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台孔子 就先抬抬季羡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8:10
季羡林台孔子,就先抬抬季羡林
作者:李大苗
报道说,季羡林老先生叮嘱张艺谋,要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把孔子抬出来。这惹得坊间好是一番争闹,国学者欣欣然,反儒者嗤嗤然,两立之势,看起来难得“中庸”。我以为,争论的要害有差,因为首先是抬还是不抬的选择,然后才是抬谁或者不抬谁的比较。既然关注的焦点不在抬否,而再抬谁,那就是中国人民一定要找个什么东西抬着才有习惯上的舒坦,至于抬的是啥,多半就是政治时令了。
我在想象奥运会上孔夫子的形象,两只手背在后面么?那临风之态,深衣裙带飘飘然;或许一只手高悬前方,伟大领袖一样为全人类挥出航程?幻然听得一声:“全世界人民从此和谐起来了!”喷薄似煎饼,回荡若葱香,世界文明在中国不假,中国文化在山东更真;其实,孔子本来还是挺文艺的,读《论语》后才方知老人家从瞽人学得一手好琴瑟,对乱世也有“二泉映月”般的哀肠。不过,阿炳拉的是胡家之琴,夫子拨的是华夏正曲。
季羡林老先生“抬孔子”的理由很简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不是根本的理由,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依然不是根本的理由。真理由是当下的世界太闹腾,所以需要“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我们这个"和谐"的概念,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说到这里,借用报道记者的实录:“季老平静中带着喜悦与自豪”。
在另一个场合里,季羡林老先生还说到过:“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时至令天,我们又提出‘和谐’这一伟大的概念,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不要斗争。”这口吻,听起来颇浓有“教化”的谆谆,比“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言,世不习“和谐”,万国点油灯,这样的悲惨算是笃定了。
我是属于把夫子称作“老二”那一拨的,长期也对“和谐”保持高度疑惑,加之对这等福音如何传播给洋夷有些许兴趣,也就知道鸟语里也能叽喳等意的词调。其实,稍许留个心眼即可想到,若洋夷语系里毫无此类知觉,仅仅滚烫在汉语里的这个精髓,又如何能让世界人民去理解呢?若则,这等珍贵的“伟大礼物”,大致应归于“匪夷所思”的词类。
的确,英语中至少有一个harmony对应着“和谐”。其毫无汉语借音的迹象,断定当和汉家国学无关。再查,这个词在中古英语中就有,发音相似拼法有差,是armonie。而这个armonie自法语转口,出自拉丁语的harmonia。再追溯,其原形是古希腊的harmos。算起来也有两千年以上的沧桑,即使不古于春秋之踉跄,也未必晚于战国之哀怆。
Harmony,作为名词,其本意有顺和、一致、调和、适合与呼应的语意,分明与“和谐”顽症一致。而且,Harmony也用作表述音乐的甜美与悦耳,旨在形容合奏、和弦与音调,乃至乐曲的格调。无疑,Harmony不仅仅关乎人的精神感受,其对事物的贯通性和评价的一致性说明,Harmony也关心在价值评估上,也更是人文哲学的整理和逻辑的抽象。
原来如彼,所谓“和谐”,不单是中国文化之精髓,还是西方文化之灿烂,并非中国传统之独享,更是西方文明之大观。如同“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一样,“自古以来”西方也崇尚“和谐”。而且作为“伟大礼物”,雅典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始馈赠给了人类,从爱琴海送到阿尔卑斯山,从高卢送到泰晤士河岸,从罗马送到君士坦丁堡,再回送到佛罗伦萨,直至以文艺复兴馈赠出了一个人类新时代。
想起来也很有意思,古希腊,人家既是正版的“和谐”,也是原装的奥运。季羡林老先生总算是留学欧洲N多年,没吃过“和谐”,还没见过“和谐”跑么?人家从文艺复兴一路跑来,引领全人类日新月异,改天换地。唉,季羡林先生也真是,以为咱们自己有多冤,就断定别人有多蛮,相信咱们自己是泱泱上邦,外夷就必定是魑魅魍魉。
当下,一“孔”之见就掂着小天下,季羡林老先生算是出类而拔萃了。身修得矍铄,家齐得大噪,国治得小康,豁了去了,当立马摆平天下。“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听听季羡林老先生的这段苦心,拯救人类的灵魂不说,还要虔诚地拯救上帝。奥运开幕那天,孔先生的航天器若晚点,中华文化,说不定惟有季先生这盏应急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