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静默杀手美苏核潜艇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7:07
 

海洋的静默杀手美苏核潜艇大全       自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问世后,各海军大国纷纷发展核潜艇。其中,历史上传统的潜艇强国德国和日本因为是战败国而无缘跻身其中。而中国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也成功拥有了核潜艇。迄今,世界上共有5个核潜艇国家,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在这之中,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核潜艇的发展最有代表性,无论是建造级别、建造数量还是发展水平都是其它三个国家无法企及的。


  美国

  ☆ 攻击型核潜艇

  

  在“鹦鹉螺”和“海狼”等试验型核潜艇之后,美国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六代。“鳐鱼”级(上图)为第一代,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 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该级艇长81.5米,宽7.6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 6600马力,水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
  

  “鲣鱼”级属于第二代,在1956至1961年间共建造了5艘。该级艇是世界上首级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大大提高了水下航速。该级艇长76.7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3513吨,最大潜深200米,采用1座S5W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单轴,最大功率1.5万马力,水下最高航速30节,该级艇为以后的高航速核潜艇提供了实践经验。此外,该级艇第一次加装了围壳舵,并采用单、双壳体结合的结构。它的武器为6具鱼雷发射管,发射MK48鱼雷。

  

  “长尾鲨”级属于第三代,1959年至1967年间共建造12艘,它使美国攻击核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级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鲣鱼”级相同,单轴,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 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并由艏部移到中部,以使艏部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水声设备。
  

  “鲟鱼”级是第四代,于1963年至1975年共建造37艘。该级艇长92.1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4960吨,动力装置与“长尾鲨”级相同,水下最大航速30节,极限潜深可达500米,人员编制107人。该级艇围壳结构进行了加强,围壳舵可转动90度,可以在北冰洋冰层下活动。艇上装有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萨布洛克”反潜导弹和MK48鱼雷,电子/水声装备有AN/BQQ2多用途综合声呐、 AN/BQS8水下导航声呐、MK117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和“奥米加”导航设备等。  进入70年代,美国海军在核潜艇的“安静”和“高速”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形成了“科普斯科姆”级和著名的“洛杉矶”级两个级别。前者只建造了一艘,是美国核潜艇“安静化”的试验艇。该艇长113.3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6480吨,水下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480米。为了大幅度降低噪音,艇上只装有1座S5WA压水堆,并且用涡轮电力推进代替了蒸汽涡轮机,这使其航速较低,但安静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洛杉矶”级是美国第五代攻击型核潜艇,也是当前美国攻击核潜艇的中坚力量。它在保持高航速的同时广泛应用了各种降噪措施。例如,该级艇放弃了核动力装置最大的噪声源--主循环泵,而采用了具有自然循环冷却能力的S6G反应堆,对减速齿轮箱和辅机也运用了减震/隔震技术。该级首艇“洛杉矶”号1972年 2月开工,1976年11月建成服役;直到1996年3月,该级最后一艘“夏延”号才服役,建造时间长达20余年,共建造62艘,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大的一级核潜艇。

  

  “洛杉矶”级长109.7米,宽10.1米,吃水9.9米,水上排水量6080吨,水下排水量6930吨,水下航速35节以上,最大潜深450米,人员编制133人,从SSN751起结构与前面的艇有所不同,加装了消声瓦,同时以首水平舵代替了围壳舵。该级艇装备了七、八十年代以来发展的大量新型装备,其AN/BQQ5综合声呐集成了多种声呐,作用距离高达100海里。它还装备有完善的电子/水声对抗设备、卫星/惯性导航系统、甚高频/甚低频接收机和拖曳通信天线。它的武器系统也很齐全,舰体中部有4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上图)和MK48重型鱼雷。从第 32艘“普罗维登斯”号开始,该级艇在首部压载舱装备了12具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说,“洛杉矶”级具有全面的反潜、反舰和对陆作战能力,攻击俄罗斯核潜艇、为美国航母编队护航和打击陆上目标是它的主要使命。

  

  随着俄罗斯核潜艇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其噪音的大幅下降和潜深的持续增加,美国越来越有危机感。从8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进行第六代攻击核潜艇“海狼”级的开发工作。该级首艇“海狼”号于1989年10月25日开工,1997年7月19日服役。由于造价过于昂贵,加之前苏联解体,美国海军战略改变,所以“海狼”级仅建造了3艘;因其作战威力惊人,综合性能大大领先于任何一级攻击核潜艇,所以被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
  

   该级艇长99.37米,宽12.9米,水面航行时吃水10.94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深600 米,全艇编制133人,其中12名军官。其动力装置为1座通用电气公司S6W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38.8MW,约52000马力,单轴,泵喷推进器。它选择了小长宽比水滴外形、首次采用了X型艇艉和泵喷推进方式,因而机动性高、安静性好。其艇壳采用高强度的HY100钢,可以在冰层下安全活动。艇上武器强大,艇艏有8具660MM大口径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和MK48-ADCAP型鱼雷。“海狼”级电子、水声设备功能强大。作战指挥为AN/BSY-2系统,它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声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子/水声对抗系统,将探测、识别、跟踪、分析、传递、决策、执行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通过数据总线相连,核心为UYK-44计算机。声呐主要为AN/BQQ5D主/被动综合声呐,TB-16被动拖曳声呐、TB -23细线基阵拖曳声呐、被动保角阵声呐、探雷声呐等。可以说,“海狼”级的作战能力使任何一级核潜艇只能是望其项背。

  

   在“海狼”级停建之后,美国海军开始发展更适合其冷战后战略需求,也更便宜的新一代核潜艇“弗吉尼亚”级,又称为“百人队长”级。
  ☆ 战略核潜艇

   美国和前苏联是两个超级核大国,奉行的是“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核战略,由战略核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抢速度,美国甚至等不到专门设计一级战略核潜艇。它将正在船台上建造的“蝎子”号攻击核潜艇从指挥台围壳后面拦腰斩断,在中间插入了一段39.6米长的分段,并在其中安排了16枚 “北极星”战略导弹及其指控系统。1959年,这艘被改名为“乔治·华盛顿”号的战略核潜艇终于如期服役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作为美国第一级战略核潜艇,“华盛顿”级共建造了5艘,它长116.3米,宽10.1米,水下排水量6700吨,在艇艏部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艇上可携带16枚“北极星A1”弹道导弹,射程为1200海里。

  

   1961年,美国又建造出第二代战略核潜艇“伊桑·艾伦”级,该级共建5艘,比之“华盛顿”级,它在艇形、动力、设备、导弹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该级艇长125米,水下最高航速30节,艏部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携带16枚“北极星A2”弹道导弹,射程1500海里。

  

  1963年,第三代战略核潜艇“拉斐特”级开始服役,它总共建造31艘。该级艇长129.5米,宽10.1米,水下排水量8250吨,装1座S5W反应堆,功率1.5万马力,水下航速30节,最大潜深300米。该级最初装备“北极星”型弹道导弹;从1967年开始改装“海神”弹道导弹,该弹装有10- 14个分导弹头,射程4600海里,圆偏差概率为540米。

  

  1974年,美国开工建造第四代,也是迄今最先进的一代战略核潜艇--“俄亥俄”级,首艇“俄亥俄”号于1981年11月正式服役,到1997年9月,该级艇完成了全部18艘的建造计划。由于其性能先进,所携核弹威力惊人,所以世人称其为“当代潜艇之王”。

  

  “俄亥俄”级长170.7米,宽12.8米,水下排水量18750吨,最大潜深300米,最大航速25节,装1座S8G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约60000马力。它的艇体中部采用双层壳体,其余占全艇长60%的部分采用单壳体,装备了AN/BQQ5声呐等十余部水声、电子设备。尤其是凭借着极低频通讯系统,它在水下300米处也可接到岸台信号。该级前8艘携带24枚“三叉戟Ⅰ”弹道导弹,从第9艘“田纳西”号开始装载24枚“三叉戟Ⅱ”弹道导弹。该弹射程12000公里,携带12枚分导弹头,一种为10万吨当量W76-MK4型,另一种为47.5万吨当量W76-MK5型,圆偏差概率为90 米。  “俄亥俄”级之后,美国再没有发展战略核潜艇,看来“俄亥俄”级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需要。据报道,美国下一代攻击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有发展成战略核潜艇的能力,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会不会合二为一,让我们拭目以待。


  俄罗斯

 

  攻击型核潜艇

  


  从50年代中期开始,前苏联开始大力发展核潜艇。1955年9月24日,前苏联首艘核潜艇“列宁共青团”号开工建造,1957年8月9日下水,1958 年7月1日服役,这也是前苏联第一级攻击核潜艇--N级的首艇,至1963年,共有13艘N级艇服役。该级艇长109.7米,宽9.1米,水下排水量 4069吨,1座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锅炉,总功率3万马力,水下最大航速30节。艇艏装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艇艉装有4具406mm鱼雷发射管,共携带鱼雷38条。
  

  

  

  V级是前苏联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也是其建造数量最大的一级核潜艇。V级又分为VⅠ、VⅡ、VⅢ三级(上图分别为VⅠ、VⅡ、VⅢ三级)。VⅠ级首艇 1968年服役,共建造17艘。VⅡ级首艇1972年服役,共建造7艘。VⅢ级共建造24艘,从1978年一直持续到1990年,是前苏联乃至俄罗斯攻击核潜艇的主力。VⅢ级长107米,宽10.6米,水面航行时吃水7米,水面排水量5800吨,水下排水量6000吨。动力装置为2座PW型核反应堆,单轴,水下最大航速30节。VⅢ级与前两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垂直舵以上部分导流罩呈水滴形,导流罩内有甚低频拖曳声呐天线。此外,它还装有卫星通信系统。该级艇艏部有8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型反潜鱼雷、SS-N-15和SS-N-16反潜导弹、SS-N-21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A级(又称“阿尔法”级)是前苏联第三代攻击核潜艇,也是一级充满神秘色彩的核潜艇。它共建造7艘,首艇1965年开工,迟至1972年才服役,据说不几年后就被报废。该级艇长81.5米,宽9.5米,水上排水量2310吨,水下排水量4320吨,动力装置为2台170MW压水堆,2台汽轮交流发电机,总功率5万马力,单轴。5叶螺旋桨。A级艇使用液体金属钠作为反应堆冷却剂,因而获得了极高的航速,其水下43-45节的航速迄今仍为世界潜艇之最。A级的另一特点是使用钛合金建造艇壳,极限潜深可达700米,这也是另一个世界潜艇之最。但正因为A级采用了这两项未成熟的技术,所以性能很不稳定,其首艇报废就与此有关。而且A级艇噪音太大,据说美国设在百慕大的监听站竟然能够收听到位于挪威海的A级艇螺旋桨噪音。所以,A级艇是一级前苏联单纯追求“高航速”、“大潜深”而牺牲了其它性能的核潜艇。

  前苏联第三代攻击核潜艇共有三级,即S级、M级和“阿库拉”级,M级是只建一艘的大潜深试验艇,1989年4月沉没。S级也只建造了4艘。而被前苏联集中精力发展的主力是在西方被称为“鲨鱼”级的“阿库拉”级。迄今为止,这是前苏联以至俄罗斯综合性能最为出色的攻击核潜艇,给西方国家的海军造成很大威胁。

  

  

  “阿库拉”级首艇于1985年服役,共建造15艘,其中第4艘以后为“阿库拉Ⅱ”级。其全长107.9米,宽14米,水上航行时吃水9.6米,水上排水量5700吨,水下排水量790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深400-600米,全艇编制85人。动力装置为2台PWR型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47600马力,单轴,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该级设计重点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阿库拉Ⅱ”型,美国海军经过长期监听得出结论,它比美国的改进型 “洛杉矶”级核潜艇还要安静许多。  “阿库拉”级首部布置有8具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其中4具为533mm,用于发射53型鱼雷、SS-N-21巡航导弹、SS-N-15反潜导弹;另4 具为650mm,用于发射65型鱼雷和SS-N-16反潜导弹,各发射管均有水雷布放功能,武器总装载量为30枚(一说40枚)。艇内有快速装填装置,从而提高了武器的发射效率。此外,“阿库拉”级还装有门类齐全、功能强大的电子/水声设备。

  “北德文斯克”级是俄罗斯装备的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首制艇水上排水量为8140吨,水下排水量为1.277万吨;水面最大航速18节,水下最大航速32节;最大下潜深度达800米,远远超过同期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隐蔽性好。它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新的隐形设计技术,其外形为目前各海军强国最为看好的拉长水滴形,具有较小的长宽比。由于它是在“鲨鱼”级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而成的,因此其外形非常类似“鲨鱼” ;但显得更为修长,其艇艏圆钝,且光滑过渡到尖细的艇艉。艇的指挥台围壳布置在距艇艏段且于艇长的1/3处;指挥台围壳与艇体本身为圆滑过渡,整个艇体的声波反射信号非常弱小。它降噪有术,除了对艇内机械装置进行降噪设计外,还在主机等主要噪声源安装了减振基座和隔音罩,同时也在艇内外敷设多种具有吸音性的高效消声瓦,因此该艇所产生的水下辐射噪声比“鲨鱼”级核潜艇更低。艇上采用单轴推进,配备6叶或7叶大倾斜低噪螺旋桨,可有效消除空气泡噪音。它采用了全新的有源消声技术,配备了一种反音响声源系统,可在空气噪声较大的位置,针对该处的空气噪声特征,发出与原空气噪声振幅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音响,以彻底抵消原来空气噪声,达到静音的目的。据称,采用多种静音后“北德文斯克”的噪声比美国海军的“海狼”级还要低10分贝。此外,它的最大潜深达 800米,如此大的深潜也使该级艇的隐蔽性有所增加。

  它的动力装置大为改进,安装有一座KTP-6型一体化压水反应堆,热功率196 兆瓦;不仅重量和尺寸有所减小,而且该反应堆比以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反应堆采用全新的电子监测系统进行综合检测、操纵和控制,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自动告警、紧急自动停车和自测等能力。主机舱装有一座整体式主气轮减速齿轮机组,最大功率31.6兆瓦。    

  长期以来,俄罗斯核潜艇的发展已形成了与美国海军截然不同的3种类型—— —弹道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现如今,俄罗斯格外注重发展既能发射巡航导弹、又能发射各种型号的鱼雷,既能反潜、又能攻击水面舰艇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已具备向敌陆上发射核战略巡航导弹和常规弹头巡航导弹的能力。它具有极其强大的攻击力。该级艇在指挥台围壳后面的第4舱设置了 8具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专门用于发射12枚SS-N-26超音速潜射反舰巡航导弹。这型导弹的外形与尺寸均小于SS-N-21型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超过 3000公里,飞行马赫数2.5。导弹命中精度为4~8米。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尚不存在有效对付这种导弹的方法。艇艏左右两侧均装有4具650毫米多用途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S-N-15型反潜导弹;如果需要还可在650毫米发射管内套上特制的鱼雷衬套,用来发射533毫米鱼雷。
   “北德文斯克”级艇还装有先进的电子及水声系统,有艇艏球型基阵的低频主/被动搜索和攻击声呐,还有舷侧声呐基阵的低频主/被动搜索式拖曳阵列声呐系统;艇上还安装了改进的综合导航系统,其中惯性导航系统是半解析连续修正式,并使用了静电陀螺。艇上也装备了I波段对海搜索雷达和电子对抗警戒雷达以及测深声呐和通信声呐等。如此吨位的核潜艇编制艇员只有70人,可见其自动化程度极高。还有一点迄今仍令西方强国望尘莫及的是,俄罗斯核动力攻击潜艇艇体继续采用高性能的钛合金双壳体结构,且艇内分为7个舱段,所以储备浮力极佳,比美国核潜艇要高得多。无怪乎美国不少潜艇专家连连惊呼:“北德文斯克” 核潜艇入役后,恐怕美国“海狼”级核潜艇也无法与之匹敌!

  ☆ 巡航导弹核潜艇

  

  与美国和其它核潜艇国家不同的是,前苏联还拥有独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它以反舰导弹为打击手段,主要攻击敌方水面舰艇。前苏联巡航导弹核潜艇共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为“E”级(上图),又分为“EⅠ”和“EⅡ”级。“EⅠ”级于60年代初开始服役,共建造5艘;“EⅡ”级于1963年开始服役,共建造 29艘;第二代为“C”级。又分为“CⅠ”和“CⅡ”级。“CⅠ”于1968年服役,共建造11艘;“CⅡ”级于1974年服役,共建造6艘;
  

  



  

  第三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斯卡”级,又分为“奥斯卡Ⅰ”和“奥斯卡Ⅱ”级。“奥斯卡Ⅰ”级于1982年开始服役,共建造2艘,现均已退役。“奥斯卡Ⅱ” 级于1986年开始服役,共建造12艘,在2000年震惊世界的海难中沉没的“库尔斯克”核潜艇就属于该级。“奥斯卡Ⅱ”级全长154米,宽18.2米,水上航行时吃水9米,水面排水量13900吨,水下排水量18300吨。动力装置为2座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9.8万马力,双轴双桨,水下航速 28节,极限下潜深度500米,工作深度420米,自持力120昼夜,全艇编制107人。  该级艇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其主要使命是对美国航母编队实行突击。艇上共装有4具533mm和4具650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S-N-15和SS- N-16反潜导弹以及53型533mm和65型650mm鱼雷。在它的耐压壳外两侧各有12个巡航导弹发射筒,每个发射筒倾斜40度,用于发射24枚SS -N-19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奥斯卡”级之后,俄罗斯已经停止建造巡航导弹核潜艇,看来它将象其它国家一样,只发展多用途攻击核潜艇。

  ☆ 战略核潜艇

   前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发展也很迅速,其第一代是H级。H级于1958年开始建造,1962年服役,共建造8艘,只能装载3枚水面发射的SS-N-4“萨克”导弹。后来有7艘改装了SS-N-5“塞布尔”水下发射导弹,射程650海里。

  
 

  Y级是前苏联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共建造34艘。它又分为YⅠ和YⅡ级,YⅠ级于1967年开始服役,共建24艘;YⅡ级于1969年开始服役,共建10 艘。该级艇长129.5米,宽11.6米,水下排水量9450吨,装有2座PWR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涡轮机,总功率4.5万马力,双轴,水下最大航速27 节,潜深400米,自持力90天。艇上携带16枚SS-N-6弹道导弹,该弹分为3型。1、2两型均为单弹头,射程分别为1300海里和1600海里;3 型携有3个分弹头,射程1600海里。
  

  D级是前苏联第三代战略核潜艇,该级又分为4级。DⅠ级于1972年开始服役,共建造8艘;DⅡ级于1974年开始服役,共建造9艘;DⅢ于1976年开始服役,共建造14艘;DⅣ于1985年开始服役,共建造7艘;其中DⅣ级迄今仍是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的主力。该级艇长166米,宽12.3米,水面排水量13500吨,水下排水量18200吨,2台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60000马力,水下最大速度24节,自持力80天,艇员135人。所载战略导弹为16枚SS-N-23“轻舟”,射程4000海里,分为3个型号。1型装有3个20万吨当量核弹头;2型装有45万吨当量单弹头;3型装有7个20 万吨当量核弹头。此外,艇艏还装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射程为20千米的53型鱼雷。
  

  

  “台风”级是前苏联第四代战略核潜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堪称潜艇“巨无霸”。首艇1977年3月开工,1981年12月服役,共建造6艘。该级艇全长171.5米,宽24.6米,水面航行时吃水13米,水上航速19节,水下航速26节,水上排水量21500吨,水下排水量26500吨,全艇编制 150人,其中军官50人。它采用2台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81600马力。  “台风”级装载20枚SS-N-20“鲟鱼”洲际导弹,星体惯性制导,射程8300公里,携载6-9个10万吨当量分弹头,圆公算偏差500米。该级艇还装有2具533mm和4具650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S-N-15和SS-N-16反潜导弹以及53型鱼雷、65型鱼雷用以自卫。
  

  

  “北风之神”作为俄罗斯最新一代战略核潜艇,比之“台风”级潜艇要“苗条”得多,“台风”级长171.5米,“北风之神”级约为 170米,两者相差无几。但是,后者的水下排水量要比“台风”级潜艇小许多。“台风”级创下的水下排水量世界纪录保持至今,为2.65万吨,而“北风之神”级据报道约为1.7万吨,介于D-Ⅳ级(德尔塔-Ⅳ级)和“台风”级之间。

  实际上,说“北风之神”级是D-Ⅳ级的后继型更为合适。因为“台风”级首艇始建于 1980年9月,而D-Ⅳ级首艇造于1984年2月。“台风”级有一些弊端,如艇体太大,容易暴露目标,对付反潜兵力不够机动灵活,一旦遭对方打击损失巨大。而且,这种特大型核潜艇效费比不高,作战效能和经费的增长不成比例。原苏联在建造“台风”级之后又建造D-Ⅳ级潜艇恐怕就是基于上述考虑。

  “北风之神”级尽管比“台风”级小许多,但总体性能却毫不逊色。该级艇的弹道导弹发射筒数量为“台风”级的80%,即16个,其导弹总威力为“台风”级的90%。不仅如此,“北风之神”级的许多重要作战指标还将超过“台风”级。首先,其隐身性能要好得多。目前在降噪技术及工艺等方面,“北风之神”级可能要超过“俄亥俄”级。例如俄在潜艇艇体表面贴敷了厚度达150毫米以上的消声瓦,并在消除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等多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独到的隐身措施。其次,它的艇体尺度和排水量已小于“俄亥俄”级,下潜深度又大于后者,因此其总体隐身性能要强于美国“俄亥俄”级潜艇。

  “北风之神”级具有较强的打击和自卫能力。艇上装备有新一代Bulava“圆锤”洲际弹道导弹。该弹的尺寸、重量都要比“台风”级上的SS-N-20“鲟鱼”导弹小。“鲟鱼”直径为2.2米,新一代导弹只有约1.8米;“鲟鱼”全重60吨,而新一代导弹约为20 吨。鉴于俄罗斯的科技发展水平,其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不会太高(约300~500米),但核弹头的梯恩梯当量却明显加大。

  “北风之神”级的导弹布局没有步“台风”级的后尘,它将导弹舱设在了指挥台围壳之后,而不是之前。

  “北风之神”级潜艇上还装备有大量的自卫武器:4~6具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40枚鱼雷和反潜导弹,甚至可以携带水雷。俄海军正考虑将来在新潜艇上装备时速200节的高速火箭鱼雷,这种鱼雷不仅能有效地反潜,而且也能反鱼雷。

  附:

  关于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潜艇上装备的“圆锤”洲际弹道导弹

  “圆锤”导弹是“白杨”-M型战略弹道导弹的潜射型,外形与“白杨”-M相似,配备固体燃料发动机,可以携带10枚核弹头,射程达8000公里。这种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对国际传媒的震撼力绝不亚于“白杨”-M。它名叫“圆锤”,音译为“布拉瓦”,北约编号为SS-NX-30。三级结构的“圆锤”导弹长度为11.5米(不含弹头),最大直径2米,发射重量为36.8吨。其安装弹头后的长度为12.1米。该导弹配备的发射筒长度为12.1米,直径2.1米。它采用了“白杨”-M的速燃固体火箭发动机、机动弹头再入大气层、末端精确制导以及快速发射等大量新技术成果,突防能力极强,装备有超音速机动弹道,能够在高空实施变轨机动。可轻松突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