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9:28

纪念大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经年。

去年的今天,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大师同日仙逝,举国悲恸。翌日,曾拙诗一首,以寄哀思:

双星陨落九州哀,

北大空留茶寿台。

鲁地尚存思考者?

一河浊水不复回。

 一年来,有关任老的声音日渐平息,而有关季老的新闻不断充斥网络。一会儿是藏书被盗,一会儿又是财产纠纷,净是些琐碎,怕季老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伟人也是人,家长里短,在所难免。尽管能吸引人的兴趣,但毕竟是人家私事,多议不当,恐也不敬,少说为佳。

对任继愈大师,知之不多,只知他是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有影响的著作是中国哲学史等,但未得敬读。而对季老,因他晚年热衷于国学的研究,经常进入人们的视野,为赶时髦,倒读了几本他的著述,但均属浅层次阅读。

尽管如此,从报章杂志上倒读不少有关他们人品格调、治学精神方面的介绍,对他们尊敬有加。如对季老为一名报到的新生看行李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我想,纪念大师,怀念大师,并不等于对他们的观点和盘认同与接收。如季老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提出,到了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他的这一观点就被许多人所诟病。

笔者对国学没有什么研究,我想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但国学只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一百多年来,西学东渐,国学受到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世界出现了一种中国模式的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在中国模式中起了很大作用。许多人为此沾沾自喜

起来,好像中国文化马上就要入主世界文化,由国学自卑变为国学自尊。眼下孔子学院风靡世界。学术界也在为国学积极张目。果真如此吗?

什么是中国模式?至今还没有找到准确的说法。该不是又是西方在忽悠我们吧。

但不管怎么说,文化不该是流行服装,今天这个流行,明天那款流行。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世界发展一体化的趋势,需要的是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而不是排斥,更不是设台打擂如果人为地将不同的文化对立起来,只能为人类的共同发展设置障碍。

    西方与东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先进的西方有糟粕,落后的东方有精华,只有互补,才能产生更先进的文化。二者是互通有无而不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

在大师仙逝周年之际,写了上述文字,只是一点浅陋想法,算是纪念。

祝大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