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外孙---孔继宁(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16:56
毛泽东外孙当电视主持人超帅气(图)

湖南卫视总是制造电视亮点的地方,一部普通的主旋律电视片的播出请来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当特约主持人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8月的荧屏,最引人注目的电视主持人,是跨央视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孔继宁——毛泽东之女李敏的儿子,一个在毛家的外孙辈中唯一与毛泽东有过接触的人。首次以电视主持人身份亮相在主席老家的湖南电视台,孔继宁可以说表现不凡,天生的儒雅帅气盖过了一般电视专业主持人。孔继宁主持大型专题节目和人文历史类节目看来有先天的优势和后天的文化积累,在湖南卫视的不俗亮相可以开启自己主持人事业的新天地。

孔继宁当特约电视主持人是由于一部主旋律电视片的播出。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开始播出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由孔继宁担纲主持。比之亲和自然的主持风格,人们更关注孔继宁的“特殊主持”身份。而这部大题材的电视专题是由孔继宁策划设计。选择毛主席老家的电视台宣传革命传统也有特殊的意义。
真实反映6位开国大将戎马生涯、再现历史风云的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为纪念建军80周年组织拍摄的,由湖南卫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和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八一”建军节期间分别在湖南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播出。毛泽东的外孙孔继宁先生作为特邀主持步入电视荧屏,以后辈的视角去回望开国大将们为国奋斗的历史并讲述他们壮丽辉煌的人生,本身就是节目非常大的亮点。该片将在7月30日、31日、8月1日连续三天,每日两集在湖南卫视黄金时间播出。

毛泽东女儿李敏之子孔继宁先生,出生于一九六二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参谋部,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和英国大使馆,任助理武官。现任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基会“东方昆仑”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继宁先生一直致力于弘扬爱国主义、提倡民族精神。坚持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承发扬革命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此次由东方昆仑策划 “记住历史、不忘昨天”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得到了湖南卫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2个多月中,合力打造出一部优秀的大型专题节目用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
该片以湖南籍6位开国大将粟裕、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许光达投身革命、拯救中国的风雨人生为主线,真实再现6位开国大将驰骋疆场、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纪录片以今天的视野回望父辈为国家的解放、为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以此缅怀人民解放军及新中国的缔造者,并对今天的人们有所教益和启迪。
湖南卫视摄制组兵分三路,分别前往北京、上海、湖南、广西、广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湖北、贵州等14个省市,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实地拍摄。作为一个寻访者,孔继宁先生冒着酷暑奔赴全国各地,重回大将们曾经战斗过的地点进行实地拍摄,转战近4万公里。常常在一个星期的拍摄周期里,他就要往返北京、江苏、广东、山西和陕西等5个拍摄地点。
与以往历史类电视专题片不同的是,《父辈的战争岁月》以开国大将们的后代为主要采访载体,进行历史事件、人物命运的追述,来向今天的人们真实讲述开国大将们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6集系列作品都立足历史、着眼现实,以现代的影像语言完成对6位开国大将的纪录表述。
该片还深度追溯了六位开国大将走上革命道路的内在原因。通过实地采访,节目组发现,6位大将都在早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陈赓和谭政都是湘乡东山学堂毕业的,而东山学堂云集了一批充满新思想的新型教师。在这里,他们就产生了革命的萌芽。并在以后的革命的道路上,经受了各种考验,成为坚定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的成长经历对今天的青少年,同样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陈赓大将的儿子陈知建将军2006年参加了“我的长征”活动,第一次沿着父亲的足迹,体验了当年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艰辛。在接受采访时,陈知建将军对革命前辈的崇敬溢于言表。这些大将后辈充满激情的的讲述,给采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书法家、文职将军李铎为该片题写了《父辈的战争岁月》片名,在完成司马台长城最后一场外景拍摄后,孔继宁先生也满怀壮志豪情的题写了主席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激励现在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人民的英雄。
拍摄纪录片《贺子珍》
孔继宁最敬佩自己的外婆,曾经拍摄过电视纪录片《贺子珍》。
孔继宁读小学后,德智体各方面都表现不错,毛泽东知道了很高兴,说要当面奖励他。可是由于一直忙于开会,承诺没有兑现,最终改由周总理请一家三口吃了顿饭。
对外祖父晚年的生活,孔继宁有自己的看法:“主席悲哀的一点在于他没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不懂得休息,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身边有家人,对社会上的情况也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了。”
“共和国没有给外婆一枚勋章,她去世火化后骨灰里剩下十几块弹片,有几块长在脑骨里。我觉得这跟随她一辈子的十几块弹片就是她的勋章。”
相比与外祖父之间没有记忆的接触,孔继宁和外婆贺子珍的感情更加亲近而深厚。他6个月就被抱到上海贺子珍的身边,之后每年都要与她生活一段时间。喂个奶,洗个澡,小外孙的到来,给予贺子珍孤寂的精神莫大的安慰。孔继宁指着他珍存的一些老照片,幸福地说:“只要是我跟外婆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她老人家就都是笑着的。” 孔继宁清楚地记得,他与外婆家一位工作人员的孩子同月出生,外婆就经常让人家把孩子抱来,说:“跟咱们家宁宁一块儿称一称,看谁重!”称完如果发现他比那孩子轻,外婆就不干了,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好好吃饭,直到下次再称时比那个孩子重了才心满意足。长大一些孔继宁就知道,外婆身体不好,不仅不能让外婆为自己操心,还要尽量逗外婆开心。他很会察言观色,只要看见外婆不高兴,他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博外婆一笑。有一次孔继宁发现贺子珍闷闷不乐,他就找出贺子珍从苏联带回来的西服穿上,再找根绑窗帘的天鹅绒带子系在脖子上充当领带,扮演起西哈努克亲王,还像模像样地在外婆面前走来走去。贺子珍猛然看见他,居然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外婆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一个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她是最早上井冈山的女红军和女共产党员,后来与主席一起共同生活了将近十年。这十年非常艰苦,毛主席受到排挤,红军又经历了长征,但她的革命信仰始终没有改变。”
为了拍摄纪录片《贺子珍》,孔继宁沿着外婆曾经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收集资料。历史在一份份记录中缓缓再现,孔继宁对外婆的敬意也与日俱增。
“在我外婆生过的多个孩子里,最后就活下了我妈妈李敏一人。她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在福建生下后寄养在老乡家里;后来又生了一个男孩叫毛毛,在身边长到三岁多,因为长征不能带,被毛泽覃放在了老乡家。后来毛泽覃被捕牺牲,他的妻子、我外婆的妹妹贺怡多少还知道一些下落。可等到1950年去江西找的时候,贺怡又意外牺牲了,毛毛最终没有找到。”
“红军到达陕北保安后,外婆生下了我妈妈李敏。妈妈小时候在苏联得了一场大病,当时保育院的医生说孩子不行了,要送太平间,外婆觉得这是她身边最后一个孩子,坚决不同意,最后竟然用米汤给喂活了,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吧。”
作为一个女人,孔继宁不知道外婆是怎样一路走过来的。他很小就蒙蒙眬眬地感觉到外婆的身体不好,身边的医生护士总想方设法地让她开心。乖巧的孔继宁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为外婆说笑话、陪她打牌,排遣她的忧郁。“因为只要一静下来,没人跟她说话,她就会想很多。”
但对小外孙,贺子珍从来不提过去的事情。“有时我问到一些她才说,不问从来不说。”孔继宁记得一次洗澡时,他看见外婆后背上有一个很深很大的洞,几乎可以放进自己的小拳头,就问外婆是什么,外婆说是飞机炸的,她为了掩护一个战友,扑到了人家身上……
至今让孔继宁记忆深刻的是,外婆听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兴奋,整个人都好像又焕发出青春活力了,一再跟周围人说她要出来工作。但不幸的是,1977年她中风偏瘫了,当时还不到70岁。性格刚强的她每天做康复锻炼,一有客人来拜访,就跟人掰手腕比力气,证明自己能够恢复。
1979年6月,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她也第一次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我父母推着轮椅上的外婆瞻仰了外祖父的遗容,外婆为外祖父献上了一个花圈,右边的绸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左边的写着: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体现家风塌实做事
长大后孔继宁参军了,随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毕业后到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英国使馆任武官助理。他说 :“1997年,因为母亲身边缺人照顾,我才转业回北京。”
转业后,孔继宁开始亮相媒体,但频率并不高。他的另一职务是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使他能够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更透彻的研究。经过岁月磨砺、专业研究,孔继宁对毛泽东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尤其感慨主席晚年的生活,”孔继宁说:“主席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处心积虑,但自己却很少真正享受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懂得合理休息,他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晚年生活再丰富一点,对社会上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也就会像其他人一样充分享受生活。”
因为特殊的身份,现在孔继宁成为公众人物,对此他却并不感到轻松,他感慨地说:“毛泽东外孙的身份有时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动力,让我多了一份‘不能给家庭抹黑’的责任感。”
但是孔继宁也很欣慰,因为2003年,他的妹妹孔东梅曾经担任电视片《毛泽东和他的亲属》的主持人,“毛泽东的孙辈‘触电’”在社会上引起关注,但反响很好。而且妹妹不但在业务上支持他,也从观念上给他带来不少启发。
孔继宁介绍自己的事业说:我现在做了几大块,我在深圳发起成立了”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之后成立了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公司。研究中心主要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研究其中的思想精华,发掘能够指导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论述。东方昆仑文化公司主要就是普及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和普及革命历史。这两块,一个是宝塔尖上的理论研究,可能很多老百姓不一定感兴趣,但是这一块不能丢。我们搭起了研究中心这个平台,主要联合北京地区和全国研究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的专家学者,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经常性地组织一些理论研讨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一些研究的成果。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孔继宁和他的妈妈创办了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为的是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民族精神的研究和传播。今年,妈妈参与主编了《真实的毛泽东》和《百年后的毛泽东》。《真实的毛泽东》辑录了100多位工作人员回忆在主席身边工作和生活的文章。《百年后的毛泽东》是一套研究丛书,包括《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与孔夫子》、《毛泽东眼中的人》等书。我们的中心还组织策划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书画展》。
孔继宁说,作为主席的后人,我们从他身上没有接受到任何物质财富,但是主席却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是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继续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