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吉林洪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5:10

三问吉林洪灾

如果当地政府能合理安排泄洪时间与流量,并及时将紧急疏散的信息告知民众,而当地中小水利工程亦能得到正常维护,这场灾难或可大大减轻

《财经》记者 高胜科

  7月28日上午9时,村民管弘被洪水推上了邻家的屋顶,已漫至屋檐的洪水让他的耳朵里塞不进其他声响。他奋力向上爬,抬头间,看到瑟瑟发抖的大黑——邻家的一条狗。

  骑在邻家屋脊上,阴冷、饥饿,伴随着求生的欲望,他与怀里的大黑共度了十多个小时。他曾几次向不远处的警察求救,最终自救上岸。

  这是发生在吉林省中东部永吉县口前镇镇西村的一幕。自2010年7月下旬起,吉林省连降3次特大暴雨,省内7个市州、13个县城降雨强度创历史纪录,第二松花江流域13条河流全线告急。

  据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截至8月6日,省内受灾人口达512万余人,倒屋8.17万间,损坏房屋1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51亿元。灾情以省内第二大城市吉林市为最重,其中距离吉林市25公里的永吉县为重灾区。

  永吉县城,东南较高,低洼的西北半城受损严重,大量房屋夷为平地,树木连根拔起,火车脱轨,水电、通信和交通在水灾当日全部中断。该县半数以上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总收入的15倍之多。

  洪水被当地水文部门定性为1600年一遇。

  朝阳水库防洪了吗?

  永吉县取意于“永远吉祥”,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地方志将此地尊为满洲“龙兴之地”。经过县城口前镇的主要河流——口前大河由五里河、西阳河、春登河以及四间河等水系汇聚而成。

  此次水灾,位于五里河上、距县城30公里的朝阳水库被灾民指为罪魁祸首;而地方水利部门则认为这座水库的科学调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下游。

  朝阳水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总库容1630万立方米,汛期限制库容600万立方米(留出1000余万立方米防洪库容),为永吉县所辖三个中型水库之一。此前,这座水库少有全闸泄洪的经历。据朝阳水库管理处人士称,该水库泄洪是由吉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调度,日常管理则归属永吉县水利局。

  洪水是在7月28日凌晨到来的。村民称,凌晨四五点时就听到附近的口前大河“动静不对劲”。村民认为,28日水灾最重时,朝阳水库泄洪与暴雨洪峰汇集,加剧了灾情,“如果水库提前一段时间泄洪,本不会加剧下游受损程度,水灾或可避免。”

  以上说法不止蔓延于民间,永吉县水利局一领导表示,当地官员也有私下问水利部门“朝阳水库是否被放干了”。

  据吉林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至朝阳水库泄洪的调度令,朝阳水库泄洪前后共调整三次,时间分别为7月28日的8时40分、9时30分和10时8分,泄洪量分别为100立方米/秒、200立方米/秒和420立方米/秒。

  最后一次泄洪时,水库开启了全部溢洪道。吉林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8时40分之前也在泄洪,但是量非常少。

  吉林市水利局副局长林雨坤说,决定将泄洪洞全部开启,是因水库告急,为防止水库发生溃坝危险。但根据地方政府公布的系列数字可以计算出,9时40分水库“第一次告急”、10时08分水库“第二次告急”时,朝阳水库约三分之二的防洪库容都还在“闲置”中。

  朝阳水库大坝为土坝结构,且10年来未有全面维修。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水利专家解释说,土坝结构如果蓄水过高,容易造成溃坝。在当前情势下,指挥人员为了不承担溃坝责任,会尽可能要求多泄洪。

  经验不足也可能造成指挥部门在洪水来临时过度泄洪。“很多领导以为,超汛限就太严重了,太危险了,包括我们市领导就说,‘不行,必须给我控制在汛限以下’。”吉林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当强降雨时还控制在汛限以下,如果错峰不合理,下游就会出问题。

  当地百姓认为朝阳水库洪峰与其他几条河流洪峰没有错开,是导致县城灾难加剧的重要原因。而林雨坤对《财经》记者解释说,其他几条河流洪峰出现在永吉县口前镇的时间为当天10时,而朝阳水库首次泄洪的大水出现在口前镇为当日18时,错峰时间达八个小时,“我们是合理科学调度,才让永吉县半城淹没,否则就是全城遭殃了。”

  按照这一说法,泄洪洪峰10时8分从朝阳水库出发,18时抵达口前镇,30公里距离居然走了8个小时——这几乎仅相当于正常人散步的速度。

  “这个速度确实太慢了。”前述水利专家说,除非这30公里的河道湾道很多、坡度很小(事实上,从朝阳水库下游到口前镇,落差超过100米),同时存在河道过于狭窄而阻碍流速的河段。

  还有一个数字可资比较:洪峰从长江三峡水库走到洞庭湖,速度为18公里/小时,这是上述朝阳水库洪峰速度的5倍。

  当地还流传一种说法:此次朝阳水库泄洪时,阀门因为年久失修等原因,在开启后放不下来了,导致持续大泄洪。永吉县水利局一位领导否定了这种说法,“阀门能开启,自然能合闸”。

  而前述吉林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则解释:“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受水压影响。在水位较高的时候,阀门很难提上来;一旦提上来,又很难再放下去。”

  灾后的8月7日,《财经》记者在朝阳水库目测,由于遭泄洪时猛烈冲击,库区下游几十米的河道被冲开达上百米,距大坝几百米外的一座桥梁仅剩一段。水库下游的河道附近,即使处于高地的民宅亦遭损毁。

  紧急疏散时间差

  永吉县境内,共有饮马河、岔路河、鳌龙河与温德河四条主要河流,7月28日全部出现险情,其中饮马河河道多处发生塌岸、片堤险情。

  此前两天,7月26日下午,永吉县气象局发布信息,在此后3日内将有一次强降雨,预计部分乡镇降雨量可超过100毫米。受技术条件限制,当地气象部门很难预测出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官方称,27日16时吉林市气象台通过手机短信向全市气象灾害信息员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我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谁也想不到会来这么大的洪水。”永吉县灾民抱怨他们在水灾前后并未收到紧急疏散的相关信息。他们觉得,如果疏散及时,镇内村民及早转移,灾情可直接减弱。

  永吉县委一领导表示,当地防汛应急预案分三步:事前疏散和转移百姓、水灾时搜救百姓和排洪抢险,以及灾后安置百姓。

  在吉林市水利局下发朝阳水库的三份泄洪调度令上,《财经》记者看到上面均写有“请水库下游有关县区做好防范工作”字样,但发函时间与泄洪时间相隔很短,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泄洪时间与发函时间仅相差10分钟,第三次泄洪时间与发函时间仅相隔8分钟。

  前述吉林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解释说,吉林市对于泄洪有预通知,即在泄洪前一段时间内通知下游准备,然后才下达泄洪调度令。这是为减少百姓损失、使其有充足时间准备撤离的一个措施。但这次情况过于紧急,“我们就省略了预通知这个环节,直接下达泄洪调度令了”——这也是被允许的。

  吉林市水利局副局长林雨坤则表示:“疏散百姓由各个地方来安排,我们照顾不过来。”

  “疏散工作不好做,一些村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种大水,轻视水情,因此不愿丢弃老宅,舍命不舍财。”上述永吉县委领导说。

  截至8月8日,地方政府公布水灾造成39人死亡,31人失踪,400余人住院。

  当地民众对上述死亡人数亦存疑。一位当地退休村干部称,在开发区口前村、镇西村以及口前镇的老街、下达、官马等村,他能确认的遇难者就超过39人——他向记者列数了30多位死者的名字或者身份。当地村民表示,他们所在这块区域还不是最严重的。

  一位当地官员也承认,实际遇难人数可能更多,统计工作尚未完成。

 小型水利工程隐患

  这起特大洪水,也让重灾区永吉县成为剖析吉林省水利问题的注脚和范例。截至8月4日,吉林省共有51座中小型水库被毁坏,各类水毁工程直接损失达137.8亿元。

  林雨坤认为,在水灾中扮演主要肇事者的就是小型水库,而大中型水库因近年来的除险加固工作,解除了一些忧患,相对抗洪能力尚好。

  水灾还暴露出中小河流以及支流治理滞后的问题,其主要掣肘是由于资金匮乏。

  永吉县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洪涝中可谓全线告急。由于缺乏泄洪预防意识,不少中型水库在水位超过警汛线方才泄洪,给下游防汛造成极大压力。多个小型水库险情频出,而塘坝则出现崩库现象,加大了洪水的破坏力。

  《财经》记者获取的一份永吉县呈报上级单位的《情况汇报》显示,这次洪水冲毁桥涵1006座、小型水库20座、塘坝386座——永吉县共有小型水库70座,塘坝841座。

  塘坝的水容量仅为万余立方米,但其处于山区内的农田密集处,间隔距离较近,以致在洪涝中易发生“串库”现象,即上游塘坝崩库,水流汇集到下游,使得下游塘坝崩库,引发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

  至于堤坝及河道,多处被人为破坏,以致水土流失严重,堤坝面积缩小,抗洪能力减弱。永吉县水利局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东北少有极大洪涝灾害,村民防洪意识不强,由于农业大省种植稻田的需要,近年来堤坝上游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而堤坝上亦被村民农田或民宅挤占。

  距口前镇不足1公里的西大桥附近,有一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拦河坝,河坝上可以看到新建的各式住宅。

  最大的困扰,在水利部门看来仍是资金匮乏。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在东北地区经济排名靠后;永吉县现今是吉林市所辖地区惟一的县,其他县均已升级为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