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土人情——河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7:19
中国风土人情——河南

鞭技

是从古代兵器演变过来的一个节目。鞭长6米,重10斤,演员双手挥鞭百发百中。(目标大至报纸,小至香烟)

倒立民乐

 

钻刀山、火海

演员从两层刀,一层火,高两米宽一米的圈中飞身而过。是一个非常惊险的节目。
 

脑弹子

是一个古时候流传在佛教、道教中的一个即惊险、难度又非常大的节目。
 

气功吐火

起源宋朝鼎盛时期的京都汴梁,已有1000多年历史。气功喷火以它的神秘性、乡土性、欣赏性、娱乐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此节目已荣获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中华民间绝技大赛金奖。

 

曲艺之乡

世界医史伟人、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仍,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后世把施医治病的地方称为“堂”即由此而来。后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巨著。它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专著,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

  南阳曲艺形式多样,素有:“书山曲海”、“曲艺之乡”之称,大调曲子、三弦书、鼓词、槐书、锣鼓曲、善书、故事植根深远;河南坠子、评书广为流传;另有渔鼓、蛤蟆嗡、莲花落以及相声、山东快书、竹板书等形式。各曲种曲书共计约3千部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了曲艺组织。50年代,以南阳市“宛曲改进社”为代表,有了曲艺组织。60年代,13个县市普遍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一批说、唱、表演俱佳的青年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为曲艺的繁兴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曲艺作家袁清岑、兰建堂、闫天民等,创作了一大批深为观众喜见的曲目,199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南阳市为曲艺之乡。 宛梆 是生长并流行在河南南阳的地方戏。她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很早人们称它为一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为宛,解放后,改名为“宛梆”。

  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扩、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清亮娓婉,配之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大调曲子 原称“鼓子曲”。是南阳地区主要曲种。源于明、清俗曲。初兴于开封市 ,清乾隆年间传入南阳后,逐渐形成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曲种。20世纪30年代,因河南曲剧俗称“小调曲子”,鼓子曲改称“大调曲子”。音乐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因每一连套形式常以鼓字头开始,鼓子尾收煞,故名鼓子曲。

  现存曲牌160多种,大致分为常用鼓子杂牌、小昆牌、大牌子和部分非常常用曲牌。此处,还有板头曲(器乐曲)数十首。

  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古筝、琵琶为辅,手板、八角鼓击节。专业曲艺团队出现之后,加入二胡、大提琴、阮等。传统的演唱形式均为坐唱。后改以站唱,其后又出现了对唱、群唱及带有表演的弹唱形式。旧时大调曲多为自娱自乐,无专业从业者。演唱、演奏者统称“曲友”或“玩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影响较大的有曹东扶、郑耀亭、郝吾斋、赵殿臣、李文钏等。50年代后,王富贵、张华亭率先售票演出。专业曲艺团队出现之后,有了白灵芝、胡运荣、刘花枝、宋万荣、曹献珍等一批女演员。大调曲子盛行的60年代中期,南阳全区专业演员、伴奏员70余人。同时,各地业余演唱活动繁盛。知名者朱富庆、黄天锡、张留长等。

  大调曲子现存曲目近1300个。取材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三国”、“水浒”,有古典名著“红楼”、“西厢”以及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等,也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安安送米》、《李豁子离婚》等,较古老的传统曲目《王大娘钉缸》、《尼姑恩凡》、《目连救母》等。50年代以后,各时期代表作品如《渔夫恨》、《纸老虎再现原形》、《刘胡兰就义》、《风雨盼亲人》、《二嫂买锄》等。

  三弦书 全称“三弦铰子书”,又称“铰子书”,早期称“板书”。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鼓)伴奏得名。南阳主要曲种之一。音乐大致分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

  据艺人口碑相传,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方城、南阳等地已有演唱活动。清嘉庆、道光年间,以社旗、方城、南阳为中心,流行于除西部山区之外的南阳辖区各地。清宋、民国初期,是三弦书的鼎盛时期,艺人足迹遍及河南全省及湖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乃至东北、内蒙部分地区。演唱风格分东路、中路、西路三个流派。

  三弦书曲目众多,1963年,仅方城一县就收集曲、书目550个,文革中被毁。艺人经常演出的段子有《卖丫环》、《卖杂货》、《红灯记》、《玉环记》、《王女兴唐》、《昆山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河南坠子的流入冲击等原因,三弦书急速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复兴,一批新老演员如裴长义、裴长寿、张玉秀、马香申、潘桂荣、孙国凤(后四位女演员)等,唱红了相当一批曲目。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极大丰富和促进了三弦书艺术的发展,乐器也在原有三弦、铰子、鼓子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了古筝、琵琶、杨琴、二胡、大提琴等。 鼓词 又称“鼓儿哼”、“鼓儿词”、“犁铧大鼓”等。一人演唱,左手击两块钢板,右手击鼓,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旋律性不强,多似说似唱,以镇平县为集中地,主要分布在南阳、社旗、唐河、新野、方城等县。传入时间已不可考,据鼓词艺人统一的说法,是清道光年间山东省单县艺人张万年传来。1930年,南阳已传至21辈。20年代之前,是鼓词的兴盛时期。此后,由于河南坠子的传入冲击,逐渐趋于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演唱活动复苏。70年代,南阳市说唱团李国全等加入三弦伴奏,并改进唱腔称“南阳大鼓”

  传统曲目内容丰富,长篇大书有《包公案》、《十字坡》等50多个。

  锣鼓曲 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阳等地。

  槐书 本地曲种。清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堰镇堰村。辛亥革命前夕已濒临消亡。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记录了汝新和所传《打蛮般》、《小姑贤》、《崔罗斗》、《叉衙门》等17个曲目的文字、曲谱,使该曲种得以流传至今。

  槐书的基本曲调只有四个乐句。[垛子句]是叙事的主要载体。伴奏乐器原只有一个小锣和一个堂鼓。60年代搬上舞台后,增强了八角鼓及丝竹乐器。并变单口、双口为多口演唱,唱腔音乐也得以较大丰富。曹献珍、田振荣、吕成敏等演唱的新曲目《夫妻俩》、《俏价姑娘》等较有影响。

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水牛角席

  用水牛角加工编织成各种类型的床席、枕席、座席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发明创造。南阳市丰源角雕工艺厂研制生产的水牛角席以其举世罕见的姿态而登载于《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

  水牛角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据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记载,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镇惊、降压安神之功能,其药性和犀牛角大同小异。水牛角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当代医学界呼吁:睡眠时的保健是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水牛角席则是为了填补这项空白而问世。它优良的药性和丰富的营养,通过肌体毛细血管的吸收,作用于体内,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使睡眠香甜、头脑清爽。这种效果经国家权威医疗机构、医药管理部门的临床观察鉴定后,得到了充分肯定,被正式批准注册为医疗器械产品,从而走进千家万户,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华夏一绝”。

  鉴于水牛角席明显的效果和对人类健康的突出贡献,该产品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技精品金奖、国家发明金奖。发明人张国平曾分别受到国家科委、全国总工会、中国专利局等的表彰,并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鼓励。

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商圣范蠡

  范蠡出身“衰贱”,曾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略,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后离楚入越,受到越王允常重用,为大夫。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亡,其子勾践即位。勾践不听范蠡劝谏,出兵伐吴,结果大败于会稽山。

  后越王勾践听从范蠡之计,入吴为奴。其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尊贤厚士,广揽人才,“不乱民工,不逆天时”,扩充军队,修筑城郭。经过20年努力,终使越国大治。越国富强后,范蠡以上将军之职辅佐勾践组织和指挥灭吴之战,并乘势北进,会盟诸侯,称霸中原。在举国欢庆胜利之时,范蠡却激流勇退。“乘舟浮以行”,来到齐国,改姓名鸱夷子皮,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治产数千万。齐人闻知其贤,任为相。范蠡则弃官,尽散其家财,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自号陶朱公,“专事经商,致资累巨万”。他还曾著有《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

  范蠡除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外,还具有深邃的经济思想。在经济上他主张“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平粜齐物,关市不乏”,“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等观点,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变化。范蠡运用这一经济思想治理越国,达到了民富国强,雪了国耻。在功成身退之后又用他的经济思想从事经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业巨富,史称陶朱公,“陶朱”便成为巨富的代名词。范蠡成为后世商人供奉的偶像,谓之“商圣”。

 

曲剧

  洛阳曲子,渊源于南阳曲剧。洛阳曲子,经过了坐堂弹唱,高跷曲和高跷曲登台演唱三个发展阶段,到了民国初年,新的剧种洛阳曲剧开始诞生。1927年,洛阳曲子名角朱六来,朱天水等在洛阳城演出,观众大开眼界,并成立了曲子班子。解放初期,这个曲子班子称为农民曲剧社,1956年改为洛阳市曲剧团。该团1956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新编历史剧《屈原》获得剧本,异常、演员等7项一等奖。老艺人朱六来,朱万铭获荣誉奖。仅1985年就演出《洛阳桥》等11个戏目,共249场。

旅游节庆

  炎黄文化旅游节 4月20日——22日 新郑 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9月1日——5日 郑州 中国郑州商品交易会 8月28日——9月1日 郑州 新郑枣乡风情游 8月28日——9月20日 新郑 嵩山卢崖瀑布泼水节 农历五月初五 登封 雪花洞拍手定情节 农历三月初三 巩义

地方戏曲

 [豫剧]

  豫剧又叫靠山吼、河南腔、土梆戏、高调、河南梆子,是我国梆子声腔中重要的一支。豫剧之名,起于本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才普遍使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豫剧遭受挫折,传统剧目被迫停演,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豫剧才得到正常发展。


  [曲剧]

  曲剧也称“高台曲”、“曲子戏”,20世纪50年代改称为“曲剧”。它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的基础上,吸取其它剧种的艺术成果形成起来的,河南曲剧的历史很短,迄今不过七、八十年。其唱腔和音乐优美抒情、婉转动听,富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嵩阳书院大门外西侧,立有一通大石碑,全称是“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该碑高九米余,唐天宝三年立,为嵩山地区石碑之冠。

  相传:立唐碑的时候,刹了3个登封县令,6个领工头目。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在唐朝时候,嵩阳书院叫嵩阳观。观内住着一位老道士,名叫孙太冲,道号“嵩阳真人”。他终日上山刨药,炼取仙丹,为人治病,疗效很好。为此,方圆很远很远的人,都来嵩阳观取药治病。后来孙太冲就成了嵩山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道人。

  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身染重病,久治不愈,他听说孙太冲炼的仙丹很灵验,就派大臣到嵩阳观讨取仙丹。玄宗皇帝吃了仙丹,疾病果然好了。事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唐玄宗派了一个监工大臣,到嵩阳观立碑铭志。各地挑选来许多能工巧匠。开工时,领作的石匠问监工大臣:“碑做多高?多宽?多厚?啥式样?”监工大臣随口答道:“碑越高越好,碑首要载个帽,由嵩阳县(登封县原名)知县监辩,限工期一百天完成”。

  数百名工匠,按照监工大臣的旨意,做了81天,谁知,碑做好了,立不起来。后来碑身立起来了,碑帽欲戴不上,工匠们急得团团转,谁也想不出好的辩法。监工大臣为了催促尽快地戴上碑帽,一连刹了三个县宫,六个领工头目,但碑帽仍然无法戴上,最后,监工大臣亲自到碑前,对石匠下令说:“再限你们三天,要不把碑帽戴上,就把你们统统刹掉。”说罢,袖子一甩,两眼一瞪,扬长而去。全体石匠听到命令,一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正在这个无奈何之际,忽然从东南方向来了一个老头,走到碑前,这边瞅瞅,那边看看,笑眯眯的一言不发。有一个石匠对老人说:“那里来的师傅?你还是快些走吧!免得在这里跟着我们带灾。”老头回答说:“我也是一个手艺人,走到那里,吃到那里,做到那里,管他什么带灾不带灾,我这半辈子入土的人了,还怕个啥,还不是推一天少一天,啥时候土圆到脖子上,也就算完事”。那位老人说罢,转眼不见了。

  这“土圆脖子”四个字,使大家受到了启示,提醒了众位石匠,于是,工匠们就抬了大量的黄土,圆到石碑脖子的根儿,大家顺着土坡,把碑帽滚了上去,安到了碑身顶上,后将黄土挑走,完成了全部竖碑任务。据传,那个老头,就是鲁班。从此,鲁班智力唐碑的故事,就在嵩阳观一带传开了。

立雪断臂

  传说达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讲经说法的神光,历尽千辛万苦,想方设法,终于渡过长江,追赶达摩到达少林。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达摩为师,向达摩求教。达摩在南京雨花台和神光会见时,神光傲气十足,极不谦虚。现在神光提出向达摩求教,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便婉言拒绝。神光并不灰心丧气,仍步步紧跟达摩。达摩在洞里面壁坐禅,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神光跟随达摩九年之久,对禅师的一举一动,真是心悦诚服。达摩离开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动,神光在跟随师父从山洞回到寺院。

  时值寒冬,达摩在后院达摩亭坐禅,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夜晚入定以后,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压了下来,不一会儿,积雪逾尺。这时,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层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窝里。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他走到门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着。达摩问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达摩沉思片刻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解意,他意识到这里圣僧指点他禅悟的诀奥,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听:“咔嚓”一声,一只冻僵了的胳膊落在地上,鲜血飞溅,染红了地下的积雪和神光的衣衫。谁知这虔诚的刀声穿云拨雾,飞报西天,晾动佛祖如来,随手脱下袈裟,抛向东土。霎时,整个少林,红光笼罩,彩霞四射,鹅毛似的大雪片被鲜血映得彤红,粉扬而来。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鲜血淋离的左臂,围绕达摩亭转了一圈,仍侍立于红雪之中,亭周围的积雪也被染成红的。此情此景,达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为了向他求教,长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断臂,原来的骄傲自满情绪已经克服,信仰禅宗态度虔诚。达摩逐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

  慧可断臂以后,表现出高度的刚毅,他忍受着剧烈的伤痛,双膝跪在雪窝里,用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顶礼拜谢而退。从此,慧可就接替了达摩,成为少林寺禅宗的第二代,称之为“二祖”。

  为了纪念二祖立雪断雪,寺僧们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时,对“立雪断臂”的故事颇有感触,逐挥毫撰写“雪印心珠”匾一块,悬挂于立雪亭佛翕上方,以戒后生:佛业来之不易。
对二祖断臂求法,古人有诗云:

众口销金唤祖师,而今悔不慎当时。
当时早浑底,未肯求人断一肢。

达摩面壁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3米,长度约有2丈。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做为他修性坐禅的地方。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竞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什么叫做"入定"呢?"入定"是指坐禅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恶念、邪念、杂念,外界的一切,对他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仍继续坐禅。那时达摩的生活行经是:"上班坐禅,困倦打拳,饥饿吃饭。"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云十年)。后来就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九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竞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 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达摩面壁九年的事迹,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寺僧们将影石开击下来,放在寺内,瞻礼供养。明万历年间,人们在面壁洞外边,建立了一座双柱单孔的石碑坊。前额刻:"默玄处",后额刻:"东来启迹"。

  清道光年间,萧元吉在少林寺看罢达摩面壁影石以后,深有所感,随挥笔写了一首《面壁石赞》。

  少林一块石,都道是个人。
  分明是个人,分明是个石。
  石何石?面壁石。
  人何人?面壁佛。
  王孙面壁九年经,九年面壁祖佛成。
  祖佛成,空全身。
  全身精入石, 石肖全形。
  少林万古统宗门。

  清 立《面壁石》诗云:

  一石独亭亭,中藏初祖形。
  千年神气生,何用著丹青。

刘源将军为刘姓祖地题词

  2002年4月27日,平顶山刘姓始祖刘累与龙文化研究会会长辛根羲,副会长张新斌、刘建兴、张新河一行,专程到北京拜访中国人武装警察部队刘源将军。在武警总部宽大的办公室内,刘源将军热情地于研究会一行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合影留念。他说,我在河南工作多年,对河南怀有深厚的感情,能在河南找到刘氏的祖根非常高兴,感谢研究会办了件大好事。刘将军还认真听取了辛会长关于昭平湖景区刘祖圣在遗迹及建设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刘副会长关于成功申办第四届"世刘"大会在平顶山召开的情况汇报以及张副会长关于学术界对刘累及其葬地研究情况的汇报。刘源将军表示,一定要到刘祖 地寻根。

  此前,研究会已正式收到刘源将军为刘累墓碑所书写的"刘姓始祖刘累公之墓"的碑文及对联"始祖刘累繁衍开万代基业,宏扬御龙精神创中华复兴”。刘源将军还给刘姓始祖刘累与龙文化研究会发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刘源将军受其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伟大人格的影响颇深,其谦虚好学、宽厚平和、诚恳热情的品质,使一行人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和鼓舞

汉武帝错封三柏

  嵩阳书院,是中原旅游区重要旅游点之一。游客来此,除了参观古代文化遗存外,主要看“全国稀世珍宝——汉封将军柏”。

  嵩阳书院,有三棵“将军柏”,最小的称为“大将军”。最大的偏称“二将军”、“三将军”。将军柏名实不符,级职不相称,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传说和趣谈:

  相传: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汉武帝刘澈,登游嵩山加封中岳后,来到这里游览,他一进头道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不仅赞叹不已,说道:“联,遍游天下,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呢!”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信口赐封它为“大将军”。 封罢大将军,叹武帝在群臣的呼拥下,朝院内走去。登上阅台,来到正中院。这时迎面又看见一棵大柏树,这棵柏树,要比大将军大几倍,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但金口已开,没法更改。最后,他拿定主意,指着面前的大柏树说道:“联封你为二将军”,当时随从宫员感到,武帝对二将军柏加封的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敢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这棵柏树比前院那棵柏树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已见,大发雷霆斥责道:“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这时哧得随驾官员们,连忙叩头称“是”,谁也不敢再强辩了。

  群众族拥着皇帝,继续往前走,来到藏书楼前,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汉武帝犹豫了一下,心想,怎么一想比一棵大?但我已赐封在先,岂能改口!只能按先来后到次序加封。武帝面对柏树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群臣们面对相观,再也不敢作声。 三棵受封的大柏树,因皇上封的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三将军柏自认为,自己是嵩山地区最大的柏树,封为三将军不太合理,又恼又怒,一气之下,枝叶枯萎,一命呜呼!现在游人已看不到它了。二将柏感到:自己比大将军大几倍,欲封为二将军,实在委屈。它虽心怀不满,欲不敢直说,后来,把肚皮气炸了。现在该树干下部,还有裂迹,游人能置身往返。大将军,实在不称职,深感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因而经常低着头弯着腰,不敢见游客。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的弯腰树。后人写诗一首: 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

  三将军恼怒被气死,二将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羞愧低下头,金口玉言难评价。时到今日,两棵汉封的将军柏,依然生长在嵩阳书院的大院里,汉武帝怎会想到这两柏树,已成为他“先入为主”知错不改的见证呢?198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此视察工作时,将二将军柏改称为“元帅柏”。

锁塔烧蟒

  嵩岳寺佛塔,高大挺拔,雄伟壮观。因没塔棚木梯,游人走进塔去,欲登不上塔顶,塔棚和木梯哪里去了呢?传说是寺里的和尚放火烧掉了。

  相传:寺里有个小和尚,专管清扫塔房,每到塔房打扫卫生时,他的两只脚会慢慢地离开地面,徐徐上升,全身升到空中,然后又慢慢地落在地上,天天如此,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里想,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会得到西天古佛的超度,修成正果,自己越升越高,这是佛祖对自己的恩典,到西天去一定是为期不远了。有一天小和尚对他的师父说出实情,老和尚感到非常惊疑,很不相信地说:“你在这里升一下让我看看”。小和尚又是振臂,又是蹬脚,总是不能离地腾空。这时,小和尚对他师父说:“在这儿不中,在塔房才行”。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打开塔门进去,老和尚在外面观看,果然小和尚两脚慢慢离地,越升越高。老和尚仔细观察,发现塔棚门口,有一条巨大的黑蟒。老和尚大喝一声黑蟒缩回了头,小和尚“扑通”一声落在地上。

  老和尚为了除掉黑蟒,避免后患,急忙把塔门销上,使用柴禾,把塔烧了,使大黑蟒死于烈火之中,从此以后,塔里便没有塔棚了。唐白居易《夜从法王寺下归嵩岳寺》诗云:

  双刹夹虚空,缘云一经通。
  似从忉利下,如过剑门中。
  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
  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

达摩影石之谜

  历代相传,少林寺里有一块神奇的石头,名叫“达摩影石”,又称“达摩面壁石”, 石头上有隐约的达摩影像。据说是达摩面壁九年,精诚所至,以致他的影象也透入石中。这块影石引起了历代游人的极大兴趣,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人的影象能留在他所面对的石壁上吗?

  《登封县志》记载“达摩在少林寺五乳峰上的石洞里面壁九年,影入于石。所以叫面壁石。石长三尺有余,白质黑纹,如淡墨画。隐隐一僧,背坐石上,露其侧颔,衣褶仿佛全有”。明代的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也记述了他所见到的“达摩影石”。他写道:“下至初祖庵。庵中供达摩影石,石高不及三尺,白质黑章,俨然西僧立像”。还有其他的一些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关于影石的描写,各不相同。唯有一位叫魏校的,不相信“影透入石”,进行实地考察。魏校,曾任广东提学副使,江西兵备副使,国子监祭酒(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为人刚直。他不信佛,他发现影石和洞石不是一类岩石。影石如果是洞中的壁石,应与壁石性质相同。根据现在的地质调查,达摩洞位于五乳峰半山以上,那里的岩石是寒武纪石灰岩,岩层不厚,而且倾向北方,倾角很缓,只有15度左右,类似平砌的砖块一样。人们在平砌的墙上打洞,洞中所见的砖块均是侧面,不可能找出直立的砖面。所以在达摩洞中不可能有直立的岩层作为“面壁石”。从明请两代的记载来看,“达摩影石”不是青石,即不是石灰岩(洞壁的岩石),而是粗石,白色石头。在嵩山,在少林寺附近,这种岩石只有石英砂岩。现在这块影石是用河石复制的,原石已在几十年前少林寺被军阀焚毁时破坏了。

  根据现代地质科学知识,岩石要发生变化,比如石灰岩要变化成大理石,必须要有高温、高压才行。九年人影是不能使石头变出花纹的。就是千年的树影、万年的山影也不能影响岩石变质。所以我们应当科学地对待“达摩影石”。不迷信它,又要尊重宗教。

只履西归

  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去禹门(今洛阳龙门),禅栖在千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达摩死后,他的尸体按照佛教的礼仪装殓入棺,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在河南省陕县的定林寺内为他建造了一个墓塔,以作纪念。

  达摩是北魏时期影响最大的禅师之一。达摩之死,对禅宗界来说,好象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星石,僧徒们为他顶礼祭拜,皇帝群僚为之合十赞叹。

  达摩之死,世所共知。东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久而未归,对于达摩辞世的事一无所知。达摩死后两年,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经葱岭的时候,迎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由东往西而来。二人相遇后,宋云急忙停步问道:“师父你往哪里去?”达摩回答说:“我往西天去”。接着又说:“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二人道罢,各奔东西。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谁知话音未落,东魏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人所共知,达摩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死人怎能复活?这分明是欺君骗联,岂有此理?”说罢,便令殿角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邦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久,一天,孝静帝坐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问道:“你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

  宋云先叩头,后说话:“皇上容禀:葱岭见达摩,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随风飘,翩翩向西行。他说回西天,不让我吭声,假若说出去,灾祸必报应。臣觉是戏言,顺便奏主君。如今从实说,句句都是真。不敢欺皇上,万望是非分。”孝静帝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真假难辩,无所敌从。群臣们在殿角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说:“达摩在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还阳魂?宋云犯的是欺君之罪,应当依法处置。”有的说:“达摩西归宋云见,监禁岂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难辩,可以开棺验证。”

  孝静帝采纳了后一条建议,逐把达摩墓穴挖开,撬开棺盖一看,果然棺内没有尸体,只剩下一只鞋子了。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逐平反照雪。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话:

  达摩入天平年,熊耳山中塔庙全。

  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达摩只履西归的神话故事,流传很广,历代游人留下不少赞颂诗词。明万历年间,金忠士在《题达摩面壁》的七言律诗中写道:

  渡江一苇浪花飞,九载跏趺坐翠微。
  面壁已知僧入定,巢肩亦是鸟忘机。
  无生色相俱成幻,有漏人天总悟非。
  何事宋云葱岭见,少林风雨怅西归。

开封斗鸡

  开封斗鸡 说起斗鸡,它确实是中国的一绝。斗鸡比世界上其它善斗的动物“斗”的历史要长得多。从北宋至近代,开封斗鸡活动一直盛行于民间。鸡爱好者,在开封俗称“玩斗鸡”,以斗鸡为乐。玩斗鸡者,多爱练武,又爱喝酒,义气深重,纪律严明。玩斗鸡的人都有一种传统,即“论道不论亲”,如果有人真正爱鸡,通过朋友介绍,皆可无偿赠送,但是必须遵守帮规:斗鸡只能自养不能转让,更不能与其它鸡交配繁殖。如果中途因故不能继续喂养,原鸡送回或自己杀吃皆可,但必须把鸡头、鸡爪送还原主,以示信义。如果不是爱好者,只是为别人寻求,即使是至亲好友,也是空口舌。所以玩斗鸡者对行外人是“宁舍千金,不舍一蛋”,更不要说鸡了。

  开封人爱鸡的程度,用斗鸡爱好者夸张的说法是视鸡如子。鸡的冷暖和营养时刻牵挂著主人的心。鸡的饲料,人们要淘了一遍又一遍。怕鸡卧在水泥地上得腿病,人们把煤渣筛细,每天铺在笼罩下。冬天斗鸡季节,人们常做个布罩将鸡装起来,或者解开衣扣,将鸡揣在自己怀里。这样爱鸡如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鸡的健壮体格,保持鸡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开封斗鸡的最大特点是鸡种纯,它选种十分严格。斗鸡的父是谁,母是谁,它的前五辈人们都会精心记住。选种时,绝对不允许近亲交配。人们喂养的目的是为了“斗”,所以除了选种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外,喂养和训练上也有独特的管理方法。开封斗鸡行家的经验认为,如果有一只好品种斗鸡,不注意喂养和加强训练,它将永远斗不出好的水平。

  训练斗鸡也是很有趣的。每日黎明,开始“撵”鸡,鸡子在前面人在后,速度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20天后可延长到一小时左右,然后使之休息,饮水。10点左右,再放鸡出罩,在广阔的场地上进行“散步”,让其自由活动,以促进精神轻松。12点左右“喂食”,饱食后入罩休息。到下午三四点钟再进行第二次“散步”,一小时后再进行“训鸡”,让鸡作跳罩、敦腿等各种姿势,半小时后即可休息。到晚

  天黑前,再加餐“补食”。这样的训练可使斗鸡筋骨强壮,两腿有力,动作敏快,以利于打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斗鸡比赛的日子。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也是斗鸡的好时候。除正月初二外,二、三、四月的比赛时间都不固定,一般都选在月初第一个星期天。日子选定后,就要选择斗鸡坑了。所谓“斗鸡坑”,是因斗鸡的场地低于四周地面而得名。开封的“斗鸡坑”,从清末到民国一直在开封北部“里城”东门以外的广场上。

  现在,多选择在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和相国寺内。每次斗鸡比赛时,斗鸡坑观者甚众,热闹异常。斗鸡坑的主持人叫“鸡头家”、“鸡头”。鸡头又是斗鸡胜负的裁判,还是斗鸡找对拉线的介绍人。双方在斗鸡坑斗鸡,先由鸡头搭桥说合,然后互相看鸡,叫做“搬眼”。原则是:个头、体重、鸡龄基本相同的才能相斗。鸡头发令:“拉鸡!”双方抱鸡入场。鸡头再令:“预备”,双方各抱鸡蹲于圈内,两鸡鸡头相照。鸡头喊“撒鸡”后,双方同时放手,退出场外。15分钟为一盘。鸡坑两端,各备有清水一桶,供“使水”之用,就是斗过一盘两盘之后,为了让斗鸡保持清醒,不使鸡的体温继续升高,经双方或一方要求,在鸡头下令“拢鸡”以后,双方把鸡子抱起,然后把毛巾浸湿,先把鸡头和口腔内的淤血洗净,再沾清水浸湿斗鸡的胸腹与两翅之下,以利于恢复疲劳、继续战斗。 斗鸡坑有一条多年形成的规矩,就是不论双方斗得如何精彩顽强,都不准拍手叫好,以免打架生事。不仅场上如此,场下欣赏别人的斗鸡时也是如此。据老人们介绍,平时看别人的斗鸡时,只能夸奖,不能说孬。一夸主人倒茶,二夸主人拿烟,三夸主人拿酒,四夸主人拿出烧鸡盛情招待。如不懂此俗,看鸡时说鸡孬,一说鸡孬受冷淡,二说鸡孬就会被撵走。当主人下逐客令时,无论再怎样花言巧语,也难以挽回难堪的局面。 旧时斗鸡是一种赌博。现在,斗鸡活动已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体育竞技和民间娱乐活动。

开封绘画艺术

  开封作为举世公认的历史名城,在绘画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
  开封历史上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是北宋王朝。领率全国画坛的最高机构,是设在东京的翰林画院。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皇帝将许多流散四方的知名画家罗致京师,成立了皇家画院--翰林图画院,集创作、搜藏、研究、教授于一体,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将开封乃至全国的绘画艺术推向了崭新阶段。

  翰林图画院画家(亦既画院派)的作品,弘扬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注重写实,风格工致精丽,闻名中外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花院派以工笔花鸟山水著称中国画史,傅文用、崔白、郭忠恕、李唐、戴琬、高元亨、刘永、郭熙、苏汉臣、苏轼及徽宗皇帝赵佶等,在这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并有大批名作传世。画院不仅成为荟萃全国花坛巨子的地方,同时还经过严格考试和推荐,招收学生,传授绘画技艺,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画家。正是由于画院派的推动,使得当时的东京成为人才迭出的绘画胜地。

  元代,开封产生了知名画家王圭、蒋氏等。其中,王圭共画山水,布局繁密,意趣幽远。因开封当时是中原首屈一指的城市,外籍来此从事绘画创作的不乏其人。明代开封城市复兴,文化方面在趋繁荣。出现了张路、张成龙、张钦、孙文宗等著名画家。其中三张善画善山水花鸟,张路有代表作《山行落帽图》传世。刘源、王宫午等著名画家出自开封,并留有画作。刘源的山水人物超迈古健,多有奇气,写意花鸟及龙水皆妙。王宫午同样工于山水、人物、花卉,尤善墨龙。从今日开封存留的文物古迹及其彩绘建筑看,清代在此从事绘画创作者甚多。如龙亭、相国寺、禹王台、延庆观、山陕甘会馆等,都可看到清代画家留下的墨迹。

豫西锣鼓

下载 (19.02 KB)
2007-10-19 12:39


 豫西锣鼓以灵宝的亚武天锣、齐天圣鼓、程村女子锣鼓最为著名。亚武圣锣容庞大,雄壮激烈,以气势见长。表演形式为站场或行进。齐天圣鼓鼓点乐曲灵活、多变,表演时一组猴鼓乐队为15人,猴王1人或打锣,或击镲,边演奏边舞蹈,以摹拟猴子机智灵巧、滑稽可受为主,以活泼热闹见长,表演多用于站场形式。程村好锣鼓流畅自如,动作优美,多为行进式表演。

“和尚”顶灯

下载 (13.26 KB)
2007-10-19 12:39
  和尚”顶灯又叫“百佛”顶灯。是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表演者是三门峡市湖滨区向阳村的一百名普通老百姓。表演时,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脚踏梅花步,在行进中以不同的队形变换不同的花样和图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演者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表情足以让观赏者充分领略到那一份“佛法无边”的无穷魅力。表演主要靠眼力、颈力,自始至终讲究一个“稳”字。以高、难、险著称。其实这种表演来自一个传说。相传,东汉时,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阳讲学,途经陕州时,各寺方丈、主持都跪道迎留讲经。因那高僧学识渊博,讲的听者是如痴如醉,这便引得那欲罢不能,一直待到京都复旨来催,众人这才如梦方醒。因怕误了事,众僧人便赶忙连夜送高僧入京,谁知此时却将老百姓引将出来。众僧阵脚大乱,一时不知所措,这是,只见一和尚,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自己的头上顶着,双手合十向着众百姓,口中念着“阿弥陀佛”,众僧也赶忙效仿,就连那高僧也连连口称“善哉,善哉!”。原来佛教有一个规矩,僧人遇见俗人便要行双手合十礼,否则为犯戒。可是,当时众僧们都提着灯笼,要不是那个机灵和尚想出这个既能照明,又能腾出双手的招数来,恐怕后果就很难估计了。为了感念这位小和尚,每逢正月,陕州城内的僧人们都要头顶碗灯讲经,以光大佛门。顶灯“绝活”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现在,向阳村的老百姓在元宵节前后经常表演玩耍。

道情皮影

下载 (16.05 KB)
2007-10-19 12:40
  道情皮影是豫西(灵宝)特有的一个剧种。道具----皮影是在熟牛皮上涂上色彩,制成各种人物、花草虫鱼造型,然后放在灯幕上表演。演员演唱使用土语,唱腔高吭,穿透力极强。该剧种目前已极为罕见,只有几个老艺人会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

棚口

  棚口是一种古老的纺织艺术,流行于渑池县东天池村一带。古老的东天池村,历史上建有多种寺庙。逢年过节,村里人有将庙神请回村里的习惯,把神安置在塔有彩门的棚内,进香上供。后来为了与邻村争夺庙会,该村就将春节期间各家请神的神棚的彩门,集中起来,吸收各家之长,统一设计,构成一座十分壮观形似城楼的大彩门,吸引四乡村民来观赏,这种大型彩门组合就叫“棚口”。

河南民间剪纸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盛行于河南广大地域的传统地方剪纸,其思维观念,仍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其动机在于冀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感,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间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它们与云贵、陕甘等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较,河南剪纸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类对虚幻动物精灵,或直观的"生殖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了封建社会佛、儒、道的神权、礼教思维制约时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征是舞狮活动,然而民俗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图中舞狮者的性特征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在这里,人类本能中的繁衍意识,已被纳入"三纲五常"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规范之中,这种思维规范一旦通过剪纸形式展现时,便极易为地域群体所理解、共认。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

  随着时代的变革,河南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如今的河南农村,逐渐摆脱了贫困面貌,富裕起来的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来满足其物质、精神的需求。剪纸"小康人家"表现了华灯初上,劳累一天的农民悠然自得的休闲情调,充满了温馨之美;"看电视",展示出农民在经济、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电视机"--这种只有城里人才有条件享受的高档商品,如今已在山区、农村安家落户。无怪图中老农民兴高采烈地翘起二郎腿,正面对电视机说天道地。老伴儿安闲地一手执鞋底,一手在发顶上磨针的动作,十分典型、细腻地刻画出中原农村妇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通观河南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