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者”的掠影 (辑录)-抱朴守一-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48:41

"苦行者”的掠影 (辑录)

2009-05-12 13:40

一,李叔同

李叔同《送别》 -从翩翩佳公子到缁衣苦头陀2008-01-21 19:49

 

每次读到这首诗,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特此摘录,纪念逝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他的经历连最浪漫的小说家都难以虚构:他是翩翩佳公子,也是得道高僧。

 

 

 

 

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

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上,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了个苦行头陀。崇仰者看他头上显出圆光,是位活菩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李叔同的人生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声音。

这位乱世真人通共不过六十三年的一生中,前二十五年他可谓阅尽繁华,是浊世中的翩翩佳公子。清朝末年,他故乡天津有位名妓杨翠喜。李叔同赠过她艳词一阕,其中有“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之句。

此后他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又同海上名花李苹香过从甚密。她赠李的诗中有云:“春归花落渺难寻。”(见曹聚仁《弘一大师年谱》一文)

丰子恺说,他的恩师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那主要指的是他东渡扶桑“向西方艺术全面进攻”以后的贡献。但从下面这段“史中声”来看,他早就在弹钢琴了。

1905年,他生母在上海病故。他扶柩返回天津老家为母开吊出殡。这场丧事极不平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最值得我们倾听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琴声、歌声必定是惊世骇俗的。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当年感怀母亲的身世,因而他采取了那样不寻常的行动,那场面,那乐声必定是悲壮的。

对于我们信奉无神论的凡人来说,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特别是中国音乐史)同在的音乐人。

他留下了不多的歌曲,完全是他原创的作品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他选曲配词的。奇妙的是,在这些选曲填词的歌曲中却有绝妙之作。有缘、有幸从其中找到了共鸣的爱好者会发现,它们也许比他的原创之作更加珍奇。

1906年发表的《隋堤柳》,连他的一位门人也曾误认为创作。其实是洋曲调与李叔同所撰词的巧妙的嫁接。试取其曲调单独唱奏,洋味颇浓。再看他自撰之词:“甚西风吹醒隋堤新柳,江山非旧,只见景依稀凄凉时候。零星旧梦半沉浮……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有泪伤秋瘦……”当然是文情并茂的一篇长短句,那风韵是传统的。但是,合而歌之,却声词契合,流美异常。更叫人叹赏的是,中国味消融了原曲中的洋味,似乎它本就是词作者的自度曲!

《涉江》又是一例。歌词取自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今天的人们诵读此诗,仍可享受那两千年前的古朴风味。但如要用今天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诗中情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九四○年我从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认识了《涉江》,觉得那音乐不但符合而且强化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尝到了一种古味的忧伤。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他妙选了一支英国民歌的曲调来配《涉江》,竟把那中西、古今的感受的鸿沟填平了。

同样可以说明他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本领的还有《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要再现李白这首诗的明丽与惆怅之情,只有乞怜于音乐,可谁有那本事?真不知李叔同是如何从他的资料库中搜索到的,他找出了一首德国古老的大学生歌曲的曲调配在《春思》上。我衷心接受他这绝妙的选择,按他的编配来唱《春思》,我就陶醉于李白的诗意之中了。

《送别》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不简单的文化因缘。它原是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扶桑乐人对旋律作了一点点巧妙的改动,唱起来成了东方情调。李叔同看中这个版本,改填上雅俗共赏的新词,于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胫而走,唱遍了华人世界。

他出家后,夫人到西湖寻访,走了几处寺庙才找到,在店里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他便告别归寺。妻、友送他下了小船。船开行了,他从不一回头。直到船与人埋入水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夫人痛哭而归。

这是他老友黄炎培回忆亲眼所见。遥想那颇似《红楼梦》末回的一景,《送别》的歌声变得绝顶凄凉了!

音乐是表情、传情的艺术。既然要斩断情缘,忘情,绝情,也就没有了音乐。于是我们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

相关链接:弘一大师荼毗获舍利

弘一大师他荼毗获舍利一千八百粒,舍利块六百。

参见台湾慧律法师所著<临终备览>第十二章"往生实例":

弘一法师,幼颖异,娴大悲咒及往生咒。甫就学,过目成诵。潜心文艺,擅诗词书画、金石音乐,旁涉戏剧,悉臻神妙,名震一时。卅九岁出家、受具戒,从此尽摒所习,以戒为道本,发心扶律,遍搜中外律藏,校勘南山三大部,重兴律学。虽律绍南山,教宗贤首,而行在弥陀,从不谈玄说妙,惟示人以念佛持戒。暮年色力渐衰,知将迁化,尽力弘法,不辞劳瘁。六十后,息心念佛。后示微疾,拒医药及探问,惟专念佛,写‘悲欣交集’一纸,并嘱以‘如在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之情境所感也。’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而逝。荼毗获舍利一千八百粒,舍利块六百。

延伸阅读:弘一法师手书阿弥陀经墨迹(组图)

          弘一法师(李淑同)的生平、音乐创作以及书法艺术

二、阿姜查

耐心修学,
奉持戒律,
生活简朴,
保持自然,
观照内心。
这是我们的修行方法,
它将引导你证入无我,
达到寂静安详的境界。
  阿姜查(Achaan Chaa)出生于泰国北部寮国人区的一个温馨的农村大家庭。年幼即剃度受沙弥戒,二十岁具足比丘戒。当沙弥时即研读基本经教,这已超出当时乡村的四年教育水准。长大后追随几位寮语系统的师父修学,过着传统的丛林苦行生活。他苦行和云游数年,夜宿林间树下,并且在阿姜曼(Achaan Mun,泰寮地区本世纪最重要的着名大师)门下待过短暂的时间,但却在那段因缘里豁然开悟。几年之后,阿姜查回到自己的家乡,住在附近一处浓密丛林里的坟场。这个地方荒无人迹,众人皆知,是个布满毒蛇,藏有老虎以及是鬼魅出没之处,但对在山里修行的出家人而言,是个极理想的场所。由于日益增多的男女出家众以及在家居士前来请益并留下来跟他修学,一间很大的道场就在他的四周围设立起来。目前在泰国北部丛林里,约有三十座以上的分支道场,里头都有他的门徒在指导人们修行。
  人们进入巴蓬寺,很可能先看见比丘们在井边汲水,小径旁一块告示牌写着∶「来到此地,请保持安静,我们正在禅修中。」虽然一天当中有两次的集体静坐和课诵,以及晚上阿姜查通常会开示说法,禅修显然是生活的重点。比丘们缝制僧袍、清扫丛林中的小径,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他们奉行日中一食的苦行戒律,并把个人所需限定在衣服、遮蔽物和卧具,住在林中的个人茅蓬,在打扫乾净的小径上练习走路的禅定(经行)。许多西方的弟子现在选择住在山边一处新的大道场,里头散布着筑在岩洞里的茅蓬。
  道场简朴的养生法提供了孕育智慧的环境。阿姜查强调,「每个人修行都有他自然的步伐」,毌需担心我们的路途有多长,距离终点尚有多远。他教人们∶「单纯地安住于当下,我们的心终会契入它原本的和谐状态,这时,修行是自然涌现的。」他很少提到证得什么果位,或者达到哪一种禅定和开悟的境界,若有人问起这些问题,他常会反问对方是否已经舍离所有的贪着,完全解脱烦恼了?通常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这时,他会引导对方继续单纯地观照内心,甚至连深刻的内观和开悟经验都不可执着,祇是分分秒秒地持续这种不执着的观点。
  道场的日常作息,也是禅修的焦点,这几乎跟正式的静坐和经行没什么两样;洗涤僧袍、清洗痰盂、打扫大殿、清晨托钵,这些都是修行。阿姜查提醒我们∶「在清洗痰盂的时候,不要觉得是在利益别人,这里头也是佛法。」禅修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念念分明。有时候,你会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既艰苦又严酷,而想找寻舒适和安逸,此时就是禅修的一大考验。他说∶「当你生自己的气或者感到自怜时,这是了解自己内心的最佳时机。」在服膺于这些创造一个和谐僧团的戒律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和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是跟这些法则多么格格不入。这项严格的训练,帮助我们斩断想要凸显个人的自我欲望。
  阿姜查不强调任何特别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快速成就内观或者开悟的精进课程。在正式的静坐里,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生活简朴、保持自然,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诀。此外,还强调要有耐性。我在他的道场刚出家时,对于修行上的困难以及一些似乎无法理解的规矩颇为懊恼,于是开始批评其他出家人的懈怠,甚至怀疑阿姜查的教法是否有智慧。有一次,我注意到他的说法有前后不相符,以及常处于恍如未见道的矛盾状态,于是就去向他表示我的不满。他听后哈哈大笑,指出我为了评判周围的人们而苦了自己,接着解释∶事实上他的教法祇是保持一种平衡。他说∶「这好比人们走在一条我所熟悉的路上,我★头一望,看见他们快要掉进右侧的水沟,或者正要走入右手边的岔路,于是就告诉他们∶靠左走!靠左走!同样的情形,若有人快要岔入左边的小径,或者掉进左侧的水沟,则叫他∶靠右走!靠右走!所有的修行无非要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它既无所执着,也是无我的。」无论是静坐或者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是修行,祇要有耐心地观照,智慧和祥和也会在自然的情形之下产生。这是阿姜查的法门。

三、墨子

[编辑本段] 墨学湮没的原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为什么墨学逐渐衰微以致湮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墨争鸣。先秦时期,儒墨为世之显学,两家争论非常厉害。《非乐》、《非命》、《非儒》是直接攻击儒家的篇目,从《公孟》等篇中,可以看到墨子在世时与儒家的直接争锋,墨子《公孟》篇中指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当然墨家也遭到了儒家的的痛批。最著名的例子是孟子。《孟子 滕文公下》中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在这里,孟子将主张兼爱的墨子与主张为我的杨朱对举,说墨子主张兼爱,就是无父,无父就是禽兽。这无疑给墨家带来很大的打击。

  第二,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为了从理论上证明汉王朝的合法性,著名儒生董仲舒给武帝上《天人三策》,引发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观念,其他的都在打击排队之列,作为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学,自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第三,难以实行。墨家讲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相对儒家有差等的仁爱而言,显得更理想化,虽然美好,却难以实行。并且,墨家提倡苦行,加入墨家的人要经过严格训练,加入以后还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关于墨子的思想难以实行这一点,墨子在世时就有人对他当面提出过,《兼爱下》中还墨子反驳过时人“以为难而不可为邪”的观点。《庄子 天下》篇中也表达了这个观点:“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行难为也……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第四,自身矛盾。总起来看,墨子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论,他又提出了尊天事鬼的观点;他反对儒家的复古思想,反对墨守成规,但是又提出“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份,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不利于墨家的发展。

  第五,文风质朴。《论语》温和敦厚,格言不断,《道德经》是哲理诗体,《庄子》恣肆汪洋,是散文奇葩,《孟子》气势充沛,长于辩论,可以说先秦诸子的大多很讲究文采。相对而言,《墨子》一书显得语言质朴,不饰雕琢,甚至部分内容诘屈聱牙,难以解读。当然这是墨子所提倡的,《墨子 修身》篇中说:“言无务多而务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就是说,语言不要致力于多,而要致力于明智;不要致力文饰,而要致力于明察是非。这种观点自有其道理,但是不可能否认,一定意义上阻碍墨学的传播。

[编辑本段] 墨学的复兴

  提到墨的复兴,就不能不说清代学者孙诒让。《墨子》一书在中国长期备受冷落,“传诵既少,注释亦稀,乐台旧本,久绝流传,阙文错简,无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晓”。孙诒让吸收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黄仲弢、杨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写成《墨子间诂》把《墨子》校注推向高峰,梁启超说:“盖自此书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复活,全由此书导之。”

  清代的治墨者中,以毕沅、孙诒让等较为著名。民国前后的治墨者,以梁启超最为著名,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子墨子学说》,说:“杨学遂之中国,今欲救亡,厥惟学墨。”在寻救旧中国出路的指导思想上,墨学思想也曾是旧知识分子探索对象之一,因此,这也是墨学复兴的原因之一。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客宗师。后来他又经常提到墨子,例如,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解放后对墨学的研究并非广泛而深入,所见的有关文章及著作并不多,有谭戒甫的《墨辩发微》和《墨经分类译注》,方授楚的《墨学源流》,李温淑的《墨子今注今译》,陈孟磷的《墨辩逻辑学》,詹剑峰的《墨家的形式逻辑》等等。在今传注本中。以清代的毕沅注本《墨子注》为最早,以孙诒让的注本《墨子闲诂》为最佳。

四、耶稣

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在基督宗教中,也称为耶稣基督(Iēsous Christos或Iēsous Christos)。基督为意为受膏者,指天主敷以圣膏而派其降世的救世主,本为尊称,后常与耶稣连称。也有人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也称为基督(在教会中意为品为至尊贵者),意思是王、弥赛亚、教会中称为默西亚为救世主之意)2000年前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现代文明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纪年方式来纪念耶稣的诞生。耶稣在30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当时以色列全境都处于罗马皇帝恺撒的独裁统治之下,包括耶稣出生的伯利恒和成长的拿撒勒。

  耶稣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并被记载下来。但他从来都没有远行到距离出生地200英里(大约320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稣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尽力保持低调,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引起了设在以色列各省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领袖(宗教律法师)的注意。耶稣传讲的信息主要有:上帝爱你并与你同在,彼此相爱,每个人都极其宝贵(福音:上帝的国度已经临到地上;关乎天堂或地狱的审判的实际情况;若求告上帝,上帝就必赦免)。

  耶稣最受争议的就是他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罗马当局几次审讯都没发现耶稣触犯了罗马的法律。就连犹太人的领袖也承认,耶稣除了自称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犹太人的律法。但他们还是以对政府不利为由,说服以色列南省的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决。

  耶稣残忍地遭到严刑拷打,然后双手被人挂起来,钉在一根水平的木梁(十字架)上。这种行刑方法使得空气无法吸入肺部,三小时以后他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却见证说,他三天以后复活了,而且此后的40天里在以色列的南北两省走动。很多人认为这就足以证明耶稣自称为上帝是真实的。后来,耶稣返回了自己不久前遇害的城市耶路撒冷,见证人说他从那里离开了地球,升到天国去了。

  因为这些神奇的事件,跟随耶稣的人数大大增加了。根据史料记载,仅仅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内就增添了大约3000跟随者。宗教领袖执意镇压跟随耶稣的人,但他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宁愿去死,也不肯否认耶稣就是真神的信仰。

  不到100年的时间,罗马全境(小亚细亚、欧洲)到处都有人跟随了耶稣。公元325年,跟随耶稣的信仰(基督教)被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确立为合法宗教。公元391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宗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500年以后,希腊境内希腊诸神的庙宇也都改造成了教会,成为跟随耶稣的人聚会的场所。虽然耶稣传讲的部分信息在宗教机构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人错误地传播,但耶稣的原话以及他的生命本身仍然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