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胆,才会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7:54

够胆,才会赢

《商業周刊》


【文/吴锦勋、李郁怡、王茜颖】

热门职业洗牌,游戏规则改写,从名校资优生到职校学生,他们探索自己,不怕失败!他们追求让自己肾上腺旺盛分泌的目标,这些带种小子,都是自己人生的CEO。

这是一个什麼样的时代?

「二○一○年最热门的职业,现在还没有出现。」美国前教育部长莱礼(Richard Riley)如此说。

确实,十年前,你能想像在「热门行业」的清单上,会冒出与棺材為伍的殯葬业吗?这是台湾劳委会统计,去年月薪成长率第二大的职业;此消彼长,你可能也没想到,律师已经名列去年「月薪衰退前十大职业」的第四名,首度跌出「年薪百万俱乐部」之外。

从事殯葬业需要大学文凭吗?不见得;当律师需要大学学歷吗?一定要。但是,主计处最新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不只起薪低,就连有工作经验的大学学歷上班族,平均年薪也逐年下降。拥有大学学歷的社会人士,平均年薪已连续六年衰退,六年来平均年薪减少七万餘元;反观拥有一技之长的职校毕业生,最近两年平均年薪,竟出现逆势上扬。

面对没有轨道的未来 Y世代必须开始进入丛林探险

「轨道已经消失,你要学习走入新的丛林探险。」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日前接受本刊专访时做了这项断言。

在社会失去固定轨道的时代,有一群很有胆识的Y世代(Generation Y,出生於一九七八到一九八九年),开始入丛林探险。我们称之「带种小子」!《商业周刊》这期封面故事,访问了超过十位的带种小子,他们有的出身富裕,却不安於既定的轨跡,勇於筑梦,在尝试与错误中,试著找出路;也有人出身贫穷,没有父母保护,同样在尝试与错误中,建立自己的价值。

他们勇於丢掉! 放弃文凭、高薪,离开舒适圈逐梦

有人勇於丢掉文凭至上主义,勇敢追寻自我,譬如黄建勋、李盈莹、邓兆旻。

大学生「降级」变成高职生?她头壳坏了吗?今年十九岁的李盈莹,有料理的天分,喜欢餐饮,却為了面子,去念大学。她的父亲形容她,就像是电影《料理鼠王》中的小鼠一样,有辨别味道的天分;当她在大学就读时,她总是跑到学校的餐厅帮忙打杂,还告诉人家,「不用给我钱,让我帮忙就好。」闻著菜香,看到蒸笼裡白胖胖的包子饱满了起来,她就开心了起来。

做出「降级」选择的还有黄建勋。明明已经有台北大学合作经济系文凭,竟在毕业后,当很多同学跑去读硕士时,他「降级」去台北海洋技术学院读书。因為他的内心有一个呼唤,他想跑船,想环游世界。

十五岁的杨昕同样看破文凭迷思,敢於追求自我。她在国中基测考了二百五十八分的高分,可以上国立高中,她却因為喜欢表演,勇於争取父母支持放弃念高中,选择到华冈艺术学校就读。此刻,舞台及掌声对她的诱因更大。

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拿到媒体实验室环境智慧组硕士学位的邓兆旻,今年满三十岁,黑框眼镜,背著书包,白衬衫,远看一脸好学生样。他的同学说:「James(邓兆旻英文名)从小到大都非常优秀,只拿过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的。」他一路从建中、台大电机到拿奖学金进MIT,是台湾教育制度培养出来菁英中的菁英。邓兆旻 30岁。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硕士,改走设计。 不管那是什麼风险,只要你真正很想要做的时候,都不是什麼太大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人物,大可以选择像多数同学一样进科学园区,进入联发科等一流企业,坐领千万年薪与股票。但是,他却在拿到MIT硕士后,决定改走设计。他不爱钱吗?当然不是,但是,「在麻省我学到对自己诚实,不会设计我不会死,但我会不开心。」他的内心有一股对创作的强烈渴望。儘管他并不知道,这决定最终会成功,还是失败。他说:「不管那是什麼风险,只要你真正很想要做的时候,都不是什麼太大的问题。」

他们勇於争取! 為实践自我,闯进更大舞台

有人勇敢丢掉名门包袱,离开舒适圈。

有人勇敢丢掉低学歷的自卑,凭一技之长,走向国际。

今年二十二岁的江仁智,国中时是放牛班小孩,一年前,他远征北国芬兰,击败来自十数国的选手,赢得第三十八届国际「技能竞赛综合机械项目」银牌,甚至凭著这面奖牌,进了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成為家乡少见的国立大学生。江仁智的爸爸是建筑工,他形容自己从小不爱念书,在高职夜校就读时,也曾有参与百人干架的经验。

美国《USA Today》在二○○五年界定出一群即将进入社会的「Y世代」,这群十八到二十九岁的「小伙子」是一群「极度相信自己价值」的人。Y世代最显著的特徵為: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冀望有不断的学习经验、立刻行动、嚮往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不受制於传统威权式管理(command-and-control type of management)。

充分自我认同 才能因应接二连三的挑战

而经过主动探索,尝试及错误,最后做出的自我承诺才会持续比较久,坚持下去的成功机会也比较高。

他们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至少敢「试」,如果连试都不试,不主动试著寻找,最后极易导致「认同涣散」(identity diffusion),浑浑噩噩,更无法因应人生后续接二连三的挑战。

补习、考试、填志愿、找一个稳定的「好工作」,像父母心裡為子女设定好的人生轨道,有些青少年不认同父母设定的轨道,又无力扭转,极端一点的,便造成悲剧。更大多数者,不试,后来消极放弃人生。一如今天,一群不愿工作、寄生日本父母的「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的十五到三十四岁年轻人)。

积极自我挖掘 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胆识

《第五项修练》作者、管理学大学彼德?圣吉(Peter Senge)在其合著的《修练的轨跡》(Presence)一书中讨论「发展自我的意愿」,指出「自我」是一件作品,「我」必须主动创造,但创造不是一条线的,像河流从源头流向大海,河道也绝对不是一条直线。「但是一旦看清自己心中的意愿,注意力就会像雷射光一样,集中在意愿上,那是一束高度凝聚、充满力量的强光,与普通灯泡散慢的光,截然不同。」

很多人在聚焦前,都有一段涣散的摸索期。带种小子们在尝试的过程中,多半不晓得自己终究会成功还是失败。即使像麻省硕士邓兆旻,他从电机转攻设计,但他坦言:「电机和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走设计,等於丢开中文,重新学英语一样。」现在,他自觉仍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也感到迷惘,「我希望三十年后还可以做设计,(迟疑)但可能失败也不一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设计是他现在最感兴趣的东西,不去做,他无法对自己交代。

发掘自我就像蜿蜒的河流,勇於踏出舒适圈后,必经一段漫长的挣扎和撞墙期,但少了这段痛苦,就无法培养胆识、找到真我。

甩开文凭!踢开社会的传统价值!人的一生,都该有一趟森林探险。越年轻,探险成本越低。即便出发得晚,都比永远不出发,还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