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赏·那一天?情深不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43:50
诗赏·那一天 情深不寿(2010-08-16 19:40:31)转载 标签:

七夕

仓央嘉措

那一天

诗歌

文化

分类:文化•传承

  《那一天》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在世廿五春秋,恍如白驹过隙。命若昙花,却诗若星辰。身居西藏之巅,本应戒律清严,但偏爱佳人,至死不渝。他心中的自己,应是如此: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悠然霸气。如佛临世间,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偏又浪漫无比,如天女降花于世。

 

  读这首《那一天》时,大声朗诵,心脏都在颤抖。读毕,怅然若失,看风逐花落,水流水逝,恍惚如梦。感受这个男人的孤独,情痴,无奈,伤悲,与悲天悯人的温柔。然后不禁感慨:这样一个情种,竟然是个修行的佛。

 

  抑或,挣扎于怎样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佛,才能痴情如斯,痛苦如此。

  有的人确天生与众不同,也许他来到这个世间所经历的种种,就是他注定要历的劫。

 

  他家世代信奉婚姻自由、不忌婚娶的红教,而转世灵童身份揭晓入住布达拉宫后,达赖所属的黄教却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偏偏这人,又是百年难遇的痴情种子……如果了解了他曾如此向往爱,在禁锢的环境中,仍挣扎地追求着,再去读他的诗,就会明白更多。他禁不起风吹草动的政治斗争,只是个不成功的活佛。却是个有血有肉,把灵魂写到诗里的人。只是当时的他,被推上圣坛,爱不能语,念不能见。

 

  他没有办法选择,但他决定背叛。他的背叛决绝而果敢。对藏传佛教来说,仓央嘉措确实是个叛逆者。但每读他的诗,我都觉他叛逆,是叛逆世俗,而非叛逆佛。他的灵根深种,与多情风流,俱是闪耀无双。不是深悟禅机而又情浓不化的人,怎能口吐莲花令人心颤。

 

  他也写出这样的诗句:

  须弥山王居中央,稳若磐石不动摇。日月围绕恒转旋,不曾迷途错方向。

 

  何等恢宏沉稳,大定境界。仓央嘉措所达到的此般境界,绝非世俗之人所能想见,而他那些关于男欢女爱的诗句和他的所作所为,无论如何和如此境界似乎都不是一回事。禁锢与自由,一个人,怎能把这两者都做到极致?弱冠活佛的心中,世间很多事,其实未必真如我们所想般界限分明。界限只存于我们分别的心中,而在没有分别的心里,一切都自然相通。天地涵纳阴阳万物,一切存在都自然而平衡。只有在人的心里,才有了这样那样的区别,这样那样的不同。也就有了非左即右的执著。

 

  任何一种宗教都需要无比的虔诚与内心的圣洁来支撑,需要信仰者全心的投入与坚定。在这一点上,爱情与之等同。某种意义上讲,爱情既是一种宗教,和信仰。

 

  再读遍《那一天》:“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

 

    不解为何如此震撼,让纠缠着的不朽灵魂和咆哮而出的沉重压抑附于其上,却又彼此飞扬?大概,当爱与宗教接轨之时,便是爱在尘世和肉体中死亡之刻。而超越的爱,会赤裸裸地撞击每个麻木的心灵。

 

  用墨写下的字迹,一经雨水就洇湿了。没能写出的心迹,则是想擦也擦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