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摇篮 红色的传承·重庆日报数字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40:39
革命的摇篮 红色的传承




□ 历史文化篇
恽代英、肖楚女、何其芳执教学校
1923年初,早期革命活动家肖楚女由重庆来到万县,在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现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任教。
在省立四师任教期间,肖楚女担任国文课教学。利用这一机会,他把课堂当做战场,自编自选教材,将鲁迅的作品和《新青年》、《向导》等书刊上的文章选作教材,供学生学习,并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指导青年学生课余阅读《共产党宣言》等书刊,宣传马列主义。
当时的省立四师校长刘明扬是国家主义派,鼓吹“内除国贼、外抗强权”,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和帮助中国革命的苏联,并让一些国家主义派的骨干分子霸占着学校的讲坛。肖楚女在与这些人进行斗争中,通过课堂、读书会、墙报及其他活动,主动出击,旗帜鲜明地反帝反封建,引导学生走革命的道路;还掀起了一个“择师运动”,鼓励学生成立自治会,让学生自己管理学习、生活等事,教育学生多参加劳动。
1923年初夏,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青年领袖和导师恽代英路过万县,会见了肖楚女。肖楚女特地邀请恽代英向学生作了一场“中国向何处去”的讲演。恽代英在讲演中坚定地指出,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他的讲演,再一次在学生中掀起了革命的热潮,坚定了学生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信念。
肖楚女在省立四师的革命活动,招来了守旧派和国家主义派分子的忌恨和排挤,半年后只得离开学校。
肖楚女在省立四师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年,却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在学生中组织起下川东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发展了吴毅、朱亚凡等一批团员。这些团员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吴毅参加       1927年的广州起义,成为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起义失败后牺牲于广州,年仅21岁。
除肖楚女、恽代英在三峡师范学校的前身省立四师执教,并播下革命的种子外,中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何其芳,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从山东回到故乡,也执教于省立万师(1935年更名为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
在省立万师执教期间,何其芳与好友杨吉甫一起,合编了进步文艺周刊《川东文艺》,成为下川东抗日的一支嘹亮的号角。但是,却遭到了反动当局的痛恨,几个月后,当局下令查封了《川东文艺》,并通缉何其芳、杨吉甫。因此,何其芳只好在学期结束前,离开省立万师,去了成都,不久便去了延安。
“革命摇篮”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志士
“在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三峡师范学校的前身省立四师和省立万师,可以说是革命的摇篮,培养出了一批革命志士。”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谭家德介绍,据校史记载,在解放前,学校培养出了60多名为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的革命志士。
1926年,时任省立四师校长的李嘉仲在学校里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并与牟炼先、雷德沛等发起成立了下川东的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共青团万县县委。
1915年进入省立四师读书的刘伯坚受革命思想的影响,1921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一起,组织了旅欧“少年共产党”,后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在江西仁凤地区率部突围时负伤被捕牺牲。《红岩》里江姐的丈夫彭咏梧,1937年入校读书,第二年就加入共产党,曾任学校七班的党支部书记、校党总支书记,后任云阳县委书记、重庆市委第一委员;1947年,与江姐一道赴任下川东工委副书记、川东游击队政治委员,在领导奉大巫起义时,为救战友牺牲,并被敌人割头示众。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师生兰蒂裕、黄楠才、朱世君、赵晶片等10位红岩英烈,在重庆解放前夜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1924年进校读书的陈伯钧,在学校时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后参加三湾改编和秋收起义,长征后一直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解放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培养革命志士中,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都曾到学校为学生传播革命思想。
1926年8月,受党中央派遣,朱德到万县做军阀杨森的易帜工作。在万县时,受李嘉仲之邀,朱德多次到学校为学生演讲。刘伯承在万县会见朱德期间,也专程到学校为学生作了时事讲演,号召学生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来。
1917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章太炎在到万县视察学校时,以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的身份,为省立万师题写了校训:“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唱、读、讲、传”传承红色文化
“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办学方向。”谭家德说,近两年来,在传承红色文化、提升革命理想中,学校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提振精气神。
5月13日,三峡师范学校演出厅颂歌载舞,群情激扬,热闹非凡,由学校举行的“唱读讲传”文艺比赛紧张举行,共有43支参赛队伍、1500余名演员参赛。
在长达近5个小时的比赛中,演员们用朗诵、小品、情景剧、歌舞组合、诵舞组合、合唱等形式,抒发了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精神文明、弘扬爱国之志的豪情壮志。
“其实,组织这样的活动,在三峡师范学校和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内是家常便饭。”副校长熊毅说,此次比赛活动是平时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成果的一次展示。
在继承革命传统,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本校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把当年学校里先辈们开展的革命斗争事迹,彭咏梧等先烈的英勇事迹等挖掘出来,编写成故事和文艺节目,在师生中演讲。
2009年,三峡师范学校在重庆市中师、幼师学生素质大赛上,分别获得大赛团体、舞蹈项目、合唱项目3个一等奖;在书画、演讲等单个项目中,获得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传承革命传统,提升学生理想的红色文化活动,不仅凝聚了全校1万多师生的精气神,还让三峡师范学校走向了大舞台。”谭家德说,2009年,学校的一个节目参加重庆市幼儿师范艺术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后,已受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邀请,将于7月参加世博会的文艺演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万州区1万余名教师的培训基地、重庆市规模最大的中等师范学校,有着“革命摇篮”之称的三峡师范学校,在传承红色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中,激励出了人才培养的精气神,并将乘着新重庆、新万州教育的春风,让百年老校焕发出蓬勃生机。
【核心提示】
在万州长江之畔,铁峰山下的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于1914年由留日学者钟稚琚先生创办,至今已有96年的历史。
这所在西南地区久负盛名的中等师范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被称为“下川东革命摇篮”,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
一直以来,“继承革命传统,提升学生革命的理想”成为学校始终坚持的办学宗旨。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
文/童言  杨新
3上一篇  下一篇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