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偏好“负面”信息只因对社会爱深责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32:31

漫画 来源:山东商报
不久前,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8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民众不光偏好产品的负面评论,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事情,似乎都偏向于负面评论。这种“负面”心态也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现象,尤其是借助网络平台分享负面信息要比发表负面信息更甚一些。
其实,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分享负面信息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太成气候的,反而在网络上这股风气比较重。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分享负面的情绪比较浓,但现实生活中却不见得呢?我想,更重要的在于网络能够提供给他们一个自由表达的渠道。试想,正常渠道要么不通,要么没有保障,那么就可以选择互联网,它既可以放大传播效应,又可以匿名保护自己,民众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负面的心态,我们可以认为是当前国人最重要的心态之一。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呢?这是与当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相吻合的。由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冲突比较尖锐,民众急需找一个发泄口,以此来释放压抑,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基于当前的表达渠道的不通畅,民众的各种正当诉求不能够有效、准确的传达,致使民众通过相反的方式,即发表负面评论,或者有过激的行为,以达到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有关部门能够注意的效果。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前的舆论环境对正面和负面分的太清,并且对正面宣传做的太多,过犹而不及,加之,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反而让人对所谓的正面充满了怀疑的态度。
虽然这种分享负面的心态范围比较广,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当成“狼来了”一样对待。分享负面信息,并不能说明民众的心理阴暗,恰恰说明了民众作为公民的觉醒。分享负面,就是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态。这正是一个转型时期国民应具有的精神品质。
这群公民更多的在中国是以“网民”这个身份存在的。我们看到,他们借助先进的传播工具,表达着对世界周围的观察。社会上有什么,这些人就能做出及时的反应,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弱,但是有一个发泄的平台,这对于社会矛盾的缓解、疏导是有帮助的。
记得,龙应台在《野火集》里说道:有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就有几流的社会,几流的环境。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一个良好、制度有保障的社会与公民之间微妙的关系。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分享负面”的心态,“负面”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问题,“分享”说明了这些公民在关注着社会的发展,而且他们也在积极地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使得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可以说,偏好分享负面,并无它意,只是转型这个阶段公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已。(王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