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所谓“百年一遇”的统计学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3:16
揭开所谓“百年一遇”的统计学面纱
生活周刊 (2010-08-30)
伴随极端气候灾害的报道,一些词语也在我们的耳边频繁出现,“百年一遇”,“历史罕见”,这样的字眼反复见诸于报端。人们不禁要问:为何“百年不遇年年遇”,“历史罕见月月见”?
文 青牧 华玉敏 图 黄庆

今年夏天上海遭遇137年以来最高温夏天
5月6日夜间至7日凌晨,广州市突降暴雨,使“羊城”变成了“洋城”,广州的这场暴雨有三个“历史罕见”: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京华时报》)
6月广东东部出现500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大洪水。(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39分报道)
上海8月中旬平均气温破百年纪录,今年8月中旬,上海的旬平均气温达32.2摄氏度,打破了1998年创下的31.5摄氏度的纪录,成为百年最高。(新华网)
最近,有网友这样说:“我才活了30年,百年不遇的事却碰上无数回。”当“历史罕见”、“五百年一遇”、“最为严重”、“两千年一遇”的字眼不断刺激人们眼球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被误读的500年
6月27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39分报道,“前天到昨天,广东东部出现500年一遇特大暴雨。”然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500年是个什么概念?媒体却没有详细的解读。
500年前,中国还是明世宗嘉靖年间,而在西方,大航海时代正进入高潮,地理大发现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爆发正积聚着力量。那时候,已经有详尽的气象资料的记载了吗?
上海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沈愈解释说,关于500年前广州是否有气象记录,他无法做出判断。但就上海来说,已有137年的确切气象记录。在中国这个记录是比较长的。原来的记录都是记录在纸上的,现在是信息化的电脑数据,它们记录了历史上的天气情况。今夏上海的第二波高温中,出现连续4天(8月12日到15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9摄氏度,破了上海137年以来持续高温的记录,也就是说连续4天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在39摄氏度以上在上海有仪器观测纪录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至于40摄氏度的极端最高气温以前也出现过,去年7月极端最高气温就达到了40摄氏度。
另外,第二波高温造成八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为32.2摄氏度,破了百年历史纪录,在此之前的记录是1998年8月,其中旬的旬平均气温为31.5摄氏度。再有,8月13日,上海产生了一百多年来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最高值32.1摄氏度。
而据沈愈推测,广州这所谓500年的数据可能是根据多年的资料,然后在概率上,假定降水服从这样一个分布,然后根据几十年的资料算出极端事件的分布,最后根据本次降水量来算出同样降水量的一个重现期,这样的理论计算分布是有可能出现缺陷的。
由此可见,所谓的百年一遇是通过资料统计和计算得出的,并不是说几百年前真的发生过同样的情况,这里所说的百年一遇,很多时候讲的是概率的问题,50年一遇的洪水,并非50年内一定只出现一次,但在500年内通常只会出现10次左右,平均每50年一次。所谓多少年一遇,只是统计学上的概率,只有在大量的过程中或相对长时间里才是正确的。
可以计算的500年
那么这样计算得出的数据的可信度有多高呢?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濮晓龙教授告诉生活周刊记者,“这样的数据理论上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在统计学上,如果资料比较详实,然后模型也是比较规范的话,那么就可以相对准确地推算出这样的时间。”濮晓龙教授说道。
“比如美国航天飞机的事故率,几百年一遇的事故也是算出来的,”美国第一架发射的航天飞机是1981年的“哥伦比亚号”,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这里所谓的几百年一遇主要针对的是它的概率,而并非说每隔几百年会发生一次,濮晓龙教授还补充道,“统计得出来的数字有它可信的地方,但是真要说以前有没有发生过某件事实,是不可以确定的。”
因此,我们也就明白了,所谓的“百年一遇”,“500年一遇”,这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率概念,所谓“百年一遇”并非就一定是每一百年才能遇到一次,而是该地区出现这种洪水的概率是1%。“百年一遇”的洪水,平均来说应该是一百年出现一次,但是,实际上也有可能在几年的过程中就连续出现。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导致的气候异常、极端气候增加的情况下,不管是洪水还是干旱,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出现的几率,肯定会大幅度的增加。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真的需要认真地修正一下我们关于极端气候的各种指标了。
除了气候变化的原因,“百年一遇”年年遇的情况也与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有关。我国境内有成千上万条河流,因此,按照概率估计我国境内的所有河流每年发生上百次“百年一遇”的洪水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从全国来看不仅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是寻常的,就是千年一遇的洪水年年遇也并非不可能。
不靠谱的500年
“百年一遇”是可遇到的,这本是事实。但在今天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又在某种程度上加速或夸大了事件。
“‘百年一遇’、‘历史罕见’等词汇频繁的出现在网络上,那么这些字眼的真实度又有多少?很多媒体未经查证就照搬引用,但是在引用的同时,他们很多并没有对这些数字作出考证,也同时让很多读者误会了这些所谓的百年一遇的真实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传播学教授李双龙告诉记者。
“以前,大多数的新闻都是记者亲自赶往现场和被采访人见面来获取的,有一个数据确认过程,但是现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记者到手的很多信息都是从网络得到的二手的,甚至三手的,这种非直接环境的采访很容易造成误读,进而歪曲了事实的本来面目。”李双龙教授表示,“很多时候媒体未经考证直接引用,以讹传讹,导致将假新闻泛滥,比如某媒体曾发布过这样条消息:“国标馒头必须是圆的”。经过个别网站的转载和传播后,众多媒体和网站卷入其中,一个假新闻就这样炒作起来了。
据粗略统计,在某媒体发布假新闻的当天,约有120家网站转载,其中包括一些主流的门户网站。在百度网站上输入“馒头标准”一词,与之相关的网页、评论、跟帖竟高达360万条之多。许多纸质媒介也卷入了这场大讨论。甚至在国家粮食局辟谣后,许多网站仍不撤下。
李双龙教授说:“在国外,比如路透社内部就有严格规定,如果记者要用社会化媒体,也要遵循准确、不偏袒、完整的原则。记者须尽可能邀请第二人核查Twitter帖子内容。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保证独自发布的内容符合《路透信托守则》的规定。编辑最终是会核查所有Twitter内容的——尽管可能是在事后,但这种检查是常规性的。”
而针对于气象意义上的小概率事件的报道,李双龙教授建议:“查找源头很关键,即这些资料是从哪里传出的?有没有权威机构的认同?记者应该谨慎地对待这些数字,而查证网络上信息的真实度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可以通过搜索权威网站的信息、统计机构的数据、电话等等手段来核实,纸质的文献也很有参考价值,书籍、统计年献、纸质媒体等也都是确认信息真实度的有效途径。”
网络提供给我们海量的信息,这是网络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一个显著的特点,但是繁多的信息真真假假,媒体该把好这道关卡,尽量给受众带去真实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