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有感三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09:19
高人:有感三则时间:2010-08-22 19:57 作者:高人点击:437次
  今早上网浏览,其中的三条消息,让我不感都不行。
  一是孔教授“媚俗”痞子郭。
  近日,孔庆东教授做客某网站称:“郭德纲是我们国家相声界唯一的,敢于讽刺权贵、敢于讽刺不正之风、敢于反对潜规则的,这样一个民族英雄!郭德纲说他徒弟是民族英雄,这话不对!郭德纲自己是民族英雄!”
  不论当时的语境如何,还是故作惊人之语,这话说的实在太过。
  “相声界”竟能出“民族英雄”,并且“唯一”的英雄还是“痞里痞气”的郭德纲!真是惊世骇俗——连郭听了,恐怕都得被“惊”着、被“骇”了一大跳。
  北大教授“媚俗”如此,那么,“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就显得极其英明正确,十分必要,非常及时,任重道远,一百年不动摇。
  这不仅是“民族英雄”称号被“庸俗”和“低俗”的贬值,也是孔教授的不孝——违背了乃祖孔夫子“君子不失口于人”的教诲。
  二是王蒙老矣。
  《人民网》刊载的王蒙《俗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俗”》,出言不凡,证明其不愧是文化老手,老到。
  诸如,他对“大众化”的解读,就十分全面—— “首先是代表大众的利益与心声,满足大众的需要与喜爱,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与价值珍重,吸引大众的注意与参与。”
  还有,他对“大众文化”与“文化的大众化”的辨析,他关于“建立起认真的、负责的、专业的与有公信力的评估体系”的建议,都很有见地。
  他对当下文化的浅薄,空心,低俗,炒作,抄袭,捞钱等现象,以及对传媒“金钱挂帅”和“缺少公信”的批评,也十分到位。
  他还说,俗不可怕,怕的是“俗的东西猖狂蛮横,占领一切平台,高端的东西则边缘化到喘不过气来,或者干脆将高端文化排挤殆尽”。
  这就得商榷了——谁都得承认,无论是“雅”的如西洋古典歌剧,还是“俗”的如相声小品,只要东西好,就一定会被“雅”人和“俗”人所“共赏”。在市场经济下,凡是被“边缘化到喘不过气”或被“排挤殆尽”的“高端的东西”,怨不得“俗”的“猖狂蛮横”,只怪自己没竞争力——那本《尴尬风流》就“雅”得“俗”人不看;再说,“俗”文化的“占领一切平台”,媒体的“媚俗”难辞其咎。
  王蒙尽管老到,惜之亦老矣。
  根据还有,就是他的意识形态潜意识极其强烈,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他不但依然赋予文化太多的政治承载,认为“文化不仅是革命的动员”,并且依然以“政治标准第一”看待文化,能从“北京故宫当然不是革命文化的果实”中,领略出“仍然有利于对于反封建的革命使命的理解”来。
  我自愧弗如。
  三是“空谈‘主义’,却不研究‘主义的问题’”。
  这是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变调”。
  同王蒙一样,纪东冲的《中国发展的“密码”在哪里?》一文,也向人们推介起中国国家的“精神内核”这一“高端的东西”来。
  他把中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主要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我对马克思主义素无研究,只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以实践看世界,为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标榜的社会主义国家,混的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好?人民享有的福利,幸福,人权,也没有西方国家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还有东欧,为什么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改弦易辙了?
  再以实践论中国——如果说成绩的取得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那么错误、挫折、乃至人祸呢?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官员必须“公示”财产,我们的人民公仆却只是内部“申报”?如今,私有制合法了,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了,那可是马克思主义、起码是毛泽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坚决反对的呀!更可笑的是,在我们信誓旦旦“绝不搞西方那一套”的时候,忘记了或是根本就不懂得,私有制正是“西方哪一套”,西方世界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以上质疑,绝无否定马克思主义之意,只是指出了“空谈‘主义’,却不研究‘主义的问题’”的问题,希望学界编撰类似《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的书籍时,能把这些问题论述清楚。
  纪文旁边的那幅宣传画更有意思——红日东升,霞光万道,在“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字句之下,几个工农兵豪情满怀,人手一本毛泽东选集(?)——这究竟是为网站所配,还是《人民日报》的原版?
  画,是文革时期宣传“模式”的典型;词儿,则是新词儿——这从“弄通”,及其只是“马克思主义”便可看出。
  但无论如何,“主义”实在“高端”的不胜其玄,是“雅”人研究的“易经”,还是由理论家们先“弄通”吧。
  百姓只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日子,欣赏相声小品二人转的“俗”文化,他们没必要去“弄通”主义,他们判断主义的优劣,是根据所“过”的日子,观察到的世像,跟着实实在在的感觉走。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00823164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