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已逝,后继何人:纪念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教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19:02

大师已逝,后继何人:纪念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教授

 

2008年12月24日,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Samuel P. Huntington)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马萨葡萄园岛病逝,享年81岁。在眼下这个正动荡不安的世界上,各地的人们或正苦于受金融危机严重威胁的生计,或正忙于为意识形态或国家利益所主导的生死斗争,或许并没有多少人会留意亨廷顿去世的消息。但是,亨廷顿的去世实际上却是我们时代的一件大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去世代表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具体来说,那就是,他的去世或许代表着国际政治学界大师时代的终结。

     亨廷顿教授23岁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并在哈佛大学任教58年,凭借他极富创新性的思想洞见和丰富的著述,他在国际政治学研究领域内树立起了一座让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峰。亨廷顿一生出版了17部著作,另外还发表了很多论文,他的许多著述都是这个领域内的学术经典。在我看来,他的著述当中,对中国学者影响最大的有两种,一是被译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著作,另外一个则是他于1993年发表的论文《文明的冲突?》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写成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变化社会中政治秩序》在上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国内,很快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当然,在此之前,亨廷顿的这本著作已经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影响已经很大了。但对国内学者来说,亨廷顿的这本书之所以对中国影响大,似乎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学理。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对全球几十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焕然一新的观点。他认为,与传统的认识相反,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能随之带来相应的民主和社会稳定,甚至正相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社会各阶层的表达能力和权力诉求增强,而此时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往往又跟不上,因此极易带来社会动荡。于是人们就能看到,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国家,往往并不是那些最贫穷的国家,而是那些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某种规模的国家,处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国家是最危险、最容易出现社会动荡的。他指出,对全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已经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亨廷顿这一颇具说服力的创见,促使学术界不得放弃长期以来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对现代化的研究观点,开始重新思考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除了这一主要思想之外,在这本书中,亨廷顿还提出了许多非常有新意的观点,其中许多这样的观点已被今天的人们视为常识了。比如,他对大众政治参与的研究,对利益集团对国家政治的影响,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代以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颇历坎坷。因此,亨廷顿这样一本对现代化研究极富新意的著作,本身就很值得中国学者重视。然而,中国学者对《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的研究,实际上超越了学术研究的范畴,直接涉入到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中。我们知道,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选择上,正处于一个徘徊探索时期。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那次事件的影响,此前中国学习西方的那种进程实际上已经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新的探索和钻研开始出现。此时出现的一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就是所谓的威权主义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总的来说就是主张继续加强政府的行政权力,通过由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逐步实现国家政治的民主化。而这种理论,正是在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亨廷顿指出经济发展不一定能同时带来民主和社会稳定,甚至反而会带来不稳定,那么,威权主义理论就强调保持政府的强大权力以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然后通过缓慢改革来实现政治变革的目标。当然,威权主义理论最开始也不是从中国发源的,它并不是中国学者们的创见。但随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引入中国,威权主义理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在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认同。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中国现行的发展道路选择中看到这种理论的影子。所以说,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对中国的影响,可真的是非比寻常。

     除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亨廷顿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另一种学术理论就是他的文明冲突论。文明冲突论今天几乎尽人皆知,在全球都有非常大的影响。1993年,亨廷顿的论文《文明的冲突?》甫一发表,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样,它在中国引起的反响也非常大。中国学者对这本书反响大,同样也不仅仅是由学术分歧的影响造成的。因为在这篇论文中,亨廷顿提出的一个观点刺激到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的这个观点大致就是,在未来,伊斯兰教文明与儒家文明将会联合起来对抗西方文明。不难理解,他的这种理论肯定是会激起中国学者和非学者们的强烈反应的。于是,国内刊物和报章上出现了连篇累牍的反驳文章,反驳亨廷顿的观点。当然,对亨廷顿的反驳也不局限于这一具体观点,国内学者几乎一致认为未来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可能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于特定的一点原因,我本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发表之时,我刚刚进入大学读本科。我向来就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战略问题感兴趣,业余也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所以刚一接触到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理论时就感到很新鲜,虽然那时我并不清楚亨廷顿是何许人也。后来,陆续看到了国内发表的一些反驳他观点的文章。及至再后来,偶然又看到了这类文章的集大成者——由王缉思教授主编的《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995)这本书,虽然书价不菲,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当时买这本书,除了是对文明冲突论理论及国内学者的看法感兴趣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当时已经决定要考研究生了,因此正在广泛阅读,为考研做准备。而据我了解,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理论面世以后,北京大学历史系某年的考研试题中,似乎就曾有题目涉及过这个问题。因此,在我看来,王缉思教授编辑的这本论文集,作为一本考研参考书也是必须要买的。买下书以后,我将其认真读过,其中好多文章读了不止一次。所以对于书中的主要观点倾向,我目前还是有比较深的印象的。

我上文说中国学者对于亨廷顿理论的反驳似乎并不仅仅是出于学术目的,我这种说法或许有妄断之处,上面提及的这本论文集的主编和其中的许多作者都是我的前辈,我相信他们大多数人在学术上是真诚的。但是,几乎所有中国学者都站在反对亨廷顿观点的一方,这种现象还是让我感觉有点奇怪。再加上我们中国人历来都对这样的观点很敏感,所以,我还是认为我们对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争论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学术范畴。亨廷顿这种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尤其大,也正因为此。

当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世界各国都引起过争论,即使是在美国,不同意其观点的学者也大有人在。然而,2001年9·11事件之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马上又成了畅销书,一度名列美国许多畅销书榜单,他的文明冲突论也再次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理论,它和其它所有的国际政治理论一样,是不可能完美到没有任何破绽,始终无懈可击的。对于任何一种国际政治理论,人们都能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不少反证,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人文科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是不可能有严谨无比的定律或公理的。如果我们承认国际政治学研究存在范式的话,那么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可能是当前最能概括国际政治现实的一种研究范式。

     今天,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正陷于反恐战争的深渊之中。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一再否认美国与恐怖分子的斗争是文明的冲突。但是,布什却在公开讲话中说,袭击世贸大厦的恐怖分子之所以会那样做,是因为他们反对美国的生活方式。而由生活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其实就属于文明的冲突。不可否认,文明的冲突是存在的,而目前美国把反恐战争当作自己主要的对外战略目标之一,同时它又把自己的主要反恐战场选择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个伊斯兰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反美的恐怖分子也都来自伊斯兰世界,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当然,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冲突都是文明的冲突,文明内部的冲突,地缘政治类的冲突等等也非常多见;也并不是伊斯兰世界的人们都反对和仇视美国。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在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无论如何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标签。

      1993年,当文明冲突论理论面世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见到2001年美国将会发生世贸大厦遭袭事件,也没有人能够想到美国真的将会卷入到一场与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的漫长战争当中。当时,西方世界正在庆贺冷战的胜利,正在欢呼历史的终结,正当人们正弹冠相庆,憧憬着一个光明未来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凭借他敏锐的洞察力,冷静地看到了未来的危机。这个人就是亨廷顿。大师的与众不同,也正在于此。

     如今,这位大师已经走了。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个仍旧充满了动荡与杀戮的世界。就在他去世几天之后,以色列对哈马斯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巨大的人员伤亡,增添的将只是使文明冲突之火更加熊旺的仇恨的火种。我们相信,亨廷顿的祖国、以色列的主要盟国美国,也绝对无法在这场更加激烈的文明冲突中独善其身。但愿即将上任的美国的新决策者们能够多了解一下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论理论,从而能够从更加长远的目光出发,制订美国未来的对外政策。如此,或许亨廷顿教授的在天之灵也能够感到一点欣慰吧?

      一代学术大师已然仙逝,放眼当前的美国国际政治学界,似乎已经没有人可以顶替亨廷顿教授的学术地位。他的老同学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虽然仍很活跃,但毕竟也已经垂垂老矣;年轻一点的学者如约瑟夫·奈等人,在学术上的建树恐怕仍难与亨廷顿比肩。作为一名学者,如果一个人能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提出一种影响非常大的学术理论,那他就足可欣慰了。而亨廷顿提出的这样影响重大的理论,却远远不止一种。我想,他无愧于学术大师的称谓。

     我与亨廷顿教授素无交往,也从未谋面。但是,我敬仰他执着专业的学术品格,更钦佩他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成就。我想,亨廷顿先生应该是我们这些从事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学者们的一个榜样。

     谨以此文,纪念刚刚去世的亨廷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