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我们三次伤逝——警示或宿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24:29

8月15日,整个国家继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及今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后,再一次为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中的遇难者举行了吊唁活动,国旗三度为遇难的平民而降,通过哀悼,使死难者安息,让生还者坚强,是两年内三次国殇日的初衷。

在全民伤逝遇难者的同时,回顾“国殇日”历史,我们看到,伤逝以巨人、军人这一类角色为主体,逐渐地朝着平民为主体的人性化方向迈进,这也使得受难者亲属在忍受痛苦时能感到一丝安慰。

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不会对1976年发生的事情陌生,引领中国革命的三个巨人先后死去,同时,那一年还发生了死难者超过20万人以上的唐山大地震,国旗先后三次降至半杆,但没有一次是为唐山大地震而降,20多万亡魂在强人政治面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

当然,小人物要成为国殇日祭奠的对象,也不是没有机会,前提是他必须为国战死。两千多年前,楚国多次和秦国交战,几乎每战下来,楚国将士都尸横遍野,楚国民间为了纪念将士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的气概,只得以隆重的巫鬼祭祀形式来安抚亡灵,这也就是最初的国殇纪念方式。

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都充斥着战争与杀戮,因此,对战亡者的祭奠是国家哀悼活动的主要内容,从莫斯科红场上催人泪下的无名烈士墓和长明灯,到东京那座令我们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的靖国神社,莫不体现出一国朝野对为国战亡将士的伤逝。

但是,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的恩怨和战争不可能持续到永远。昨天的死敌,到今天却有可能是“同志加兄弟”。一场战争结束数十年后,德国的勃兰特、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都能放下身价,亲赴波兰,或跪地或鞠躬,向曾经的敌国遇难者致歉,每当看到这一幕,我都深感人类之间“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多么的可贵。

人类在自然面前,也是这样吗?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然后引起自然世界的惩罚,确实也是和人类之间的战乱一样,与历史相伴而行。不同的是,人类之间的战争,大多数都是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状况下开打,不论打得多惨烈,总有结束的那一天。但人类在自然界的灾难(特别是地震)面前,却总是那么渺小,生命像在高温蒸烤下的水一样消失,使频死者无助、幸存者无奈。而且,未来自然界对人类的伤害,仍然会像是一把高悬的利剑,不知在何时何地突然降临。

青藏高原,这块在神话中被描述成承载着上古“神族”一起沉入大洋底下而又复活的“亚特兰蒂斯国(大西国)”,在去年风靡全球的灾难片《2012》中,它又被想象成拯救人类最后一块福地的诺亚方舟。现在,“亚特兰蒂斯国(大西国)”已经早已被人淡忘,但随着影片《2012》那个日子的临近,处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和甘肃舟曲,却在两年内接连发生了三次特大地质灾害,遇难人数接近十万人,丝毫看不出,这块人类最后的净土对他的子民有多大的福佑能力,相反,三次灾难,却让国人真实地经历了“逝而过三”的伤逝。

这究竟是地球对被过度破坏给予的提前警告,还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一种宿命?人们莫衷一是,但通过回顾这一地区人类发展史,可以看出“环境——人类”之间,若隐若现存在着一种“和谐——对立”的此消彼长状况。

历史上的青藏高原,几千年来,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刺勒川,到雪山草地连绵不断的岷江上游,游牧民族一直逐水草牧牛羊而居。期间,羌人、匈奴、氐人、羯人、吐谷浑、突厥、吐蕃、党项……走马灯似的不断更替着成为这块土地的过客或主人,虽有过几度冲突和战乱,但人与自然之间,却一直和谐相处,人们传颂这一地区有着“桑葚甜甘,鸱鸮革响,奶酪养性,人无妒心”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不可否认,这里也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据统计,历史上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即便是这样灾难频繁的震区,却对这块土地上游牧的人类伤害不很明显,古代每次地震,人们分散居住在毡房里,少有集中的居民点,每次死者不过寥寥,损失小得连史书都懒得去统计。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繁衍速度增加,青藏高原东部也成为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度地带,这一地区被人类开垦,生长的粮食足够养活更多的人,便吸引来进一步的开垦,于是草原和牧场变成农田和定居点,定居点的人气效应又引来四周散居的牧民,牧民慢慢变成了农民或居民,大兴土木,集中居住以后,却为地震中大量的人员的伤亡埋下了伏笔。

当平地被全部变成可耕地和城镇以后,人类又将目光转到山区和森林,于是,昨天的森林又变成今天的荒山,荒山就成了泥石流的最佳孕育之处。有关专家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古泥石流发生历史进行过分析,凡是地形反差大,气候冷暖变化频繁的地区,泥石流爆发的频率就大,而人类活动又会加剧泥石流的爆发,这大概才是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吧。

因此,在汽笛响起的那一刻,反思灾难发生的原因,如何避免在下一次灾难发生时又让全民来一次伤逝,则是我们这些生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