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 通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50:19
        当世界经济在复苏的上升螺旋中遭遇欧洲债务之刀,面临二次探底危险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去年官方承认存在“通胀预期”,煤电油涨价,到今年前段时间玉米、绿豆、大蒜价格飞涨,人们惊呼“通胀来了”。但余音未绝,物价却开始掉头向下,内需严重不足、大量产能过剩的担忧再次抬头,中国经济似乎又开始面临通缩的危险。中国官方更是声明,绿豆等的价格暴涨是有不法分子暗中操纵,囤积居奇。只是刚刚打击了不法分子,不仅绿豆的价格再次上涨,小麦的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是通胀还是通缩?是正在复苏还是面临衰退?截然相反的观点同时盛行,业内分歧巨大。唯一确定的是,中国经济确实在“生病”,从最近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同样正在失去动力。
  市场分歧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可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根据经济学家的梳理,中国经济除了刺激政策退得过早有二次探底的风险,退得太晚又会加大通胀压力之外,还面临几大“两难”问题:人民币升值过快会面临出口恶化、就业困难,不升值又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出口不回升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但中国经济要良性发展真正应该启动的却是内需;工潮频发,劳资矛盾加剧,必须提高工人工资,但这会使企业成本增加,造成一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房地产泡沫已经是中国经济的巨大隐忧,房地产新政绝不可半途而废,这可能已经是调控房地产的最后机会,但房地产行业的一路向下,又使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等等。
  这些都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决策水平。温家宝近日在长沙考察时称经济复苏曲折性超过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政策选择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经济的走势。目前的调控已经并非“非此即彼”,而是要搞好各种关系的平衡。只拘泥于物价、货币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可操作的空间相当有限,应该跳出宏观政策本身,从培育内在的经济增长动力入手,使中国经济由政策支撑的回升,向市场驱动的可持续增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