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国内基金经理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4:32

最近,巴菲特的旗舰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入股比亚迪的事件震惊了国内的基金经理,令人尴尬的是就在巴菲特入股的前夜,国内众多基金经理对比亚迪说“不”,而这些投资专家事后又无不齐声对他们一向崇拜的“股神”表达敬意。

据国内媒体报道,92526日,申银万国组织了国内多家知名基金公司去深圳召开港股投资会议。在投资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众人曾前往比亚迪考察。当时,他们对巴菲特认购之事毫不知情,比亚迪严密地封锁了此消息。国内分析师的结论是:我们当时的感觉是,比亚迪没什么不好,但也没什么特别。

其实,国内基金经理的水平究竟如何,你我都心知肚明。我以为,从这个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巴菲特与国内基金经理的区别。

首先,生活理念不同。我们不妨先设想一下一个金融家的形象: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车?住在哪里?办公桌上有什么?出门必带什么?和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吃饭?众所周知,巴老头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他住的地方相当于中国贵阳的郊区小镇,房子还是1958年花了5.8万美元买的,常常穿牛仔裤在肯德基请客,只有几套可以穿出门的西服,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几乎不携带手机,肯定不会发短信。也就是最近,他刚刚把自己的座驾由一辆6年前生产的林肯Town换成了2006款的凯迪拉克DTS。我们对比一下,这个老头和你设想的金融家是一类人吗?和我们国内那些基金经理是一类人吗?

其次,工作态度不同。对于Berkshire Hathaway来说,拿出2.25亿美元购买比亚迪10%的股份是一个很小的投资,但是巴菲特7月派Mi-damerican(中美能源控股)主席David Sokol样车在比亚迪考察了4天,David还亲自试驾了比亚迪的e6,对比亚迪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管理团队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巴菲特看重的就是e6,所以David才要眼见为实,自己开上几圈。我想David带来的团队里除了金融专家,肯定有汽车专家等工程技术人员,他其实不是十分有必要自己试驾,可是他一定要自己来。

我们的基金经理是怎么考察比亚迪的呢?据国内媒体报道:比亚迪没有给我们看那条什么新能源的生产线。这些还没有投入生产,估计他们也没什么好给我们看。此分析师说。我们和比亚迪的会议交流也很短暂。大家只是针对所看到的两条生产线进行提问,以及一些账面上可以看到的问题。该分析师称。估计整个考察也不到一天,其中还有花时间和公司人员把酒言欢。其实这是国内基金经理考察企业的惯常模式了:参观几条生产线,是听公司财务总监作报告,短暂的交流,最后是餐叙。凭心而论,这种考察有多大意义,又能看出什么问题?2.25亿美元对于国内任何一家基金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在当下的熊市里。

第三是专业性的不同。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已经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以后更是一路狂飙,成为一代大师。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基金经理: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李薇在其新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现任基金经理以“新手”居多,383名基金经理中有115人岗位从业经历不足1年,比例将近1/3。并且,目前离任的基金经理大多数拥有比现任经理更长的工作经验。她向记者表示,从业年限在5年以上的仅有长盛、国泰等21家基金公司旗下29名基金经理,仅占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7.5%;而其中从业年限超过7年的仅有华夏、汇丰晋信等7家基金公司旗下7名基金经理,仅占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1.8%。换句话说,多数基金经理连散户的经验都不如,你说他们能够是一名合格的投资人吗?

再来看看我们的分析师队伍:一般来说,证券公司里最高端、最核心的人才也往往集中在行业研究的队伍之中。近年来,国内著名研究所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是硕士毕业,博士也不胜枚举。他们均具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的教育背景,囊括了证券期货、财政金融、房产、企管、法律、计算机以及电子、汽车、医药、化工等学科,分析行业的实力可谓超群。可是他们的硬伤是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因而研究工作往往是延续了大学里做论文的方式,主要以查看各种文献为主,结果必然是不能看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就象这次去比亚迪考察的分析师,有没有人在汽车行业、能源行业或者电池行业做过?

    这样看来,我们还是不要盲目相信他们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