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淮安风土人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02:17
风土人情

一 议婚


  历史上淮安提亲说媒,讲究门户相当。俗谓"板门对板门,笆门对笆门。"双方家长的身份、家产和社会地位要对等或相近。"养女攀高亲",男家应高于女家。议婚时,男家要探询女孩的品貌、性情和有无残疾,女家也打听男方的兄弟多寡、父母姑嫂是否贤良等。特别重视对方的骨根(有无狐臭)。一般知情人大都讳言某家"骨根不正",生怕拆散别人婚姻而有损"德行"。双方认为合适时,由媒人先把女孩的生辰八字(即年庚)传给男孩家,俗称"送火纸贴"或"发贴子"。由男家将男女双方的年庚交算命先生合婚。出生年月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故称"八字"。又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谓之相生相克。再看生肖属相是否相配,如属猪的配属鼠的,属马的配属蛇的,牛配鼠,虎配猪,羊配兔,马配狗等都为相宜。俗称:"红蛇白猴满堂红,青兔黄狗家财贯北斗。"男家求亲,最忌属虎属羊的姑娘。"虎进门,必伤人","龙虎相斗,必定短寿","两只羊,活不长。"还认为"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旧时男女生辰八字,唯合是从,唯克是禁。年龄以男大于女两三岁为宜,但不可大6岁,俗称"犯六冲。"女方也可大男方两三岁,俗称"女大两,没处拣;女大三,搂金山",故有谎报年龄或贿赂算命先生求得合婚吉利。


  40年代后,经过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成分,"宿命论"受到冲击,生辰八字相生相克市场渐小,男婚女嫁算命合婚的人渐少。可是,又产生新的门第观念。在提亲说媒时,必先考虑对方家庭成分,多愿与工、贫下中农和干部子女通婚。"五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子女只能相互婚配。自50年代初粮食统购统销后,城镇定量户口家庭不愿娶农村姑娘,只有少数贫穷市民才从农村选择配偶。70年代末期开始,"五类分子"或摘掉帽子,或纠正平反,有了平等的公民政治权利,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男女婚姻以相爱为主,少数婚姻偏重金钱地位,也有极少数的买卖婚姻和以亲换亲形式。80年代,一些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农村姑娘嫁到淮安偏远乡村,多为人贩子非法贩骗而来。


  二 相亲


  在男家叫"相媳妇",在女家叫"看女婿"。由媒人陪同双方家长在约定场所相看。新中国建立前,相亲时,如不能见到女孩本人,就看她兄弟的长相,俗说:"买衣服看袖子,娶媳妇看舅子。"相亲场所也有约在男家的,届时女方家长进门三相,留意男家的成员及经济状况,称"看门户"。若男孩或女孩身有残疾或缺陷,其家长则串通媒人,另以品貌较好者冒充,鱼目混珠,骗过对方,俗叫"篡媒"。现在相亲,由介绍人将双方情况通报,若双方家长及青年人认为"可谈",即相约男女双方直接见面和交谈,叫"对看"。对看多在城镇饭店,由男方定一两桌饭菜,双方各来一批人。如果看中了,饭后即由男方陪女孩至百货商店买衣料等物送姑娘,然后再进行个别接触,相互增进了解,直至在双方家中走动与家长见面。


  三 订婚


  又称"定亲"、"下聘礼"或"过茶礼"。说媒的多是妇人,过去有职业性的媒婆。婚姻说成之后,男女家另择媒人,谓之"大冰",俗称"保山"。如果合婚得吉,两相满意,由女家择定良日,男家备齐礼品,将已写好的"乾造"和"庚柬"上联放拜匣内,上绕红绿两根绣花线,谓之"鸳鸯扣"。由保山率领,送至女家。"庚柬"红纸做成,正面"喜",另一面写"乾造"、"坤造"。"庚柬"在下聘礼时由女方填好"坤造"及"庚柬"下联,由保山带回。现将对联举例如下:


  "易曰乾坤定矣,诗云琴瑟友之。"


  "鸳鸯扣,扣鸳鸯,鸳鸯扣定;鸾凤书,书鸾凤,鸾凤书成。"


  "朱陈一村而结好,秦晋两国以联姻。"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坐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就好人。"


  "乾为天,坤为地,天长地久;福如海,寿如山,海誓山盟。"


  "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贤妻备五伦。"


  订婚礼品主要有:金银手饰,绸缎衣料,绢花和绒花,干果和茶食,对雁和茶叶。礼物酌情办理,量力而行,如首饰,富有人家可送四谖四实,谖即包金包银,实即实金实银,普通人家送银首饰,贫家下户酌送聘金。钱数必定含"6",如66、166等。对雁和茶叶遵照古礼是必备的。雁是"信鸟",取其按时南北而不失节;以茶为礼,取其不可移植。活雁不易得到,便用玻璃制成对雁,或用松枝扎成仙鹤,以鹤代雁,取"松鹤遐龄"的吉庆。还可用鹅、鸭代鹰。茶叶要用四只锡罐盛满,上罩以红纸剪成的喜。所送干果,应是红枣、花生、桂圆和栗子,取"早生贵子"之意。当日男女双方置办定亲酒。女家收受聘礼后,必须还礼。如将一部分食品退回,或赠送男方鞋帽,取头齐脚齐之意。女家以礼品祭告祖先,将茶叶和绒(娟)花分送亲眷。从此"乾坤已定",理无反悔。


  建国后,按照婚姻法规定,订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已不是婚嫁的必要程序。但在谈对象时,经双方认可,仍习惯于男女合影。经济条件较好者,男方赠送女方手表、戒指、衣料等礼物,作为定情的信物和纪念。经济条件差的,男方给女方购买部分衣料等物,双方重要人物相约在饭店一起吃饭,饭资由男方负担。同时女方父母给男青年买鞋帽之类,其价值远少于男方所给,只是象征性的。


  四 通喜信


  幼年定亲,成年后如男家有意迎娶,在半年前便择定成婚吉日,请保山通知女家,俗称"通喜信"或"看日子"。通喜信后不久就要"过大礼"。男家把应给女家的聘礼,如衣饰、聘金、酒肉食品及筵席(折成金额)如数由保山送到女家,并带去大红贴,上写"择定某年某月某日吉时迎娶,伏希金诺"。女家收到礼品后,即用红纸写"允吉登嘉"回复男家,表示同意。"只有女家争礼钱,没有男家争赔奁。"男家富有,聘礼丰厚,女家不用争。而普通人家对此多有争议,全凭保山从中斡旋,俗谓"媒人跑断腿,抹遍嘴。"聘礼的轻重,视家境贫富而定。但男家送女方一套"五子衣"必不可少。结婚时,新娘即穿五子衣至夫家,内外一新,不带娘家半丝半缕。通喜信时,媒婆向女方索取裙袄衣裤式样及尺寸,并开具清单,供男家备制。一般人家往往选择农历腊月下旬娶亲。相传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上天言事,家中无神看管,嫁娶皆宜。俗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过年。"建国后,结婚日期多选取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和元旦。


  五 晾嫁


  婚期择定,待嫁姑娘即忙于婚前的准备,有些细致的女红,如嫁衣、绣鞋等,多由姑娘自己做,有些衣服则请"全福人"(夫妇儿女双全)缝制。临近佳期,姑娘的舅母、姨娘、姑母和婶娘等将分别带她去吃"晾嫁饭",并赠送胭脂、宫粉及衣物等,谓之"添箱"。


  六 送嫁妆


  吉期前一天,女家请全福人"装箱",并将所有陪奁分装在抬盒里,两人一抬,由保山领送至男家。中等之家,约为二三十抬。富户则自数十抬至上百抬,皆为家具、箱柜、衣服、被褥、首饰、金银铜锡器皿等;豪富者则有陪嫁田地房产的。小户人家仅数台至十余台,再次仅备女子常用之物,放于一只木箱中,雇人送去,不上抬。虽说"没有男家争陪妆",然而嫁妆越多越风光,一是顾全女家的体面,二可替女儿在婆家争庞,财主可借此炫耀富有。为此,中等人家不惜变卖田产,贫困者则求亲告贷为女儿置办嫁妆。在城区,送嫁妆要绕道多子巷和麒麟巷,以求多子多福。嫁妆送到后,男家请全福人整理好被褥,媒婆布置新房,当晚高点红烛,请亲友吃"暖房酒"。并将迎娶新娘的花轿置于堂屋中间,点起彩灯,谓之"暖轿"。当夜,由一名童男与新郎在新房里同眠,俗称"压床"。50-60年代,婚嫁中对聘礼衣料的要求,流行的说法是:"大成蓝(布),不必谈;毛哔叽,笑咪咪;灯芯绒,不嫌穷。"嫁妆仅有一箱一柜或两箱一柜,外加随身衣服和梳妆妆具。70年代后期,城市男女应婚青年多共建小家庭,新房陈设的标准是:三转一响外加36条腿。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简称"三转","一响"即收音机,室内家具总共要有36条腿。80年代出现"高价姑娘",新婚洞房趋向现代化、电气化和系列化,席梦思床、组合家具、收录机、照相机、彩电、冰箱、灯具、电风扇和空调;还有四季时装,各式流行鞋,羽绒被,羊毛毯、梳妆妆具和化妆品等。


  七 婚礼


  迎 娶 男婚女嫁,在男方叫"娶亲",在女方称"出门"。吉日上午,视到女家路程远近,男家择时请保山带领花轿和仪仗执事前往女家迎娶。明清时,淮城多官宦人家,在执事中有"高脚牌",将其三代功名写在上面,派人扛着。牌子有两种:一种写出身,如"状元及第"、"钦赐进士出身"、"某某科举人"等;一种写官爵,如"礼部尚书"、"光禄寺卿"、"某某县正堂"等。仪仗队由二人并列传锣开道;其次是顶马,"肃静"、"回避"牌,高脚牌,红灯笼,吹鼓手,并旗锣伞扇和金瓜铖斧等。迎娶人数成双,在花轿前护后拥,向女家进发。花轿有八人抬的大红彩轿,轿围用红彩缎制成,绣有龙凤呈祥图案;轿顶上装有九朵莲花,正中竖有麒麟送子的模型。陪娘、使女也各坐一顶小轿。中等人家用是四人抬的花轿,另有吹手、打伞、提红灯笼的。贫寒人家就坐两人抬的青衣小轿。迎娶的花轿应用新娘的五子衣压轿。起轿前,由全福人点燃红纸绕花轿三周,谓之"熏轿";并用一面铜镜和一本《万年历》向轿内晃照几下,谓可祛邪。花轿到达女家门前,女家鸣鞭迎接,要"开门封子",主家款待迎娶人众。午后,女家请全福人为新娘沐浴换装,梳头化妆,俗称"上妆"。新娘自几天前便逐日减食,吉期当天仅吃两只鸡蛋和桂圆,俗叫"饿嫁"。新娘凤冠霞帔,绣袄罗裙,头盖红纱,时辰一到,由父兄驮着她上轿,也可由新娘套穿父兄的鞋子上轿。如在大门口上轿,即用布袋铺地,新娘由伴娘和使女搀扶,走在布袋上,足不沾地,以防邪魔,并取传宗接代之意。新娘上轿前,要在轿门上挂一面镜子、一只筛子、一本《万年历》和一棵万年青。万年青象征长寿,其他意在避邪。俗说:"媒婆跟着盒担走,说出理来把钱。"花轿进门到出门,有二十种喜钱封子。新娘上轿时,其母要坐在房中"心肝、肉呀"地哭喊,若不哭则谓新娘生子为哑巴。起轿后,新娘的兄弟、叔伯或舅父等,应有两人或四人送轿一程,俗称"扶轿杠"。送到半里路时,媒婆则请送轿夫留步。


  拜 堂 花轿到边达男家门时,即燃放花爆,待到下轿时辰,新娘由伴娘服侍下轿,这时须用筛子罩在新娘头上,俗称可挡凶煞;轿前放一马鞍,让新娘从鞍上跨过,预祝平安;新娘由伴娘、使女搀扶,走在毡或布袋上直到堂屋的供案前。其间,新娘要跨过火盆,窝折等家赏用品。新娘每跨一物,喜娘即随口唱道:"新娘跨马鞍,一肚养十三","新娘跨火盆,大人养小人","新娘跨折子,年年坐月子"等。进堂屋后新郎居左,新娘居右,行拜天地礼,俗称"拜堂"。习俗"妇姑不相见",新娘自正门入,公婆须回避。婆婆怀抱升筒,坐地侧室,祈求早日抱孙。拜堂毕,两男童手执铜制团圆镜让新人共照,谓之"坐富贵"。然后行"合卺"礼,新婚夫妇互饮"交杯酒"。


  闹 房 当晚,大宴宾客,宴毕闹新房。方式有二,一是成年人戏谑新人,或者闹新郎的父辈、兄长等人,也有闹及伴娘的。俗说:"闹发闹发,起闹起发。"二是由一群男童进新房唱喜唱,有独唱,也有合唱,歌词如:"红烛亮堂堂,我来看新娘。一看新娘手,手似花香藕,藕上结莲花,状元出你家;二看新娘脚,脚似家菱角,菱角尖又尖,新娘美如仙;三看新娘腰,腰里有荷包,新娘如不亲自送,我们就要伸手掏。"唱毕,由伴娘将喜糖和云片糕分给各人,儿童便一哄而散。或请民间歌手在新房里清唱淮调和小曲,并有乐器伴奏。闹房中,也有一些粗俗不堪的言词,更加一些恶作剧的行为,一般无人阻止。闹房将近三更时分,由男全福人将一把红筷子,戳通窗上红纸,撒到新房里,喜娘唱道:"戳的快,养的快,发财发福万万代。"


  八 回门


  新婚第二天早晨,伴娘送来一碗莲子汤,新郎与新娘同吃,取"连生贵子"的吉祥。吃毕,女全福人给新娘梳妆绞脸,俗称"开脸"。化妆后,伴娘引新娘去给公婆及诸长辈问安。一切都由伴娘代问代答,新娘一言不发,俗谓"闷声大发财"。然后,新郎新娘分坐两乘绿呢大轿,仍用迎亲的仪仗执事,同去女家,俗称:"回门"。是日,女家大宴亲友,设盛筵款待新姑爷,两位伴郎相陪,新娘的父亲或伯父亲自为新贵人"道菜",新郎侧立答礼,沿俗并不动筷。下午,一对新人叩拜女方尊长亲属后,乘轿回到男家。晚上,全家吃团圆饭,婆婆为新娘上菜,新人亦不动筷。回门之时,男家女眷将新娘陪嫁的衣箱打开,箱内必定以裤盖面,取开箱风库(裤)的吉庆;并翻乱箱中衣物,俗称"倒发"。现在由于人们思想开放,新娘在新婚前与双方家庭成员早已走得熟悉亲热,便省掉了不少礼节。


  九 双请和会亲


  新婚第三天,新娘下厨做饭,即"三日入厨"。新娘下厨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锅里用油煎,伴娘在旁说吉利话:"豆腐煎得黄,来年生个状元郎;豆腐煎得跳,新人就坐八抬轿。"下厨后,女家派轿或车来接姑娘"归宁",并请姑爷同往。当日,姑娘在娘家,姑爷在岳家,可以不受拘束,说笑玩乐,尽兴而归,谓这"双请双带"。婚后新娘首次过生日,男家备请帖,邀请女方的舅父、姨父、叔伯及姨表兄弟等。客人光临,主人敬三道茶:清茶、甜茶和圆子茶。然后参加酒宴,并与男方亲戚相识,以便今后往来,谓之"交生日"和"会亲"。由女家比较有名望的人三五不等到男家,男方多有相应的人作陪,双方说一些关于多关顾孩子的客套话。会亲时还有比试文才的习俗。双方会亲者中,邀请本方文人学士,至时互相吟诗作对,输者为丢人。现在双请和会亲依然进行,但比试文才的习俗已经消除。


  十 其他婚俗


  招婿又称"入赘"、"招养老女婿、"倒踏门"。有人膝下有女无男,并有家产,女儿不出嫁,招男子入女家为婿。入赘的男子改从女姓,享有女家财产继承权,赡养双亲,为其传宗接代。但常受女家族人的歧视和欺侮。传至第三代,即可恢复男方原姓。现在入赘男青年渐多,大多数不改名换姓,享受岳家子女同样的权利。


  童养媳 中下等之家有子嗣,收养外姓穷人女孩为媳,至其达到婚龄与自家儿子成婚,俗称"圆房"。被收养的女孩,叫"童养媳"。童养媳负担繁重家务,常遭受体罚和摧残。建国初《婚姻法》规定,禁止童养媳,童养媳绝迹。


  寡妇改嫁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不许寡妇改嫁,遂有"守活寡"和"望门寡"等陋习。"五四"运动以后,妇人丧夫守寡者渐少,而夫家趁其改嫁索取礼金。穷小子欲与某寡妇结婚,因备不出媒礼,乃进行抢婚。男方择一吉日,约好友数人,明火执仗,驰至女家,将寡妇抢回家成婚。现在寡妇再嫁受到法律的保护。


  十一 婚俗演变


  本世纪20年代,淮城少数望族娶亲,用慈幼院的军乐队替吹鼓手。30年代,一些开明富户用马车或汽车代替花轿,将迎娶和回门合并在一天举行。也有男、女家租用旅社联合举办婚礼的。新郎西装革履,头戴礼帽,新娘着披纱礼服,戴茶色眼镜,行鞠躬礼。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保山为介绍人,分别在结婚典礼上致词祝贺。拍结婚照,设筵席招待宾客。此种婚礼,当时仅在军政界和文教界流行。一般民众在40年代仍沿袭旧式婚礼,只是新娘改穿女式便装。在民主根据地,干部结婚须遵照"二八、五、团"的规定,即男人年满28岁,参加革命5年以上,系团级干部,女人亦须经组织审查,才被批准结婚。抗日战争期间,条件艰苦,不举行婚礼,仅开个茶话会。根据地的群众受到革命风尚的影响,新郎新娘只是身穿新衣,放鞭炮行礼,贴张红喜。新娘到婆家,路远的骑驴,路近的步行。在城镇,一般人家婚嫁不用轿,而以人力车代之。50年代,轿子淘汰。结婚前一天,用一辆平车将嫁妆送到男家;婚日上午,男家派自行车迎娶新娘。年轻能干的姑娘充当伴娘,骑自行车背新娘到男家,举行婚礼。当日回门,女家设宴;当日会亲、男家请客。80年代以来,城乡多使用汽车或手扶拖拉机娶亲。婚礼仪式以举办结婚酒宴为主,也有旅行结婚。一对情侣事先商定旅行路线,在办好结婚登记和婚假手续后,即启程旅行。回来时简单宴请亲友。还有举办集体婚礼,由工会、共青团组织主办。主办单位负责人任证婚人。举行简单的仪式,证婚人致贺词,家长代表讲话,新婚夫妇代表讲话。主办单位向新婚夫妇赠送纪念品,最后是文娱活动。淮安各乡镇多举办集体结婚,受到婚龄青年的欢迎。现在淮安青年普遍晚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才申请结婚。农村晚婚的比城镇少,并出现少数"无证夫妻",即未经领取结婚证而同居。其中包括:早婚者、近亲婚配者、换婚者、患有禁止结婚疾病者和强娶强嫁者。


  老年婚姻是社会上议论较多的婚姻话题。丧偶离婚的老人,在重新择偶、组织家庭时,多数得不到子女的谅解和支持。男方子女担心晚娘要分去父亲的遗产,女方子女认为母亲再嫁有失"体面"。近年来,在法律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老年婚姻的障碍开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