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文化大国气质不能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7:48:26
 
  
冯骥才:文化大国气质不能丢 2010-04-13 10:55:26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专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文化不能都产业化

 

 

“美国有一个官员,别人问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会不会感到恐惧?这位官员说不恐惧。因为中国人的软实力不行。”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举的例子,冯骥才当下的忧心绝不亚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那么迫切。

冯骥才以小说成名,而进入公众视野是1993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些经历风雨沧桑的文化遗存或将消失。忧心如焚的冯骥才联络了许多专家,用了两年的时间,拍了3万多张照片及影像资料,出了4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心爱的土地。做这一切都是自掏腰包。甚至为了挽救一些文化遗产,他还出资买下。由此,冯骥才因保护文化遗产而成为明星人物。

2003年后,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往乡村田野里跑,为的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有时路遇暴雨,他便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继续前行,摔了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走进村里,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民间保护资金哪来?为了筹集民间文化保护资金,冯骥才是夜以继日地画画,硬把手背上画出一个大包来。30余幅画拍卖所得的百万元,设立了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迄今为止,冯骥才靠卖画积累捐助了数百万元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产业化在当今已成为发展文化的潮流,但是冯骥才所做的与文化产业化相去甚远。在他的眼里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而文化产业化是对文化的无知。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他一直在思考:“中国人富了怎么生活?”“中国富了怎么办?”“如何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等等,这些与文化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常常让他陷入沉思。但让他感到十分欣喜的是,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有一个论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国家总理正面的阐述了文化的定义。正如总理所说,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冯骥才一直没有停止脚步。

“我一直坚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形而下的,到田野第一线去了解最实际的问题。第二个是形而上的,思考一些战略性的文化理论的问题。我觉得,我有责任做这些,我也热爱这样的事。一个人和自己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是幸福的,特别是和文化的命运连在一起,更是幸福的。”冯骥才说。

 

文化大国的气质不能丢”

《中国经济周刊 》:现在各地都在申遗,这对文化的保护是不是好的现象?

冯骥才:不是。现在许多地方的申遗并不是认为文化遗产特别宝贵,要把他们保留下来,使其传承,而是为了金钱,为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就像有的人对待曹操 墓,并不是考虑曹操墓被发掘出来,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精神文化价值,而是首先想到4.5亿元的产值。用财富价值来衡量文化价值,这是我非常担忧的。

过去所有历史的考古发掘都是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挖掘当中,媒体是不能进入的。只有在全部整理完了以后,经过甄别、鉴定、论证,最后形成一个结论,再向社会公布。现在媒体乱炒,还说是全民监督考古。有几个人懂考古,怎么监督?媒体制造的只是卖点,说到底就是为了钱。

《中国经济周刊 》:用GDP来衡量文化价值,是否合理?

冯骥才:中国目前全民皆商、拜金主义、甚至有暴发户的心态和形态在滋长。我说的暴发户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夸富,第二是挥霍,第三是洋洋得意。在这样的价值观下,我们的文化只有变成了钱、变成了GDP才有价值。但是世界上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凡是用钱买不到的都比金钱宝贵,比如健康、爱情、才华等等。

《中国经济 周刊》:对于崛起中的中国,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做?

冯骥才: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富过,比如汉、唐、明三朝,那时我们的GDP世界第一。但中国是文明古国 ,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再富,也不能浮躁,应该是沉静、从容、大气、平和的,应有其境界。这是文化大国的气质。不应该有了钱就狂了、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目前中国正在迅速富裕起来。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人富起来了怎么生活?一个国家富了怎么办?

总理讲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文化,人就没有精神追求,就空虚。文化决定着全民的素质。如果我们把文化也变成钱,那么就等于牺牲了全民的高素质来换取高额的GDP,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低素质的人们来挥霍GDP,这就是恶性循环了。我们要实现现代的、富裕的社会,必须是两个富裕加在一起,一个是物质的富裕,一个是精神的富足。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0-04-13 10:55:26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专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文化不能都产业化

 

 

“美国有一个官员,别人问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会不会感到恐惧?这位官员说不恐惧。因为中国人的软实力不行。”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举的例子,冯骥才当下的忧心绝不亚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那么迫切。

冯骥才以小说成名,而进入公众视野是1993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些经历风雨沧桑的文化遗存或将消失。忧心如焚的冯骥才联络了许多专家,用了两年的时间,拍了3万多张照片及影像资料,出了4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心爱的土地。做这一切都是自掏腰包。甚至为了挽救一些文化遗产,他还出资买下。由此,冯骥才因保护文化遗产而成为明星人物。

2003年后,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往乡村田野里跑,为的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有时路遇暴雨,他便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继续前行,摔了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走进村里,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民间保护资金哪来?为了筹集民间文化保护资金,冯骥才是夜以继日地画画,硬把手背上画出一个大包来。30余幅画拍卖所得的百万元,设立了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迄今为止,冯骥才靠卖画积累捐助了数百万元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产业化在当今已成为发展文化的潮流,但是冯骥才所做的与文化产业化相去甚远。在他的眼里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而文化产业化是对文化的无知。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他一直在思考:“中国人富了怎么生活?”“中国富了怎么办?”“如何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等等,这些与文化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常常让他陷入沉思。但让他感到十分欣喜的是,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有一个论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国家总理正面的阐述了文化的定义。正如总理所说,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冯骥才一直没有停止脚步。

“我一直坚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形而下的,到田野第一线去了解最实际的问题。第二个是形而上的,思考一些战略性的文化理论的问题。我觉得,我有责任做这些,我也热爱这样的事。一个人和自己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是幸福的,特别是和文化的命运连在一起,更是幸福的。”冯骥才说。

 

文化大国的气质不能丢”

《中国经济周刊 》:现在各地都在申遗,这对文化的保护是不是好的现象?

冯骥才:不是。现在许多地方的申遗并不是认为文化遗产特别宝贵,要把他们保留下来,使其传承,而是为了金钱,为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就像有的人对待曹操 墓,并不是考虑曹操墓被发掘出来,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精神文化价值,而是首先想到4.5亿元的产值。用财富价值来衡量文化价值,这是我非常担忧的。

过去所有历史的考古发掘都是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挖掘当中,媒体是不能进入的。只有在全部整理完了以后,经过甄别、鉴定、论证,最后形成一个结论,再向社会公布。现在媒体乱炒,还说是全民监督考古。有几个人懂考古,怎么监督?媒体制造的只是卖点,说到底就是为了钱。

《中国经济周刊 》:用GDP来衡量文化价值,是否合理?

冯骥才:中国目前全民皆商、拜金主义、甚至有暴发户的心态和形态在滋长。我说的暴发户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夸富,第二是挥霍,第三是洋洋得意。在这样的价值观下,我们的文化只有变成了钱、变成了GDP才有价值。但是世界上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凡是用钱买不到的都比金钱宝贵,比如健康、爱情、才华等等。

《中国经济 周刊》:对于崛起中的中国,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做?

冯骥才: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富过,比如汉、唐、明三朝,那时我们的GDP世界第一。但中国是文明古国 ,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再富,也不能浮躁,应该是沉静、从容、大气、平和的,应有其境界。这是文化大国的气质。不应该有了钱就狂了、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目前中国正在迅速富裕起来。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人富起来了怎么生活?一个国家富了怎么办?

总理讲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文化,人就没有精神追求,就空虚。文化决定着全民的素质。如果我们把文化也变成钱,那么就等于牺牲了全民的高素质来换取高额的GDP,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低素质的人们来挥霍GDP,这就是恶性循环了。我们要实现现代的、富裕的社会,必须是两个富裕加在一起,一个是物质的富裕,一个是精神的富足。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