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门列夫:重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红色典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02:15
重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红色典型
马门列夫 重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红色典型
苏伟的“薄熙来新政与重庆模式”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重庆经验,展望了重庆的美好远景,是一篇难得的经验总结。如果说,南街村是坚持毛泽东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的话,薄熙来主政的重庆就是放大了的“南街村”,是坚持毛泽东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一个红色大区域的典型。
1,只有不同于“京津沪”,才能居先于“京津沪”
“现在给重庆立了这样一个志向:要居先于我们直辖的京津沪之上。”
2,毛主席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对重庆意义特别重要
“毛主席的名言就是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呢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这对重庆意义特别重要。”
3,抓纲治国的高明的领导方法
“抓纲治国,这是毛主席的高明的领导方法。”
4,重庆原来的猖狂的黑社会
“重庆黑社会确实厉害。重庆公安局搞了一个打黑展览,那个收缴的大刀的砍刀是堆积如山,很多血腥场面的照片,薄熙来看了都说不得了,砍人跟砍牲口似的。不打,重庆能是个青天白日的和谐社会吗?所以这个打黑是深得人心的。”
5,真正姓社姓共的打黑
“薄熙来的打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打黑。因为一般意义上的打黑本身既不姓社,也不姓共。”
6,薄熙来把打黑和肃贪联系起来反腐就相当有效
“一般的贪污、收贿,保护伞有办法大事化小,但是薄熙来把打黑和肃贪联系起来,这一招确实重庆的真招,厉害。他是黑社会,他是黑社会的保护伞,即便他还有保护伞,怎么保他?第一他就没有这个胆量,第二他有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把打黑和肃贪联系起来,反腐就相当有效。”
7,一多一少的辩证法——一方面黑社会头目多为民营企业家,另一方面黑色民营企业家是极少数
“中国有一些民营企业家不但有原罪,还要现在继续残酷剥削压榨工人,有“现罪”。重庆狠狠打击黑社会头目,多为民营企业家。”
“薄熙来打的黑色民营企业家,是极少数;”
8,要说是“群众运动”,也是
“重庆打黑是首先发动群众,动员全市的老百姓参与。结果老百姓非常踊跃,也非常勇敢,80%的黑社会分子和涉黑的贪官污吏是群众实名举报。这成了“人民战争”啊。有那么多群众拥护,那么多群众参与,不好吗?从这个意义上,要说是“群众运动”,也是啊”
“重庆打黑确实动员了群众。不动员群众怎么打黑?尤其是在黑社会长期以来在公检法中找了不少保护伞,例如文强这个大贪底下有一批中贪,中贪底下不少干警吃黑钱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公检法系统,这个打黑根本打不了。”
9,不能用“依法治国这套灰色理论”看重庆的“长青”实践
““依法办事”得有前提。其实重庆打黑“依法办事”也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在执法的人中有严重的问题的情况下。怎么办的呢?掺沙子。”
“用非常的手段来解决非常的问题。很多事政治和学术距离大得很。”
“依法治国这套理论同样如此,把其他条件排开,依法治国似乎太容易了。但是实际上把现实许多条件掺进来以后,就远远不是学术上讲的理论和程序能解决问题了。”
“生活之树是长青的。重庆那棵树确实是长青的,我们去看重庆模式,尤其是打黑,应该用我们的眼睛直接去看那棵树,不应该通过我们的“学者”,也包括,用灰色的理论做镜子再去照着看那棵树,那长青的颜色可能让这灰色的镜子给变了颜色了。”
“对实践检验、群众评价那么好的打黑,还指责为“搞运动”、“不依法办事”的人,要么可能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要么可能就是“黑人”了。”
10,“唱红”的意义比“打黑”大一百倍
“唱红轰动效应不如打黑,但我认为意义要比打黑大很多很多,至少一百倍吧。”
11,信仰危机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原因不是“极左”,而是极右
“建国后讲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后来走了弯路,出现信仰危机,大家不怎么信了。”
“改革开放后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了,但两极分化,道德滑坡,于是信仰危机继续发展。”
12,离开“毛泽东思想的道德感召力、政治感召力”就“没有完整统一的中共信仰、中共理论”
“为什么说我们没有完整统一的中共信仰、中共理论呢?就是我们呢,把党的理论分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部分,而事实是,毛泽东思想的道德感召力、政治感召力要强得多”
13,薄熙来在实践中让毛泽东思想“万岁”
“去年国庆高喊毛泽东思想万岁,可能是想弥补一些东西吧。而在那之前和之后,薄熙来都在实践中让毛泽东思想“万岁”。”
14,尊重革命历史,信仰毛主席,因此能“高屋建瓴,顺理成章”
“他讲问题都喜欢从历史上讲起,从党史上讲起,高屋建瓴,顺理成章,这样当然讲毛泽东的话多一点。而且,毛主席涵盖各方的名言,确实要多些。”
15,薄熙来唱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硬起来的破题之举
“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手怎么硬起来,确实是30年的难题。薄熙来唱红,包括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可能是使“这一手”硬起来的破题之举。”
16,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真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前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离群众的生活有距离,而唱读讲传就是一场重庆人民的“新生活运动”,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17,“我们党,我们国家再不唱红,危险大啊。”
“由于长期不唱红只唱能,很多地方的官场上都庸俗甚至糜烂了,大家比的都是排场、坐骑有的甚至是赌资、情妇。对一些糜烂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果说社会上是笑贫不笑娼的话,官场上不少人就是笑贫不笑腐。”
18,又打黑更唱红,才能治本——“改变官场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
“光靠打黑肯定不行。如果有那个官场环境在,打一茬长一茬。只有又打黑更唱红,才能治本,改变官场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
19,新时期的“铁人精神”——自主的开放
“薄熙来来了以后,重庆市委市府真是弘扬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而且,创造的开放条件之充分、之必要,简直使人拍案叫绝。”
20,宜居重庆首先是大量打工的农民工怎么“居”
“大量进城给这些500强、“500小”打工的农民工怎么“居”。所以宜居重庆是抓两头带中间——首先解决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在重庆宜居的问题,带动解决全重庆人的宜居问题”
21,畅通重庆是国内畅通的基础上的“三大洋战略”
“三大洋战略,这个只是畅通重庆的一部分。薄熙来还宣布了一个“12345678”计划,就是高速铁路连接,1小时到成都、2小时到贵阳、3小时到西安、4小时到武汉、5小时到兰州、6小时到广州、7小时到北京、8小时到上海,届时重庆在我们国的地位就会进一步提升。当然畅通重庆还包括空港、江河、公路等。”
22,平安重庆的超前性在于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平安重庆还有超前性,预料到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加剧,两极分化问题的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积累,就要把消除矛盾,确保平安的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23,“以人为本”首先要通过“唱红”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解决精神健康问题,而不是空谈人的“自由”、“发展”、“尊严”等等
“最重要的是精神、心理要健康,精神、心理不健康,人就成了危险品。比那些空谈人的“自由”、“发展”、“尊严”等等的好得多。而且他还有“唱红”这一手,切实让重庆人心理、精神健康。”
24,薄熙来新政得民心
“这些新政已经为重庆带来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所以重庆从干部到老百姓,当然是非常拥护他了,他的威望、人气确实高。”
25,走“三进三同”的毛主义的群众路线
“什么叫“三进三同”,就是薄熙来要求重庆干部要进贫困区县,进农村,进农户,然后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还要“大下访”,还要同贫困户“结穷亲”。这类似于毛泽东当年的做法。”
“市委决定在全市干部中全面开展“三进三同”,所有的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都至少“同”一个星期。不少干部刚进农家时,“吃不饱”、“不敢睡”、“不会干(农活)”。但几天下来,灵魂确实受到常常震撼,不少干部对三同的群众有了真情实感。“结穷亲”,则是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市里的干部与贫困区县的城乡贫困户结成“亲戚”,既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更转变自己的思想感情。”
26,变群众上访为为干部“大下访”
“自去年开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大下访”活动以来,重庆各级领导干部共走访群众近千万户次,帮助群众解决了数百万件所反映的问题,有的是积存多年的老问题。”
27,老百姓欢呼“共产党回来了”
“重庆不少干部气象开始完全不同了:开始走出舒舒服服甚至豪华气派的办公室,告别灯红酒绿、山珍海味,告别“傍大款”,走进穷街陋巷、穷山僻壤,与“穷亲”们同食粗茶淡饭,共斗穷山恶水。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薄熙来搞了这些以后啊,老百姓对共产党的评价有惊人转变,以前我们那儿骂共产党的不少,现在呢,重庆的老百姓的说法是共产党回来了,这比较普遍。”
28,清醒认识特权阶层的存在
“我们的官员已经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了,从他的社会地位到他的生活方式,确实离普通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很远了。很多的官员整天被“轮子”、“盘子”“裙子”转得晕头转向,社会主义、共产党人的前进方向、服务对象等等,在眼前都是一团模糊。”
29,群众路线是共产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三进三同、结穷亲,让他到老百姓家里住一住,吃一吃,劳动劳动,这个触动确实挺大的,环境决定情感嘛。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共产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30,反对傍大款,提倡结穷亲,保持共产党的阶级先进性
“薄熙来现在是都联系,因为也要招商引资嘛,但反对傍大款,提倡结穷亲。这个做法,才是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越往将来看越重要的举措。”
3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归结到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薄熙来继承了这个思想。”
32,用毛泽东思想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重塑重庆共产党组织的灵魂
“重塑重庆共产党组织的灵魂、重树重庆共产党干部的形象,重建重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重拾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与信心。”
33,可贵的“重庆经验”
“以联系群众、唱红打黑为实质和核心,动员群众、全市上下一心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来统筹城乡发展,来鞭策公有经济、民营经济、三资经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而以国有经济“驾辕”,来建设“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等等”——这就是可贵的“重庆经验”。
34,两种“发展”
“是越发展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稳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尊严指数越高而不是越发展党和国家“为人作嫁”的危险性越高、人民群众的痛苦指数和卑贱指数越高的发展”
 
附文:
苏伟:薄熙来新政与重庆模式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 苏伟
非常高兴到中国政法大学来和咱们老师一起来探讨重庆模式问题(我本来不同意“模式”这个提法,但现在流行,只好借用一下)。讲三个大问题,第一简单介绍一下重庆直辖的背景,第二讲讲薄熙来重庆新政的要点,第三谈谈重庆模式的特点与意义。其实薄熙来的新政就是重庆模式的主要内容。
第一, 简单介绍一下重庆的历史发展与历史使命。
我们都知道,1997年重庆直辖,直辖当天,国务院命令我国驻联合国使团在联合国大厅的地图上标明中国第四个城市,就是重庆。
所以直辖的效应是立即波及全世界。虽然重庆是一个直辖市的体制,但是它的幅员面积是82000平方公里。我们其他三个直辖市面积加起来还只是它的一半,它其实和一个省差不多了。我们东部沿海的江苏和福建就是十来万平方公里,和重庆差不多。宁夏自治区大约6万平方公里。所以重庆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直辖市。直辖当年,有一个说法
说是北京是首都直辖市,上海市经济直辖市,天津是一个工业直辖市,那重庆是一个农民直辖市。重庆的市树,叫黄葛树,有人说是老农民的形象,重庆的市花,叫川茶花,有人说是一个美丽的村姑的形象。所以重庆给人的感觉是,一直辖就与农民联系起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重庆目前3200万人口,有户籍的城镇人口只有1000来万,所以可以说是农民直辖市。但是重庆有一点名气,是与美丽相联系,有三美:美景、美食、美女。重庆的景色尤其是夜景确实很美丽,因为它有山有水有城,而且是两条大江绕城。重庆的美食当中,最有名就是火锅。当然还有重庆的美女,重庆的美女很有名。有一个说法,到了北京知道你的官小,到了深圳知道你的钱少,到了重庆,你就知道你结婚太早。
为什么重庆要直辖?当时它的经济总量一点不大嘛。当然我们都知道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他的资金、技术难度都比较大,但都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难度大的就是它有100多万的移民:这100多万的移民能不能移出来、能不能稳得住。国内很多人、国外很多政府都怀疑我们是不是能够把移民的事做好。确实,亚洲第幅员六大国蒙古,就100多万人,世界上少于100万人的国家多了是。三峡水库移民,相当一个国家的整体的迁移。所以被称为“世界级难题”。这个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为什么重庆直辖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最初方案与重庆无关,是准备成立三峡省的,由湖北省的宜昌和四川省的万县、涪陵三个地区组成。已经都成立了一个筹备组,后来又放弃了。为什么放弃了,就是成立一个三峡省把库头库尾都管住,对移民来讲可能是更好一点。但是移民不但是要搬家出来,而且100多万人搬出来之后要致富才能稳定啊,而要致富就得有一个大工业基地给他们以带动,那当然就只有重庆了,所以决定就让重庆直辖。移民工作,重庆做得很好,十几年来移民确实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三峡大坝蓄水已经两次到了175米,累计移民120万。移民其实农民为少部分,多数还是城镇居民,包括有几座县城,好几百个乡和镇。这张照片是张飞庙。张飞庙这一类的古迹很多,我们都是把每一匹砖,每一匹瓦,每一块木料都编上号码,然后到一个新的地址,重新给它装上去。整个移民搬迁工作量是非常非常大的,重庆做得很成功。
国内很多人、国外很多政府怀疑三峡工程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你三峡水库修好以后,你库尾有一座特大型的重工业城市,不把这个世界最大的水库污染了才怪。确实,重庆到前的支柱产业都是傻大黑粗的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等,它是我们国家常规兵器的基地,大家都知道,国民党当年为了抗战就把兵工主要摆在重庆,有几座重要的兵工厂还是蒋介石这个还是比较务实人亲自乘车乘船来选定的厂址。这些兵工厂现在或将来还会是我们中华民族患难时生存的底线基础——极而言之,万一最坏的局面出现就是,沿海包括北京被打成一片焦土之后,我们中华民族还可以依托于此,至少人人能手握一支钢枪吧,然后绝地反击。所以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为了配套,在没有相应资源的情况下,也要有配套的工业产业。譬如说冶金,重庆没有一点铁矿石,但是有一个在我们国家也相当厉害的重钢,它是叫花子企业,吃千家饭(铁矿石),全国全世界,到处去讨口,运那么远,但是该保它。它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它可以炼出特种钢。所以重庆的产业门类是非常齐全的,是能够配套支撑战争的这样一个城市。
所以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它不污染你的三峡水库,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外有人讲:三峡是上帝赐给我们全人类的,虽然在中国,也不是你中国自己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那么美丽,不能你中国人把它污染了,所以反对我们修三峡。当然重庆生态保护工作也做很很不错。大家知道重庆是一个很美的地方。这幅照片是重庆的一个湖,叫做长寿湖,是一个水库,它的自然景色比千岛湖还要好得多,只是没有钱来打造。现在千岛湖全国人民都游腻了,忽然发现重庆有个长寿湖。你看这个寿字,天然形成的,国家旅游局准备投资,据说是好几百亿,将来可能是比千岛湖还要好。这是重庆保护生态的结果之一。重庆的工业,包括重化工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它一方面也还在污染,但是治污的速度现在还是超过了排污的速度,所以这个长寿湖以前是一个污染很严重的一个湖,是当年苏联援建我们国家150几个重点项目之一,几十年的污染。直辖以后,才治理,治理很见成效,所以这个也是重庆经验之一,重化工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没有恶化,还略有改善。
当然问题还是有,有的是水库建成后突出出来的。三峡水库它现在成库以后,每年到了秋冬天,它就开始蓄水,蓄到175米,大量发电。到了雨季要来临之前,它就要将水位降下来,降到135米,那么两岸就有30几米冬天春天是水淹没的地方,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反而要露出来,烂泥、水草等等,太阳一暴晒,那个污染问题可想而知。这个三峡又是一个江河型的水库,从大坝一直到重庆的朝天门有600公里,1200里,两岸都有水平下降部分夏天太阳暴晒问题。还有地质灾害等等问题。它也不是工业污染,而是巨型水库本身要带来的问题。当然,重庆毕竟是一个重化工城市,你就是引进再先进的技术,譬如说这长寿湖不远这个地方有一个化工园区,是一个世界级的,它的园区有20平方公里。著名的巴斯夫化工企业进来了,它有6道工序,6道防护墙来防止它的污染。但是本身防护再好,其他环节也可能出事。不久前有一艘在三峡水库沉没,几个集装箱里面装的是什么呢?高锰酸钾这个剧毒。所以有很多潜在的危险。
重庆设直辖市,为什么没有设一个重庆省,或者三峡省呢?据说最初也有设一个省的考虑。邓小平早就讲过,四川太大,要解决它太大不便管理的这个问题。而且这么大一个中国,行政管理怎么弄才好的问题远没有解决。大家都知道,80年代出了一套华夏丛书,其中就提出中国大概50个到100个省级行政单位比较合适。这样免得诸侯势力太大。回到重庆,如果搞一个省,重庆还是一个省辖市,省辖市和省的矛盾将会非常非常大。所以为了避免那个矛盾,所以中央很高明的就让重庆直辖。这样可发挥中国西部最大一个老工业基地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探讨一个为将来50个到100个这么大省级行政区的怎么管理创造经验。所以这个也是重庆直辖的又一个原因。这样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目的也容易达到了。
能不能移好100多万移民,能不能保持三峡水质的安全,这个实际上是重庆直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重庆这个直辖市很重要的一个历史任务,而且应该是我们现在考察重庆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很多模式,它不单是领导人想出来的,更是这现实的问题它提出来的。既然重庆是一个“农村直辖市”,那么现在重庆模式的很重要内容,就是从这个特殊调情发展演变而来。大家知道三峡地区本来就是号称“天险”的大巴山区,又经几十年“不上不下”(三峡工程曾搁置几十年,然而又不能库区投资)、“不三不四”(中央决定修三峡水库后,动议中三峡省不可能投资,四川省也不愿投资),故穷上加穷。重庆在直辖之前,一点不穷,只有一个贫困县叫潼南,其实是个鱼米之乡,因是一位前国家元首的故乡,据说因此得了一顶帽子,好给点支援。但是一直辖,重庆真穷惨了——40个区县,就有20个贫困县,其中17个是货真价实的国家级贫困县!直辖时的绝对贫困人口有360万。什么是绝对贫困,大家知道就是一年有那么几天,十几天甚至是几十天,肚子还吃不饱。一个是三峡库区,在一个就是武陵山区,出土匪的地方,武陵山区就是红四方面军的一个根据地。凡是红军的根据地,大家都知道都是比较贫困的。尽管经过十几年我们大力的扶贫,但是目前仍然有30来万人就是绝对贫困。他们那些地方就是人无法生存。90年代我曾经到一个贫困县去调查过,汽车到了公路的最高处,然后翻山,翻了2个多小时到了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老百姓来欢迎我们,喊的口号居然还是毛主席万岁。因为青壮年早就出来打工了,它那地方又没有报纸,甚至于不如文革了,因为文革的时候还有高音喇叭,有手摇的电话,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那么手机老百姓用不起,所以还停留在毛主席万岁的那个时期,这都是实情。
一个是经济要发展,再一个就是三峡水库要保证安全,更重要一个就是你一个“农村直辖市”的农民还得脱贫致富,这些就成为重庆模式的一个背景和要解决的难题。
第二,介绍一下我理解的重庆新政的要点。
薄熙来是我们党内和我们政府内很少的“个性官员”之一。由于儒家思想长期熏陶,历史上中国人受儒家长期毒化。儒家要求所有的官都要遵礼教、守礼制,而礼教、礼制又是“吃人”的,包括官僚自己都要被吃掉,人性个性都被吃得干干净净,这个是历史基础,也影响我们现在。每一个共产党员讲究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这是共性。这个本来也是党性的要求,但是这个共性与人的个性形成一对矛盾,而绝大多数官员的个性都被共性淹没。薄熙来是把和共性和个性结合得比较好,并统一到较高度党性的高官之一。个性突出,不管在哪里,都自然会有争议。但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充分发展这个东西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方向,一个本质,一个追求。这是个题外话。薄熙来来到重庆时间也不长,他有哪些新政要点呢,我给大家做一个可能不全面的简介。
首先,薄熙来对自己要求很高,对重庆发展的要求很高。他来重庆先调研,不久就在我们市委党校,把全市的区县部门的一把手都找来,作了一个可以叫做施政纲要的讲话。我听了后觉得价值目标定得好,体现在他的两句话中,就是“成后来居上之事,是非同寻常之举”,也就是要求重庆要后来居上。这就定了重庆的志向,包括市委市府也包括3200万重庆人的志向。这个志向是要决定方向、决定目标、决定成败的啊,非常非常重要。“后来居上”,而且公开宣示,这是我们重庆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现在给重庆立了这样一个志向:要居先于我们直辖的京津沪之上。当然不说你的发展水平在很短的时间里超过它们,那是不可能的,相当一段时间是不可能的,将来也可能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点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正是薄熙来要求是必须的,就是重庆的工作、重庆的发展速度要赶超京津沪。这是薄熙来后来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干部大培训、大“输血”,大轮岗,包括唱红打黑,包括干部“大下访”、“三进三同”、“结穷亲”(具体内容下面要讲)等等出台的着眼点。对干部的要求、工作、责任要超出京津沪,对此我觉得表现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品格。毛主席的名言就是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呢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这对重庆意义特别重要。因为重庆它的直辖是升格,本地干部职务不变而行政级别均升一级。升成与其他直辖市一样,区与部门正职均为正厅级,县的正职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区下面街道乡镇正职为正处级,县下面街道乡镇正职为副处级。尽管引进了不少外地干部,但重庆本地大批的干部,有他的好处,就是直接从基层实践中来,但是毕竟阶梯环节要少一些,比如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很低的乡镇不多不久就到厅局级,你的工作水平啊,工作程序啊,工作规范啊等等,就不够,甚至比起四川省等邻近省区,由于别人从乡镇上来,经过县、市等环节,你没有,所以很多方面还差。所以薄熙来首先要求重庆干部队伍的工作要比肩京津沪,整个发展目标要后来居上,发展路径要非同寻常,这,可以说是重庆模式内在的一个精、气、神。如果没有赶超先进水平的明确目标和要求,可以说就出不来任何好的“模式”。像毛主席邓小平他们那样,首先要求我们中国不管怎么发展,但目标一定非常远大,尽管毛主席后来他急了些,想找条近路结果欲速不达,但是后来邓小平看到他的路子不行,找了条新路,然而目标还是要赶超,这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薄熙来对重庆有这个要求,可以说是重庆创造的一切“模式”的主观基础。
那么具体讲呢,可能也不一定对啊,我概括几点薄熙来新政。
薄熙来新政的第一个内容,是以胡锦涛对重庆的“314”战略部署为重庆各项工作的总纲。抓纲治国,这是毛主席的高明的领导方法。当然毛主席后来讲的“纲”是阶级斗争,错了,但这只是技术性的问题,抓纲治国本身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这是非常对的。薄熙来到重庆来后一直强调这个总纲。而这个总纲的核心,就是“314”部署中的“3”——对重庆的三大定位,即要求重庆成为西部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的直辖市。要理解这三大定位的意义,必须了解“胡温新政”这个大背景。这个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国啊目前面临五大矛盾,“胡温新政”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要解决这五大矛盾。
五大矛盾一是城乡矛盾,“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二是地区矛盾,邓小平讲东部先发展起来,到世纪末再帮助中西部发展是对的,但政策执行有偏差,再加上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使得大家可能都没想到这个城乡地区的差距会这么大,再下去要危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了;三是经济与社会的矛盾,即一手硬一手软的新发展导致的,包括民主政治、精神文明、民生问题等等,都很严重,整个民族道德大滑坡,危险得很;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未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五就是内需与外需的矛盾,不愿意为还较穷的中国人服务而更愿意为较富裕的外国人服务,导致辛辛苦苦为人作嫁,甚至别人打喷嚏我们发烧。
而五大矛盾的大病根之一,就在于我们地方把本来是一个很对的思想和正确的战略,就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后来在贯彻执行中严重异化,就是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异化转换为以GDP为中心。而中国这些年呢又是市场经济,同时又是政府经济,是政府内化为市场机制核心的市场经济,所以政府的行为比市场的行为更大地在推动、在左右经济的发展。其好处是全党动手搞经济,但由于以GDP为中心、GDP挂帅,就要出问题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座的都是县长市长省长,手里面都有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的资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根深蒂固,这个好,但是又异化为以GDP为中心,上峰又以GDP的增速来考核我的乌纱帽,那么我这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是投入城市还是投入农村GDP增长快呢,是投入东部或者发达地区还是投入落后地区GDP增长快呢?是投入经济领域还是投入民生等等社会领域GDP增长快呢?还是投入建设领域还是投入环保领域GDP增长快呢?是扩大出口还是供应内需GDP增长快呢?答案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这个惯性发展,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着的五大矛盾,这五大矛盾的激化,就使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