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告诉中国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23:15
作者:魏红欣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点击数: 409    更新时间:2007-8-18
次贷危机告诉中国什么
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全球主要股市市值缩水、欧元英镑汇率破位下降、美欧日央行接连注资……近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犹如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正以人们始料未及的凶猛方式继续蔓延。
在全球金融市场已不安地颤栗了三周之后,在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3日宣布倒闭、多家按揭机构面临倒闭危机、著名投行贝尔斯登将被下调信用等级、从德国到中国台湾的间接投资者都宣布巨亏等消息不断传出之后,一个事实已被强力证明: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而且其冲击力无远弗届。
按照美国房地产专家的估计,未来9到12个月,将是次贷危机的高发期。从目前情况来看,还很难判断有多少金融机构波及其中,哪些机构还会发生问题,会不会再波及其他市场。因为一家金融机构很可能因为次贷业务的损失无法拆借到新资金而破产,而之前借款给它的金融机构也可能波及其中,引发连锁反应。况且,次贷危机是动态的,投资者购买的次贷其实是打了很多包的证券化产品,因此现在出现的问题,说不定只是冰山一角。
全球经济环环相扣,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经常项目却已置身于全球经济“链”中。市场的全球化,为风险和危机的全球化打开了方便之门。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迅速传播是金融全球化的结果。今天,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也因金融全球化迅速波及到美国之外的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冲击同样不容小觑。
首先是对我国政府及机构的海外投资影响。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属于结构性产品,目前主要存在于欧美市场,中国、日本等亚洲央行参与的程度较低,直接投资损失可忽略不计。而从最近一些银行公布的消息来看,其海外次贷证券头寸也相当有限,即使造成损失,损失规模相对其总资产及主营业务收入也是微不足道的。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入股美国黑石集团这笔投资,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暂且不论这笔投资目前账面盈亏情况,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市场风险溢价正在上升,依靠杠杆交易生存的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这无疑增加了我国海外投资的难度和风险,未来如何利用外储投资,更加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房贷市场也具有警示作用。美国的次贷问题,简单说就是低收入者无法偿还高息贷款,导致整个金融链条的动荡。对于我国来说,眼下楼市过热已成不争的事实。在任何一个市场上,没有只涨不跌,楼市也不例外。未来楼市调整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我国楼市的调整格局中,也会出现贷款违约率上升的问题,所以各大银行从现在开始就要警惕放贷过程中的信用审查。
长期以来,人们将美国的金融体系当作效法的榜样,而美国也常常基于其自身价值观向全球发展中国家推销其自由市场的理念。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像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国家,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积极贡献的金融体系也会不时受到危机的光顾。这充分说明,任何貌似完美的自由市场理念,真正被运用到复杂多变的实践中时,都或迟或早地要暴露其不完善的天性。这提醒正在深化市场改革和经历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我们,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繁荣,离不开谨慎的风险控制和监管。
说次级债危机对中国没有影响属于头脑不清
国际先驱导报   叶檀
美国次级债印证了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这句投资箴言,一桩坏买卖不可能通过包装变成好生意。
次级债正从最初所认为的局部、可控的影响,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欧、美、日央行不得不数次施以援手,向市场注入上千亿美元的资金,以对付银行紧缩银根以及消费者与投资者信心下挫所带来的风险。
资本项目并未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在如火如荼的世界次级债危机中以股市的叠创新高,来印证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有自身的逻辑。虽然中国金融机构对美次级债由于介入不深而得以自保,虽然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一枝独秀,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市场拥有外资穿不透的防火墙。
但这样的评价过于乐观,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相比,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微妙的影响无处不在。
如果欧美日央行的联手救市行动没有挽回市场的信心,下一步只能降息,这将使“疲软货币”美元与日元更加疲软,必然导致全球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国际投资者将会更加热衷于通过各种套利交易以及地下渠道追逐升值潜力巨大的人民币投资品。我国国内目前已经处于货币流动性难以扼制、物价全面上涨的风险之中,国外资金加速流入,将恶化我国的货币金融环境,助推中国经济过热。
另一方面,如果世界资本市场与美国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新兴市场出现崩溃,巴西16日股指急挫3000点,香港股市将受到沉重、且长时间的打击,红筹股暂停回游,以免撤走香港股市的定海神针,局面延续下去迟早会通过影响投资者信心的方式作用于A股市场。并且,美国人对于中国央行购买美国国债的渴望将更为强烈,在欧美日央行注资无效后,周小川先生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央行行长。
在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地球村,除非不进行对外贸易,否则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即使因为资金管制等原因出现时滞,但迟早会带来投资价格的均衡。比如,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大背景是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而国内的大幅上涨相比于国际市场有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滞后期,而资本市场的传递速度则更为迅捷。一旦国外投资者撤走在亚洲的数万亿美元资金,对亚洲与中国股市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说到最直接的影响,首推投资美国次级债的六家国内商业银行。据某杂志测算,中行约亏损额38.5亿元;建行、工行、交行、招行及中信银行依次亏损5.76亿元、1.20亿元、2.52亿元、1.03亿元、0.19亿元。但招行行长马蔚华随即声称,所有有关美国次级房贷债券的投资已于危机前获利平仓。随着不久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公布,各行的损失将大白于天下。
根据传统,中国的银行对于海外投资的风险非常谨慎,不过,我国银行稳健的趋于保守的投资理念正在被激进的理财观念所取代。
最经典的例子是前不久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30亿美元投资私募股权公司黑石,这股激进之风随着全球配置理念,以及国际投资的加速,在商业银行与投资公司中蔓延。据报道,目前除传统投资于债券和“打新股”的产品,大部分银行理财柜台都被“海外优质基金精选”及与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产品占据。高风险高收益成为投资秘笈,据上海银监局最新统计显示,银行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10%、上不封顶的产品明显增加,无本金保障产品也大幅增加。同时,在外资银行的刺激下,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及挂钩指数型概念,也开始被中资行掌握。
激进的投资策略对于未经历国际市场磨历者是致命的诱惑,一些海外投资品种已经受到影响。如建行“海盈”1号该产品跌破面值,恐怕主要在香港股市淘金QDII产品恐怕难以幸免,从管制中脱身未久初涉国际市场的新丁显然还是应该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有安全才有收益。
次级债危机还提醒我们,有必要反省我国目前的房贷市场。美国次级债是建立在房价上升的预期下的高风险投资品种,银行放松了对贷款者未来还款能力的审核,而投资银行把这部分债券证券化,风险由购买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自己承担。表面上来看,银行与投资银行没有风险,他们获取了手续费用,风险由社会承担。在经济高涨时,这种行动被认为是金融创新之举,在这两年获得迅速推广,银行争先恐后赚快钱。而一旦潮水退去,所有的裸泳者全部浮出海水,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购房者,无一幸免。
在国内热火朝天的房贷业务,虽然是银行主要赢利来源之一,但银行以短期存款进行长期房贷、以往对于房贷者付款能力的粗疏审核,在加息背景下房贷压力增大、以及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将质量低劣的贷款证券化可能引发的巨大的道德风险,都不容忽视。在一个信用尚未健全的市场,隐藏的市场与道德风险绝不在美国之下。
美国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依然处于弄火自焚的窘境,还拖累了全球经济,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更有必然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忽视风险会埋下金融危机与道德风险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