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哈女“哈”的到底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50:03
1.“三哈女”应该是有那么一点喜欢“哈根达斯”的奢华想像,有那么一点德国人的理性与智慧,还有那么一点,或者说很有些“哈利波特”中所具有的成年人已经消失的想像力。
2.“三哈女”是一种混和体,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奇妙统一,在追求思想深度的同时,她们不会放弃娱乐、享受与创造。
3.“三哈女”坐在“哈根达斯”的角落里,细细地品读“哈贝马斯”的逻辑力量,兜中揣着夜场的“哈里波特”电影票,随时准备赶赴一场关乎想像力的视觉盛宴。
来自百科
“三哈女”有三个关键词,哈根达斯、哈利波特、哈贝马斯,这是“三哈女”的由来。这三个词之间并没有太多关联,它们各自代表着某种生活理念或者生活态度,而且,这三个关键词在排序上也有严格的讲究。从这个角度,也许我们可以列出“三哈女”所真正“哈”的东东。
关键词1 哈根达斯
第一哈:看似奢侈的生活
在网上关于“三哈女”的文章中,不难发现,不少人都将“三哈女”和“大资”联系在了一起,又将“三哈女”的出现看成大资阶级的崛起,这里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三哈女”和大资,其实是两回事。和小资相比,大资明显多了一丝的财大气粗,如果小资喜欢在午后的咖啡馆里一边听着小野丽莎一边看村上春树,大资则拥有买下这个咖啡店的能力。大资代表着财富。而哈根达斯在“三哈女”这里,则代表着一种看似奢侈的生活,虽然贵,但很多人都买得起,对“三哈女”来说,是不是哈根达斯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吃哈根达斯这个事实能够带出资本和品位这两个信息。
关键词2 哈利波特
第二哈: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像哈根达斯并不是哈根达斯一样,这里的《哈利波特》,并不单纯是《哈利波特》。
“三哈女”的年龄应该介于25~35之间,这个区间还可以适当扩大,早过了童年,在即将成为熟女或者已经成为熟女后依然热爱童话,热爱神秘主义,热爱超凡的想象力,可称之为童心未泯或者创意无限。没错,“三哈女”第二个“哈”的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3 哈贝马斯
第三哈:小众阅读趣味
哈贝马斯要是知道自己在中国竟然拥有如此众多的年轻女性读者群大概会不远万里地前来巡回演讲。这个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非常陌生的德国哲学家,著作大多藏于大学图书馆,散落民间的,相当一部分被“三哈女”收藏(如有属实,纯属虚构)。
不得不说,哈贝马斯对“三哈女”的意义,就是杜拉斯于安妮宝贝的意义。在安妮宝贝之前,杜拉斯的读者也属于小众,安妮宝贝之后,杜拉斯成为了女性读者的Must Buy,小众阅读一下膨胀为大众阅读,人人都爱杜拉斯。鉴于“三哈女”群体本身的小众,哈贝马斯大概很难望杜拉斯项背,不过,“三哈女”至少拉动了哈贝马斯著作在国内的销售,这对书店和出版社来说是个好事,所以说,小众阅读趣味还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谁来以“三哈”的姿态绽放?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对“三哈女”这个标签一头雾水。在这个组合中,哈根达斯代表物质,哈利波特代表想象力和童心,哈贝马斯代表对理性和智慧的追求,你可能已经熟悉这些解释,但把它们组合到一起,一种类似做作的怪异感觉应运而生。
标签真是方便,但切勿难敌滥用之潮,错把标签当真人。粗略一看,标签开始假惺惺地从仅关注外在的普相女、拜金女,向轻熟女、三哈女这类“有精神追求”的趋势发展。是的,给物质生活添加上精神生活,给良好外貌补充进内涵的描写,但这难道不是对精神最轻佻的解释吗?不管怀抱几本书,仍是那么的“物质”。
“三哈女”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哈根达斯看哈贝马斯,兜里揣着哈利波特电影票。”这个描述真让人不好想象,不知道以下的诠释,会不会让人稍觉安慰:我知道经济的独立有多重要,但我并未对金钱情有独钟,生活本来是更丰富的。比如,我喜欢哈利波特,也喜欢看哈贝马斯,这从某种程度代表了我的偏好。你会发现,通过标签去认识一个人和欣赏一个人从自我中呈现出的特质是多么的不同。角度一换,语言一变,标签便自行脱落。
再继续换换其他角度来看“三哈女”,更觉标签站不住脚。不惧怕经济压力,能用金钱换来简单直接的满足和快乐;读偏门的哈贝马斯,其背后是一众哲学思想的闪现;想象力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被抛弃……描述可以很详尽,但好像,就是找不到这样的人,连“三哈”为何是这三哈都令人费解,哪还敢接着想象有女站在“三哈”的基石上,绽放出活力的姿态?
最后,假如还有建议这玩意的话,那会是,哪怕拥有一点点探索自己的兴趣,都比将自己置身于贴签运动中的一员中,要来得更智慧,更“哈贝马斯”多了。
“三哈女”的商标学
在一个物化的世界里,商标是最好的形容词。
我们不再说一个人学识渊博而只讲他是名校MBA;不说他家境殷实只提他开奔驰坐宝马;不说他年轻有为,只需拿出一张全球500强的名片。商标,让所有原本难以量化难以描述的事物都变得通俗易懂起来。于是贴什么样的商标就成了一门学问。
例如最近流行的一个称呼“三哈女”就是贴商标的标准样本。
“三哈女”顾名思义就是哈“哈根达斯+ 哈利波特+ 哈贝马斯”这三样东西的女子。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作为新知识女性典范的“三哈女”是有那么一点喜欢哈根达斯的奢华想像,需要“哈利波特”中所具有的成年人已经消失的想像力,还要加上有那么一点德国人的理性与智慧。
说起“三哈女”的第一哈,哈根达斯,就想起安妮宝贝这个忠实的簇拥者,她曾在《城市情结》里曾经有这样的描述,一个穿着棉布衣有着海藻一般长发的女子买了一盒哈根达斯,用干冰包裹起来,坐在出租车里,小心翼翼的捧着,然后不停的流泪,悲伤的想:“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剩我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这盒美国原产却有着丹麦名称的冰激凌到了中国,成了时尚、优雅情调的代名词。
再来看看三哈女誉为想象力代名词的《哈利波特》。我想三哈女并不在乎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中利用马尔福家族这条暗线来对英国贵族进行讽刺。她们更喜欢的是结合了英式古贵族生活+英式地理及建筑特性+西式魔法故事的故事包装。如果只是对于想象力的敬佩敬仰,同为英式魔幻小说里程碑作品的《指环王》并不输于《哈利波特》,不被三哈女热捧的唯一原因我想只因主人公是衣衫褴褛的小矮人,并且主要场景在险山恶水之地。
而这位来自德国研究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哈贝马斯更有凑数之嫌。如果哈老当年被译成阿老,估计今天“三哈”就没有他什么事了。在全国最大的知青文青集散地豆瓣上,挂在哈老名下的书籍有几十本,其中只有寥寥数本是百人以上宣称拜读过。如果这是新知识女性群体的数量总和,那我将为之十分担忧。
号称“三哈女”的族群可能宣扬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是在贴上这个称号前,请仔细想想,究竟是你在消费商标,还是商标在消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