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凭什么帮孩子选择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8:56
父母凭什么帮孩子选择未来?
这是一个湖南大学数学博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主任王能教授那里听来的,王能是我们多年的好友,他在美国金融领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学者,在美国相对成熟的金融研究领域要想有所突破对于很多学者来说都很难,他的优秀在于他总是能够找到突破点并且建立模型去证明,每年他都会在美国金融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很多文章。

作为一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华人学者,每年给他写信的中国学生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北大、清华、人大等等中国最高学府的优秀学生,信的大体内容都是:……读了您的一篇文章,觉得……之后就是介绍自己的优秀以及自己如果能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就会……经常收到千篇一律的来信的确比较难处理,因为每个学生的成绩都非常优秀,每个学生的背景故事听起来都一样辉煌,很难从一封信或一份申请材料中判断一个学生是否真的适合金融学科的研究。因此,在收到这样的来信之后,王能有时会给学生返回一个简单课题,这个课题通常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或提供一些解决思路。有些信石沉大海,有些信几个月后有了回复但是学生建立的模型完全不对路。去年他收到了来自湖南大学一个在读数学博士的来信,信的开头和其他学生的一样,但是这个博士在信中对他文章中所用到的一个模型有一些新的想法,他觉得有些不同,于是将手头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发给这个数学博士让他建立数学模型,没想到这个数学博士第二天就给他回信了,而且建立出来的数学模型完全对路。王能如获至宝一样地开始跟这位数学博士联络,最终把他邀请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每天指导他学习工作。王能手头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每一个课题都有可能对他所研究的金融领域有所突破,由于受自己的时间限制,每年能将这些课题建立模型研究最终发表成为文章却很有限,按照王能自己的话说,有了这位数学博士帮忙,他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50%,他们俩一起合作有望每年能够发表更多文章。

在聊起这个数学博士的故事时,王能也非常惋惜地提到很多来自中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考试成绩一个比一个优秀,但是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弱,在申请金融专业的时候很多学生其实还不知道金融究竟是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很多中国学生来到美国学金融工程专业,来了之后才发现金融工程与自己想象中的金融其实不一样。王能希望能为中国的学生多做一些事情,于是在去年接受了上海财经大学的聘请兼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往返奔波于中国与美国之间。

听完这个故事,有几点思考与父母们分享:

1. 有所作为、无所作为、错误指导

每个父母都希望为孩子多做一些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花一些功夫,中国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在全世界都有名。父母多为孩子的教育做一些事应该好过让孩子放任自流。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时候无所作为其实好过错误指导。湖南大学的这位数学博士家在农村,父母没有太多文化,在孩子的专业选择上帮不了什么忙,与那些帮孩子选择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的父母相比,他的父母实属无所作为,这位博士只能凭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数学,歪打正着的是大家趋之若鹜的金融专业其实非常需要的是数学功底,而很多在父母的指导下选择了热门专业的孩子其实没有这个天赋、不具备这个能力、也不可能在这个专业领域有所作为。

由此也想到了中国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上的投入,从抬头翻身培训到少儿MBA培训,每一年龄阶段的每一种课程父母都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及时间,的确是有所作为的,可是这些有所作为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当父母投入了这么多金钱和时间之后究竟期待孩子有什么样的不同?当最终教育出来的孩子和父母的期待不同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孩子?

2. 父母凭什么帮孩子选择未来?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在帮孩子选择孩子的未来,父母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轨迹。作为父母,我们凭什么帮孩子选择未来?我们怎么能够判断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真的是为孩子好?父母帮孩子选择了国际贸易专业,等孩子毕业后贸易专业毕业生泛滥,孩子找不到工作;父母帮孩子选择了金融专业,孩子毕业后赶上金融危机,工作难找;父母帮孩子选择会计专业,孩子毕业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当会计……

父母究竟是否有能力判断这个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会走向哪里?父母对于孩子未来要生活的20年后、30年后的世界究竟了解多少?全球化、多元化是一个几乎不可逆转的趋势,父母所接受的教育是否能够理解那样一个世界?

3. 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教育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让自己更有判断力;除此之外,父母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主导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判断,毕竟孩子最终将要自己去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在那个时候,父母想帮忙也会力不从心;父母需要留心观察孩子究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保护孩子的爱好,让孩子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父母应当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多提出开放性地问题,鼓励孩子思考,多给孩子提出一些挑战,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需要花时间与孩子进行有益地交流,不是单向的训导与传授;父母需要培养的是在身体、认知以及情感方面都健康发展的孩子。

 失败的父母在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一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失败的父母,作者将失败的父母分为了几类,这几类父母在我们身边其实都很常见,现摘译其中的内容让父母学习探讨。

第一类:直升飞机

对这类父母来说,爱孩子就等于围着孩子转。他们一直守在孩子身边,一旦发现孩子遇到困难就立刻挺身营救,他们一直在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尽力帮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些“爱”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在帮助孩子扫清成长道路中的障碍,而正是这些被父母深爱的孩子在离开家进入大学的头十八个月里逃学旷课无所事事,因为他们需要“整理一下大脑”。这些孩子没有为生活中的挑战做好准备,他们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学习机会被他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剥夺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直升飞机型的父母通常被其他人视为榜样。他们无法忍受孩子受到伤害,因此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解救孩子。但是真实的世界不是按照这种规则运行的,交通罚单、过期账单、不负责任的人、身患重病,这些事以及其他的很多事,不是每件事都能有人解救我们。直升飞机型父母没有让孩子为这样一个真实世界做好准备。

 

第二类:轰炸型直升飞机

这类父母是直升飞机型父母的升级版,他们不仅仅是围着孩子转、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如果有人要让他们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便会采取任何可能的行为炮轰这些人。

这些父母渴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没有挣扎,没有痛苦,没有失望,没有麻烦。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课外活动丰富、获得各种奖项,同时这些孩子犯的所有错误都会被他们的父母掩盖。这些父母会说:“这个世界竞争太激烈,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拥有一切优越条件,他们年轻时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不应该阻碍他们将来的发展。”

这样的孩子学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取得成功,更可怕的是他们学会了在失败的时候抱怨他人。这类父母不仅仅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还会以各种方式攻击对他们的孩子有益的教育系统、机构及个人。

实际上,当这样的孩子开始工作以后就会遇到麻烦,因为雇用这样孩子的公司不会在意孩子在学校时的完美形象、优异成绩,而更在意孩子通过努力奋斗而形成的性格和态度,当然公司也不会畏惧来自父母的压力。轰炸型直升飞机父母通过这种过激的保护方式恰恰害了孩子。

第三类:教官型父母

这一类型的父母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对孩子吼的更多、管的更多一定是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这些父母说:“孩子需要被驯化,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些父母几乎每时每刻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当这类父母跟孩子说话时,通常很居高临下,也会用命令的口气,如果孩子不想照做,这些父母一定会想办法让孩子照做。可是,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需要自己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做一些很可怕的决定,让他们的父母极其失望。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孩子从来也不需要思考,教官父母会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他们总是被命令来命令去的,因此他们十分依赖父母。

另外,当这些孩子到十几岁的时候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朋友的影响,因为在他们小时候犯错误的成本很低,而他们没有任何机会做决策,总是在听父母的话,等到十几岁的时候,他们不再想听父母的话了,但又不会自己思考,于是他们只能听朋友的话,这些朋友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父母几乎无法控制的。

 

第四类:放任型父母

可能是听了太多为人父母的建议,有些父母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他们决定采用“放养”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是接受了一种理论认为孩子生来具备约束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别干预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孩子最终会成长为成功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应当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维持这个关系比教会孩子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更重要。还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而感到内疚,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想责备孩子。还有一些父母则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了,也不想再努力尝试,只想顺其自然。

这类父母其实是误解了为人父母的职责。爱孩子的父母是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有生存能力的人。这需要父母思考,需要父母做充分的准备才能实现。

读后总结:

1. 每时每刻都保护孩子并不等于爱孩子。

2. 说教不能让孩子学会思考。

3.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4. “放养”是在一定行为界限内的。

 

 

 

 

 


 

孩子的感情很脆弱老大和老二都非常喜欢喝牛奶,每天早饭的时候我总是等他们吃完其他东西之后才把牛奶拿出来给他们,我总是担心他们会先喝光牛奶填饱了肚子,其他的东西就吃不进去了。

一天,我和老大、老二一起吃早饭,看着老二快吃完了盘里的东西,我就去厨房取来了他的牛奶,这时老大对我说:“怎么没有我的牛奶呢?”我说:“你现在也想喝吗?”老大回答:“想呢!”我又去厨房取来老大的牛奶,把牛奶递给他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眼眶红红的,强忍着泪水问我:“是一起取来太麻烦了吗?”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他的话,在一旁的姥爷突然笑了起来,边笑边说:“你这孩子,这点事这么伤心呢,哈哈!”我拉着老大的手很认真的看着他说:“妈妈先取来弟弟的牛奶是因为他快吃完了,妈妈看见你的盘子里还有很多吃的,想等你快吃完了再取你的牛奶。”此时,老大已经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一直不停伤心地问我:“为什么不能一起取来呢?是太麻烦了吗?”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父母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喻十分经典,“第二个孩子和第一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情人与老婆之间的关系。父母的角色就像是背着老婆找了情人的那个老公,这个情人被堂堂正正地请回了家,老公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给了这个情人,还要求老婆也要照顾好这个情人,对情人好,和情人一起玩……”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对于父母来说的确很难。

看着老大伤心的样子,我真的很心疼,我十分理解他的心情,对于姥爷来说,为这点小事这么伤心真是很可笑,可是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一件天大的事。在他心中,我这个小小的动作意味着“弟弟比他重要”,意味着“妈妈只想着弟弟没想着他”,意味着“妈妈太不公平”……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所有的解释再有道理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拉着老大的手,我默默地看着他,等他逐渐平静了,我对他说:“把你和弟弟的牛奶一起取来一点也不麻烦,妈妈今天没有取你的是因为弟弟先吃完了饭,如果你先吃完了,妈妈也会先取你的牛奶。”老大眼里泪光闪闪的问:“如果一起取呢?”我说:“如果一起取也可以的,但是妈妈不想让你们光顾喝牛奶,喝饱了肚子就不想吃别的好吃的了。”

老大开始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循环追踪式提问:

“如果光喝牛奶呢?”

“光喝牛奶不吃别的东西营养不全,你就不能长的很高很强壮了”

“如果一直一直都低低的呢?”

……

在终于回答完了循环式的提问后我说:“现在,你还有很多好吃的没吃呢,快吃吧!”老大看了看放在手边的牛奶,开始继续吃饭。姥爷看我如此认真地对待这件事也不再笑了,转作安慰老大:“妈妈很疼你的,下次妈妈知道给你们一起拿了,不伤心了啊。”

其实老大在那时并不想喝牛奶,长久养成的习惯让兄弟俩都知道牛奶是吃完早饭之后才喝的,只是在那个时刻,他需要一种同样受“重视”的心情。

孩子心里的那个世界和成人的完全不同,孩子心里有他们认为的最重要的事,这些事在很多成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但是这些事已经足够让孩子感情崩溃,心情很糟。理解孩子内心的那个世界对于成人来说其实很难,因为经过若干年的锤炼我们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刀枪不入,对于那个脆弱的心里究竟能承受什么已经没有了概念。当孩子为一个很小的事伤心欲绝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取笑孩子,要表示理解(即使当时你可能并不理解),要帮孩子分析前因后果,要让孩子知道他/她的伤心是有道理的,并不是无理取闹,但同时让孩子明白,以后遇到相同的事应该有怎样的心理准备。如果孩子伤心的时候,旁边没有支持的声音,只有取笑甚至谩骂,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孩子会怀疑自己的感受,孩子会不明白自己的心情,孩子会被强迫适应成人的心理世界,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人理解他/她,孩子也很难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社会情绪学习(Social-Emotional Learning)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其中情绪学习(Emotional Learning)是孩子获得认识及控制情绪的能力;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是孩子掌握成功与他人交往的原则及技巧。通常孩子只有掌控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但是情绪学习与社会学习总是会同时进行,比如在让孩子处理矛盾的时候即需要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绪也需要孩子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孩子身边的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与孩子在一起的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影响孩子进行社会情绪学习,也就是说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在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掌控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婴幼儿是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尤其是现在,与其说是获取信息或听从其他人的观点或价值观,不如说是坦言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以及和别人交换自己的思想。当年带老大去海淀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时候,专家们不仅介绍使用过杜曼教学法,同时还建议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孩子实施早教:

1. 让孩子看图片,父母用一摞图片以每张一、两秒的速度闪过,同时告诉孩子图片上是什么。这种“闪卡”训练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能够更好地刺激孩子大脑发育。

2. 孩子还不会玩玩具的时候,由家长玩,让孩子看,孩子看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怎么玩。

当父母听到这种建议的时候通常都会认真对待,因为这些建议听起来都有很合理的解释,而且又都是从专家口中说出的。

那么这两种早教方法所基于的理论是什么呢?

1.“闪卡”训练方法所基于的理论是孩子的大脑需要接受刺激(stimulation),孩子大脑接受的刺激越丰富、信息量越大,大脑发育就会越迅速。“孩子的大脑需要刺激才能更好的发育”这个理论是已经经过很多专家学者论证实验而得到的结论,没有什么争议。问题在于什么样的刺激是对孩子大脑发育最有益的?

“闪卡”是不是对孩子大脑发育最有益的刺激方式?

美国几位婴幼儿研究学者 Kathy Hirsh-Pasek, 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 和 Diane E. Eyer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题为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 Cards(《爱因斯坦从未使用过闪卡》)的书。
三位学者把几十年来婴幼儿研究领域所作的各种实验得到的结论通过这本书摆到了父母们的面前,用科学事实和数据证明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玩就等于学,孩子的大脑在玩的过程中是如何发育的。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父母们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育儿专家成了一个特殊职业。70年代,类似《365种让孩子更聪明的方法》,《培养天才少年》等类型的书充斥了美国的市场。婴幼儿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商业人士部分截取利用后作为了推销产品的手段,一时间各种图书、闪卡、DVD也纷纷上架,商家用部分研究数据来说服父母用某种产品或方法就能造就天才。80年代,David Elkind博士给人们敲响了警钟,The Hurried Child: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 (《萧瑟的童颜:揠苗助长的危机》)一书引起了婴幼儿研究领域以及父母们的关注,让美国混乱的早期教育市场开始逐渐冷静下来。

中国目前的早期教育市场实际上就是美国70年代的翻版,那些在美国已经失去市场的书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一些中国的所谓“早教专家”也就基于一些陈旧理论或错误理论开始给父母们做“科学”育儿指导。

2. “让孩子通过看家长玩玩具而学会如何玩”所基于的理论是孩子是通过成人的传授来获得知识或技能的(instructionism)。然而,Jean Piaget(1896-1980)作为早期教育“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鼻祖”很早就提出了孩子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后来包括Seymour Papert在内的很多学者都成为了“建构主义”的积极倡导者。

究竟婴幼儿是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呢?

Jean Piaget给婴幼儿教育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后期人们研究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以及思想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他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她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他/她很固执,不会轻易接受成人的想法。但这并不是说孩子的想法是固定不变的,他/她的想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同时知识和技能也是由他/她自身拓展和提升的。这实际上是建构主义的主要思想。对于孩子来说,各种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传授获得的,而是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互动、通过各种经历,也就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建立的。比如父母告诉孩子不要碰电源,电源很危险,孩子就要碰;父母告诉孩子不要摸暖气,暖气很烫,孩子就要摸;父母告诉孩子不要在床上蹦,掉下来会摔着,孩子就要蹦等等。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呢?因为孩子不想直接接受成人的观点,总想用实践去检验,只有通过实践孩子才能建立自己的观念:碰过知道危险、摸过知道烫、蹦过摔下来知道疼。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孩子获取知识的一个普遍过程,孩子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个体,他/她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单纯听从父母的教导。当然父母不能让孩子用生命或健康作为代价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保证环境的足够安全比苦口婆心地制止更重要。

我们的早教专家“让孩子看父母玩玩具”所基于的理论就是传授知识。中国目前整体的教育体系都是采用传授知识的方式在教育学生。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不需要太多思考,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记忆。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也不能期待这些早教专家会理解和接受建构主义的思想。

我个人是建构主义的追随者,尤其是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如果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成为主导,按照他/她自己的意愿不受约束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孩子的大脑就会得到充分的刺激和充分的发育。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学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传授也好、建构也好,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获取知识和技能,最终采用哪一种方法教育孩子完全取决于父母的价值观。

最后,译Edith Ackermann关于建构主义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请父母们思考:

教孩子正确的做事方法帮他们发掘潜在的能力没有什么错;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知识也没有错。只是当世界观不同、价值观冲突、或某些“不受欢迎的观点”在周围一直存在时,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些最简单的问题:“我们是谁?有什么资格告诉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凭什么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更好的选择?什么应该改进?”这些问题在多元文化、多种价值体系共存的社会中尤其重要。

 

孩子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EDUCARER @ 2009-7-24 8:48 阅读(5753) 评论(10) 推荐值(155) 引用通告 分类: 早教理论

在讨论孩子学外语的最佳时期和方法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介绍孩子大脑发育过程和语言习得过程之间的关系。

神经学专家Lise Eliot博士在介绍婴幼儿大脑发育过程的书中提到:语言是由大脑中一个独立的神经元控制,就像电脑中的插件一样,这个“插件”使得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对于孩子来说,早期的语言环境以及练习是促进这个“插件”发育的因素,同时也是掌握任何一门语言的关键。大多数孩子出生之后,周围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就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孩子一岁以前,这个语言“插件”就会被他/她所处的语言环境逐渐定型,从而形成了孩子特定的语言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发育就是大脑发育成熟的自然产物。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孩子所掌握的语言取决于他/她本人的语言经历。任何一个孩子如果从一生下来就被寄养在其他国家,接触其他语种,他/她最终的语言表达跟这个国家的人不会有任何区别。

研究者通过对婴幼儿大脑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能够辨别母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区别,但从孩子六个月起,这种能力就开始弱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一直处于一种单一的语言环境之下,孩子的大脑对母语各种音节的敏感性不断提高,对其他语言的敏感性就必然要被弱化。

虽然孩子对其他语言的敏感性在弱化,但由于他们的大脑还处于变化的阶段,一旦他们身处另外一个语言环境中时,立刻就能重新产生对新的语言的敏感,而成人是无法做到这点的。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说第二语言的时候发音很准确,而成人无论怎么学都会有口音的原因。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对在美国居住的中国及韩国移民做了一个实验。这些参与实验的人需要听几百个英文句子,在听到之后回答这些句子听起来是否正确,这些英文句子中有一半是有语法错误的(这些用来测试的句子语法十分简单,一个六岁的美国孩子基本都能回答正确。),研究人员根据他们判断的正确性来给予分数。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人的分数只跟他/她最初移民来美国的年龄相关,而与他/她参加的语言培训的多少、居住美国的时间长短没有任何相关性。只有在七岁之前移民到美国的那些人能够做到和美国人得的分数一样—几乎没有什么错误。这个实验同时还得到另外一个结论,参与实验的人移民来美国时的年龄越大,分数越低。十七岁之后移民来的人分数是最低的。

实验结论表明:孩子的大脑在六、七岁之前都具备很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尤其是语法规则。而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无论学得多么努力在使用第二语言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发音的问题以及语法问题--。

根据这些实验以及研究我能给父母们提出的建议:

1.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学习第二语言,应该开始的越早越好,如果等到孩子上小学之后到学校再开始学习已经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这一代人学习英语都是从上小学或初中开始的,由于已经错过了语言的敏感期,因此学起来很不容易,再由于教师水平有限,导致英语学习只能为考试服务,实际的外语交流能力很弱;

2. 孩子对于语言的敏感性比成人要强很多,在早期给孩子多种语言环境不会影响孩子母语的习得,在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小女孩,由于血统比较复杂,家里常用的语言有四种,小女孩两岁多可以听懂四种语言并且与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对话,没有混淆;

3. 孩子语言的习得过程是大脑发育的自然过程,如果父母给孩子创造了相应的语言环境,孩子不用通过任何培训就能够学会任何一种语言,用死板的课程让孩子学习语言不仅效果不好,还会降低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

4. 一定要让孩子接触纯正的外语,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如果开始接触的外语不纯正,后来想要纠正也会很困难。

5. 至于创造语言环境的方式,如果在国外居住当然就不用说了;如果在国内,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请外籍家庭教师每天来跟孩子玩耍、交流;一般的家庭可以选择送孩子去国际幼儿园或双语幼儿园,幼儿园必须配备有外籍教师或发音纯正的外语教师,让孩子每天都有接触纯正外语的机会,只要孩子有机会接触到这个语言,学习就成了一个自然的过程;

6. 不要试图通过让孩子看外语电视节目或录像来给孩子营造语言环境,语言是通过对话交流产生的对大脑的刺激而形成的,电视或录像这种单向的信息输入方式无法刺激孩子大脑中语言“插件”的发育。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解答一些父母的疑惑,对于想让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父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