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警方解救行动八大疑点背后有玄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8:28
作者:午夜星辰1968        点击数: 4888    更新时间:2010-8-26              【字体:小大】
【复制本文】【下载本文】
菲律宾警方解救行动八大疑点背后有玄机
作者: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2010年8月23日 ,9名中国香港同胞在异国他乡的菲律宾遇难。一件并不十分复杂的人质劫持事件,酿成了重大悲剧。对菲律宾政府和警方的行动,每一个中国,无不充满着悲愤!在这个事件中,有太多不解的疑问,有人谴责菲警方的无能,难道仅仅是菲警方的无能吗?
仅仅一个无能还不能排解中国人心头的疑问。唯一能够说得通的就是菲警方或政府中有人不希望中国人平平安安回家,他们骨子里反华排华,但世界的潮流不允许他们赤裸裸地去干,他们还没胆量去逆历史潮流,劫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现他们卑鄙目的极佳机会,他们趁机假借劫匪的手,完成他们罪恶的目的。
这一事件和中国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件有着许多共同点。当西安的张、杨二人扣留了蒋介石的时候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亲日派头目何应钦积极策划军事进攻西安,还计划用飞机轰炸西安,企图以此激怒借张、杨,借二人之手杀死蒋介石,或直接炸死蒋介石,以趁机夺权。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看穿了亲日派的企图,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蒋介石不计前嫌,派周恩来去西安,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粉碎了亲日派的企图,避免了中国走向亡国的灾难!
菲律宾警方或政府的一些人,他们不敢赤裸裸地进行反华和排华,只能假借劫匪之手。当年亲日派不敢或没有能力对付蒋介石,西安事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机会,要不是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其结果要比菲律宾人质事件悲惨的多。
菲律宾警方或政府的一些人借刀杀人,只有这样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这样,那疑问就不是疑问了。
疑点一:在劫持人质事件中,直接拒绝劫持者的要求,激怒对方,属于极不负责任的做法,警方为什么这样做?
劫持者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要求恢复被解除的警策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政治诉求。为什么他们会直接拒绝,连拖一段时间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这样可以激怒劫匪,完成他们罪恶的阴谋。
疑点二:突击前为何没有进行仿真演练?未见媒体报道菲律宾警方有行动前的模拟演练。真实的环境永远充满危险和混乱,但高仿真的模拟训练可以让人在混乱中作出正确的确定。菲警方为何连最基本的都想不到?
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人质解救出来的想法。
疑点三:突击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在第一声枪声响起后,10分钟内没有任何实际营救行动。前线指挥官应得到充分授权,“如果恐怖分子杀害人质,进攻就立即开始”。菲警方如此迟缓是为何?
疑点四:为何选择锤子砸窗?警方“砸窗”工具采用普通的平头铁锤,效率低下。 对于汽车的钢化玻璃,应采用锋利的消防斧或破锄头,当然最快捷的还是爆破。没有炸弹,消防斧总有吧?
那是为劫匪杀死人质留下充分的时间。
疑点五:警方为何没准备夜间作战器材?警方从车窗破口向车内扔荧光棒,准备用作突入后的车内照明。 警方应该预见到可能需要在晚上采取行动,准备可装在枪械上的战术手电或更高级的夜视器材。
车内扔荧光棒是为劫匪照明用的,以便他们可以迅速准确杀死人质。
疑点六:为何错失数次绝好“狙杀”时机?在电视直播中,可见劫持者数次露面,毫无遮掩,其实都是狙击手最佳“猎杀”时机,但菲警狙击手全部错过。 应对挟持人质事件,首要目的是保证人质性命安全,闪电式进攻是最佳方法之一。
人质还没有杀死,他们的目的没有实现,他们是不可能击毙劫匪的。
疑点七:警方为何当众拘捕其弟?当警方安排他任职警员的弟弟去游说他时,原本的劝降行动竟然变成弟弟向在场记者为兄申冤,结果劝降不成反而被推上警车,这种情况反而刺激枪手。
警方明知枪手情绪不稳定,为何刺激他?
只有刺激劫匪,才能达到他们借刀杀人的目的。
疑点八:现场为何如此混乱?劫匪被击毙后,黑压压的人群第一时间都涌向大巴车,警察、记者、官员、撑伞的、没撑伞的……很快把汽车包得严严实实。救护车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接近,贻误了抢救时机,警方对现场控制能力为何如此之差?
贻误抢救时机,正是他们的目的。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如此惨剧,面对如此荒唐的解救行动,没有表示出半点悲伤,没有表示出半点愤怒,他那会心的微笑,已经证实了以上猜测。
请求政府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压力,彻底调查人质劫持事件,把那些幕后黑手找出来,还遇难者一个公道,让他们能够在地下安息,除了此,政府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网友光临午夜星辰博客探讨交流
http://blog.sina.com.cn/u/1654331920
http://blog.ifeng.com/2970952.html
http://yxwyxc.blog.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