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3:46
2010-07-17 来源:读书人   [收藏此页]  复制
论文关键词:深情绵邈党争关感核心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诗歌是一种较之其它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作为抒情诗的美感内容,包含多种方面、多种层次,人们在鉴赏时,各有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关于《锦瑟》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恋情说。如清屈复在《玉溪生诗意》中将其定为“男女慕悦之词”;二是悼亡说。如清姚莹的《论诗绝句》中云:“《锦瑟》分明是悼亡,后人枉自费平章。”三是伤唐室残破说。如岑仲勉在隋唐史》中说:“余颇疑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无关。”四是自伤身世或自叙平生说。如张采田在《李义山诗辨正》中以“悼亡诗定论”,而其《玉溪生年谱会笺》则直视诸家为臆说,又提出“自伤身世说”,并强调:“斯真定论”。此外,还有听瑟曲说、回顾生平兼编集自序说、不可知说等等。上述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撇开总纲不管,而只是孤立地、繁琐地去考辨其颈、腹两联,典用“庄生”,则必指鼓盆而歌,事涉“望帝”,则必指唐帝失国,这样的猜断、臆想式的研究,就难免无根无据了。
对这类诗我们不必看得太死。作为抒情诗的美感内容,本来就包含多种方面、多个层次,因而人们在鉴赏时,也必然各有所侧重,各有其接近作者美感核心的渠道。由于如此,读者鉴赏时再现的境界,有可能和作者基本相同,但也有可能较多地超过和有异于作者的意象。这说明“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愈为丰富的诗歌,给读者想象的天地就愈加广阔。李商隐的诗,有些确是过分晦涩,有的甚至成了千古诗谜,犯了钟嵘说的“意深则词踬”(《诗品序》)的毛病。但像上举的《无题》,由于其比兴而兼赋体,所以尽管意象比较空灵,而读者对其解释也不无出入,但因为感情脉络清晰,人们完全有可能在大体一致的共鸣的基础上,进行各自不同的玩味。对于这种“幽咽迷离”(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的作品,清人屈复说得有意思:“凡诗有所寄托,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知其有寄托而已。若必求其何事何人以实之,则凿矣。今但就诗论诗,不敢牵扯。”(《玉溪生诗意凡例》)用这一态度研究李诗,笔者以为是可取的。
解读李商隐的诗歌,还必须摸清诗人的创作个性。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地了解他的每一首诗的意境、韵味。清人赵执信说:“诗之中须有人在。”(‘谈龙录》)只有真正了解诗人的个性,才能深刻领会诗人的风格。李商隐的创作个性是比较复杂的,其诗歌风格的深微也正是源于他的复杂的创作个性。他善于汲取前代诗人之长,继承了杜甫的“转益多师”的文艺主张,极力反对“偏巧”,提倡“兼材”。李商隐《献侍郎巨鹿公启》评论唐代诗歌说:“我朝以来,此道尤盛,皆陷于偏巧,罕或兼材。枕石漱流,则尚于枯槁寂寞之句;攀鳞附翼,则先于骄奢艳佚之篇;推李、杜则怨刺居多,效沈、宋则绮靡为甚。”表达了他要求兼通众制,不拘一格的观点。李商隐早年亦习古文,但对“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传统说法很反感,他在《上崔华州书》中认为“道”并不是周公、孔子所“独能”,因而主张“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这显然是对古文家道统与文统观念的否定。在《献相国京兆公启》中,李商隐提出:“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认为真正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必通“性灵”,作家的客观环境不同,“性灵”不同,所以在作品中的反映,也就“阴阳惨舒,其途不一;安乐哀思,其源数千”。“不一”和“数千”,都说明李商隐看到了真正具有创作个性的诗文,都是能抒发作者的独特“性灵”的,同时也应该是撷取众长的“兼材”,而不应陷于“偏巧”。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实践,证明确是如此。他的古体诗主要学习李贺,但有时也取法左思、高适、岑参和韩愈。他的七律主要学习杜甫,但偶然也汲取刘禹锡的雄浑、倜傥的特长。他的七绝诗吸收了李白的飘逸、王昌龄的深润,这样的兼采众长不能不说是“转益多师”、功力深厚了。不过,这样的一位“兼材”,并没有泯灭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李商隐汲取屈原诗歌的山沓水匝的意境,然而屈原的直泻式倾诉和反复吟咏手法的并用,却较少为李商隐所吸收;李商隐师承过杜甫,继承了杜诗“沉郁”的特点,然而李商隐的“沉郁”却较多地体现为语言的裱丽,而不同于杜诗的忧愤深广;李商隐的“绮密壤妍”(敖陶孙《诗评》)和李贺也大致相同,然而他的形象画面色彩并没有李贺那样浓烈、凄冷。我们不可能把李商隐和他所承传的每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做全面比较,上述的廖廖数例,只不过是说明:要了解李商隐诗歌风格,既要探索他的创作渊源和他成为“兼材”的原因,也要研究他的师承前人但不流于因袭的地方。只有深入分析他的风格,我们才能了解李商隐艺术特色的承传和变革的关系,从而掌握诗人的创作个性在诗中的具体体现。譬如李商隐悼亡诗《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描写他在妻死后重回故居时一夜中的人天寥廓之愁,似幻似真,笔触细腻。同是七律,《赠刘司户》的风格就与此大不相同。一开头“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墙日色昏”两句,就显得气魄雄浑,境界开阔。结尾“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则更是在愤激之中寓有深讽。这两首七律都表现了李商隐的“深情绵邈”的风格,但后一首却是寓哀怆愤激于深沉凝重之中,前一首则以婉丽凄迷的色彩表现幽暗恍惚的意境。只有深入考查个性在诗歌中的表现,才能使我们了解诗人每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诗人整个风格的形成发展过程,逐步认识作为“兼材”的诗人的艺术道路。
综上所述,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作家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许多诗歌所写的不止一时一事,乃是整个心境,而他的心境又非常复杂。具体而言,没落的时世,衰败的家世,仕途上、爱情上的失意等等,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负荷,种种情绪互相牵连渗透,难辨难分。这种心理状态,被以繁复的意象、多变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时候,便无法明确地用某时、某地、某事诠释清楚。既然所表现的往往不限于具体情事,而是复杂的感情世界与多种人生体验,因而关于李商隐诗的种种歧解,便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合。读者如果能从诗境的多面性、多层次性着眼,从诗人的创作个性、诗歌风格的承接和变革方面人手,或许更能接近原作。
(作者:读书人网友 编辑:rapoo)
[收藏此页][复制此页地址到剪切板]
关于诗歌诗人玉溪的文章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共2册)(汉英对照)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王安石
艾略特诗学思想观照下的《J•阿尔弗瑞德...
玉溪华年
20世纪中国新诗史
杜诗镜铨(上下)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韩愈
朦胧诗二十五年:沉思
剑桥文学名家研习系列(美国卷)之6:埃兹拉·庞德

警官学院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
2010年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开展教学开放活动的心得体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市场营销专业贫困村官先进事迹演讲稿关于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基层卫生院长学习讨论活动策划方案

-
精彩点击

谈现代商店设计中的风...
21世纪是个多种风格流派并存的时代。商店设计风格作为风格流派风起云涌在室内设计...
学校老师的辞职报告
警官学院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
2010暑假实习:盐矿实习报告
新任执行总经理演讲稿
电机系毕业生英文简历
税务会计简洁简历模板
编辑推荐

试析颜延之研究综述
现代唐诗学范式:“诗史互证”辨正
试论杜牧、李商隐诗序的差异及其原因
重新评估《南柯太守传》的艺术价值
探析李齐贤“小乐府”诗中的文化内涵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男科
妇科
两性
菜谱
服饰
解你最想问十个性问题
[热菜]红烧茄子的详细做法
[菜谱]红烧肉的做法
[糕点]酸菜鱼的做法
[男科]“包皮”问题不可包庇
热点排行
试论《聊斋志异》的意境美情到深处人孤独:近读黛玉试论李清照的诗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笑谈古今也从容白洋淀诗群女诗人探论永不复焉——再读《乌鸦》,纪念爱伦...诗界呼号有旗手——广东名人黄遵宪与...浅论“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精神《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浅析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2)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2)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1) 中国国学网-- 王维诗歌的独特解读—读王志清《纵横论王维》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2)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2) 试析冲淡平和的诗意追求——韦应物诗歌风格探讨(2) 试析冲淡平和的诗意追求——韦应物诗歌风格探讨(2) 差旅费相关涉税问题的政策解读 - 法规解读 - 税 屋—财税政策法规查询 《诗歌月刊2》2006—2008合订本 【转载】梁小斌文章:《亲情大同:走出新诗的“死穴”——谈诗歌新立场》 ★缪斯圣殿今何在——探访诗歌报编辑部和原 - 《诗歌报》2 HR的七大问题——我见过分析的最清晰的一篇文章 《新语丝》诗歌专辑自序 试析冲淡平和的诗意追求——韦应物诗歌风格探讨(1) 春风零乱诗人愁:徐南鹏诗歌解读 谈谈诗歌意象解读的几个角度 教育部就新修订法律答记者问 解读四大问题 第二次转型——2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第一篇 中国新路标: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免费在线阅读... 中国新移民大潮——问题太多 诗歌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新财税政策及解读 新...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 新财税政策及解读 新财税政策及解读 ... 5——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及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