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拉大贫富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6:14
经济刺激拉大贫富差距
包海松 2010-07-07 09:29:14
近日传来经济数据很不理想的消息,有学者认为政府重新拾起刺激经济手段的概率很高。经济数据不理想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一直没搞清楚中国经济患的是何种病,而政府一直来只是针对经济表象进行调节。所采用的手段也只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一旦投资停止或减少,经济增长速度就下降。
投资、出口、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中国,出口的潜力已被充分挖掘,如果按这些年出口的增长速度,十几年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基本上每天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了,物质的生产只一个中国大陆就能基本搞掂。投资方面,近年来每年政府投资规模都在几万亿以上,说实话,政府手中所剩的弹药真的不多了。内需本来就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只可惜中国的内需一直不振,这其实就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
中国的内需为何不振?分配不合理!
国民与企业财富的增长源于国家财富的增长,国家财富的增长主要源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的劳动、对外贸易等。土地、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属于全社会共同的财富,每个劳动者都理应拥有其中的一份。一个人的收入最少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个人劳动所得及自己所占社会财富份额的增值部分(国家红利)。国家经济越发达、自然资源越丰富,红利所占比例就越大。
但是在中国,劳动者分为两个体系:掌控国家资源的体制内系统与不掌控国家资源的体制外系统。体制内的人员享受大量福利、享有较高的收入,支配着绝大部分的国家资源。体制外的普通大众几乎没有直接享受到任何国家财富增长的好处,只能靠劳动得到微薄收入。土地的升值给他们带来的是高房价;矿产的开采给他们带来的是无穷的污染。
与此同时,土地、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被地方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资本方。资本方在各地、各级政府一个比一个更优惠的招商政策支持下廉价获得土地、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并随着央行大量发钱,市场通货膨胀,资方由于拥有资源性产品,越来越变得富有,越有钱就越能拿到更多的土地等资源性产品。而普通劳动者由于在土地、矿产资源的获得上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不能从土地、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获得收益。且各级政府在土地、矿产资源等的出让上并没有考虑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普通民众的福利基本为零。
除了有形资源,看不见的资源——“政策”也是有利于资本方。各地为了招商引资提出种种优惠政策。有优惠就必然有让利,地方政府主动让出的并不是体制内人员的利益,而是普通劳动者应得的“利”。有中国特色的各地招商引资事业正在以“合理”的面目不合理地剥夺了普通百姓的福利,使资本方获得更大利益,而普通劳动者劳动所得越来越低。
由于没有得到国家财富分配机制的荫护,普通劳动者为生计被迫互相压价争夺工作,这又导致劳动所得越来越趋向下降。劳动所得过低又制约了内需的增长,反过来又影响了工作岗位与劳动收入的增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非常明确的是:在现在的分配体制下,资本方、掌握资源的小部分人将是财富分配的最大获益者,普通劳动者是最大受损害者。在这样的格局下,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用的是全社会的资源,但真正得益的是现在的体制得益者;普通劳动者的实际所得可能还跑不赢通货膨胀,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受损者。因此,在没有解决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前提下,任何的刺激措施都只能凑一时之功,并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动荡。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并日益逼近社会容忍红线的今天,不从根源上解决导致经济失衡的病源而继续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将是十分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刺激措施将远比不上将钱按人头发放来得公平与有效率!
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必须从分配制度入手。因此,本着“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为了实现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必须明确全国人民均有权分享国家资源。只有在国家资源分配这个起点上相对公平才能达到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并在此基础上配合税收调节等技术性手段,逐步完善中国的分配制度,才能增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具体来说,通过合理的财富分享机制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民众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花钱;通过稳定收入、投资与消费预期,营造即时消费的政策环境,扩大内需,搞活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