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神经学的提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6:55

第五章 互联网神经学的提出
作者:刘锋    发布时间:2009-1-8
本文首发在2008年1月3日科学网的博客中,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325
我们在第二章中指出,互联网最终将进化成一个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组织结构,本文将列出到2009年1月已经被发现的13个相同点,
互联网与人类大脑结构进行对比将形成一个新的科学领域-------互联网虚拟大脑神经学(Internet Virtual Brain Neurology),简称互联网神经学,IVBN.      互联网神经学是互联网进化论的延伸。只有我们列出足够多的对比项时,才能同时揭示互联网与人类大脑的秘密。

一。互联网与人类大脑对比表(暂时列出前13个)
序号
人脑结构
研究进度
互联网虚拟大脑
研究进度
对比时间
1
感觉系统
深入
互联网虚拟感觉系统
初步
2008.5
2
视觉系统
深入
互联网虚拟视觉系统
初步
2008.5
3
听觉系统
深入
互联网虚拟听觉系统
初步
2008.5
4
运动系统
深入
互联网虚拟运动系统
初步
2008.5
5
大脑皮层
深入
互联网虚拟大脑皮层
初步
2008.5
6
记忆系统
深入
互联网虚拟记忆系统
初步
2008.5
7
神经元
深入
互联网虚拟神经元
初步
2008.5
8
神经纤维
深入
互联网虚拟神经纤维
初步
2009.1
9
自主神经系统
深入
互联网虚拟自主神经系统
初步
2009.1
10
中枢神经系统
深入
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

2009.1
11
大脑搜索引擎系统

互联网搜索引擎系统
深入
2009.1
12
大脑地址编码系统

互联网地址编码系统
深入
2009.1
13
左右大脑
深入
互联网左右大脑

2009.1
14
待发掘
待发掘
15
待发掘
待发掘
16
。。。。。
。。。。。。
。。
。。。。。
。。。。。。
二。互联网与人类大脑对比表的相关解释
第一到第七项对比已经在《互联网进化论〉第二章第四节完成。
第八项对比:神经纤维(nerver fiber)是指神经元较长的突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它们集聚构成蛋白质;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它们集合为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根据直径大小,传导速度快慢将周围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引自白丽敏的神经解剖学)。
A类神经纤维,有发达的髓鞘,直径约1--22微米,传导速度最快,为5--120 m/s
B类神经纤维,有较簿的髓鞘,直径约1--3微米,传导速度较慢,为3--15 m/s
C类神经纤维,没有髓鞘,    直径小于1微米,传导速度最慢,为0.6--2m/s
互联网虚拟神经纤维(Internet nerver fiber) 就是互联网传输介质,主要包括传统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按传输速度可分为G,M,K三类
G类虚拟神经纤维,主要是光纤,部分同轴电缆,传导速度最快,超过1000Mbps
M类虚拟神经纤维,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部分无线媒介 速度在1M--1Gbps之间
K类虚拟神经纤维,主要是传统电话线,无线传输媒介,速度在1Mbps以下
第九项对比: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主要分布在内脏区域,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
互联网虚拟自主神经系统(Internet autonomic nervous)就是在互联网中不受互联网用户的主动操控,自主完成特定互联网功能的机制,这种功能和机制在互联网中已经存在,如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互联网骨干网的路由选择,分配和管理等。
第十项对比: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负责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互联网虚拟中枢神经系统(Internet central nervous system)将是未来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将接受,整理,储存,分配,运行整个互联网各部分传来的信息。目前这个虚拟中枢神经还没有出现。但2008年开始兴起的云计算, SAAS等互联网应用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第十一项对比:互联网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人类大脑中的搜索引擎是通过对比互联网提出的神经学猜想,目前还没有神经学专家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期待看到他们的进展。
第十二项对比:互联网中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到2030年,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目前存在于互联网的地址编码有Ipv4,Ipv6,Mac地址,分散的用户名分配系统等。
人脑中的地址编码系统也是通过对比互联网提出的神经学猜想,中国科学家在2007年已经发现海马区存在地址编码系统,整个大脑的地址编码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十三项对比:人类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其中左脑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  右脑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空间想像力极强。
互联网中的左、右虚拟大脑半球是通过对比人类大脑提出的猜想,目前互联网还没有明显的左右虚拟大脑迹象,还需要我们持续观察。

Copyright 互联网进化论网站(intev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