,其间心中始终恬静无波,不受外境的屈辱,这就是忍辱了。
什么叫精进呢?
于所发的度世、断烦恼、学法、成佛这四弘誓,不断勤奋的去实现,时刻保持警醒,对善法不断培养扩充,对不善法积极离舍,努力不懈的作饶益有情的事业,绝不稍退道心,这就是精进了。
什么叫禅定呢?
摄心一处,止息妄念,集中心识的力量,除去你我烦恼之想,寂然安住,得轻安愉悦,以心力观昭宇宙实相,悟一切离诸语言的智慧,起不可思议的神通力,游戏变化,以心造物,饶益众生,这就是禅定了。
什么叫智慧呢?
通晓世俗的知识技巧,于俗世之中善能营生应对,了解宇宙生灭及众生苦乐的缘起,悟离苦得解脱的原理,善能随顺正法而生活,常得自在安乐,创造支配环境,这就是智慧了。
(2) 行六度的果报
修行六度能除去众生的贪、嗔、痴,使佛性渐渐显现,令凡夫成圣,终得证佛果。为什么呢?
因为,布施能对治悭贪,持戒能对治污染不净,忍辱能对治嗔恚忿懑,精进能对治怠惰,禅定能对治散乱,智慧能对治愚痴颠倒。六度能如是消除生死轮转与桎梏苦恼之因,因此,实是成佛解脱的妙方,且莫说成圣作佛的事。行六度在世间的果报,亦复殊胜。
若人能布施,不但令受者得解危急愁苦,自身也觉快慰莫名,与受施者,欢欣同等无异,更种下未来福贵多能、恒得善知识扶助之因。
若人能持戒,身口意清净,那么,他便不会为所作的恶业而感到内疚羞惭,恐惧处罚与名誉的丧失,这样,他便能心境和平喜悦,容颜调顺,常为善人敬重所乐处,不会堕入险恶苦恼的境地,生活轻松写意,无忧无恼。
若人能忍辱,他便不受逆境与恶人之逼迫,勇毅不屈,这样,他的内心便经常湛然不为外缘所动,永远保持宁静愉快,从嗔恨忿怒的苦恼解放出来,未来必住于善地,远离一切烦恼凌迫,悠然自得。
若人能精进,他便能摒除懈怠的过患,使诸恶速灭,诸善速成,恒结善缘,常遇善知识,令自己的慧命解脱与日俱增,疾得道果,更能饶益自他,为人赞羡。
若人能禅定,摄心一境,他便能断一切妄想纷乱,常住于轻安禅乐之中,令一切事业,皆易于成就,又以禅定力故,能起各类神通,支配控制自己的环境,自得解脱,又能救度受苦的众生,功德无量,大增成佛的资粮。
若人能修智慧、多闻多思,那么,他便能分辨真伪是非,不为邪见所惑,一切身语意业皆除苦种,令自己远离恶道,趣向自在解脱,清净无污,堪作众生的导师,为人崇拜景仰。
若人能行六度,他现世便能得如是种种善报了,因此,救世的菩萨,应以此六度为修行的根本,以完成自觉觉他的事业。
(五) 五明
恒愿生死往返于俗世度众的菩萨,必要娴熟各种世间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营聚资财,令自己多才多艺,这样,他才不致负累他人,更可以余财余力,为众生作种种布施利行,方便摄取,令得受持解脱之法。为了这缘故,菩萨于五种世间知识技艺,必要努力掌握,这就是所谓五明了。
是哪五明呢?五明就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了。
菩萨在俗世里,常要与人应对,传情达意,若要说话书写流畅言而有信简意赅,文词优美高尚,那么,他便要致力于语言文字和阅读写作的修心,否则,弘法的事业便不能顺利推展了。一切与语言、文字、音韵有关的学问就是声明了。
菩萨在俗世里,为了自己的生计,及为他人提供服务,必要学习各种工巧技艺,否则,便会沦为寄生虫,不但不能布施,利益他人,反成大众的负累,因此,他必要随其志趣秉性,学习各种世间技艺,不但以此自养色身,更可以此与众生同事,一同工作游玩,伺机点化,令受持解脱之道。一切与数理、工艺、技术有关的学问就是工巧明了。
菩萨在世间看到众生生活颠倒,恒作不善,因而常罹身心痴患,令身体多有残缺损伤,心中又多愁苦忧恼,生趣全无,必会起大悲之心,常思救挽,欲施以无畏,这样,他就非要修心治疗各种身心疾患的医术,以解除他们目前的苦痛不可了。
但是,世间的药物治疗,只能冶标,难去苦本。诸苦皆从恶业而来,因此,菩萨必要授以方便佛法对治,令持戒修行,始能彻底。如是以佛法修行疗病,才是无上妙方,永除病因之道。一切与治疗众生身心疾病有关的学习就是医方明了。
菩萨对世间种种学术思想,必要分析透彻,思路清楚,善知因果关系,才能离虚妄颠倒,不为邪见所惑,不会误入岐途,若要如此,他就非要培养合符逻辑的推理力不可,否则,于弘法辩论的时候,便易生矛盾混淆,不但不能破邪显正,反使佛法的真义被曲解,难以令人信受了。一切与逻辑、论理、思想方法有关的学问就是因明了。
菩萨对自己的身心功能、心意识三者之别,心佛众生三者的关系,自身所受业报的缘起、能以何法开拓佛性、如何离烦恼得安乐,自堪成熟何法,都要有一定的见解和认识,否则便无力行求证的目标,断没有任何得着的可能了。一切与宇宙的心物本质和解脱有关的宗教、哲理与学问就是内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